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李叔同精品选
7101700000021

第21章 书信(1)

致毛子坚

(一九二一年阴历三月初五,杭州)

子坚居士文席:

顷获手书,欣慰无似!音以杭地多故旧酬酢,将偕道侣程、吴二居士之温,觅清净兰若,息心办道。经营伊始,须资至多。程、吴二居士家非丰厚,音不愿使其独任是难。故托白民君代为筹谋,须资约计三百,以助其不足。至音寻常日用之资,为数至纤,不足为虑。仁者卖字之说,固是一法,然今非其时;俟他年大事已了,游戏世间俗事,则一切无碍矣。

上海有正书局,寄售《印光法师文钞》正续篇,极明显切实,希仁者请奉披诵。新闸坤范女学校自初八日始,每晚请范古农大士讲经,希仁者往听。一染识田,永为道种。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能亲承范大士之圆音,尤非多生深植善根,不易值也。范大士解行皆美,具正知见,为未法之善知识。

音数年以来,亲近是公,获益匪浅。音于当代缁素之中,最崇服者于僧则印光法师,于俗则范大士。仁者如未能于晚间闻法,或于暇时访范大士一谈亦可。音与仁者多生有缘,故敢以是劝请。今后仁者善根重发,皈心佛法,倘有所咨询,音当竭诚以答。或愿阅诵经论,音当写其名目,记其扼要,以奉青览。今后通函,寄杭城内万安桥下银洞巷四号。廿日左右,当来沪,临时必可一晤也。率复,不具。

演音 三月初五日

东山、建藩诸居士,希为致念。

(一九二一年阴历十一月十八日,温州)

子坚居士:

末由省展,霜寒,比自何如?普陀印光长老及诸上善人劝送《安士全书》,匡益世道,祛发昏矇,猥辱累嘱,为之绍于知识。铭兹典诲,伏深赞庆。谨致文告,希垂省察。倘值有缘,幸为劝勉,随喜功德。

江山辽夐,岂复委宣。

演音 十一月十八日

会稽黄道尹处,希为致书劝告。春间晤白民,谓邑庙湖心亭放生池有未如法事,曾属白民代达仁者,未识已改善否?极念。

致刘质平

(一九一六年阴历八月十九日,杭州)

质平仁弟:

来函诵悉。日本留学生向来如是,虽亦有成绩佳良者,然大半为日本作殿军或并殿军之资格亦无之。故日人说起留学生辄作滑稽讪笑之态。不佞居东八年,固习见不鲜矣。君之志气甚佳,将来必可为吾国人吐一口气。但现在宜注意者如下:

(一)宜重卫生,俾免中途辍学(习音乐者,非身体健壮之人不易进步。专运动五指及脑,他处不运动则易致疾。故每日宜为适当之休息及应有之娱乐,适度之运动。又宜早眠早起,食后宜休息一小时,不可即弹琴)。

(二)宜慎出场演奏,免人之忌妒(能不演奏最妥,抱璞而藏,君子之行也)。

(三)宜慎交游,免生无谓之是非(留学界品类尤杂,最宜谨慎)。

(四)勿躐等急进(吾人求学须从常规,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矣)。

(五)勿心浮气躁(学稍有得,即深自矜夸;或学而不进(此种境界他日有之),即生厌烦心,或抱悲观,皆不可。必须心气平定,不急进,不间断。日久自有适当之成绩)。

(六)宜信仰宗教,求精神上之安乐(据余一人之所见,确系如此,未知君以为如何?)

附录格言数则呈阅。

不佞近来颇有志于修养,但言易行难,能持久不变尤难,如何如何!

