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对方关键人物
有时候,你要说服的对象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有核心人物的团队。此时如果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就比较浪费时间与精力,所以,你必须尽可能地说服对方的核心人物。
不管对方有多少人,决定权总会把握在他们的核心人物手里。所以,我们只要先攻下了这个核心人物,对于其他人则就容易得多。当然,集体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我们也不可因此而忽略对方团队其他成员的意见。
宇文林扬是一家公司专门聘请的谈判高手,是公司对外谈判的主要力量。这次谈判的对象是一个重要的大客户——由一所学校领导层组成的采购团,他们要从宇文林扬的公司采购最新款的笔记本电脑,配备给所有老师。领军人物是该学校姓封的副校长,既“顽固”又“吝啬”,很难说服。
谈判开始,宇文林扬就领教到了封校长的老练,因为他不仅调查了整个北京市场笔记本电脑的零售价、团购价,还调查出每个业务员能够有多少提成以及运费需要多少等等。所以他给宇文林扬定了一个价位,如果不同意的话,他们就打算换一家公司。
确实,这让宇文林扬很为难。怎么办?难道答应他们?可是他们的价位远远低于公司规定的底限。谈判中止了几次,后来采购团放话出来,再给宇文林扬最后一次机会,否则立马换公司。
有一天,宇文林扬看到封校长在一家电脑培训中心打听什么,于是就跑去问电脑培训中心,得知他在寻找培训老师。于是,宇文林扬就有了办法。
他立刻找到封校长说:“封校长,你们学校是不是需要电脑培训老师?”封校长说:“现在市场上的老师要价太高了……”
于是,宇文林扬趁机说:“那好办,我帮你们找,但是你必须按照我们的条件办。再说你看我以前提出的要求也不是很苛刻,只是你自己认为价钱太高。相信经过你那么严密的调查,也应该知道我们没有赚多少吧?”
封校长说:“那你那些老师的技术水平怎么样,薪水怎么算?”宇文林扬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封校长。原来,宇文林扬一位朋友的公司里,多招了三位技术员,正好可以叫他们去帮忙。就这样,封校长同意了,而其他成员也觉得挺好,也没有反对。
像这种谈判,我们就应该像古时攻城那样,只要先拿下城外要塞,就可以长驱直入,进入内城,这个比喻是非常形象的。而如果我们不能说服对方的核心人物时,就应该改弦易辙,先去动摇其他团队成员的军心,然后再借助他们动摇核心人物的立场。
说服对方的核心人物是关键,但是要注意“有变化地反复说明”。因为对方的所有成员往往不止一次地听过你的主张,如果你总是拿同样的理由进行游说,他们自然不会有多少兴趣。所以,不管是先说服谁,你都应该注意改变自己的陈述方式,改变说法。
“擒贼擒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顺着对方的意思
善于说服的人,知道在适当的场合抓住适当的时机,有时候,我们可以采取“顺着对方的心思说”的技巧。我们先看一个小故事,就会明白其中的内涵。
周末,某公交车站有两位擦鞋的年轻人在招揽生意。其中一个说:“先生,你的鞋脏了,我帮你擦擦吧?”
另一个则说:“先生是去约会吧?穿一双干净光亮的鞋去见女朋友,多清爽!”
听了这两个年轻人的话:相信你更乐意选择第二个年轻人。虽然你知道他这样说是为了说服你擦鞋,但他说出了你的心里话——擦鞋的目的的确是为了让女朋友高兴。
第二位年轻人就是因为摸清楚了这些青年男女的心思,才有此一言。就这样,一句“穿一双干净光亮的鞋去见女朋友,多清爽”,就传达出了他对顾客的关心。
我们应该从这里得到一点启示,那就是顺着对方的心思说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去,这样就更容易说服对方。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做到“顺着对方的心思说话”?首先,在知识渊博、具备丰富经验的谈判高手面前不能自作聪明,尤其是不能不懂装懂,而应该据实以告,这样对方会认为你是个诚实的人。
其次,对于那些刚愎自用的人,最好选择激将法,让他“丧失”理智,疏于思考。再次,对于那些疑神疑鬼的人,则不可以轻易妥协,以免对方怀疑你在给他设置陷阱,而应该尽可能地“说一不二”,消除对方的疑虑,让对方信任你并认真地和你交谈。
刘康亚受某公司委托去谈判,目的是说服对方购买该公司经销的电视机。经过几次接触之后,刘康亚发现对方在家电方面是个专家,同时也是个非常自负、目空一切的人。因为这个客户实力雄厚,所以公司要求刘康亚一定要把这笔生意谈成。
于是,刘康亚在带领客户在公司看样品时,时不时地夸赞客户的专业知识渊博、眼力好,到最后谈判时,刘康亚直接说:“公司希望能够按照每台电视机2000元的价格成交。”但是,刘康亚随后又加了一句:“虽然公司这样说的,但只是希望而已。我知道你是位专家,里边有没有水分,也瞒不了你。所以,最后的价格由你决定,我们不会更改,相信你也不会让我们吃亏。”
对方一看刘康亚这样称赞和认可自己,十分爽快,决定以1800元的价格成交。
在这个故事中,刘康亚之所以轻易地说服对方,就是因为刘康亚在顺着对方的心思说话,说到了对方的心坎里。
顺着对方的意思说才能使双方的沟通更融洽,进而达成共识,尤其在对方掌握谈话主动权或者决定性的权力的时候。
无论怎样,听对方讲完
在与别人交流时,每个人都不喜欢只做听众,都有“说”的欲望。这时,如果你适时地为对方提供一个说的机会,对方会很高兴,你的说服工作也会进行得很顺利。对此,某自然食品公司慕容先生有切身体会。
虽然自然食品已风行好长一段时间,但一般家庭对此产品认识不足,都不愿贸然购买这种产品,使得慕容先生的业绩始终不见起色。
一天,慕容先生一如既往地向顾客介绍芦荟精的功能效用,对方同样表示没有多大兴趣。慕容先生自己嘀咕:“今天又无功而返了。”准备向对方告辞,突然看到阳台上摆着一盆美丽的盆栽——一种紫色的植物。慕容先生于是请教对方说:“好漂亮的盆栽啊!平常似乎很少见到。”
“确实很罕见。这种植物叫嘉德里亚,属于兰花的一种。它的美,在于那种优雅的风情。”
“的确如此。会不会很贵呢?”
