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与众不同的滚雪球高手
7362300000035

第35章 颠覆性革命的对冲基金投资(7)

1987年索罗斯仔细检视全球经济大势后,他的结论是:崩溃会从日本开始。当时日本债券市场崩盘,索罗斯研判债券市场的崩盘效应会扩大到股票市场,因为股票市场股价高估的现象远高于债券市场的不合理性,所以他认为日本股市会领先下挫,但没想到投机性的资金反而涌进了日本的股票市场,日本股市又创了新高。

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也经常犯错,彼得林区也坦言自己有一大堆错误,但他说需要的只是在十年内选中几支飙股,若手中的十支股票有三支大赢,就能弥补其中一二支的亏损和另外六七支表现平平的股票了。

7.勇于认错的自省精神

索罗斯相信使他与众不同的最大能力,就是能很快的察觉过错。能做到很快察觉过错,势必拥有较为敏锐的心智及高人一等的勇气。

在索罗斯的理论里,由于他认为人类对事情的认知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所以人类思想天生就容易出错。索罗斯能够了解事实与认知的差距。

绝不犯错不等于投资成功。成功往往是瑕不掩瑜,做对的是多过于做错的事,假如你出错,或者你假设与事实不符,那就要切切实实、认认真真研究到底哪里出错,换言之,越是不成功,就越要花时间研究错误。

8.最大天赋—化繁为简

化繁为简伴随了项人格特质—耐烦和归纳的能力。

耐烦—好比金融市场若真的要分析起来,铁定没完没了,经济大势、政治影响、个股基本面、历史走势图、产业前景等等分析后,最后很单纯,只是买或不买、卖或不卖的最终判断而已。索罗斯每天阅读十数份各类专业刊物的原因就在此。

归纳—堆积如山的信息,可能夹杂不时的信息和消息,陷阱处处,既复杂又危险。所以要先收集资料,再分门别类,再抽丝剥茧,最后归纳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最重要一点是不能因为求快而漏了一大堆有用的信息,尤其在复杂的金融市场,错失一步,可能就满盘皆输了。

索罗斯可以带领即将达到四十个国家据点的慈善组织,也可以跨足不动产、农牧业、网络公司、寿险公司、金融商品、超级市场等各种不同领域,他全部是亲自了解,并不只是听任幕僚人员的建议。而且他每天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思考,他并非超人,他只是将化繁为简真正融入到他的投资生涯和日常生活中。

9.在前进中整顿

边进行边修正的策略——在市场千变万化的情况下,有些时候是不能拖延的,否则很容易就丧失了一大段精采的行情。边进行边修正的策略就是要能够时时灵活的适应变局,有时候理论太多,是无法落实的,计画赶不上变化就是说明这个道理。

例如索罗斯要进入美国市场前,他对美国市场并不了解,可是他采用直接进场的方式学习,然后在过程中,时时检讨缺失。先拿一部分金额投入测试一下市场,感觉对了,又印证他的理论,再开始调集重兵,予市场致命一击。

在前进中整顿,不是走一不算一步,而是从行动中积极调整投资策略。

10.管理风格

开放式沟通:索罗斯身边的人不是唯唯诺诺的人,而是在不同意见时,勇敢的反驳索罗斯。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例如有位能力不错的交易员,在不知情下进行了风险很大的货币交易,这笔交易赚了大钱,但索罗斯请他走路,因为若有闪失,是由他自己负起全责,而非手下。英国霸菱银行倒闭就是一个件类似的例子。

充分授权:例如他多次在跟属下会议中,告诉他们如果看好一项投资标地,为什么下这么少的赌注呢?其实那名部属所投资的金额已经是天文数字,但是索罗斯却是鼓励部属加码,告诉他你的权限可以这么高,放手去做吧。

恩威并重:他常常问部属问题,让部属难以招架,为了就是要知道负责的人到底了不了解状况,如同台湾王永庆的主管汇报,不过他也赏罚分明,让属下又爱又恨。

11.你有没有自己的舞台

人必须有舞台才有发言的余地,才会受到重视,也可以在政治上谋求更大的商机。

索罗斯曾企图说服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支持一项欧洲的复兴计划,但是这项建议非但没有被重视,还遭人所嘲笑,他了解必须成为公众人物才能受到重视。于是推动了放空英镑一役,让英格兰银行破产,从此声名大噪,为自己创到了一个舞台。之后还应韩国总统之邀到韩国进行访问,以非正式顾问之名评估韩国进行巨额投资的可行性。

12.要有垃圾里找黄金的慧眼

索罗斯对冷门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例如在套汇还是一项冷门又无聊的工作时,他把套汇研究的很透彻,一跃成为套汇理论兼操作的大师。

