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36计方圆人生
6910400000006

第6章 修身篇(5)

幽默是避免小事酿成大乱子的良好手段。如果你的缺点,能力或成就可能引起他人畏惧或炉忌,你不妨说一句:“世界上没有一个像样的完人,我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取笑自己来和他人一起笑,设法改变这些不好的看法。或许会帮助人喜欢你,尊敬你,甚至钦佩你。这是由于你的幽默证明了你具有善良大方的品质。

有时候为了化解困境,没有任何合适的方式,也许带幽默感的微笑会是很好的办法。蒋经国当选总统后,有记者采访他的弟弟蒋纬国,请他谈谈“感受”,蒋纬国讲了一句妙语:“我的感觉是我‘提升’了,由总统的儿子‘提升’到总统的弟弟。”这一“幽默”的回答,巧妙地回避了对实质问题的答复。

幽默,它像一座桥梁一样,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弥补了人与人之间的鸿沟。依靠幽默的力量,能够润滑人际关系,祛除人生的压力,化解生活的困境。

洒脱达观者自逍遥

道家倡导“中”,实则是无为的翻版。与无为相对的即是有为,而人生于世,不外乎无为有为两种方法。王栖云在这方面说得最透彻。他说:“无为的人,奉行的是天道;有为的人,奉行的是人道。无为同天,有为同人。就像挑担子,两头俱在就能保持平衡,一头脱落了就偏了。若是两头都脱落了,担子也就没有了,却回到本来之处。”这段话也可以说是为人们指点迷津。为人处世能把担子统统卸下,连担子也没有了,这是何等的轻松逍遥?又是何等的潇洒自如?像这样的态度去对待万事万物,自然会通达乐观,就是在生死的关键时刻,也没有眉头可皱了!

一个人能够安天乐命,把守着自己的本分,则无处不逍遥自在;能够以达观的态度看世界,则无往不洒脱自乐。

据史载:王通,字仲淹,死后门人溢称文中子。他上书《太平十二策》,皇上不能取用,于是放弃回家,在河家汾开馆授徒,从远方而来的弟子很多,朝中屡次征用他也不去。杨素(初在周国作官,后从陏髙祖平定天下)对王通非常器重,劝他出来作官。王通说:“我有先祖留下的草芦,足以避风雨;薄田足以够吃;读书谈道,足以自乐。愿你公正无私治理天下,使朝代和顺,年成丰收,我也等于受赏賜的很多了,本人确实不想作官。”这就是王通的自足自乐之处。

陈亮,宋代永康人,字同父,与朱熹非常要好,著有《龙川文集》。陈亮的才气超群,在淳熙时曾经上书给皇上,极力言谈当时的事态,壅上很欣赏,准备封他的官职,他却谢绝回乡。并说:“我绐皇上上书并非为了加官进爵。”他的学问在于为人,而不在于求官职,并不以俸禄来改变自己的操守。白居易的诗说:“莫嫌地窄林亊小,莫嫌家贫活计微;大有高门空锁巷,主人到老不曾归。”

元代许衡在临死前,对他的子孙们说:“我一生被虚名所牵累,竟然不能辞去官职,死后不要请求封谥号,不要立碑,只要写上许衡之墓就可以了,让子孙们明白就足够了。”这就是他在临死前所悟出的达观人生,他如果再进一步告诫子孙,碑也不必立,以示人生得于天地,还原于天地,境界躭更上乘了。

陈亮,宋代永康人,字同父,与朱熹非常友好,著有《龙川文集》。陈亮的才气超群,在淳熙时曾经上书给皇上,极力言谈当时的事态,皇上很欣赏他,准备册封官职,陈亮却谢绝回乡。并说:“我想为国家打下几百年的基业,难道是想加官进爵吗?”他的学问在于为人,