今秋因经先生坚留,情不可却,南京之兼职似可脱离。君暇时乞代购マンドリン弦E二根、A二根、D三根、G二根,封入信内寄下。六七日内拟江款五圆存尊处,尚有他物乞代购也。君如须在沪杭购物,不佞可以代办,望勿客气,随时函达可也。

君在校师何人?望示知。听音乐会之演奏,有何感动?此不佞所愿闻者也。此复,即颂

旅吉。

李婴

八月十九日

门先生乞为致意,他日稍暇,当作书奉候。并谓现在不佞求学不得,如行夜路,视门先生如在天上矣。

(一九一七年阴历一月十八日,杭州)

手书诵悉,清单等皆收到。

愈学愈难,是君之进步,何反以是为忧!B氏曲君习之,似躐等,中止甚是。试验时宜应试,取与不取,听之可也。不佞与君交谊至厚,何至因此区区云对不起?但如君现在忧虑过度,自寻苦恼,或因是致疾,中途辍学,是真对不起鄙人矣。从前鄙人与君函内解劝君之言语,万万不可忘记,宜时时取出阅看。能时时阅看,依此实行,必可免除一切烦恼。

从前牛山充入学试验,落第四次,中山晋平落第二次,彼何尝因是灰心?

总之,君志气太高,好名太甚,“务实循序”四字,可为君之药石也。

中学毕业免试科学,是指毕业于日本中学者;君能否依此例,须详询之。证明书容代为商量。五日后返沪,补汇四圆廿钱。前君投稿于《教育周报》,得奖银十六元,此款拟汇至日本可否?望示知!此复,即颂

近佳!

李婴上

一月十八日

(再者)鄙人拟于数年之内,入山为佛弟子(或在近一二年亦未可知,时机远近,非人力所能处也)。现已络续结束一切。君春秋尚盛,似不宜即入此道,但如现在之遇事忧虑,自寻苦恼,恐不久将神经混杂,得不治之疾,鄙人可以断言。鄙意以为,君此时宜详审坚决,如能痛改此习,耐心向学,最为中正之道;倘自己仍无把握,不能痛改此习,将来必至学而无成,反致恶果;不如即抛却世事入山为佛弟子,较为安定也。

叨在至好,故尽情言之。阅后付丙。

(一九一七年,杭州)

质平仁弟足下:

来书诵悉。《菜根谭》及M经,前已收到,曾致复片,计已查收。

官费事可由君访察他人补官费之经过情形,由君作函寄来,上款写经、夏二先生及不佞三人,函内详述他省补费之办法。此函寄至不佞处,由不佞与经、夏二先生商酌可也。

君在东言行谨慎,甚佳。交友不可勉强,宁无友不可交寻常之友(或不尽然),虽无损于我,亦徒往来酬酢,作无谓之谈话,周旋消费力学之时间耳。门先生忠厚长者,可以为君之友人。此外不再交友,亦无妨碍。始亲终疏,反致怨尤,故不如于始不亲之为佳也。不佞前致君函有应注意者数条,宜常阅之。

又格言数则,亦不可忘。不佞无他高见,惟望君按部就班用功,不求近效。进太锐者恐难持久。不可心太高,心高是灰心之根源也。心倘不定,可以习静坐法。入手虽难,然行之有恒,自可入门(君有崇信之宗教,信仰之尤善,佛、伊、耶皆可)。

音乐书前日已挂号寄奉。附一函乞转交门先生。此复,即颂

近佳!

李婴

(一九一七年,杭州)

质平仁弟:

前日寄一函,计达览。昨晤经先生,将尊函及门先生函呈去(本拟约夏先生同往,据夏先生云:前得君函时,已为经先生谈过,故此次不愿再去)。经先生将尊函阅一过,门先生之函并未详阅。据云:此函无意思,因会长不能管此事也(此说不必与他人道)。总之,经先生对于此事颇冷淡。先云:“须由君呈请,余不能言”;后鄙人再四恳求,始允往询。但因新厅长初到任甚忙,现在不便去,何日去难预定也。

鄙人谓浙江女生补费之事,可否援以为例?经先生云:“不能。”后经先生遂痛论请补官费之难,逆料必不成功。又有“荐一科长与厅长尚易,请补一官费生殊难”之说。鄙人不待其辞毕,即别去,不欢而散,殊出人意外也。但平心思之,经先生事务多忙,本校毕业生甚多,经先生倘一一为之筹画,殊做不到。

故以此事责备经先生,大非恕道。经先生人甚直爽,故能随意畅谈。若深沉之士,则当面以极圆滑之言敷衍恭维,其结果则一也。故经先生尚不失为直士。若夏先生向来不喜管闲事,其天性如是。总之官费事,以后鄙人不愿再向经先生询问。鄙人于数年之内,决不自己辞职。如无他变,前定之约,必实践也。望安心求学,毋再以是为念!

