“哦!怪不得呢。但是你到北京那么多年,怎么还没学会普通话?”
对方一听,开始生气:“你是哪里人?”
“浙江。”
“是吗?浙江人都很有钱的,你怎么还找人借钱?”
马子健一听,这才发现原来对方已经满脸怒气,赶紧往正题上扯:“不好意思,我今天是来和你谈贷款的事情的……”
可是,对方却硬邦邦地回答:“不好意思,我今天很忙,改日吧!”说完,就自己站起来了,做了个“请”的手势。就这样,马子健被赶了出来。
马子健因为不会察言观色,连说服万俟某给自己贷款的机会都没有得到。其实,我们在和对方交谈,尤其是有求于人时,一定要会察言观色,这样才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策略,这不仅是种本领,也是一种技巧。
明明对方心不在焉,却非要和对方谈出个结果来,这样对方肯定不会轻易让你占到便宜的。明明对方不喜欢,你却偏要说服对方去做某事,这不仅会增加你说服的难度,甚至根本不可能达到目的。
看对了人,才知道该说什么话。在说服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对方的脸色随时调整话题,还要根据对方的心情随时调整策略,这样说起话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弹无虚发。
每个人都是“戴高乐”
一位老师,她弟弟因为一场纠纷,被人告上了法庭,而接案的法官恰恰是她昔日的得意门生。一天晚上,这位老师前往学生家,希望他能念在师生的情面上,帮帮她弟弟。法官显然有些为难,既不能枉法裁判,又不能得罪恩师。于是,他说:“老师,我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您一直是我最钦佩的语文老师。”
老师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啊,每一个老师都有他的长处,都有他的优点。”法官接着说:“您上课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尤其是上《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那一堂课,至今想起来记忆犹新。”语文老师很快就进入角色了:“我不仅用嘴在讲,也是用心在讲啊。薛蟠犯了人命案却逍遥法外,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狼狈为奸的黑暗现实。”
法官接着感叹:“记得当年老师您讲授完这一课,告诫学生们,以后谁做了法官,不要做‘糊涂官’,判‘糊涂案’,学生可是一直以此为座右铭呢。”
本来这位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一大套的说辞,但是听到学生的一番话,再也不好意思开口了,自动放弃了那些不合理的请求。这位法官用的就是赞美的技巧,先用恭维的话,满足了老师的荣誉心,终拒人于无形之中。
赞美是一种生活需要
克鲁尼是美国的大企业家。1960年,他决定在芝加哥为他的公司总部兴建一座办公大楼。为此,他出入了无数家银行,但始终没贷到一笔款。于是,他决定先上马后加鞭,他用自己设法筹集的500万美元,聘请了一位承包商,要承包商放手进行建造,自己好去筹措所需要的其余500万美元。假如钱用完了,而他仍然拿不到抵押贷款,承包商就得停工待料。建造开始,到所剩的钱仅够再花一个星期的时候,克鲁尼恰好和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一个主管在纽约市一起吃饭。他拿出经常带在身边的一张蓝图,想激起这个主管对兴建大厦的投资兴趣,自己的贷款就有着落了。他正准备将蓝图推在餐桌上时,主管对克鲁尼说:“在这儿我们不便谈,明天到我办公室来。”
第二天,当主管断定大都会公司很有希望提供抵押贷款时,克鲁尼说:“好极了,唯一的问题是今天我就需要得到贷款的承诺。”
“你一定在开玩笑,我们从来没有在一天之内为这样的贷款进行承诺的先例。”主管回答。克鲁尼把椅子拉近主管,并说“你是这个部门的负责人。也许你应该试试看你有无足够的权力,能把这件事在一天之内办妥,不试怎么会知道呢。”
主管满意地笑着说:“让我试一试吧。”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克鲁尼在自己的钱花光之前的几小时拿着到手的贷款回到了芝加哥。
这就是赞美对方的妙处。谁也拒绝不了那种突然拔高的感觉,比如当遇到某些顽固而又爱美的女性,不妨直接将她的美丽夸赞一番,这样她会更加飘飘然,说服她也就不难了。而要想说服男性,比如你的领导、你的客户,或者你的朋友,先赞美也能提高说服的“效率”。
婉转地指出对方的错误
婉转指出他人犯的错误。在说服别人的时候,你永远不要这样开场:“好!我要如此证明给你看!你这话大错特错!”因为这无异于向他人表明:“我比你聪明,我要让你改变想法,你得听我的。”这种做法无疑会引起反感并有可能爆发一场冲突,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改变对方的观点根本不大可能。所以,为什么要弄巧成拙?为什么要自找麻烦呢?如果你想证明什么,别让任何人知道,应该不着痕迹,很技巧地去做,让事情能够圆满解决。正如著名诗人波普所说:“你在教人的时候,要好像若无其事一样。事情要不知不觉地提出来,好像被人遗忘一样。”
