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6901600000179

第179章 王安石自恃节俭

王安石出生在一个地方官吏的家庭里。他自幼勤奋好学。22岁那年考中进士,走上了仕途。他先后当过浙江鄞县、江苏常州等地的知县。任职期间,亲自到各处督促农民兴修水利。青黄不接时,又把官粮借给农民,等收获后仅加少量利息归还。公元1067年,宋神宗登基后,很赏识王安石的才能,任他为宰相。

在生活上,身为宰相的王安石,一贯以节俭为原则,从不铺张浪费。王安石刚做宰相时,每天忙于国家大事,饭菜却十分简单,于是人一天天地虚弱下来。夫人见了很心疼,就命厨房多做一些好吃的菜,也劝他吃好点。可是每顿饭下来,王安石总是把鱼、肉等荤菜留下。有一回,仆人做了一碗红烧獐子肉,以为又要剩下。不料,王安石对红烧獐子肉很感兴趣,桌上其他菜几乎没有动,獐子肉却被他吃掉了一大半。夫人见了异常高兴,吩咐以后每顿饭都要有獐子肉,并命厨房不断翻新花样。说来奇怪,从那天起,王安石再没有吃过獐子肉。后来才知道,王安石并不是喜欢吃獐子肉,只是见那天别的菜价钱昂贵,獐子肉反而显得便宜,就多吃了一些。

王安石洁身自律,从不接受别人的礼物。一次,一位好友专门托人弄来一方名贵的砚台送给王安石,并说:“这石砚质地细密,表面光滑,节省墨,不伤笔,是天下少有的名砚啊!”好友说着还对石砚呵了一口气,口气马上就凝成了小水珠。

王安石大笑,说:“那有什么稀奇,又有什么意义。字写得好坏,与石砚没有多大关系。”他直到最后也没有收下这方砚石,硬是把砚台送还给好友。

在官场多年,王安石为人正直,不畏强权,深得朝中大臣们的敬佩。有一年,国舅向雍的老母不幸去世,神宗派王安石为钦命“治丧司仪”前往吊丧。向雍身为国舅在朝势力很大,王安石与他一向没有交往,本不愿前去。无奈皇命难违,只得轻车简从,来到向府。一走进向府,只见大门两侧各有两张收受礼品的账桌,四个账房先生挥笔记账,一群披麻戴孝的家丁在清点礼品。只见送礼的官府差役和地方豪绅络绎不绝。王安石却空着双手见了向雍,在他的主持下,办完了治丧仪式。

傍晚时分,向雍命家厨精制了美味佳肴,准备宴请宰相王安石和他的随行人员,王安石向来看不惯向雍和那帮巴结他的官员,不愿和他们坐在一起吃酒宴,于是命家人整理行装准备上路。向雍一听急忙前来挽留,王安石就对向雍说:“我也是凡人,也喜欢山珍海味,怎奈太夫人刚刚仙逝,举府上下都沉浸在悲哀之中,这酒宴我就心领了。再说你家丧事已毕,我的司仪之职已尽,还要赶着去办其他钦命公务。”就这样拱手告辞。

修身点拨

节俭在如今社会一些人的眼中是一种矫情,可见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理解节俭的真正内涵。王安石洁身自好,为的是老百姓。正因为心系百姓,才能从自己的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体恤百姓的辛苦,自己又如何奢侈挥霍;体恤百姓的劳累,自己又如何贪图享乐。

电影《郑培民》中的主人公正可谓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例子,是今天为官之人的楷模。行贿之人手段颇多,但是只要守住心中的那片净土,任何诱惑都是身外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