而不在于求官职,并不以俸禄来攻变自己的操守。

白居易的诗说:“莫嫌地窄林亭小,莫嫌家贫活计微;大有高门空锁巷,主人到老不曾归。”人们能安分守己,通达乐观,就会天清地宁,心境泰然。

淡看名利者怡然自乐

能自足,就是一筒饭,一瓢水,茅屋竹舍,也能怡然而自乐。不能自足,就是贵为天子,富甲天下,也不能心安理得,怡然自乐。正因为知足知止,所以就能把功名富贵看作烟云,把金钱财货看作粪土。

一般说来,隐退的人士,都有内心的自我见识,也自有所持重的地方。他们不想被功名富贵干扰,只愿自我支配。既不想支配他人,也不想受人支配;自适而适,既不想适于他人,也不想他人适于自己。自得而得,自安而安。在自己的内心中,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永远保持着自足自乐。

从前梁代陶弘景,在齐高帝时,曾经做帝王的陪读官员。后来他将官服挂在神武门,自称为陶隐居,又称为华阳真逸。待武帝即位后,屡次聘请也不出山。最后,他作了一幅画,带给武帝看。武帝打开一看,只画了两头牛,一头牛游散在水草之间,一头牛套着金笼头,有人拿着鞭子驱使它。武帝笑着说:“他也在效仿庄周,做拖着尾巴在泥坑里爬着的乌龟?”陶景弘活到了八十五岁,无病归真。

唐代张志和,肃宗时辞去官位,不再出任,居住在江湖边,自称烟波钓徒。只下钓钩,不放饵料,志不在钓鱼,只图以钓为隐。宋代赵清献公,学问与德行都名盖天下,任职为殿中侍中也是这样做的。

师蜀,只有一琴一鹤随身,为人就是这样的清静雅致。白天做的事,夜间必焚香上告于天。

后来,官至参知政事,始终觉得富贵是烦忧,从而隐退到衢地,有溪石松竹的胜景,经常与山僧异士游玩,不再有做官的念头。他曾经作诗说:“轩外长溪山外山,卷帘空旷水云间。

高齐有问如何答,清夜安眠白昼闲。”好一个“清夜安眠白昼闲!”简直与“饥来吃饭困来眠”同样有悟道的气息。这是多么的清闲!多么的高雅!多么的轻松!

以平常心面对赞誉与批评

常人都乐意听好话、听表扬、听奉承话、听恭维的话、听鼓励的话、听抬举的话。听到这些话,不论是当面听到还是背后听到,也不论这些话是真的还是假的,也不管说这些话的人是诚心善意的还是虚情假意的或是恶意的,都喜欢听。也不论他是这话的直接发出者还是转述者,你都喜欢他。总觉得耳顺,心中舒服,脸上有光。

与此相反,常人总是讨厌听批评指责的话,讨厌听不满自己的话,讨厌听指出自己失误的话。不论这些话是当面听到还是背后听到,也不论这些话是真的还是假的,也不管说这些话的人是诚心善意的还是有意中伤的都讨厌,都不愿听到。他们如果是这些话的直接发出者你会讨厌他,恨他,甚至可能恨他一辈子。他如果是这些话的转述者,你也可能讨厌他、恨他,认为他是赞同这些话的。听到这些话总觉得逆耳,心中不愉快,脸上挂不住。

殊不知这正是常人常犯的一种错误,一种由心理脆弱或无自知之明,或追求虚荣所导致的一种错误。

面对批评和赞扬,人们近乎本能地拒绝前者而喜欢后者。这除了可能是批评者缺乏批评艺术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批评和赞扬的本身会使人产生两种相反的心理反应。当一个人受到批评时,往往会觉得丢脸、难堪、悲伤、恼火而生气,而在得到赞扬时,会有振作、兴奋、自豪、惬意、快乐的感受。因此,人们一般不会认为挨批评是件舒服的事。

一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自尊,或担心缺点和错误被人看穿,影响自己的成功和发展,常常就会有意无意地以种种方式来拒绝,逃避批评,很少有人会真正地把批评看做是针对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人格。即使是“忠言”,听起来也“逆耳”。

