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楼谈梦:红楼梦中人访谈录
6996500000024

第24章 “稻香老农”李纨访谈录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鸯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有?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作为贾府里的大嫂,作为红楼十二钗中年龄最大的人,李纨是大观园里一个真正正常的好人。大观园里的女子很多,但是你能说哪个能像李纨这样一个标准的好人呢?薛宝钗太有心计,林黛玉比较尖刻,迎春老实,探春精明,王熙凤更称不上好人了,看来看去,李纨无疑是贾府里最受人爱戴的一个好人了。

今天,我去大观园的目的就是要到稻香村去采访这位自称稻香老农的大嫂。人人都说她是一个大好人,我就要去核查一下,看看她是不是言过其实。

顺着一条石径小路走来,只见前面数楹茅屋,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外面编就两溜青篱,再外面分畦列亩,其中佳蔬青稻,勃勃生长,我闻着稻香花香,看着这田园景致,只觉这稻香村果然别有洞天,给人一种朴实自然的感觉,我见路边田里油菜花随风而舞,不由上前细看起来。

稻香老农:“你是谁?在这里干嘛?”突然听到有人问我话,我转过身,只见一位一身素衣的美貌妇人站在不远处。

我赶紧回答说:“我来找个人,找这里的主人,难道您就是?”

“是的,假如我没猜错的话,你就是记者快嘴吧?”李纨边说边又问我。

快嘴:“哦?没错就是我。但……您怎么知道是我?”

稻香老农:“啊,果然是你,欢迎你到稻香村来做客。若问我怎么知道是你,那就要问问你自己了,这几天你是不是将我们大观园的门槛都踢破了?”

快嘴:“啊……哈哈,您说的没错。这些天我没少打扰了众家姐妹,今天就是特地来打扰您的。”

典型的中国封建妇女

稻香老农:“哦,说什么打扰不打扰,你老嫂子我可是个实诚的人。只要是嫂子知道的保准竹筒倒豆子,全讲给你听。”

快嘴:“嗯呵,那咱们边走边聊,先谈谈您的生活吧!”

稻香老农:“嗨,说起来你嫂子我可是个苦命的人啊,我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我父李守中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故而竟不曾叫我十分认真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却以纺织女红为要,因此才为我取名为李纨,还取字宫裁。”

快嘴:“哦?您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封建妇女,无才有德,不过这也并未给你带来幸福,是吧?”

稻香老农:“对,我十几岁就嫁于贾珠为妻,并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贾兰。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我儿子贾兰五岁那年,贾珠不幸夭亡,弃我而去。无奈青春丧偶的我,虽说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心里竟如槁木死灰一般。因此,兼凡大小事且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闲时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那黛玉妹妹常客居于此,还有另外这几个姑嫂相伴,除老父之外,余者也就无用我多虑了。”

快嘴:“哎,李纨嫂子,说起来可真够难为你的。您是恪守妇道平平淡淡过日子的典型,不惹人,一心教养自己年幼的儿子。在那样荣华富贵的家庭中,独自守着自己的情操。这样的生活看似平淡,其实您却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噢!”

稻香老农:“哎,说什么了不起,其实就是过平淡的日子罢了。当时我做为贾家的大儿媳妇,虽然守了寡,但还是很被贾家上下所看重的。在三十五回里宝玉这么说我的:‘这就是了。我说大嫂子不大说话呢,老太太也是和凤姐姐一样的疼。’说句实话,其实老祖宗、王夫人等几个长辈都颇喜欢我的,她们觉得我不但贤惠,且举止有度,便心里敬服。那天我去了大观园,他们今见寡婶来了,便不肯叫我外头去住。那婶母虽十分不肯,无奈有老祖宗执意不从,于是我只得带着李纹、李绮在稻香村住下了。”

快嘴:“这说明您虽然寡居,但在贾府中还是有地位的。贾母能把你与凤姐一样看待,这说明她很看重你,那王夫人也很喜欢你。凤姐在贾府里的地位是怎样大家很清楚,您可以和她比肩,就可以看出来在贾府里也不是一个靠边站的人。我觉得她之所以喜欢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您厚道持重守礼,再就是尊上恤下,还有您也颇为有才,对吧?”

