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配角当一个好听众
成功交谈的秘密在哪里?著名学者查理·艾略特说:“一点儿秘密也没有……专心致至听人讲话这是最重要的。什么也比不上注意听——对谈话人的恭维了。”这非常明白。不是吗?
没有必要到哈佛大学学习4年弄清这一点。我们知道有这样一些商店老板,他们选最好的店址,进货讲经济效益,花了数百美元做广告,但却雇了这样一些售货员——他们不注意听顾客讲话,经常打断顾客的话,对他们显出不耐烦的样子,惹顾客发火,从而使顾客离开商店。
请看乌托的经验。乌托从商店买了一套衣服,很快他就失望了:衣服会掉色,把他的衬衣的领子染上了色。他拿着这件衣服来到商店,找到卖这件衣服的售货员,想说说事情的经过,可没做到。售货员总是打断他的话。
“我们卖了几千套这样的衣服,”售货员声明说,“您是第一个找上门来抱怨衣服质量不好的人。”他的语气似乎在说:“您在撒谎,您想诬赖我们。等我给您点厉害看看。”
吵得正凶的时候,第二个售货员走了进来,说:“所有以礼服开始穿时都会褪色。一点办法都没有。特别是这种价钱的衣服。这种衣服是染过的。”
“我差点给气得跳起来”,乌托先生叙述这件事时强调说,“第一个售货员怀疑我是否诚实。第二个售货员说我买的是二等品。我气死了。我准备对他说:你们把这件衣服收下,随便扔到什么地方,见鬼去吧。正在这时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出来了。他很内行。他的做法改变了我的情绪,使一个被激怒的顾客变成了满意的顾客。他是怎样做的?“首先,他一句话没讲,听我把话讲完。其次,当我把话讲完,那个售货员又开始陈述他们的观点时,他开始反驳他们,帮我说话。他不仅指出了我的领子确实是因衣服褪色而弄脏的,而且还强调说商店不应当出售使顾客不满意的商品。后来,他承认他不知道这套衣服为什么出毛病,并且直接对我说:‘您想怎么处理?我一定遵照您说的办。’“9分钟前我还准备把这件可恶的衣服扔给他们。可现在我回答说:‘我想听听您的意见。我想知道,这套衣服以后还会再染脏领子否,能否再想点什么办法。’他建议我再穿一星期。‘如果还不能使您满意,您把它拿来,我们想办法解决。请原谅,给您添了这些麻烦,’他说。“我满意地离开了商店。7天后,衣服不再掉色了。我完全相信这家商店了。”
艾萨克·马科森大概是世界上采访过著名人物最多的人。他说,许多人没能给人留下好印象是由于他们不善于注意听对方讲话。“他们如此津津有味地讲着,完全不听别人对他讲些什么……许多知名人士对我讲,他们注重注意听的人,而不注重只管说的人。然而,看来人们听的能力弱于其他能力。”不只是著名的人,而且所有的人都喜欢注意听他讲话的人。
内战时期,林肯给老朋友写信,请他到华盛顿来。林肯信中写于解放奴隶的合理性。林肯分析了所有反对和支持这一提案的论据,然后谈了关于几封信和报纸摘要。在这些材料里,一些人指责他没有解放奴隶,而另一些人则说他准备解放奴隶。林肯说完以后,握了握老朋友的手,祝他晚安,把他送回伊利诺斯州,根本没问他的意见。林肯总是自己说。看来,这样使他轻松些。他不需要建议,只需要一个坐在他面前听他讲话的人。
每一个经受过困难的人都需要别人听他讲话。每一个被激怒的顾客,每个不满意的职员或委屈的朋友都需要善于听他讲话的人。
如果您想成为好的对话者,那您就应做一个善于倾听别人讲话的人。
要记住:您与其谈话的那个人,他对自己事情的感兴趣程度比对您的事情感兴趣百倍。对他来说,他的牙痛,比饿死几百万人的事还大。他对自己脖子上脓肿的担心胜过对非洲40次地震的担心。在下次同人谈话时,应记住这一点。
您如果想成为被人喜欢的人,请记住这条准则:“要善于注意听别人讲话并鼓励其讲话。”
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所有在西奥多·罗斯福庄园里同他亲自谈过话的人都赞叹他知识渊博。
“无论是西部牧马人,还是纽约政治家或外交家来到这里,”特德福特写道,“罗斯福都善于找到同他交谈的话题。”
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很简单。罗斯福在等待来访者的时候,常坐到深夜,阅读可使那位客人感兴趣的材料。
罗斯福知道,要想找到打开人心扉的钥匙,必须同他谈他最向往的东西。威廉·费利期文学教授童年时就掌握了这一点。
“我8岁那年,一次到姑姑家做客,”费利斯写道,“晚上来了一个中年人。他同姑姑寒暄了几句,注意力就转到我身上。那时,我特别喜欢军舰。他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军舰的有趣故事。他走后,我高兴地说:‘多么好的一个人!他对军舰多么感兴趣呀!’而姑姑告诉我,他是法学家,军舰他不怎么感兴趣。‘那他为什么总是跟我谈这个?’我问道。‘因为他是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他看出你对军舰感兴趣,就谈这个呗。这能引起你的兴趣。他努力使你喜欢他’。”费利斯接着补充道:“我永远记住了姑姑的这一真知灼见。”
在业务活动中采取这种方法能否取得好处?让我们看看纽约第一大公司——达威尔诺面包公司头头遇到的事。
达威尔诺先生原想为纽约一家旅馆供应面包。4年期间每周他都去找旅馆负责人。他甚至在旅馆里租了间房间,住在那里,以便达成交易。不过,到底还是没能谈成。“但后来,”达威尔诺先生说,“我考虑了人的相互关系的本质以后,我决定改变策略,弄清旅馆负责人对什么感兴趣。
