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爻,告诫刚正也难免被小人包围。
【易经本经】
上六:引兑。
《象》曰:上六引兑,未光也。
【密码今译】
“上六”是上卦的主爻,阴柔,在兑卦的极点,正在不择手段取悦于人,引诱下方的两个阳爻。但这种取悦于人的手段,毕竟不是光明正大,对方是否会被引诱,就要看对方的定力,结果如何,难以判断,所以不能断定是吉是凶。
这一爻,进一步地告诫,小人不择手段取悦于人的危险,必须戒惧。
第五十九卦:《涣卦》巽(风)上坎(水)下
风水涣卦言卦语:涣散
?瘙椱涣卦,阐释挽救涣散的原则。在丰盛安逸的环境中,人心容易涣散,以致离心离德,重私利而忘公益,使风气败坏,破坏团结,必须及时拯救。因而,当显露涣散的迹象时,就应当以强有力的对策,及时挽救。首先应顺应民情,先求安定;并且消除私心,消灭派系,抑制私利,革除弊端,为公众造福。唯有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才能促成大团结,重新获得安定·
【易经本经】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密码今译】
“序卦传”说:“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
“涣”是破裂,离散的意思。“假”是至。这一卦,下卦“坎”是水,上卦“巽”是风,风吹水上,形成水波离散的现象,所以称作涣卦,象征喜悦使郁闷涣散。
“九二”刚爻得中,“六三”与“六四”,两个阴爻同心同德,所以亨通。当天下离散时,君王应以至诚,到宗庙祈祷,获得神的保佑,使民众看到君王的诚意,因而感化,再重新聚结,就能像涉过大河般有利于冒险犯难,所以也有挽救涣散的含意。又,上卦“巽”是木,下卦“坎”是水,木舟在水上行,也象征有利于渡河,但必须坚守正道。
【易经本经】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密码今译】
涣卦亨通,因为这一卦,来自渐卦,渐卦的“九三”刚爻下降,来到“二”得中,成为涣卦,就不会阻塞。相对的,渐卦的“六二”柔爻,上升到“三”的刚位,与上方的“六四”柔爻,就能同心同德。《墨子》中有“尚同篇”,尚同即上同。王前往宗庙,是说“九五”在中位,刚毅中正。有利于涉过大河,是指上卦是木,下卦是水,在水上乘坐木船,才能发挥渡河的功效。
【易经本经】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亨于帝立庙。
【密码今译】
这一卦,上卦是风,下卦是水,风吹水上,使水波涣散。古代帝王,看到这种现象,就祭祀天帝,建立宗庙,以使民心聚结。
【易经本经】
初六:用拯马壮,吉。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密码今译】
“初六”正当涣散的开始,迹象还不严重,用健壮的马追赶,就可以拯救,转为吉祥。而且“初六”柔弱,没有拯救涣散的力量,必须得到壮马才行。壮马指阳刚的“九二”,所以“象传”说,“初六”所以吉祥,是顺从“九二”的缘故。
这一爻,说明拯救涣散,应在开始时就用积极的手段。
【易经本经】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密码今译】
“机”即几,矮脚的桌子,古时席地而坐,所以用几。“九二”阳爻阴位不正,应当有后悔。不过,“九二”是渐卦的“九三”由外奔来,到达内卦的中位,就像坐下来依靠在矮桌上,得以安定,使预料中的后悔消除。
“象传”说:在涣散的时刻,人人都期望得到安全的场所,能够安定,“九二”达成这一愿望。
这一爻,说明挽救涣散,须先求安定。
【易经本经】
六三:涣其躬,无悔。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密码今译】
“躬”自身,在此处是利己心的意思。“六三”阴柔,不中不正,本来有自私自利的性格,可是因为在刚位,能够克制私心,使私欲涣散,积极有所作为,因而使后悔消失。“象传”说:因为“六三”的志向,是在救济本身以外的人。由此以下的四爻,都是说要将什么涣散,以救济时弊。
这一爻,说明拯救涣散,要先除去私心。
【易经本经】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密码今译】
“夷”是平,平常人的意思。“六四”阴爻阴位得正,上方与“九五”的君王接近,相当于担当拯救涣散的重任的人。“六四”在下卦无应,象征团结。亦即,团结一致以奉公,当然大吉大利。群众团结得像山丘,这是平常人难以想象的壮举。
“象传”说:这种灭私为公的行为,是非常光明正大的。
这一爻,说明挽救涣散,应当促成大团结。