德高人才服

稻香老农:“也许是这样吧,记得做灯谜的故事,那时我笑着向众人说:‘让他自己想去,咱们且说话儿。昨儿老太太只叫做灯谜儿,回到家和绮儿、纹儿睡不着,我就编了两个《四书》的’。”

快嘴:“您说这话,我觉得很是好笑,做灯谜本是一个很具有游戏性,很活泼的活动,但是您却编了两个《四书》的,这就可以看出《四书》这样的儒家经典已经溶入了您的内心深处,所以您也是一个很厚道,很孝顺的人。对吧?”

稻香老农:“不错。百善孝为先,德高人才服,我对贾母、王夫人等都很孝敬,对同辈和晚辈的人都很爱戴,所以大家才喜欢我。”

快嘴:“嗯,是的,您服侍贾母那么的尽心,也难怪老太太那么疼你。我感到您的孝道完全是发自于内心,既没有王熙凤的戏谑,更没有薛宝钗的讨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您的守礼和厚道。大家都知道您不仅关心老人,还特别体贴府里的小姐们和丫鬟们。我记得在五十五回,赵姨娘埋怨探春时,您说‘姨娘别生气,也怨不得姑娘。他满心里要拉扯,口里怎么说的出来’?还有在平儿挨了凤姐的打后,第一个保护平儿的也是您,您还敢于向王熙凤讨公道,半说半怨的和凤姐论理,对吗?”

稻香老农:“不错,有这回事,当时我是这样讲凤辣子的,‘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他就说了两车无赖的话!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分金掰两的。……天下都叫你算计了去!昨儿还打平儿,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得我只要替平儿打抱不平。忖夺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你今儿倒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还不要呢!你们两个,很该换一个过儿才是’。说的众人都笑了。凤姐忙笑道:‘哦,我知道了,竟不是为诗为画来找我,竟是为平儿报仇来了。我竟不知道平儿有你这么位仗腰子的人。……平姑娘,过来,我当着你大奶奶、姑娘们替你赔个不是,担待我‘酒后无德罢’!说着众人都笑了。”

快嘴:“啧啧,这不正说明了您的厚道与善良吗?正因为你关心她们、爱护她们,那些丫头、小姐们才愿意与你亲近,也因此你与她们的关系很要好。虽然您读书不多,但我认为您还是一位具有才气的人,在大观园里是您和探春提出要办诗社的,既然您敢于提出,说明也是能诗善诵的,您在诗社里担当的是评判官的角色,这就更证明了您善于品评,颇有才气。对这一点我记得怡红公子是这么说‘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的评阅,我们是都服的’。众人且都点头。对吧?”

淡然自处好心态

稻香老农:“是的!嗨,快嘴,听你这么夸我,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快嘴:“呵呵,你是值得这样的赞誉的,我觉得你的善良也没有白费,你的孩子贾兰后来的功成名就,其中又有着您多大的功劳啊!”

稻香老农:“嗯,命运对我不公,我又能怎样反抗呢?处于我的位置上,与其寻找转变,或者悲观厌世,还不如逆来顺受,与世无争,这样造物也无以忌我,鬼神也不能损我,何乐而不为呢?”

快嘴:“呵呵,看来您的心态也真是非常的好,要是大家都有你这种心态,何愁社会不太平?”

稻香老农:“嗯!我不问闲事,只管教育贾兰,从各方面培养他的素质,塑造他的心灵,终于他也没有辜负我,得以功成名就。”

快嘴:“嗯,我觉得您的付出是值得的,虽然您忍受了许多的悲伤和辛酸,时来运转后也没能得享太多的清福,但相对其他众钗而言,你毕竟是有收获的。”

稻香老农:“我觉得你这不过是安慰我的话罢了,我的所得比之我的所失,或者曾经受的苦痛,那差距是太大了,我常都不敢回忆过往,那只会带来痛苦,所以我想你还是别问一些过去的事了。”

快嘴:“哦!是吗?那好吧,看您现在能得享清静,恬然自处,那我也不多打扰了,先行告辞。”

李纨礼节甚恭,直送至大门外。我离开了稻香村,不禁又多了一层感慨。想李纨的一生好像从未为自己认真的活一天,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看来仿佛一个端庄贤孝的贞烈女子,但那贞洁的美名又是她用多少的哀愁和孤独堆砌起来的?

虽说她最后因为儿子贾兰的荣华而穿上了凤冠霞帔,可算是老有所依,但那又如何呢?子孙自有子孙福,上苍于她的年华却也不多了。我觉得她的一生就像一口井,静止着深入地下,虽然生时解决着无数人的焦渴,但慢慢地还是干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