从理智上说,没有多少人不懂得“人无完人”的道理,也没有多少人不知道对待批评应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平时,我们不难听到或看到人家使用“欢迎批评”一类的词语,甚至自己也不只一次地用过。但实际上,一旦有人果真提出批评时,受批评者往往就会像遇到电击一样立即缩回,采取拒绝、逃避的形式为自己辩护。

这种经历的体验,你、我、他大概都不陌生吧!面对批评,人们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多半不是自己的过错,而是“大家跟我差不多,你为什么单和我过不去”;“你不拿镜子照照自己,有什么权利批评我”;“我哪里得罪了你,你何必这样”;“你无情,别怪我无义”等一类的反应。

因此,如果批评者是你的上司,你即使不便顶撞几句,也可能耿耿于怀,在工作中消极抵抗;如果批评者是你的同事,你即使不大发雷霆,也可能会报以讽刺挖苦,或伺机找茬;如果批评者是你的同学或朋友,你即使不和他争吵一番,也可能会责怪对方背叛了你,并把你们之间的情谊打上句号。

然而,不幸的是,拒绝批评并非意味着可以免受批评,而且还会失去许多忠言善意的劝告,以及可断送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和友谊。一个人如果老是拒绝批评,那就无异于说自己以“完人”自居。这显然害多益少。

走出这一陷阱的办法,单靠笼统地告诫自己下次要虚心接受批评是缺乏约束力的,而应该把问题具体化,并分两步来解决。

第一步,要耐心倾听批评。当别人对自己提出批评时,你既不要急于反驳,辩解,或拂袖而去,也不要嬉皮笑脸,满不在乎,或漫不经心,假装糊涂。既不要轻易断言批评者怀有恶意、敌意,居心不良,或故意挑剔,对人不对事而大动肝火,也不要惊慌失措、再三道歉,或无地自容,低声下气,把自己看得一钱不值。而应该保持自然大方的表情和姿势,认真而耐心地听完对方的批评,然后用自己的话简明地概括出他批评的大意,并问他是不是这个意思,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在倾听批评的过程中,如果你感到自己快忍不住了,可立即这样提醒自己,“我非完人,别逃避,别发火,别害怕,听完再说。”当然,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不习惯,

甚至感到委屈、窝囊。这是可以理解的。

一般说来,批评者并不能从批评中获得什么好处。相反,可能会有所失。如果他提出的批评是诚恳、善意的,利于受批评者改正缺点或错误,相反,如果他出于恶意、敌意、动机不良,那他便暴露了自己,便于你早作准备并寻找对策。怕就怕别人对你早有意见,心怀不满,表面上又对你一副笑容,明着赞扬,却在背后搞鬼,或在关键时刻突然对你发难。

第二步,要学会接受批评。要是你无法容忍别人的批评。惯于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方法拒绝、逃避批评,那么,将心比心,你就明白自己没有批评人家的权利。因此,首先要有能够接受批评的胸怀。其次,要有接受批评的勇气。

如果别人发现了你的缺点、错误,批评得有道理,不要拒绝人家的好意,更不必担忧接受批评便矮人一等。拿出勇气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你下次也许就不会出现类似的差错了。

第三步,要有接受批评的智慧,要是别人批评得有道理,但方式、方法不对,你可以把它改为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方法来理解;如果别人批评错了,你也宜先表示谢意,然后再作必要的解释。

至于对那些为了发泄个人的嫉妒、怨恨,纠缠早已结束的往事,或怀有其他恶意的批评者,你当然既有权提出正告,又没有义务去接受。

第五计勇而有谋

勇为建功立业之始

有一盖世之勇,有了盖世之气,然后才能创造盖世的伟业,成就盖世的英名。自古以来的英雄豪杰,他们之所以能立大功创大业,他们之所以能名垂千古,无处不是依赖着他们的大勇,大无畏精神。这是豪杰大勇气质的第一要旨,没有这些就绝对不能成就为英雄豪杰。平庸的人之所以平庸,就在于没有勇气,没有大无畏精神。英雄豪杰之所以成为英雄豪杰,就在于拥有这种勇气,拥有这种大无畏精神。

勇为万事成功之母!在生命的大洪流中,从勇中可以看到生命力的雄浑,可以看到气势的磅礴。所以说只有勇,才有克服困难、战胜贫贱的精神,才有敢于冒险的精神,才有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精神,才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才有敢于殉真理、殉正义的精神!像这样,也才能看到生命的真谛,才能看到生命的美,才能看到生命的善,才能看到生命的灿烂光辉!