【易经本经】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密码今译】
“大号”是君王的命令。汗发出后就不能再收回,君王的命令,也是如此,所以有“纶言如汗”的说法。“居”是囤积居奇的居,蓄积财富的意思。
“九五”阳刚中正,在君位,是圣明的君王,当天下涣散的时刻,明确的命令像汗一般发出,令出必行;王蓄积的财富,也散发给天下民众,使涣散得以防止,可以无咎。
唐代名臣陆贽说:“散小储,成大储。”与前一爻的散小群促成大团结的意义相同,消散私有的小财富,方能得到共享的大财富。
这一爻,说明拯救涣散,应排除私利,为公众造福。
【易经本经】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密码今译】
“血”是伤害。“逖”是远的意思。“上九”已是涣散的极点,但距离下卦“坎”的险最远,不会受到流血的伤害。所以,远离可能受伤的场所,就不会有灾难。
这一爻,说明拯救涣散,应除害。
第六十卦:《节卦》坎(水)上兑(泽)下
水泽节卦言卦语:节制节约
?瘙椲节卦,阐释节制的原则。节制是美德,盲目突进,就有危险。欲望无穷,难以满足。必须节制,使其不逾越常规。但节制过与不及,都将造成伤害,必须恰如其分。节制,必须自动自发,明辨是非,行动谨慎,自我节制,并且使其适当。不应当节制而节制,将丧失活力,失去时机。应当节制而不节制,必然造成伤害。节制应顺其自然,不可勉强;应以中正的德行,以身作则,倡导于先,使其蔚为风气,必然人人乐于接受。如果矫枉过正,极端节制,不论节约或节操,都将达到令人痛苦的程度,必然阻塞不通、违反常规,难以贯彻,反而造成反效果·
【易经本经】
节:亨。苦节,不可贞。
【密码今译】
节卦与涣卦是“综卦”,涣散与节制,相反相成。“序卦传”说:“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
“节”是竹节,一段段分开,有止的意思,节制、节俭、节操等,都有止的含意。这一卦,下卦“兑”是泽,上卦“坎”是水,水流入泽中,过度就会溢出,应加以节制,所以称作节卦。节制是美德,因而亨通,但节制如果过度,就会使自己吃苦,不论过度的节约,或过分狭窄的节操,都是如此。因而,这种过度的苦节,不可以当做常则。
【易经本经】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密码今译】
这一卦,刚爻柔爻各有三个,上下卦都是刚爻得中,卦形良好,所以亨通。但不可痛苦的节制,因为这种方式,本身就阻塞行不通。这一卦,下卦“兑”是悦,上卦“坎”是险,象征在看到目标时,未免就会见猎心喜,盲目突进。不过,遇到危险,就会停止。因而,悦与险成为节制的意思。“九五”正当君位,节制天下,具备中正的德性,所以畅通无阻。天地因为节制,四季才能整然有序,循环不已。因而,圣贤应当效法天地,建立制度,以制人的无穷欲望。这样,才能既不浪费,又不伤害民众。
【易经本经】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密码今译】
“数度”是多少与长短,指衣食住行有等级差别的礼制。这一卦,上卦是水,下卦是泽,水流入泽中,本身就有节制的作用。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制定礼节制度,以节制人的欲望;评论德行,以节制人的行为,使其不逾规范。
【易经本经】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密码今译】
“户庭”是房屋的门外,围绕房屋的庭院,亦即内院。
“初九”阳刚得正,有出人头地的能力,但正当节卦的开始,还不是适当的时机。因而,自我节制,不走出内院,能够如此慎重,就不会有灾难。
“象传”说:这是因为能够看破,知道时机还没有到来,通路被阻塞。“系辞传”又引申说,这是言语谨慎。因为下卦“兑”有说的象征。
这一爻,说明首先应当自我节制,言语行动谨慎。
【易经本经】
九二:不出门庭,凶。
《象》曰:不出门庭凶,矢时极也。
【密码今译】
“门庭”是大门内的庭院,亦即外院,比户庭更接近外面。初爻还不是应当外出的时机,但“九二”阳刚,得中,已经可以外出。然而,却因为阳爻阴位不正,在上卦没有应援,不知道融通,仍然节制,不走出外院。所以“象传”说:这是极端丧失时机,应当外出而不外出,所以凶险。
这一爻,说明过度节制,就会失去时机。
【易经本经】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密码今译】
“六三”阴柔,意志薄弱,又不中不正,以致不节制,造成不得不叹息的结果。“无咎”在此不当没有灾难解释,而是如“象传”所说的,咎由自取,又能责怪谁呢?
