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阿里巴巴正传
7219800000032

第32章 阿里的全新定位:网络时代的基础设施服务商(1)

马云再次超越自身的战略,就是再次改变阿里的整体定位。那就是在 网络空间时代全面到来,网络空间开始主导每一个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国家,乃至主导整个世界之际,阿里要成为网络空间时代的基础设施服务商。

可以说,马云这一次的战略定位,已经从根本上超越了亚马逊、eBay的电子商务定位,也超越了谷歌和Facebook连接所有人和所有信息的战略定位。

马云这次显露的野心第一次有了拿破仑式的壮观和伟大。可以说,阿里今天的定位将直接决定未来能否超越谷歌,超过美国所有商业公司,成为102年公司的根本。这个模式肯定不是阿里的终极模式,但是,它已经无限接近了马云的梦想和这个新时代的制高点。

那么,让我们深入看看这个与众不同的战略定位,这个决定下一个十年阿里未来命运和能否超越美国、超越时代的“超级武器”。

2012年,马云在“网商大会”上发表闭幕演讲时,剖析了阿里未来的三大业务:平台、金融和数据。如今已经发展到了网络空间下考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的阶段。我们觉得未来阿里的战略支撑点将由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物流平台这四大法宝组成。还有另外一个秘密武器就是操作系统。

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是谷歌,在4000亿美元左右。2004年谷歌上市的时候也是全球瞩目,当年融资19亿美元的数额也是石破天惊的。但是,今天阿里融资的数字是其10倍以上。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在2007年11月6日香港上市,当时17亿美金的融资额度也是缔造传奇的。

而7年之后再度上市,完全是今非昔比了。

Facebook创下的IPO纪录曾经被人们认为不可超越,如今也被阿里轻松跨越了。马云的下一个目标当然是挑战全球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谷歌。目前谷歌4000亿美元的高度几乎还是阿里的两倍左右。立足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如果阿里未来几年表现出色,超越谷歌并不是梦想。而阿里如果还有更高的目标,那就是目前全球高科技公司市值最高的苹果,也是全球上市公司的最高,是5000亿?6000亿美元级别的。显然,要跨越这两座高峰,不但需要马云未来几年努力而卓越的奋斗,更需要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顺风顺水。

我们可以大致勾勒一下阿里的潜能和可能性:在中国市场上,阿里在电子商务领域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而这个市场本身依然在高速增长的初期。这块市场为阿里再增加一倍的市值是一个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阿里金融板块是另一大充满想象力的领域。借助互联网,以及中国传统商业的不完善,阿里找到了一个巨大的蓝海。而比起电子商务的蓝海,中国高度垄断而且畸形的金融市场,为马云提供了更大的机会。对于阿里金融板块超越电子商务板块,这一点很多人现在就已经非常认同。也就是说,这个板块,也可以让阿里帝国的市值增加一倍。

全球化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短板,也是当下阿里的短板,但是短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机会和未开发的潜能。以这次阿里上市获得的资金,以及巨大的全球影响力,加上马云的战略和资本运作能力,阿里巴巴未来全球化步伐将迅速加快。而且,海外收入超越国内收入,这个关口一定会在十年之内到来。简单地说,全球化还可以为阿里的市值提供新的一倍数量。

而这一切,还不包括菜鸟物流、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操作系统等目前还处于初期的战略布局的内容。但是不算这几块的内容,按照上述的三个倍增,就可以让阿里探到万亿美元级的高度了。

当然,这是相对比较理想的预测。可是,这个理想并不是虚幻的。就像2007年马云面对投资者时理直气壮说的:“八年来,我问过所有的投资者,哪个季度让他们失望过?哪个季度我没说到做到?我们每年做的比说的好。”

可以说,下一个十年不敢预测,也不可预测。但显然,今天的马云已经胸有成竹。2014年开始,全球下一个30亿网民启动,全球互联网发展将进入一个重大转折点,将从以发达国家为中心转移到以发展中国家为中心,将从以美国为中心转移到以中国为中心。随着全球互联网下半场的开始,中国互联网的全球崛起是时代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是中国国运,我们唯一要防范的就是自己不犯战略性错误,尤其不要背离互联网精神,走向封闭和狭隘。我们要做的就是轻轻抓住历史机遇,不要错失。正如邓小平所说:“什么错误都可以犯,丧失机遇的错误不能犯!”

下一个十年,顺应时势,阿里巴巴这个快乐的青年必将改变全世界!

超越“大物流”,贯通“天”“地”“人”

中国兵家哲学讲究虚虚实实,网络空间尤以为甚:线上、线下对应一虚一实。而马云的阿里巴巴恰好居于“虚”与“实”的中间地带。早在2010年年中,阿里已经提出淘宝大物流计划。半年之后,承载着物流调配系统的信息平台“物流宝”正式推出。将第三方快递、仓储的信息接入“物流宝”,它可以面向淘宝卖家提供入库、发货、上门揽件等服务。“物流宝”让阿里的物流发展策略起步,利用数据化分析追踪各地物流资源使用情况,减少冗余流转环节,初步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也为阿里全面开启“大物流”计划奠定良好基础。