克洛里是纽约泰勒木材公司的推销员。他承认:多年来,他总是尖刻地指责那些大发脾气的木材检验人员的错误,他也赢得了辩论,可这一点好处也没有,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因为那些检验人员“和棒球裁判一样,一旦判决下去,他们绝不肯更改,更别谈耐心接受与改正了”。
在克洛里看来,他虽然在口舌上获胜,却使公司损失了成千上万的金钱。因此,在卡耐基讲习班上课的时候,他决定改变这种习惯,不再抬杠了。下面是他在讲习班上的报告:
一天,一位愤怒的主顾打电话,抱怨我们运去的一车木材完全不符合他们的要求。他的公司已经下令停止卸货,请我们立刻把木材运回来,以后再也不会找我们合作了。
放下电话,我立刻去对方的工厂。在途中,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通常,在那种情形下,我会以我的工作经验和知识来说服检验员。然而,我又想,还是把在课堂上学到的为人处世原则运用一番看看,实验下结果如何。
到了工厂,我走到卸货的卡车前面,要他们继续卸货。我请检验员继续把不合格的木料挑出来,把合格的放到另一堆。
看了一会儿,我才知道他们把检验规格搞错了。那批木材是白松。虽然我知道那位检验员对硬木的知识很丰富,但检验白松却不够格,经验也不够,而白松碰巧是我最内行的。但我能以此来指责对方检验员评定白松等级的方式吗?不行,绝对不能!我继续观看着,慢慢地开始问他某些木料不合格的理由是什么,我一点也没有暗示他检查错了,反而是很虚心的口气。我强调,我请教他只希望以后送货时,能确实满足他们公司的要求。
以一种非常友好与合作的语气请教,并且坚持把他们不满意的部分挑出来,使他们感到高兴。偶尔,我小心地提问几句,让他自己觉得有些不能接受的木料可能是合格的,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但是,我非常小心不让他认为我是有意为难他。
最后,他向我承认他对白松木的经验不多,而且问我有关白松木板的问题,我就对他解释为什么那些白松木板都是合格的,但是我仍然坚持:如果他们认为不合格,我们不要他收下,我们尊重他的决定。检验员终于到了每挑出一块不合格的木材就有一种罪过感的地步。最后他终于明白,错误在于他们自己没有指明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等级的木材。
结果,在我走之后,他把卸下的木料又重新检验一遍,全部接受了,于是我们收到了一张全额支票,事情得到完美的解决。
就这件事来说,讲究一点技巧,尽量控制自己对别人的指责,尊重别人的意见,就可以使我们的公司少损失150万美元,而我们所获得的良好的关系,绝非金钱所能衡量的。
抓大放小,不拒绝无关全局的要求
人际关系中,如果你能暂时吃点亏,往往就能获得较大的利益,但是,起到这种效果的关键,就是你要不露声色地迎合对方的需要,表面上尊重对方的利益,其实是为自己的利益开道。因此,我们在说服别人时,对于对方提出的不重要的小要求,我们不应该计较,这样,对方就会信任你,认为你慷慨大方,和你交往不仅不会使自己利益受损,而且可能有利可图。
程方开了一家百货商店,生意很好,节假日更是红火。问起他的生意经,他说:“不要计较客人提出的小要求,能满足他们的话就尽量满足他们,如此一来,你就能获得更多。”然后,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
程方的公司刚开张时,生意并不是很好,对此,程方很郁闷,也很忧愁。这天,程方刚打扫完毕,就进来一位顾客。过了一会儿,这位顾客竟然一共挑拣了两千多元的货物。这可是大买卖,程方很高兴。
结账的时候,对方说:“老板,我买了这么多东西,是不是可以打个折扣?”程方认真地看了看他买的货物,说:“这没问题!冲您这么豪爽,我就当交个朋友,给你个吉利数字,八八折怎么样?”
对方看了看:“才八八折?再减点?以后我会常光顾的哦!”程方知道,这大客户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于是,又认真地算了半天,说:“先生,不能再便宜了,我这是小本生意,没多少赚头的!”
谁知道,那顾客还是不付账,只是用手翻拣那些货物,在等待和犹豫什么。
好不容易碰上个大客户,程方也不想错过!于是,又掏出计算器,算了半天,说:“先生,真的不能再便宜了,我给你的是最低价了。”
那顾客一看,可能确实不会便宜了,于是就指着柜台上的护发素说:“那就送我两瓶护发素吧,这应该没问题吧。”
程方一看,两瓶,二十多块钱。不多,可以送。否则的话,生意肯定成交不了。于是,故意一咬牙,说:“先生,折扣真的不能再打了,因为我真的没赚多少。但是,这个护发素可以送,就算是交你这个朋友。你看以后……”“好的!那结账吧!”
