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与众不同的滚雪球高手
7362300000052

第52章 股神炼成之道(2)

1927年,日本的经济状况很糟,渡边银行和光明银行因周转不灵而停业,这引起了存款人的恐慌。这是日本历史上空前的金融大恐慌,从1927年1月到5月,日本共有37家银行宣布停业,其中9家后来恢复营业,其余28家则以破产结束。

不幸的是是川银藏存钱的2家银行也是在金融风暴中不支而破产了,是川银藏随即也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中。1927年年底,是川银藏的“大阪延铁镀锌公司”终于破产。是川银藏交出了所有的财产并将他的公司转让给债权人经营,然后带着妻子和4个孩子从大阪搬到京都的岚山。

这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大恐慌,不仅让是川银藏再次由巨富沦为赤贫,也令他陷入很大的困惑。

为了把问题搞清楚,是川银藏决定暂离尘嚣,花上两三年时间研究明白后再复出社会。于是,他到岚山投奔朋友,埋首苦读了3年。他每天一大早就出门到大阪的图书馆,遍读与经济有关的各种书籍、资料,也彻底分析了世界各国数十年来的各种经济统计,包括物价、景气、股价、消费等。

是川银藏最终发现,经济变动有一定的规律,像海浪般有波峰也有波谷,令自己经营倒闭的金融大风暴也只是经济变动中的一个波谷。市场化的经济,不断地持续这样的波动,当经济由波峰往下跌时,并不会永无止息。

消除内心疑惑的是川银藏感到浑身都十分轻松。

1931年,忍受了3年贫困生活的是川银藏决定东山再起,那时他已经34岁。作为破产商人的是川银藏已经是借贷无门了。而他的妻子可没有信用破产。拿着妻子帮他筹措到的70日元投入股市。作为一名新人,他的股票做得奇顺无比。当时他家6口每个月的生活费需100日元,是川银藏投资后,不但能每月交给夫人100日元,剩下的本钱还越滚越大。到年底,70日元变成了7000日元,翻了100倍。是川银藏在图书馆苦读3年,日本及世界的各种经济指数、走势图等都深深刻印在是川银藏的脑海里。每天,是川银藏边看报纸,边预测3年后的经济动向,然后以此为背景,预估上市公司的未来业绩。按照是川银藏的指示买进的股票,全部百发百中,“股神”之名开始传开。

1933年初,是川银藏通过对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纸币发行量、存款余额与金的保有量分析,准确预测到了美国将停止金本位制,于是大量做空。

1933年4月19日,美国宣布废止金本位制。

信息传到日本,日本的股市立刻暴跌并不得不休市。但休市一个星期后,日本政府却宣布:“已经买卖的股票,一律以美国停止金本位制之前的收盘价结算。”是川银藏的亿万富翁之梦就这样被当时的日本政府给击碎。但是,是川银藏的准确预测却震动了整个日本股市。

1933年,日本股市与当时的世界局势一样,处于狂风骤雨之中,从年初起,股价连续跌了3个月。3月27日,国际联盟通过表决,要求日本取消在中国东北的“满洲国”。日本代表松冈洋右大使立即抗议退场,宣布退出国际联盟。美国则发生金融恐慌,使原本就低迷不振的股市加速下跌。

时代虽然动荡,但是川银藏通过自己的分析方法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周三,黄金储备比率很可能跌破40%,美国会立即停止金本位制。

毫无疑问,一旦美国放弃金本位,势必严重影响日本股市。是川银藏打电话给大阪的所有证券商,要求立即抛出他所持有的股票。

1933年3月,小罗斯福赢得大选成为美国总统后开始实施刺激经济景气复苏的新政。4月19日,星期三,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发表通货状况的日子。早上7点50分左右,大阪股市即将开盘。“美国决定废止金本位制,纽约股市休市……”外电突然传来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股市立刻陷入瘫痪状态。

而此时的是川银藏正无股一身轻地隔岸观火。

1976年,日本由于水泥需求急剧下降,中小水泥厂纷纷停业、倒闭。但是,投机家是川银藏在分析后认为日本水泥公司的下跌走势已经进入谷底,当时的日本政府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必定会大兴土木日本水泥公司的股票价格自然会暴涨。于是,是川银藏开始悄无声息地低价位上大量买进日本水泥公司股票。

1977年,日本水泥行业果然因日本政府大兴土木而复苏了,日本水泥公司的股票股价开始一路飙升。而此时的是川银藏已经买入了日本水泥公司3000万股。这一笔投资使得是川银藏获利30多亿日元。

