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lRose
1996年,我12岁,小学六年级,刚开始对足球发生浓厚兴趣,定期购买《足球》、《体坛》。当然,《足球》渐渐没落,我成为《体坛》坚定的支持者至今,这是后话。中国国奥队遭遇黑色三分钟,兵败吉隆坡,当时担任解说的是初出茅庐的黄健翔,后来成为我的偶像。但是他在上半场犯了一个错误,把1:0说成是2:0,结果果然下半场被他乌鸦嘴不幸言中,中国队再度失球恐韩。这个口误让他一段时间内成为全国球迷的“公敌”,后来四月份开播的《足球之夜》第一期节目中他也说当晚他开车回家精神恍惚,差点成为第二个“洛桑”(春节联欢晚会上洛桑学艺那个相声演员,1995年因车祸不幸去世)。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戚务生那张沧桑的老脸。那支国奥队中的许多人像杨晨、吴承瑛、申思、张恩华、姚夏等成为了十年甲A中生代球员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足球冲进世界杯的功臣。当然,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像前国奥前锋强奸案那样的败类人物。
1999年,我15岁,刚入高中,正是躁动的青春期,正在一段甜美而又苦涩的初恋中不能自拔。足球是排解苦闷最好的发泄工具。当年的“四小天鹅”也加入到了国奥的队伍中,健力宝小将挑起大梁,让人充满期待。电视里反复放着1988年在东京柳海光奋不顾身顶进日本队一球,从而使中国足球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打入奥运会(其结果如同FT的世界杯,小组赛遇到后来夺冠的拥有克林斯曼和哈斯勒的德国队,最终失N球进0球被评为最没有进取心的球队铩羽而归),幻想着重温旧梦,但是中国向奥运会新一轮的冲击却在上海崭新的八万人体育场以申秉皓一个足以媲美1966年世界杯决赛英格兰对德国那个疑似进球而再度恐韩开始,还未开始做梦似乎就又要醒来。英国绅士霍顿一脸无奈,让人印象深刻的似乎除了他的大鼻子,就只有那一成不变的平行占位442和全国媒体以体坛为代表的猛烈抨击要求使用张效瑞的菱形占位442之争。张效瑞似乎成了中国的马拉多纳,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却有出众的意识和脚法,全国人民将出线的希望都押宝在他身上。然而固执的英国老头却坚持将其作为奇兵使用,只在下半场替补出场。撇开当时的争论以及张效瑞上场后发挥是否对扭转战局起作用不论,从后来张效瑞“德国N日游”后迅速沉沦“泯然众人焉”来看,这不过只是中国足坛又一个伤仲永的故事而已。
我个人认为,中国足坛不可能出现天才,这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还有天生的身体素质决定的。姚明只是特例。我绝非贬低,而是说中华民族从来都是吃苦耐劳的民族,强调集体主义压抑个人主义,对个性塑造的忽视,这绝非几个青少年教练让孩子多带两脚球能改变的。我们只有踏踏实实从基本功练起,提高球员职业素养,强化球员战术意识,注重整体配合,才真正可能有质的飞跃。以前的李华筠也好,什么追风少年曲波也好(现在连出征韩国的23人大名单都未能进入),还有现在的董方卓也好,如果没有自己的刻苦努力,光凭那一点速度、弹跳吃饭是不可能长久的。为什么中国球员普遍运动生命短暂难以出现马尔蒂尼那样的常青树?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
上面这一段似乎与怀旧主题相去甚远,有太多个人主观色彩,这只是我看球多年来的一点思考,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如鲠在喉不得不发,欢迎各位拍砖。话说回来,1999年那界国奥队最终兵败汉城未能出线,霍顿这个兼职也不幸为中国人的奥运情结赔上了国家队主教练的饭碗。尽管国人对他争议颇多,但是后来范志毅、李纬峰等人都承认霍顿是他们遇到过的最好的教练之一,他所强调的战术纪律正是中国球员所缺乏的,也是阿里汉现在所重新重视的。而他的严谨也绝非米卢的作秀可比,至少他没有为我们制造出数目可观的美女记者,也许这也算是他的“罪过”之一吧,没有为缓解就业市场中男女不平衡现象作出贡献。当时引起争议的还有国奥队最后一战对巴林的拙劣表现。刘建宏同志在足球之夜中以近乎悲愤的语调痛斥着球员的懒散,还搬出《现代汉语词典》对荣誉、耻辱等词的解释(这招当年女足世界杯解释铿锵玫瑰就用过了),言辞之激烈甚至上升到了民族性的高度,令人印象深刻。所谓兵败如山倒,对于在失利打击和全国媒体抨击下身心俱疲的球员来说,要求他们还精神饱满地战斗是不现实的。媒体报道的偏向性与公允性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2004年,我在北大,这个中学时憧憬的地方,已经混了一年多,在理想与现实的彷徨与苦闷中挣扎,只有对足球的热爱不曾改变。今天早上果然又一如既往地起不来,翘掉了早上那两节无聊的概率课。想起新一轮的冲击又将在今天起步,所以特地花了一个上午来怀旧,写下上面的话。也算是对自己将到来的20岁一个回顾。沈祥福的队伍从超白金一代到铝合金一代,从2000年亚青赛1:0击败韩国开始便承载着国人无限的期望,期间伴随着2001年世青赛对阿根廷的惊艳与其后的逐渐平庸,还有中国足协无数次以牺牲联赛为代价为国奥让路,甚至出台了联赛必须有两名21岁以下球员上场这样的搞笑规定。虽然知道自己以前每次都失望得发誓不再看中国队的比赛,但是今天下午6点还是会坐在电脑前,忍受着IPTV的粗糙与未名的抽风,还有也许是一如既往的失望。没办法,谁叫我们都是中国人呢?恐韩与否并不重要,更为重要的是打出中国足球的尊严!让我们祝他们好运,天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