此信阅毕望焚去。言人是非,君子不为。今述其详。愿君如此事之始末。

婴上

(一九一七年,杭州)

质平仁弟:

昨上一函一片,计达览。请补官费之事,不佞再四斟酌,恐难如愿。不佞与夏先生素不与官厅相识,只可推此事于经先生。经先生多忙,能否专为此事往返奔走,亦未可知。即能任劳力谋,成否亦在未可知之数(总而言之,求人甚难)。此中困难情形,可以意料及之也。

君之家庭助君学费,大约可至何时?如君学费断绝,困难之时,不佞可以量力助君。但不佞窭人也,必须无意外之变,乃可如愿。因学校薪水领不到时,即无可设法。今将详细之情形述之如下:

不佞现每月入薪水百零五圆

出款:

上海家用四十圆年节另加

天津家用廿五圆年节另加

自己食物十圆

自己零用五圆

自己应酬费买物添衣费五圆

如依是正确计算,严守此数,不再多费,每月可余廿圆。

此廿元即可以作君学费用。中国留学生往往学费甚多,但日本学生每月有廿圆已可敷用。不买书、买物、交际游览,可以省钱许多。将来不佞之薪水,大约有减无增。但再减去五圆,仍无大妨碍(自己用之款内,可以再加节省),如再多减则觉困难矣。

又不佞家无恒产,专恃薪水养家,如患大病不能任职,或由学校辞职,或因时局不能发薪水;倘有此种变故,即无法可设也。以上所述,为不佞个人之情形。

倘以后由不佞助君学费,有下列数条,必须由君承认实行乃可。

一、此款系以我辈之交谊,赠君用之,并非借贷与君。因不佞向不喜与人通借贷也。故此款君受之,将来不必偿还。

二、赠款事只有吾二人知,不可与第三人谈及。家族如追问,可云有人如此而已,万不可提出姓名。

三、赠款期限,以君之家族不给学费时起,至毕业时止。但如有前述之变故,则不能赠款(如减薪水太多,则赠款亦须减少)。

四、君须听从不佞之意见,不可违背。不佞并无他意,但愿君按部就班用功,无太过不及。注重卫生,俾可学成有获,不致半途中止也。君之心高气浮是第一障碍物(自杀之事不可再想),必痛除。

以上所说之情形,望君详细思索,写回信复我。助学费事,不佞不敢向他人言,因他人以诚意待人者少也,即有装面子暂时敷衍者,亦将久而生厌,焉能持久?君之家族尚不能尽力助君,何况外人乎?若不佞近来颇明天理,愿依天理行事,望君勿以常人之情推测不佞可也。此颂

近佳!

李婴

此函阅后焚去。

(一九三五年,泉州)

质平居士道鉴:

惠书诵悉。承施十金及心经像页,感谢无尽!近来无有病苦,稀释怀可耳。

《心经》,友人请求者甚多,乞再寄下二三包。音乐书面,十日内可以写好邮奉。歌集能于今年出版为宜,诸友屡屡询问也。出版时,乞往佛学书局(胶州路七号)与沈彬翰居士接洽一切。印法形式,皆可由仁者主之,并随时检校样本(此最要紧)。仁者认为十分满意后,乃以付印。佛学书局有分局数处,流通甚广,较开明为适宜也。印刷诸费,亦可由佛学书局负任,诸乞与沈居士商酌可也。近托彼处印《地藏菩萨九华垂迹图》一部(卢居士画十二页,用十三色珂罗版印,余题字十二页,用一色珂罗版印),中华书局印刷,每部实费五元,为吾国罕见之彩色印本。其印费悉由沈居士筹备,样本已印就,不久即可出版也,以后惠书,乞寄厦门南普陀寺,不宣。

音启

(一九三六年,鼓浪屿)

质平居士道席:

前后明信,想已收到。歌集出版,乞惠施十册(寄南普陀广洽法师转)。余近居鼓浪屿闭关,其地为外国租界,至为安稳。但通信仍寄前写之处转交也。

嘱写小联纸,尚未收到。俟秋凉时,用心书写,并拟写多页结缘物也。以后与仁者通信,寄至宁波四中妥否?乞示知。附奉上拙书一页,为今年旧元旦晨,朝起床坐床边所写。其时大病稍有起色,正九死一生之时,其时共写四页,今以一页赠与仁者,可为纪念也。