有勇气,就敢于担当一切。有大无畏精神,就能够完成一切。所以孔子说:“拥有智慧、仁德、

勇敢这三者,就能完成天下的大德。”又说:“聪明的人没有迷惑,仁德的人没有忧愁,勇敢的人没有畏怯。”

孙子将“智、信、仁、勇、严”作为将领必备的五要素。这样才能完成事业、功绩,才能完成道德,才能完成人生。行仁与完善仁,也必须依赖于勇;行义与完善义,也必须依赖着勇;行其所知与成就于道,行德与成就于德,也同样都要依赖着勇。

心中有火大勇自生

力行大道,才能勇于赴汤蹈火,不马虎才能免除灾难,不随便谋取暴利,不苟且偷生,不怕死。履危如安,甘险如饴。视生如芥,视死如归。

见义不为,不是勇;畏强欺弱,不是勇;面临大难而不敢立节,看到危险而不能从命,也不是勇。

大勇之道,可以从义中培养。只想到的是义,不将生死当作一回事,就会大勇自生。

孔子评论大勇说:“反省自己不畏缩,若是自己亏了理,即使对方是很普通的人,我也害怕他;如果自己是正确的,即使对方是千军万马,我也敢勇往直前。”(《孟子·公孙丑上》)

又说:“面临大难而不感到害怕的人,是圣人的勇气。”(《庄子》)

孟子评论北宫黝所培养的勇气时说:“肌肤受刺也不屈不挠,眼下受刺眼珠也不动一下,只要精神上受到一点羞辱,就像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鞭挞似的。既然不能忍受普通人的羞辱,

也不可忍受万乘之君王的羞辱,把去刺杀万乘君看成是刺杀普通的人一样。在他的眼中没有值得害怕的君王,遭到羞辱马上就要反击。”

孟子评论孟施舍所培养的勇气时,借用的孟施舍的话:“我把不可战胜的,看成是能够战胜的。先是估量对方的力量才动手,先要想到有必胜的把握才开始交锋。像这样的人就是畏惧大军的人,不能算真正的勇士。我孟施舍怎样才能取得必定的胜利呢?只是做到无所畏惧罢了。”

孟子评论周文王的勇气时说:“《诗经》中说:‘周文王勃然大怒,整顿军队,阻止侵略的行为,增强了周朝的福威,回报了天下的厚望。’就是周文王的大勇。文王发了大怒,而使天下百姓得到了安定。”

孟子评论周武王的勇气时说:“《尚书》中记载:‘上天抚育了人民百姓,同时也造就了他们的君王,同时还造就了他们的先生。君王与先生的责任,就是要辅助于上天,爱护人民。

天下的人不管有无罪过,都由我来处理,哪个敢违抗上天的旨意?’只有殷纣王违抗了天意而横行于天下,周武王认为这是莫大的耻辱,打败了他。这就是周武王的大勇,这就是武王发了大怒而天下人民得到了安定。”

孟子评论大丈夫的勇气时说:“住在天下这个最大的宅院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子上,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上。得志时同人民一起走这条大道,不得志时独自一人走自己的路。富贵时不迷乱,贫贱时不动摇,权势强暴不屈服,这样的人就称为大丈夫。”

胆识过人者必有勇气

大勇的道理,可以由知养成。知就明白,明白就不迷惑,不迷惑就不会动摇心志,不动摇心志,大勇就会自然产生。明白就是明白了道理,明白了礼义。所以说:“真正明白了礼义就不会谋取私利,真正明白了道理就不会计较功德。”明白了道义,就自然能死守善道而不动摇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