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无处不在的数学(人生解密)
6988000000018

第18章 点的艺术

喜欢美术的朋友,尤其是对印象派有浓厚兴趣的读者应该不会对下面这幅油画感到陌生。没错,这幅让人迷醉的画幅就是法国新印象派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修拉的代表作——《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当这幅画于1886年在最后一次印象派画展上展出时,引起了轰动。

《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描绘的是巴黎西北方塞纳河中奥尼埃的大碗岛上一个晴朗的日子,游人们聚集在阳光下的河滨的树林间休息。有的散步,有的斜卧在草地上,有的在河边垂钓。前景上一大片暗绿色调表示阴影,中间夹着黄色调子的亮部,显示出午后的强烈阳光,草地为草绿色。画面上都是斑斑点点的色彩,太阳照射的地方有着强烈的闪光。整幅画有着一种在强烈阳光下睁不开眼睛的感觉,而那些投射在草地上的阴影,又陡增了人物树木的立体感。人的形象好像剪影,看不清形象与表情。画面像是布满了纯色小点的碎裂面,但退远而观之,这些小点却好像融汇出一片图景,创造出一种未曾有过的美丽色彩和令人迷醉的朦胧感。那么这样一幅美轮美奂的图画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数学原理呢世纪80年代中期,当印象主义在法国画坛方兴未艾之际,又派生出了一种新的艺术流派——新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利用光学科学的实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自然科学的成果证明,在光的照耀下一切物体的色彩是分割的。他们认为印象主义表现光色效果的方法还不够“科学”,主张不要在调色板上调和颜料,应该在画布上把原色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进行视觉混合,然后获得一种新的色彩感受。画面上的形象由若干色点组成,好似缤纷的镶嵌画,所以该画派又被称为“点彩派”。因为它的理论是色彩分割原理,也叫“分割主义”艺术。

《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正是采用的这种画法。仔细看,画面是由一些竖直线和水平线组成,且它们不是连续线条,而是由许多小圆点组成的,整个画面也是由小圆点组成的,看起来井井有条,整体感强烈,并且显得特别宁静。

修拉是根据自己的理论来从事创作的,他力求使画面构图合乎几何学原理,他根据黄金分割法则,将画面中物象的比例,物象与画面大小、形状的关系,垂直线与水平线的平衡,人物角度的配置等,制定出一种全新的构图类型。注重艺术形象静态的特性和体积感,建立了画面的造型秩序。

画中人物都是按远近透视法安排的,并以数学计算式的精确,递减人物的大小和在深度中进行重复来构成画面,画中领着孩子的妇女正好被置于画面的几何中心点。画面上有大块对比强烈的明暗部分,每一部分都是由上千个并列的互补色小笔触色点组成,使我们的眼睛从前景转向觉得很美的背景,整个画面在色彩的量感中取得了均衡与统一。

在这幅画里,修拉还使用了垂直线和水平线的几何分割关系和色彩分割关系,描绘了盛夏烈日下有40个人在大碗岛游玩的情景,画面上充满一种神奇的空气感,人物只有体积感而无个性和生命感,彼此之间具有神秘莫测的隔绝的特点。

修拉的这幅画预示了塞尚的艺术以及后来的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问世,使他成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