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阿里巴巴正传
7219800000033

第33章 阿里的全新定位:网络时代的基础设施服务商(2)

可以说,马云的“大物流”计划完美结合了平台型思路的轻资产、物流基地思路的重资产这二者打通线上、线下的核心要素,再次彰显马云未来战略的取舍之精准和灵活。难怪《南方都市报》在马云赴美IPO之后的报道中发出概括:“阿里巴巴做菜鸟物流而不做房地产,是梦想在指引。”新浪网房地产板块随后引用了这篇报道……

未来赶超3000亿美元的秘密武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操作系统是中国IT业几十年的痛,也是建设网络强国最大的短板。直到今天,对于大多数专家、业界人士和社会各界来说,一提起操作系统,依然毫无底气。对于国家建设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大多数网民更是冷嘲热讽,毫无信心。

中国人,为什么在操作系统面前站不起来?理由简单:首先,操作系统的确是难度大,它竞争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整个产业链,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其次,我们过去也满怀信心,耗费巨资,但是最终收效甚微,代价惨重,甚至出来了像当年“汉芯”那样的中科红旗“丑闻”。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思维和观点停留在过去,老化在历史,固化在旧有的挫折中,我们的大脑缺乏像操作系统那样的与时俱进、及时升级。

那么,阿里会不会成为中国操作系统领域的领军者,甚至成为全球操作系统的强有力竞争者?我想今天没有人会相信。但是,马云却对操作系统充满遐想。2014年7月25日,他就特意给我展示他的手机,他说这是基于阿里手机操作系统的手机,不是基于Android系统,而是阿里埋头开发4?5年的产品,是从底层做起的,但与Android有兼容模块。

阿里的云操作系统,命运可谓最为多舛。在遭到谷歌的打压、舆论的不看好、市场的恶劣竞争环境等之后,2014年7月底,中央政府采购网发布的“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商名单”中,国产操作系统的占比明显增大,阿里巴巴集团旗下YunOS以唯一的移动操作系统的身份入围。其实在中央网信小组网络强国战略发布之后,特别是“4·8”XP停服事件以来,产业界对操作系统的重视似乎还没醒过来,而此时马云的阿里巴巴再一次挑战了“大多数人”的“灯火阑珊处”。

从实践上看,阿里云开发者大会于2014年10月16—17日在杭州云栖小镇举行,这是中国云计算领域一年一度的大规模的开发者盛会,已连续举办三届。20日,举办了手机操作系统的隆重发布会。

从理论上看,互联网实验室在XP停服事件上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操作系统是最底层的软件,是其他一切软件运行的平台,也是计算机硬件的实际控制者,操作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计算机的安全性,对于网络安全意义绝对重大。

从商业竞争上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即使竞争已经上升到了应用、服务和生态系统的全方位竞争,但在移动生态系统格局中,操作系统的核心地位依然更加突出。可以说,操作系统是网络空间运行最根本的基础平台,信息领域生态系统核心正在向操作系统迁移,操作系统之争是全球IT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事实上,对于今天的中国,大力推进中国自主操作系统不但是必须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因为时机和形势已经转变,天时、地利、人和,只待行动!

当今产业形势已经与过去截然不同。国家自主操作系统的梦想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软件,为我们的后发优势带来了希望。但是,现在回过头来,我们也必须承认,那时候我们的产业基础依然非常薄弱。2000年,微软和思科达到5000多亿美元规模,而我们打造一个10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还是很大的梦想。然而,今天我们已经今非昔比,阿里和腾讯都开始向2000亿美元挑战,而美国最大的高科技公司苹果和谷歌公司也依然在5000亿美元上下。未来5?10年,随着发展中国家成为新兴网民的主要来源,全球将完成下一个30亿网民,中国公司市场价值超越美国顶尖公司不是痴心妄想,而是顺理成章的大势所趋。

最大的底气来自市场规模本身。2000年,美国网民数量是中国的10倍以上,而今天我们网民数量已经是美国的2.5倍。PC保有量和PC年销售量,那时候美国的市场规模也是中国的10倍以上,但在今天我们都已全面超过了美国,智能手机更是大幅度领先。

当然,更重要的是,本届政府对于自主核心技术的决心。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表示,“我国在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受制于人的问题必须及早解决!”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继续讨论和争论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科学评估,统筹规划,拿出具体时间表。因为,网络强国是中国崛起的基本保障,而操作系统作为最底层的软件,是其他一切软件运行的平台,也是硬件的实际控制者,操作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和系统的安全性。所以,国家最高层对于自主操作系统的战略意志已经非常坚定和清晰,就看产业界如何把握战略机遇。

面对这次自主操作系统的战略性机遇,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不能错失的。

首先,在倪光南院士等有志之士的呼吁和倡导下,中国自主操作系统有了千载难逢的立足点和切入点。党政军和央企等领域将禁止采购微软视窗8,实际上为自主桌面操作系统让出了非常具有示范效应的市场空间。而随着智能手机成为网络安全的主战场,公职人员禁用苹果手机等举措,也将为国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桌面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有了立足之地,就有了很好的开端,这是我们过去所没有的决心和机会。