这一爻,说明应当节制而不能节制,则自取其咎。
【易经本经】
六四:安节,亨。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密码今译】
“安节”是说并非勉强,而是心安理得的节制。“六四”柔顺得正,在上方承接这一卦的主体“九五”,受其感化,体认到顺应自然而节制的道理,能够心安理得的节制,所以亨通。
这一爻,说明节制应顺其自然,不可勉强。
【易经本经】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密码今译】
“甘节”与“苦节”相对,是甘美愉快的节制。“九五”阳刚中正,在君位,正是“彖传”中所说的“当位以节,中正以通”。以王者的地位节制天下,以中正的德行使其畅通无阻,愉快地节制自己的欲望,使他人在被节制时,也能愉快的接受,所以吉祥。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采取积极行动,建立受人尊敬的功绩。“象传”说:这是在君位又得中的缘故。
这一爻,说明节制应以中正的德行,以身作则,倡导于先,才能使人人乐于接受,而能有所作为。
【易经本经】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密码今译】
这一爻,是节卦的极点,极端的节制,因而痛苦。“贞凶”与“卦辞”的“不可贞”相同,是说坚持下去,就有凶险。“悔亡”的解释,也不相同,是说应知悔改,凶险才会消失。“象传”说:像这种过分使人痛苦的节制,在道理上就行不通。
这一爻,说明过度的节制,造成反效果。
第六十一卦:《中孚卦》巽(风)上兑(泽)下
风泽中孚卦言卦语:心中诚信
?瘙椳中孚卦,阐释诚信的原则。诚信,为立身处世的基本,一切道德的根源,可以缩短距离,沟通意志,促进和谐与团结,发挥教化的功能,更可以积极进取,冒险犯难。但也非毫无原则。应以纯正为先决条件,凡事开始谨慎,事前慎重明辨,疑惑就不应信任,信任就不可怀疑,否则必然犹豫不定,不知所措。因而,诚信的对象,并非毫无选择,必须彼此的意志能够沟通,互相能够引起共鸣,彼此诚信,才能发挥诚信的功用。更应知虚心为诚信的根本,自以为诚信,过度自信,反而孤高刚愎,脱离群众,造成失败·
【易经本经】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密码今译】
“序卦传”说:“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孚”本义是孵,孵卵不能延误日期,有信的含义。“中孚”是心中诚信。这一卦,上下各有两个阳爻,中间两个阴爻,是中心空虚的形象。亦即虚心,心中诚信,所以称作中孚卦。又,上下的中爻,亦即“二”与“五”都是阳爻;阳爻充实,中心充实,也是中孚的象征。“豚鱼”,是指平民用豚及鱼作祭品。身份低的平民,虽然简单的用豚与鱼作祭品,但心中诚信,仍然会被神嘉纳赐福,所以吉祥。
这一卦的卦形,外实内空,是船的形象。而且上卦“巽”是木,下卦“兑”是泽,木在泽上,也象征船。所以,用有利于渡过大河,比喻心中诚信,就可以冒险犯难。不过,必须以坚守正道为先决条件。
【易经本经】
《彖》曰:中孕,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密码今译】
中孚卦,以卦形来说,柔爻在中央,上下卦都是刚爻在中位。又,上卦“巽”是谦逊,下卦“兑”是喜悦,在上者谦逊,在下者悦服,所以说诚信,这样才能教化大家。因为孚的本义是孵,有化的含义。豚鱼吉祥是说祭祀应诚信,虽然仅能做到以豚鱼祭祀的贫乏程度,但仍能被神嘉纳。有利于涉过大川是说上卦“巽”是木,下卦“兑”是泽,有乘木船渡水的形象。以整体的卦形来说,也是中间空虚的船的形象。心中诚信,坚守正道有利。这样才能符合天的法则,因为天的德性,就是诚信与坚贞。
