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36计用人
6909800000032

第32章 适当赞美(2)

赞美要真诚

领导赞美下属要真诚。领导在尚不了解下属的情况下,只能讲些“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很不错”之类的公式化语言,很难打动人心。

人们希望得到赞赏。赞赏应该能真正表明他们的价值。就是说,人们希望你的赞赏是你思考的结果,是真正把他们看成是值得赞美的人,花费了精力去思考才得出结论。

真诚的赞美要有一定的前提,失去前提,真诚便无以寄托。

言之有物的赞美能真正指出对方的心血、精力之所在。对一位下属如果只说他很能干,就不如说他某件具体事办得很漂亮更“实”些。一位工作有成就的人,听到恭维话自然就多,你泛泛地称赞他的工作、能力,就如同把水倒进海中,毫无影响,如果你对他的工作确有了解,或者你作为外行能了解他的工作性质、意义、术语,那么这种称赞的效果就会好得多。

赞美别人要符合实际,既达到沟通的目的,又不违背客观事实。如果确实不了解对方,暂时无法达到思想的沟通,还不知从具体事物入手,达到感情的沟通。

对部属,可以从所得的印象入手,谈谈留下的好印象。对新交来的报告,尚未细读,可以夸奖一下行文工整或字体优美之类。它是客观存在的,包含了对方的劳动,你的称赞自然就比较接近实际了。

笔者友人的女儿正在学习吉他。他们的居处隔音效果不甚理想,所以这位友人经常被迫聆听生涩的吉他声。有一天,女儿又开始弹了起来,他漫不经心地说了声:“不错。”

此时,女儿立刻生气地说:“哪里是不错?不要轻易下断语!”说完收起吉他离去。据说,从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不曾听到吉他声了。

这位友人赞美女儿的方式显然不恰当。当然,如果他是出于真心的赞美,在女儿生气时,就应该说:“我认为你弹得很好才赞美你,你对自己应该有信心才对啊?”相信效果必然不同。

这种情形与赞美下属并无二致,赞美之词若是不着边际,极可能让对方误解,误以为是挖苦自己,如果能具体指出好在哪里,对方便不会产生反感了。

另一方面,赞美虽是好意,但如果经常予以不痛不痒的赞美,对方习以为常之后,便不再心存感激了。一旦当事者本人不认为值得赞美而予以赞美时,他不会心存感激;当你真心诚意要赞美时,反而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记得一位资深教师曾表示:“不要轻易赞美人!”他的意思是说,如果学生没有特别的成果,经常赞美他,极易让学生对老师的赞美感到不屑一顾。一个人如果达成了即定目标时,则务必予以真诚的赞美。

若是你有意地对长年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说:“你的中文说得很好”,所得到的反应可能是“你是在讽刺我吗?”所以,赞美他人时应拿出具体的理由。如果赞美的方式不妥,反而会被人轻视。

重要的是要及时公正

赞美是对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才干及其他积极因素的肯定。通过赞美,人们了解了自己的行为活动的结果。可以说,赞美是一种对自我行为的反馈,反馈必须及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个人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总希望尽快了解自己的工作结果、质量、数量、社会反映等。

好的结果,会带来满意愉快的情绪体验,给人以鼓励和信心,使人保持这种行为,继续努力;坏的结果,能使人看到不足,以促进下一次行动时的专注、改进,以求得好的结果。

同时,人们需要通过尽快地了解反馈信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巩固、发扬好的;克服、避免不好的。如果反馈不及时,时过境迁,人的热情和情绪已经冷漠,这时的赞美就没有太大的作用了。

早期的美国福克斯公司,急需一项重要的技术改造。一天深夜,一位科学家拿了一台确能解决问题的原型机,闯进总裁的办公室。总裁看到这个主意非常妙,简直难以置信,琢磨着该怎样给予奖励。他弯下腰把办公桌的大多数抽屉都翻遍了,总算找到了一样东西,于是躬身对那位科学家说:“这个给你!”他手上拿的竟是一只香蕉,而这是他当时能拿得出的唯一奖酬了。

自此以后,香蕉演化成小小的“金香蕉”形的别针,作为该公司对科学成就的最高奖赏。由此看出美国福克斯公司领导对及时表扬的重视。

不仅是重大的科技成果要及时奖励,对下属的点滴微小成绩,领导也应重视,及时加以鼓励。

美国惠普公司的市场经理,一次为了及时表示酬谢,竟把几磅袋装水果送给一位推销员,以鼓励他的成绩。另外一家公司的“一分钟经理”提倡“一分钟表扬术”:“下属做对了,上司马上会表扬,而且很精确地指出做对了什么,这使人们感到经理为你取得成绩而高兴,与你站在一条战线上分享成功的喜悦,然后鼓励你继续努力。一共花一分钟时间。”下属们对“一分钟经理”的做法,颇为推崇。这位经理说,帮助别人产生好的情绪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正是在这种动机的指导下,他实行了“一分钟表扬术”。这样做有三重意思:第一就是表扬要及时;第二是表扬具体,准确无误,不是含含糊糊;第三是与部下同享成功的喜悦。赞扬要公平还要保证公平公正。