在卖出了日本水泥股票后,是川银藏在对过去非金属行情与供给情况分析后,发现铜价从上次暴跌到现在已经到谷底,很快就会再度上涨。

于是,是川银藏大量买入同和矿业的股票。1979年,全球铜价果然暴涨,是川银藏此时已持有了同和矿业公司2200股,股票市值一度高达300亿日元。但是,这一次是川银藏没有及时将手中的同和矿业股票卖出,他想等到同和矿业股票到达谷峰时再抛售,不幸的是,这一次他没有能算准同和矿业股票的谷峰在哪里,随后的同和矿业股票下跌又使得他不甘心遭受损失,以至于他的30亿日元的本金都险些不保。

1981年9月18日早上,“菱刈矿山发现高品质金脉”的新闻再度让已经84岁的是川银藏看到了投机的良机。他通过报道的数据推断出,菱刈矿山是一个价值惊人的金矿,而矿主住友金属矿山公司并没意识到这一点。

是川银藏立刻悄悄买进住友金属矿山公司股票,事后勘测数据证实了是川银藏的推断:该矿区至少存在100吨的金,价值在2500亿日元以上。股价因此迅速暴涨,而此时他手中的持股已经达到5000万股,占住友金属矿山公司已发行股数的16%。

为了避免重蹈“同和矿业”的覆辙,他迅速获利了结,稳赚了200多亿日元。再创了一个日本股市神话。

是川银藏的基本研究方法就是尽可能的收集各种重要的统计资料,每天详细分析,从而推断出国际经济的可能变化。他从年轻时候起,便很善于掌握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在经济问题上,他从不满足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一定要自己动手动脑分析、研究,直到找出答案。在当时的股市,能像是川银藏那样用功研究的,恐怕找不出几个人。每天早上8点,各证券公司就会打电话告诉他各种外电消息,纽约、伦敦、法兰克福等股市的股价指数,金、银、钢等金属的行情和库存状况,还有利率、汇率等,这些是他每天最起码要记录的统计数字。这样的记录工作,他坚持了数十年,直到他去世之前。

其次,是川银藏收集的资料不仅多和全,更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质量。日本证券公司大多拥有自己的调查机构,而营业员拿到情报后都深信不疑,并以此作为劝说客户买进卖出的依据。而是川银藏则在拿到证券公司提供的情报后先仔细辨别内容的真伪:情报的最初发源地是哪里?是谁,以什么样的目的发出的?经过一番寻根探源后,他往往发现是各通讯社的海外特派员发来的,若是如此,就得留神了。如果特派员将国外经济机构发表的数字原原本本地传回来,倒也罢了;偏偏很多特派员喜欢针对那些数字,加上一些自己的解释,以自己的想法分析数字的含义,甚至预测未来的变化,一块儿传回来,而证券公司也不加辨别,就毫不怀疑地接受了。是川银藏长期研究经济,当然有能力过滤情报,去芜存菁,将正确的部分记录下来。

是川银藏认为,投资股市绝对不是赌博,而是一种以实际的经济演变作为判断依据的经济行为。因此,只要肯亲自动手用功研究,便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而得以在股市获胜。

是川银藏说,“投资股票卖出比买进要难得多,买进的时机抓得再准,如果在卖出时失败了,还是赚不了钱。”

而卖出之所以难是因为一般不知道股票会涨到什么价位,因此便很容易受周围人所左右,别人乐观,自己也跟着乐观,最后总是因为贪心过度,而错失卖出的良机。

日本股市有句俗话:“买进要悠然,卖出要迅速。”如果一口气倒出,一定会造成股价的暴跌,因此,必须格外谨慎,不能让外界知道自己在出货,而且,他有时为了让股票在高价位出脱,还得买进,以拉抬股价,如此买进与卖出交互进行,逐渐减少手中的持股。市场人气正旺时,是川银藏不忘“饭吃八分饱,没病没烦恼”的道理,收敛贪欲,获利了结。遵守了“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股市投资法则。

是川银藏给股市投资人的2个忠告

是川银藏第一个忠告是:投资股票不可在证券公司做保证金交易。

“没有现金也没关系,一定会赚!”证券公司再怎么以此类的甜言蜜语诱惑你,也千万不可去做融资、融券。股价有涨亦有跌,下跌的幅度稍大,就会被追缴保证金,若不缴,便会被证券公司中止合作。当然,下跌时赶紧出逃就没事了,可是连股市专家都很难判断何时该卖,何况是一般投资大众。有时候,投资人也会运气好而赚一笔,可是人们往往在尝到胜利的滋味后,忘记了失败的悲惨,而乘胜追击,大胆深入,结果,通常的结局是,不但赔掉本钱,还得向亲戚、朋友,甚至高利贷业者借一屁股债。

是川银藏第二个忠告是:不要一看到报章杂志刊出什么利多题材,就一头栽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