1960年,他发现值得投资的一家德国保险公司,但若以它的资产价值相较,股价实在太低了,他便开始推荐联合的股票,结果此股票涨了三倍。

要有独去慧眼去找到低价而有潜力的股票。

13.与其听你的摆布,不如照我的规矩

索罗斯说过:我特别注意游戏规则的改变,不只是在游戏规则里打转,而是了解新的游戏规则何时出现,并且要在众人察觉之前。他还试图改变游戏规则,在金融市场、政治市场皆然。

例如他不以政治捐献或以资助候选人的传统做法,来作为增加政治影响力的主要方式,而是直接用他的财富支持和与其倡议的议程有关的辩论,希望受教育的大众能认同他的看法,或者捐款给内容涵盖广泛的民间组织及计划,这类组织有助于改变全国的政治文化。

14.市场,我永远不相信你

索罗斯说过:市场走势不一定反应市场的本质,而是反应投资人对市场的预期。但是投资人往往是不理性的,因此更加深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如果偌大的营业厅里,只有两三只小猫在看盘,这就告诉你该进场了,如果大厅里挤得水泄不通,连上市上柜都分不清,股票名字都叫不出来的隔壁欧巴桑都告诉你该买股票了,这就是该退场的时候了。

15.神秘第六感

索罗斯很相信他自己的动物本能。每当事情生变,他就会觉得痛,当他直接管理的基金时,就时常会背痛,只要一开始痛,他就知道投资组合有问题,更妙的是如果痛的地方接近腰部就是买超出了毛病,若是左肩痛就是货币方面有麻烦。

重点是:话虽如此,仍然不可忽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只是在下注前,不免有犹豫的心理,偶而找个直觉来说服自己只是帮助投资的果断而已。直觉是帮助决定用的,帮助加码时坚定自己的信心。绝不可倒果为因。

16.存活下来,一切好谈

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的导论中说:如果我必须就我的实务技巧做个总评,我会选择一个字:存活。

例如:1987年,当股市崩盘,他判断会从日本开始,然后才是美国股市,但是他原本放空的日本市场反走高,使他受到重创,他并没有执迷自己的判断,立刻认赔出场,他的原则是:先求生存,再求致富。所以虽然这次的投资失败,但全年的基金表现仍有14%的盈余,也为他留下日后大战的筹码,也才有日后“让英格兰银行破产者”的封号。

17.分散风险就是致力于投资组合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投一个篮子里。

量子基金会把净值的资本投资于股票市场,而将融资的部分投资于像股票指数期货、债券、外汇等金融商品上。原因是股票的流动性相对于金融商品而言较小,因此将部份的净值资本投资于股票上,万一发生追缴保证金时,就较能避免灾难式的崩盘。

18.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

索罗斯说,他的特长就是没有特定的投资作风,或者更精确点,他常常改变自己的作风以迁就环境。

量子基金成立以来,有时做多,有时放空,有时玩股票,有时买债券,期货没少过,衍生性金融商品,他还是使用的鼻祖之一,全球各地的主要金融市场大概找不到他缺席的纪录。

1970年代初期,索罗斯开始投资在相当不成熟的日本、加拿大、荷兰,之后又投资石油公司、银行、国防公司、农业公司的股票而获得丰厚的报酬。1973、1974年股市重挫时,索罗斯以放空方式赚钱。

19.融资,小心融资

索罗斯重大胜利中从事的大部分是融资,但是索罗斯并非疯狂地一味运用融资操作,他本人非常了解融资的风险。

索罗斯对融资的观念有几个基本的重点:

(1)基金的净值必须用来支持所使用的融资

不得超过借贷的融资部分不得超过基金净值,以防举债大于资产的负面状况产生。

(2)对于纯粹的商品类基金,使用的融资倍数十分节制

太危险的不碰,在索罗斯的认知里,商品类基金的风险较其他大,因此索罗斯在没有太大的把握下,不敢轻易以高杠杆方式操作。

(3)投资组合本身就具有融资效果

索罗斯认为期货、债券、股票各有不同成数的融资保证金,所以不同的投资组合,就出现不同情况及比例的融资成数,所以善用各类商品及工具,就可以变化融资成本。

(4)必须处于正确的行情,才能藉融资来获利

索罗斯相信自己看法正确时,才会大手笔投入。

20.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意栽花自然发

数十年来索罗斯在很多国家建立慈善基金,捐出去的慈善捐款已经超过十三亿美元,他甚至表示希望在死之前把所有的财富都捐出去。

他以慈善为名,在很多国家建立起人良好的政商关系,延聘了许多退休的政府官员,姑且不论他是否有所意图,他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相对的,对他在人脉、在当地国情的了解上,以及他的影响力,势必对他投资有极大的帮助。

21.见风是雨的联想力

索罗斯说:你的思考一定要全球化,不能只是很狭隘地局限于一隅,你必须知道此地发生的事件,会如何引发另一地的事件。他就是要投资人培养国际观,并且能够找到事件的连动关系。

索罗斯不仅注意公司的体质,同时在意当时的大环境。兼顾微观与宏观,两者是连动密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