领导赞扬下属,实际上是把奖赏给予下属,就像分蛋糕,也需要公平、公正。

有的领导不能摆脱自私和偏见的束缚,对自己喜欢的下属极力表扬,对不喜欢的下属即使有了成绩也看不到,甚至把集体参与的事情归于自己或某个下属,常常引起下属们的不满,从而激化了内部矛盾。这样的领导不仅不总结经验,反而以“一人难称百人意”为自己解脱,实在是一种失败。

要做到公正地赞扬下属,领导必须妥善处理好下面几种情况。

(1)称赞有缺点的下属要公正

有的下属缺点明显,比如工作能力差、与同事不和、冲撞领导等等,这些缺点一般都被领导所厌恶。其实,有缺点的人更需要称赞。称赞是一种力量,它可以促进下属弥补不足、改正错误。领导的冷淡和无视则使这些人失去了动力和力量,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在一般人心目中常常这样认为,受到领导称赞的人应是没有很多缺点的人,受到赞扬应该把自己的缺点改掉,才能与领导的称赞相符,同事看了也提不出意见。

(2)称赞比自己强的下属要公正

现代社会中什么能人都有,许多单位里也不乏“功高盖主”的下属,一些下属在某些方面也超过领导,从而使领导处于一种不利的局面。小肚鸡肠的人容不下这些强己之人,对这些强人或超过自己长处的人不敢表扬,这也有失公正。

(3)对自己喜欢的下属,称赞时要把握好分寸

领导与下属交朋友很常见,每个领导都有几个比较得意的下属,不仅工作合作愉快,而且志趣相投。称赞这样的下属要不偏不倚,把握好分寸,不能表扬过分过多,也不要不敢表扬。表扬过分过多,一有成绩就表扬,心情一高兴就夸奖几句,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很容易引起其他下属的不满。与其说是向着自己喜欢的下属,倒不如说是害了他。有的领导怕别人看出与某个下属关系密切,因而不敢表扬,这都是错误的做法。

(4)不要把集体的功劳归于一人,也不要据为已有

单位的工作成绩往往是下属和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齐心协力的结果,评功论赏时要表扬集体,不能归于一人,否则有失公道。

有的领导贪功心切,为向上司请赏,汇报工作时往往把成绩据为己有,这种做法很不明智,其他领导可能把这样的信息反馈回来,如果这个领导与上司不和,那么其上司也可能调查取证,迟早会露馅。

不要吝啬“高帽子”

赞美别人是无本的投资,巧给别人戴高帽更是无形的买卖,领导化无为有,化无形为有形,反得其利,此种技巧领导不得不巧用。

常言道:十句好话能成事,一句坏话事不成。高帽子谁都喜欢戴,恭维话人人都爱听,这是人们的共同心理。恰如其份的适当恭维肯定会让别人精神愉悦,同时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好感。

身为领导,若是你能恰到好处在给你的下属戴一戴高帽子,定能对你改善与下属的人际关系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有力地赢得下属的好感和信任,更重要的是,它有时能给你那不太自信的下属以极大的激励,让他们能精神抖擞、自信地去完成你交给他们的任务。

玛丽?凯所经营的美容、化妆品公司在全世界都享有胜誉。在玛丽?凯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中,就提到了“高帽子”的艺术。有一次,一个在公司中新跳槽来的业务员在跑营销屡遭失败后,对自己的营销技能几乎丧失了所有的信心。玛丽?凯得在此事后,找到这位业务员并对他说:“听你前任老板提起你,说你是很有闯劲的小伙子。他认为把你放走是他们公司的一个不小损失呢……”这一番话,把小伙子心头那快熄灭的希望之火又重新点燃了。果然,这位小伙子在冷静地对市场进行了研究分析后,终于使自己的营销工作打出了一个缺口,获得成功。

其实玛丽?凯根本就没有与什么前任老板谈过话,但这顶“高帽子”却神奇地让这位业务员找回了自尊与丢失的自信。为了捍卫荣誉与尊严,他终于背水一战,作了最后的一搏,最终以再次的成功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扣高帽确实有神奇的功效,但扣的方式要讲究技巧,讲究方法:

扣高帽要有一个度,不要夸大其辞,过度的不切实际的高帽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若是你的下属对电脑业并不是特别了解,你却对他说:“听说你对我国的电脑业有研究,你能给我谈谈近期电脑业的发展状况吗?”他心里一定会非常反感,认为你是在揭他的短。

高帽也可用间接的方式给你的下属戴上,如果你是新走马上任的领导,对你的一位下属说:“我听××说,你这个人人缘很好,爱交际,做事稳重,咱们做个朋友吧,一起为部门出力。”听者心里一定觉得甜甜的,即使他不如你口中所说的那么好,但他一定会尽力朝着你所说的那个方向努力。

采取个新颖的形式和高帽。如果一个领导,一再提及一个下属,对他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恭维,提起某人以前讲过的事,也是对他的一种激励,因为这表示你认为听过他讲的话,并牢记在心。

总之,管理中的扣高帽并不是那种不切实际的夸大,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在某种程度上,若是你能巧用高帽子,定能让你的员工重新重视自己,树立一个自信的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