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用友,南有金蝶”,这是国内财务软件领域约定俗成的评价。
“金蝶”的创办者徐少春,同用友的王文京一样年轻,比王文京年长1岁,1963年生人。
徐少春1991年创办深圳爱普电脑公司,1993年成立深圳金蝶软件公司,销售总额以每年200%一300%的速度快速增长,早已超过亿元,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年轻的徐少春为什么能获如此高速的发展?从他自己的谈话中,我们看出,他主要得益于“双赢”的原则。他的成功是建立在别人成功的基础上的。
首先,他善于合作。当他成立金蝶软件公司的时候,进行了三方的合作。第一个是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而且占有了股份的40%,第二个是美资占25%,第三是他创办的爱普公司仅占股份的35%。
他说:“有些人在合作的时候总想控制对方,在利益分配上没有谦让精神。合作实际上就是彼此依赖,公司发展是第一位的。在合资的时候,我把大股东的位置让给了别人,我并没有失去什么。相反,中美合资和蛇口工业区参股使金蝶享受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他们也得到了好处。到1998年,因国家政策的原因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转让其40%的股份时,他们的资金报酬率超过了400%。”
合作,要让别人得到好处,合作才能长久。
公司做大以后,找徐少春要求投资的很多。徐少春选择了“太平洋风险投资基金”。这个基金是由世界著名的信息服务业跨国公司——美国国际数据集团设立的。他们看重的是“金蝶”的发展前景,指望在许多年以后获得高额回报。为了这项合作,徐少春要拿出20%的股份,但是,他可以获得2000万元的风险投资资金。由于这2000万元的投入,“金蝶”的分支机构由21家猛增到519家,代理达到360家,迅速形成了遍及全国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网络。科研上,投入了500万元进行技术开发。员工由300人增加到800人。营销总额增长了两倍,达到15亿元。风险投资至少加快发展2年。
其次,他善于对内与员工合作。他的原则照样是“双赢”,让员工在他这里得到施展个人才能的舞台和现实利益。
徐少春说:“人才流动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是没有为他的发展提供好的条件;第二是对公司目标他不感兴趣;第三是为了个人私利。对于后两种情况,只能让他走。属于第一种情况,我们要努力争取。”
徐少春努力争取了。他让员工集体持股占了20%,从根本上解决了员工利益问题。他与员工的关系也由雇佣变成了合作。员工都是老板。同时,员工的待遇是上不封顶的。
徐少春的用人原则是,“只要他想干,有信心,我就放手让他干,什么钱、资源我都会放心交给他。”
这种以人为本的信任原则,能激发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效果,几年来,“金蝶”的人才稳定率达到了95%。这在私企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