其次,过去我们的操作系统最大的教训是,主要采取通过863、985等支持传统科研机构和国企的方式,缺乏基本的市场活力和创新能力。当然,那时候,我们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也实力不强。而今天,我们民企的高科技力量已经开始走向世界级的水平,华为、联想等传统IT企业开始具备全球竞争力。民营互联网企业,如阿里、腾讯、百度、360等,都开始更迅猛地崛起,人才、资金和市场能力,远远超越传统IT企业,开始向国际一流企业看齐。

产业创新的机会窗口虽然来了,垄断传统桌面操作系统的微软却开始日薄西山。全球高科技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并借此机会实施替代或者双平台策略,在PC领域弱化操作系统的作用,打造新的应用平台,以做强做大应用平台,将智能手机和智能平板模式复制到PC领域,使得中国软件产业和应用服务产业迅速发展,进一步引发全球PC领域的一场革命。

可是,更关键的是高科技终极之战,就是操作系统。截至2014年8月24日,全球前三大高科技公司的市值分别是苹果6066.9亿美元、谷歌3940.4亿美元和微软3720.3亿美元。三者的共同点就是都有操作系统。可以说,操作系统是高科技皇冠上的明珠。目前,中国互联网公司为了抢占入口无所不尽其极。其实,高科技的终极入口,就是操作系统。中国高科技企业未来的王者,就看谁能够在操作系统领域捷足先登。谁占据了这个制高点,谁就真正掌握了长远的未来。

操作系统战争不可能一蹴而就,将是持久战和消耗战。大致的路径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在党政军央企等网络安全关键领域完成替代,成为起步的利基市场,逐渐站稳脚跟,形成一定的产业生态。第二步,利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在国内市场拓展,一步步占据主导性市场份额。第三步,用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在全球占据一定的份额,与美国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博弈与竞争态势。自主操作系统的时机已经成熟,战略性机遇已提前到来。目前不但是很好的时机,也是最佳的机会窗口,迟疑不决的企业不管现在如何辉煌,都将很有可能错失历史性机遇。

我们必须首先汲取过去的教训,不拘泥于过去的失败,总结过去的经验,不能重蹈覆辙,再走弯路。事实证明,传统科研机构和国企主导的模式,不问责的政府资金直接支持模式,都是不成功的。单纯的“两弹一星”模式和核高基模式都不可行,纯粹的市场竞争机制也不够,必须发挥两种模式的优势,避免两种模式的劣势,对制度和产品采取双层模式。合适的战略可以考虑双轮驱动:参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创新,采取分层机制,双重发力。既要发挥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建立开放式的基础平台),又要最大程度发挥互联网最具战斗力的市场力量(在平台上展开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让市场选择)。

总之,操作系统一战非同寻常,我们必须在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政策创新上实现重大突破。操作系统最终是产业生态之战,不是产品之战,也不是简单的服务之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PC市场和智能手机市场,需要通过政策,汇聚具有产业生态构建能力的企业力量。必须选择最具有市场战斗力(富有使命感、创业精神)、富有创新精神(互联网基因)的企业。必须在国家战略层面凝聚产业力量,尤其是具有生态主导力的关键性企业,形成强大的产业联盟。

我们不能被历史束缚,应该向前看,把握战略机遇,驾驭历史性趋势。在操作系统面前,中国人从此站起来的日子不会久远!而现在,腾讯还没有启动,百度已经觉醒加大力度,包括360等公司也在发力。

毕竟,网络空间时代的竞争,无论是商业还是国家,操作系统是基础的基础,操作系统才是最后的终极入口。阿里的下一个十年,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蚂蚁金服——超越当下的杀手锏

阿里巴巴集团于2013年3月7日宣布将筹备成立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主要业务范畴涉及支付、小贷、保险、担保等领域。通过阿里巴巴一个平台,将帮助小微企业实现物种多样化,为网商提供工具,支持网商面对消费者;通过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将为无数小企业和消费者提供资金、支付、担保等多种他们需要的服务,支持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由彭蕾出任小微金融服务集团CEO。

在2013年早期阿里巴巴集团架构调整成为25个事业群后,最重要的理念是“信用等于财富”,“开放、透明、责任、分享、互动”是其核心价值观。曾经作为集团CEO的马云表示:“中国不需要再多一家金融公司,但中国缺一家真正专注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公司。”

2013年11月1日,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宣布公司新股权架构。根据新架构,将把40%的股份分给小微和阿里集团全体员工,而剩余的60%的小微金服股份将用于在未来分步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其中马云持股将少于7.3%。阿里小微集团正式与阿里巴巴集团、菜鸟网络形成阿里帝国的三大业务。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占股30%的浙江网商银行获批,使得阿里金融体系的构建更加地完善。在为中国最具创新活力与潜力的中小企业服务的小微金融服务领域,由于民营银行的牌照将不再受原先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的限制,阿里小微金融服务的规模和前景非常令人看好。

从国内互联网格局来看,BAT中只有百度暂时没有民营银行牌照,阿里、腾讯等虽然手握利剑,但民营银行的经营对于阿里及互联网巨头而言都属探索性中期阶段,面临的问题绝不亚于之前的初期阶段,并且互联网金融模式也与之前传统银行有很大差别,对于风险控制能力、技术实施能力、大规模即时在线客户服务能力的要求更高。

2014年10月16日,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以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的名义正式成立,旗下的业务包括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小贷和网商银行等。

未来有谁能超越马云?我想超越者需要两个条件:1.互联网领域;2.中国。目前看来,刷新马云纪录,超越马云的,可能还将是马云,那就是马云的小微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