此次大病,为生平所未经历,亦所罕闻。自去年旧十一月底,发大热兼外症,一时并作。十二月中旬,热渐止,外症不愈。延至正月初十,乃扶杖勉强下床步行(以前不能下床)。中旬到厦门就医,医者为留日医学博士黄丙丁君(泉州人),彼久闻余名(人甚诚实),颇思晤谈。今请彼医,至为欢悦,十分尽心。至旧四月底(旧历有闰三月)共百余目,外症乃渐痊愈。据通例须医药电疗注射(每日往电疗一次)等费约五六百金,彼分文不收,深可感也。

谨陈,不宣。

演音疏

(一九四○年阴历正月十九,永春)

质平居士智鉴:

惠书诵悉至用欣慰。承施资,领受敬谢。兹奉达数事如下:

《华严集联》书册,宜改为长形,与《四分律戒相表记》相同,上下多留空白,至要!补记。

寄上写件一包,乞收入,以后再络续邮奉。包裹用之年皮纸及细麻绳,皆缺乏,此次寄上者,乞仍寄还。尊处如存有旧牛皮纸及绳,亦乞一并寄下,以备需用。乞检无用之书籍寄下,即以此牛皮纸多层包裹,再以许多之麻绳缚之,即可妥寄。

朽人之字件,四边所留剩之空白纸,于装裱时,乞嘱裱工万万不可裁去。因此四边空白,皆有意义,甚为美观。若随意裁去,则大违朽人之用心计划矣。

对联之句皆重复,但不可乱配。因笔画字体各有不同。兹由朽人于每联用纸贴合之,各对别贴,乞细心轻轻检查。

《清凉歌集》已绝版,将来时局平靖,乞仁者托上海慕尔鸣路一百十一弄六号大法轮书局陈海量居士经理,重印流通,以摄影制版为宜。共印资请彼向菲律宾性愿法师商酌,决无困难。《华严集联》亦可重印,托陈海量居士最妥。字宜缩小,上下之空白纸宜多,乃美观也。余俟后陈,不宜。

致夏丏尊

(一九二九年阴历四月十二日,温州)

丏尊居士:

前奉上二片,想已收到。铜模已试写三十页。费尽心力,务求其大小匀称。但其结果,仍未能满意。现余经详细思维,此事只可中止。其原因如下:

(一)此事向无有创办,其中必有困难之处。今余试之,果然困难。因字之大小与笔画之粗细及结体之或长或方或扁,皆难一律。今余书写之字,依整张之纸看之,似甚齐整。但若拆开,以异部之字数纸(如口卩亻匚儿等),拼集作为一行观之,则弱点毕露,甚为难看。余曾屡次试验,极为扫兴,故拟中止。

(二)去年应允此事之时,未经详细考虑,今既书写之时,乃知其中有种种之字,为出家人书写甚不合宜者。如刀部中残酷凶恶之字甚多;又女部中更不堪言;尸部中更有极秽之字,余殊不愿执笔书写。此为第二之原因(此原因甚为重要)。

(三)余近来眼有病,戴眼镜久,则眼痛。将来或患增剧,即不得不停止写字。则此事亦终不能完毕。与其将来功亏一篑,不如现在即停止。此为第三之原因。

余素重然诺,决不愿食言。今此事实有不得已之种种苦衷。务乞仁者向开明主人之前,代为求其宽怒谅解,至为感祷。所余之纸,拟书写短篇之佛经三种(如《心经》之类是),以塞其责,聊赎余罪。前寄来之碑帖等,余已赠与泉州某师。又《新字典》及铅字样本并未书写之红方格纸,亦乞悉赠与余。至为感谢。余近来精神衰颓,远不如去秋晤谈时之形状,质平前属撰之《歌集》,亦屡构思,竟不能成一章。止可食言而中止耳。余年老矣。屡为食言之事。日夜自思,殊为抱愧,然亦无可如何耳。务乞多多原谅。至感至感。已写之三十张奉上,乞收入。

演音上 旧四月十二日

(一九二九年阴历八月二十九日,上虞白马湖晚晴山房)

丏尊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