“很昂贵。这一盆就要800元呢!”
“什么?800元?”
慕容先生心里想:“芦荟精也是800元,大概有希望成交。”于是慢慢把话题转入重点:“每天都要浇水吗?”
“是的,每天都很细心养育。”
“那么,这盆花也算是家中一分子喽?”
这位家庭主妇觉得慕容先生真是有心人,于是开始倾囊传授所有关于兰花的学问,而慕容先生也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刻钟以后,慕容先生很自然地把刚才心里所想的事情提了出来:
“太太,您这么喜欢兰花,您一定对植物很有研究,您肯定也知道植物带给人类的种种好处,植物带给您温馨、健康和喜悦。其实我们的自然食品正是从植物里提取的精华,是纯粹的绿色食品。太太,您为什么不试一试我们的自然食品呢?您就当自己又买了一盆心爱的兰花吧!”
结果太太竟爽快地答应下来。她一边打开钱包,一边还说道:“即使是我丈夫,也不愿听我嘀嘀咕咕讲这么多;而你却愿意听我说,甚至能够理解我这番话。希望改天再来听我谈兰花,好吗?”这一天,慕容先生可谓受益匪浅。
古希腊有句民谚:“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而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西方也有句著名的话:“雄辩是银,倾听是金。”中国人则流传着“言多必失”和“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样的济世名言。这些话告诉我们,有时功夫并不在“说”上,相反,却是在“听”。
给对方一个说的机会,自己多听一听,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因此,很多时候,倾听别人说话,远比自己滔滔不绝地说话来得更重要。
启发式问答,让对方作肯定回答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多让对方说“是”是最有效的说服方式之一。如果在说服过程中,你能“诱导”对方从一开始就说“是”,这就说明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半;如果你能连续让对方说“是”、“就这样”,那么你的目的就基本能够实现了。
那么,你在说服别人的时候,有没有让对方不断地说“是”或者点头赞许?如果没有,你就应该想办法改变自己的战术。大量事实证明:说服他人过程中,“不”、“不行”、“不可以”的出现,就代表着说服遭遇了瓶颈;如果对方连续否定你的言辞,就表明你已经得不到对方的认同了,此时最好立刻结束你们之间的对话,或者转换话题。
因此,在说服过程中,你应该首先提起双方都赞同的话题,然后再在双方有分歧的地方,找出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部分,如此往复,就能不断缩短彼此的差距。差距缩小了,你再与对方商讨,那时双方合作的机会将大大提高。
在电气公司做业务的克拉克,就是通过多让对方说“是”的方法,做成了一笔许多人都想做却没有成功的生意。
克拉克说:“我们公司一直非常希望和纽约的一家公司做生意。可是,我们的业务员已经和这家公司谈了2年,没有从那里拿到一笔业务。我接管纽约区后,又继续和该公司谈了半年,还是没有丝毫进展。于是,我只好采取蘑菇战术,终于谈成了一笔小生意。虽然数额不大,但毕竟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我相信以后应该不难再继续下去。”
半个月后,克拉克兴致勃勃地回访这家公司,接待克拉克的是这家公司的技术总监普拉西多。但是他刚见到克拉克,就说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克拉克,我不能再买你们的发动机了。”
“为什么?”克拉克感到非常惊讶,“我们的发动机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我们不能再合作?”
“因为你们的发动机实在是太热了,我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它。”普拉西多回答。
克拉克知道,如果仅仅与普拉西多逞口舌之能是没有用的,可是又不能直接说“我来试试”。忽然,克拉克想起了让对方说“是”这一说服方法。
“普拉西多,”克拉克接着说,“如果发动机真的太热,当然就不能再买了。那么,你这里应该有符合电气制品标准的发动机吧?”