在阿里内部,“物流宝”的代号叫“天网”,CSN即中国智能骨干网的项目代号是“地网”。“天网+地网”的组合,让阿里可以自由游刃于天地间。

地网横通:游遍全中国,到达全世界

2014年5月28日,由阿里巴巴集团牵头的物流项目“中国智能骨干网”(简称CSN)在深圳正式启动。阿里巴巴、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多方共同组建了一个新公司,名为“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牵头人”阿里公布了公司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战略,目标直指“游遍全中国、到达全世界”的广覆盖、智能化、平台化的超级物流航母。

当天,马云和阿里巴巴其他大佬——CEO陆兆禧和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CEO彭蕾同时出现在CSN筹建现场,共同参加CSN现场发布会,以示对CSN的重视程度。

具体股权方面,天猫(阿里)投资21.5亿元人民币,占股43%。银泰通过北京国俊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占股32%。富春集团则通过富春物流投资5亿元,占股10%,上海复星集团通过上海星泓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占股10%。圆通、顺丰、申通、韵达、中通各出资5000万元,占股5%。

“菜鸟”入市:物流网巨擘,追求10万亿

“菜鸟”这个名字带着以柔克刚的韵味,马云之所以想到这个名为“菜鸟”的公司,并将其注册下来,据说其寓意是想在做业务时能永远保持“菜鸟般”的学习心态。“天猫”“菜鸟”“巴巴”等,马云所取的这些名字虽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并为大家带来不少谈资。

马云手下大将CSN的掌门人沈国军出任“菜鸟网络”CEO,马云出任董事长。CSN出手不凡,第一期投资数额为1000亿人民币,目的在于10年之内建立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元人民币网络零售额的智能物流骨干网络。日均300亿元的零售额正是对应着年度10万亿元人民币的均值(2013年,淘宝与天猫的销售额已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

但菜鸟这个“10万亿”的均值会不会太夸张了?如果马云要建仓库、购火车皮、聘送货员,我看有点悬,但他真心不是!

CSN平台:颠覆物流、快递的传统

马云十分明确地提出:菜鸟不做自建物流。其核心目标是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公司、仓储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等各类企业提供平台服务,而不是自建物流或者成为物流公司,和淘宝公司本身不卖一件商品异曲同工。

“菜鸟”入市,可以说颠覆了物流、快递业的传统。马云也直接“宽慰”一线的各大快递公司:“我们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永远不会做快递,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我们相信中国有很多快递公司做快递可以做得比我们好。”

菜鸟CEO沈国军则进一步明晰菜鸟的职能:CSN将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网络金融等新技术,为各类B2B、B2C和C2C企业提供开放的服务平台,并联合网上信用体系、网上支付体系共同打造中国未来商业的三大基础设施。

千县万村:世界大互动,社会全开放

2014年10月13日,阿里巴巴宣布在未来5年之内投入100亿元人民币发展千县万村计划,即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这应该是菜鸟极为特殊和关键的环节之一。

2014年10月14日,阿里巴巴上市之后的首个“双十一”就把“出海准备”的压力传导给了菜鸟,预示着菜鸟将完成在国际舞台上的首秀。然而,菜鸟的负责人还是一贯地有信心:菜鸟作为支持全球化的战略,已完成了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物流资源布局,可实现全球包裹通达。这意味着,国内消费者可以通过天猫国际平台“买世界”的同时,外国消费者也可以参与“双十一”抢购。

早在几个月前的2014年5月,COO童文红向外界阐述,“我们在全国去拿地建设仓储物流中心,为更好地在物理上连接商家和快递企业;我们搭建基础信息平台,为有意愿改造和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的合作伙伴提供支持;我们提供数据产品,希望为行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和服务。”菜鸟的高管不断给外界释放信号,显示菜鸟物流平台对全社会开放的明确战略意图。

菜鸟今年的一些成就也可圈可点:2014年5月11日,浙江杭州保税物流中心正开展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工作,菜鸟网络与联邦快递、EMS等30多家物流企业已落户空港新城;2014年6月4日,泉州台商投资区的菜鸟网络科技智能骨干物流项目宣布,将确保于四个月之后动工建设,并在泉州建设3个“菜鸟”项目;2014年7月18日,菜鸟继与新加坡邮政合作之后,又和巴西邮政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二者将在B2B贸易、B2C贸易、进口商品、跨境支付和物流平台上探索紧密合作。

“大物流”:让商业运转越来越快

上面提到了马云的“大物流”理想,马云曾在一个非公开场合这么说过,“物流,我们今天要想明白,快递只是把物流最后一公里解决掉,如何解决物流配送过程中的仓储配送?整个物流基础设施在中国是很差的,中国智能骨干网建立的不仅仅是一套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我们在建一个中国商业的基础设施。通过数据、仓储、配送,让国家投的高铁、公路、水运基础设施利用起来,让商业运转越来越快。”

马云还是秉持一贯跳出问题看问题的思路,这确实是更加高明地解决物流问题的方法:不是如何把包裹送到消费者手里,而是如何让运送包裹的人,更好地、更轻松地完成这一过程。马云坚信,支撑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企业一定是我们今天没有听过的;未来的新型企业,是基于互联网思考、基于互联网技术、基于对未来判断成长起来的企业,并将支撑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才有今天“菜鸟”这一平台级“大物流”的构想。

从模仿美国、超越美国的角度看,针对阿里上市后的“菜鸟”全球化,马云面对全球其他的重量级对手公司,特别是美国公司,他肯定会借力打力——“拿你们的钱、雇你们的人、买你们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