“我了解到,他是美国旅馆服务员协会的成员。不仅是这一协会的成员,而且还是协会的主席。无论这一协会的代表大会在什么地方开,即便是跋山涉水,漂洋过海,他也会出席。于是,第二天见到他,我开始谈起这个协会。结果如何?他非常起劲地给我谈了半个小时。我一下子明白了,协会是他爱谈的话题,是他的嗜好。当时,我压根儿没谈面包的事。可没过几天,旅馆的财务管理员打电话给我,请我带样品和价目表去。“我不知道,您和他在一起干了些什么”,财物管理员对我说:“但是您可以相信,您现在可以和他达成协议了”。
“想想吧!我想达成这个协议已经有4年了。假如我早不费劲地了解到这个人对什么感兴趣和他想谈什么的话,早就达成协议了。”
假若你想使人喜欢你,应遵循的原则是:“当好配角,谈论使您的对话人感兴趣的东西。”
以配角的姿态出现
人与人交往时,只有尊敬对方交际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如果总是压制对方,强迫对方服从自己,对方不久就会对你产生敌对情绪,从而失去对你的信赖。因此交际中应努力让对方感到交际的主角是他。
试着留意对方的反应,尽力使对方心情舒畅。在人际交往中,要让对方扮演主角就得准备多个“剧本”,因为不知交往会在何处受挫,所以就必须把能预测到的对方谈话内容写进“剧本”,然后自己根据“剧本”演好配角。要做到使对方成为主角,调查收集与此相关的信息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调查搜集:对方有什么爱好?对方最喜欢什么,憎恶什么?对方讲话有什么特点?对方有什么个人习惯?对方的弱点有哪些?要基于这样的信息拟写一份能使对方成为主角并能打动对方的“剧本”。如果能够做到这一步,对方就会感到与你交往心情舒畅,因而对你产生好感。
在交际过程中,如果遇到某个人你原先准备采用“中等水平”的交际方式,但当你发觉这种方式实在无法进行下去,这时就需要修改“剧本”重新预演一下。不过在事先应该假设出交际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设想一下自己应作出怎样的调整。
另外还必须考虑到:对方也有针对于自己的“剧本”,如果对方提出自己预料之外的问题,那么失败的可能是自己,所以必须反复斟酌,不断改善,这样才能使对方成为主角。
让对方高大完美
日常的交谈中在表现自我的时候,需要有谦谦君子的心态,学会安抚他人的心灵,也就是说,不可以使对方产生相形见绌的感觉。
一位女士的宝贝女儿,从剑桥毕业回国之后,在特区一家金融机构供职,每月数万港元薪水。这位女士当然相当自豪,她面对亲朋好友时,言必称女儿的风光,语必道女儿的薪俸。偶然被女儿发觉,极力制止母亲,说总夸自己的女儿,突出自家好,人家会有什么感受,不要因此伤害了他人。
女儿的话在情在理。可见在叙述自我时,要防止过分突出自己,切勿使别人心理失衡,产生不快,以至影响了相互的关系。
有位朋友,讲了这样的故事:
说有两位要好的女友,甲靓,乙平平。她们一起去参加舞会,舞场上的许多男士频频与甲共舞,却在不知不觉中冷落了乙。甲下意识地感觉不妥,于是托辞身体不适,奉劝朋友们邀请乙,男士们尊重了甲的奉告,乙被男士们卷入了舞池,乙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
甲以友情为重,不想女友被忽视,于是机智采取一种平衡手段,使乙的心灵得到抚慰,这必定会使他们的友谊更加深一层。
英格丽·褒曼在获得了两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又因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精湛演技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然而,她领奖时,一再称赞与她角逐最佳女配角奖的弗沦汀娜·克蒂斯,认为真正获奖的应该是这位落选者,并由衷地说:“原谅我,弗沦汀娜,我事先并没有打算获奖。”
褒曼作为获奖者,没有喋喋不休地叙述自己的成就与辉煌,而是对自己的对手推崇备至,极力维护了对手落选的面子。无论谁是这位对手,都会十分感激褒曼,会认定她是倾心的朋友。一个人能在获得荣誉的时刻,如此善待竞争的对手,如此与伙伴贴心,实在是一种文明典雅的风度。
以上故事告诉我们,为了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你的一言一行都要为对方的感受着想,学会安抚对方的心灵,不可以使对方产生相形见绌的感觉。与此同时,自己的心灵也会因此安然自慰,而有一个极好的心情。
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人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这是不好的。对方不仅不会认为你是“了不起”的,你甚至会被对方认为是不成熟的、卖弄过去好时光的人等等,所以,尽可能不要提自己的得意之事。
然而,每个人都想被认为好,被评价得高一点。明知不可谈得意之事,但却情不自禁地大谈特谈,这是人性中比较麻烦的一面。所以,完全不谈得意之事当然不可能,但同样是谈得意之事,不妨注意一下谈的方式。
注意之一是,至少在别人未谈得意之事之前,自己也不要谈。也就是说,单方面大谈得意之事不雅,所以先让对方发表演讲之后,那种坏印象也就淡薄了,所以聪明的人就先煽动对方:“您的见闻广博”,促使对方发表得意之事,然后若无其事地说:“我也知道这样的事”。如此这般,穿插自己的得意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