克拉克得到了第一个“是”。“符合标准的发动机,其温度可以高于室温华氏72度,是吗?”克拉克又问。
“是!”普拉西多又同意,“但你们的产品还是太热。”
“请问车间里的温度是多少?”克拉克不理会他的拒绝,继续问。
“约华氏75度左右。”普拉西多回答。
克拉克接着问:“假如车间内的温度是75度,再加上发动机的72度,那就是147度了。那你把手放在147度的水龙头下,会不会烫伤呢?”
“会”。普拉西多不得不这样回答。
克拉克建议说:“那你是不是最好不要把手放在发动机上呢?”
“是的。先生,你说的对!”普拉西多只能如此回答克拉克。
在这个过程中,克拉克没有和普拉西多争论过一句,而只是普拉西多回答“是”、“会”、“是这样”,最后问题就顺利解决。当然,他们继续合作了,普拉西多与这家公司签订了价值10万美元的订单。
戴尔·卡耐基认为:人是不可能被说服的,之所以他去做了你想让他做的事,是因为他自己想去做这件事。而让他自己想去做这件事的唯一办法,就是你必须让他认为——你说的是对的,让他认为他是为了遵循对的东西才这样做的,而不是被你“说服”的,不是为了遵从你的意志才这样做的。运用好这一方法的前提,就是必须把要说的话说对。
不妨耍个小聪明,更利于沟通
这天,父亲又因为儿子回家晚而与儿子吵了起来。两个人又是拍桌子,又是摔东西,正当儿子准备开门离去的时候,忽然改变了主意。
他对父亲说:“爸爸,我们再这样吵下去也不是办法,我能不能请你把我刚刚说的话再重复一遍给我听?”“啊!”父亲根本就没有想到孩子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于是结结巴巴地说:“你说……你刚才说……你说做父亲的太能干,当然看不起儿子。”
“不对,你再想想看,我刚才是这么说的吗?”
“浑小子,那你怎么说的?
你自己说的话,你自己为什么不再说一次?”
儿子突然间笑着说:“你看,我说什么你都没有听进去,你就说我攻击你,那些话完全是你自己想象的,我根本就没有说。我刚才说的是,父亲很能干,儿子一方面会佩服,一方面怕自己跟不上,心里多少有点压力。”
父亲冷静想了一下,觉得儿子说得很合情合理,自己怎么会那么激动?结果,这天晚上,他们父子俩竟然可以谈上两个小时而不吵架,这个效果让父亲很惊讶,原来一直以来不能很好沟通,是自己的原因。
第二天,父亲在公司开会的时候,不觉想起了儿子的话,“重复一遍别人说的话”,因此,在讨论未来所要采购的价值一千万的机器的时候,不是像往常那样自己一锤定音,而是在工程师说完以后总结地说:“总工程师,我来重复你的谈话要点,你看我说得跟你的意思是不是一样。日本制造的机器,价格虽然便宜,东西也不错,可是将来如果出了什么问题,要他们来做售后服务,问题就来了,因为语言问题无法直接沟通,而请来的翻译对精密仪器又是外行,机器坏在哪里,我们无法充分了解,下次再发生同样的问题,还是要请他们的人来,说不定还会耽误时间,如此算下来,买美国货还是比较便宜!”
听着老板的重复,总工程师的眼睛渐渐地亮了起来,他打起精神,再次补充,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热烈地讨论起来……
听完了这个故事,你应该懂得重复别人的话其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和别人的正面的冲突,也给了自己充分的考虑时间,让你在反击或者下结论前,把对方的意思消化一下。此外,还可以让对方放心,知道你们之间没有什么误解。
如果你是想要吵架,彼此只顾反击对方好了;如果是要解决问题,那么请安静下来诚心地去理解对方的想法,顺着对方的意思,重复对方的话。
看对人,说对话
察言观色是我们说服别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之一。如果一个人不会察言观色的话,就等于船夫不知道根据风的方向去转动舵柄,如果不懂得随机应变,甚至可能会莫名其妙地被人“踢出局”。
察言观色,像是看云识天气,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一个人的衣着、姿态、手势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他的喜好、心情、文化素养等大量信息。然而,有的人城府很深,从不轻易喜怒形于色,他们有的是“笑里藏刀”,有的则是笑靥如花,心却在滴血。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说服中,利用观察到的细微“颜色”,随时改变自己的策略。
马子健去向朋友借一笔钱做点小生意,朋友也拿不出那么多,就给马子健介绍了一个银行的朋友万俟某,说可以贷款给他,具体事可找万俟某直接谈。
马子健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因为第一次见面,而且还是求人家帮忙,马子健不知道说什么好。进门寒暄之后,沉默了半天,终于,马子健问:“你贵姓?”
对方很吃惊,来找我办事,怎么开口这样问?但是又不好表现出来,就回答:“万俟!”又是沉默,马子健才说:“你这个姓,百家姓里好像没有?”对方一听,不高兴了:“怎么会没有?”
于是马子健又问:“你老家是哪里?我怎么觉得你普通话不怎么好?不是北京人吧?”
对方一听,更不高兴了,于是没好气地回答:“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