【易经本经】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密码今译】
这一卦,上卦“巽”是风,下卦“兑”是泽,泽上有风吹起,水虚心承受,任何地方都可到达,象征心中诚信可遍及一切。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以心中诚信,来审判诉讼;判处死刑的人,也应当尽可能给以减刑。因为下卦“兑”是说,所以说议狱;上卦“巽”是风,风缓和;下卦“兑”是泽,与恩泽相通,所以说缓死。
【易经本经】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密码今译】
中孚卦的“爻辞”除了“九五”以外都不含卦名。因而,与主题缺乏关连。“虞”是度,忖度、推测的意思。“燕”与安相同,如《礼记》篇名中的“仲尼燕居”就是安居的意思。“初九”是这一卦的开始,虽然是诚信的卦,但开始却不可轻信,必须忖度对方是否可信,才能相信,这样才会吉祥。不过,一旦相信,就应当坚信到底,如果再有疑惑,反而使自己不能心安。相信的对象指“六四”,因为“初九”与“六四”相应,看起来应当毫不考虑地相信。然而,任何事情,开始都必须慎重,不能说相应就立即相信。
“象传”说:“初九”所以吉祥,因为诚信的初衷,并没有改变。
这一爻,说明开始应当慎重,一旦相信,就不可再疑虑。
【易经本经】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密码今译】
这是众多“爻辞”中最美的句子。“阴”是日荫。“靡”是分散的意思。“九二”与“九五”,在内外卦得中,阳刚充实,象征心中诚信,虽然远离,但仍能相互呼应。就像鹤在阴暗处鸣叫,看不到远处,小鹤也会应和。因为“九二”的位置低,所以说阴。“象传”说:这是心中的愿望,能相互沟通的缘故。“爵”是酒杯。“好爵”指“九二”在下卦得中。自己有好酒,愿意与你同杯共享,也比喻彼此的诚意能够沟通。
“系辞传”引用这一“爻辞”说:“君子在家里说的话,如果是好的,在千里之外,也会响应,更何况在近处呢?君子在家里说的话,如果不好,在千里之外,也会违背,更何况在近处呢?话由自己的口中说出,被众人听到,行为在近处发生,被远处看到。言行对君子来说,像门的枢,弩的机,一旦发动,荣誉还是羞辱,就已经决定。言行对君子来说,足以使天地动摇,能够不慎重吗?”正因为言行必须慎重,所以用“鸣鹤”、“好爵”来比拟。
这一爻,说明诚信必须能够沟通,引起共鸣,始能发挥作用。
【易经本经】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象》曰:或鼓或罢,位不当也。
【密码今译】
“六三”阴爻在阳位,有盲目冲进的倾向。可是,前面有“六四”阻挡,同性相斥。“六三”虽然与“上九”相应,但“六四”也与“初九”相应,势均力敌,不可能亲近,因而敌对。“六三”想要击鼓进攻,又停止后退;忽然悲泣,又欢喜高歌,完全是不知所措的模样。
“象传”说:因为“六三”阴爻阳位不正,地位不当,而“六四”则阴爻阴位得正。所以,“六三”没有战胜的可能,却又满怀敌意,以致不知如何是好。
这一爻,说明诚信必须坚定不移,否则不知所措。
【易经本经】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
【密码今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