就这样,程方开业以来的第一笔大生意成交了,虽然只赚了100元钱。然而,这位客户却成了程方的回头客,随后也带来几笔大生意。
不仅是小本生意如此,大生意更应该这样。如果你想说服对方,就要知道不要计较对方提出的不重要的小要求。不计较这些,根本上就是尊重别人观点与利益的表现,这是我们说服他人成功的最有力法宝。可是,现实中有许多人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这样一来,即便别人已经动心,也会因为你的吝啬而改变态度,最终你也会得不偿失。
“吃亏就是占便宜”,我们应该牢记这一点,对于别人不重要的小要求做让步,把目光定格在最终的目标上,这样的说服才会有更高的成功概率。
掌握移花接木的技巧
说服他人,往往遵循这样一个基本规律:双方争论的必须是同一话题或者概念,这样对方才会清楚你要说什么。而移花接木却是偷换概念,表面上看与你们所谈论的话题无关,其实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移花接木的说服技巧,要求说服者勇于发动反击,所以说它也是一种难度较大、对抗性很高的“说服”战术。尽管如此,“移花接木”的说服力由于比一般的说服技巧“强硬”,往往能够达到让对方不得不听从的效果。
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移花接木的策略运用,往往是通过寻找对方的“不是”,换上有利于我们的观点,从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姜瑞天和柳春兰结婚9年,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人都非常孝顺父母,每月都会给远在乡下的父母寄钱,而这件事情都是由家里的女主人柳春兰做,姜瑞天平时很少参与。但是最近姜瑞天无意间发现,妻子每次都给自己的父母寄400元,却给婆婆寄300元,就与妻子说了几次,于是柳春兰表面上答应了,也寄过几次400元的。然而没过几个月,她又像以前一样只寄300元。姜瑞天不想因为这事和妻子吵架,以免影响和气,于是就左思右想,终于有了主意。
以往姜瑞天回到家,都是先抱抱2岁的儿子,然后再帮柳春兰做点家务事。可是这天,姜瑞天下班后直接抱起7岁的女儿玩,而且还说去给她买玩具,逗她玩,小儿子却在婴儿车里“哇哇”地哭,想让爸爸抱自己。
正在准备晚饭的柳春兰看见了,急忙大喊:“孩子都在哭了,你还不去逗逗他?”姜瑞天却像没有听见似的,依然和女儿说笑。
柳春兰只得又叫他去哄小儿子。叫了半天,姜瑞天才扭头说:“我才不抱那300元钱的呢,我要抱400元钱的,以后女儿孝顺我,儿子养大了也不中用,抱也没用。”
听姜瑞天这样一说,柳春兰顿时脸红了,急忙道歉说:“好啦!好啦!以后儿子、女儿都是400,行了吧?”就这样,姜瑞天的一席话把柳春兰拉进了自己设好的“圈套”里,柳春兰根本无从反驳,只好服从了姜瑞天的意思,事情到这也就算圆满解决了。
如果姜瑞天“逼迫”妻子以后一定要给婆婆寄400元钱,结果不一定理想,柳春兰可能会找许多理由来搪塞他,或者这个月寄400元,下个月仍然寄300元。难道姜瑞天会因为这点事情和妻子大动干戈、影响家庭和睦不成。
采用移花接木这个办法,则巧妙地让柳春兰自己就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看到姜瑞天的不满。这既是移花接木的方法,也可以理解成善于谈话,巧妙解决问题。
避开别人忌讳的话题
善于谈话的人从来不会去碰触别人忌讳的话题,而是换一种婉转的表达方式而达到自己的谈话目的。
有很多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其实有时候都是一些别人致命的忌讳的话题,比如,个头矮小、皮肤黑、脱发、大肚子、老花眼、肥胖、年龄、容貌等等,只要你细心,你会发现平时也许我们自己不介意的问题都是别人的敏感话题,也是禁忌的话题。
同样的意思,用更加睿智的方式说出来,这对你更有裨益。
有一个著名的电视台主持人,需要到某精神病院去采访一个曾经是全国模范教师的女病人,当这个女主持人拿到采访提纲的时候,发现已经拟定好的问题是:“你什么时候得的精神病?你怎样发现这个问题的?”主持人感觉到这样的问题会刺激患者,于是就改用委婉亲切的问法:“您在医院住了多久了?”“住院以前觉得怎么不好呢?”几句和蔼可亲、婉转温和的问话,一下子缩短了交谈双方的距离,那位原是小学教师的精神病患者感到来访者的亲切可信,回答问题时也显得自然恳切,事实证明,采访很成功。
所以,不讲人家忌讳的话,也是和别人有效沟通要注意的。但是有些人却分不清楚什么是别人忌讳的话题,认为自己不在乎的就肯定不是忌讳的话题。有时候别人说一些忌讳的话题,只要无关于他人,也不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但是一定不要跟着别人说。
如果你的上司对你说:“最近,我头发掉得都快秃顶了呀!压力太大的原因吧。”如果你也跟着说:“是啊,你真的快成秃头了,怎么办呢?”这样你的上司很快就会反感你,不但有损于你在他心中的印象,也会对你以后的工作有所影响,甚至因此而丢掉这份工作,并且自己还浑然不知。
要达到你的谈话目的,不但要学会移花接木,偷换概念,也要学会灵活地避开别人所忌讳的话题,这是谈话的根本修养,也是你受别人欢迎程度的一个明显的标准。
用身份影响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