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说新语》名句
6882700000027

第27章 自然万物篇(1)

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

【注释】

阿:ē,山坳里。仞: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沾:浸润。

【译文】

就像桂花树生长在泰山的山坳里,上面有万仞高的山峰,下面有深不可测的深渊;上面的枝叶有甘露浸润,下面的根系有清澈的甘泉滋养。

【道理】

一个人修养如何、成就如何,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嗅着草药味长大的李时珍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他出生在医药世家,祖父是“铃医”(走乡串户的民间医生),父亲也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李时珍从小就喜欢闻草药味,喜欢读医药书籍,还经常跟着父亲学习诊脉治病。

当时的民间医生地位十分低下,常常遭到乡绅土豪的欺负。父亲寄厚望于李时珍,希望他能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之路,从而改变全家人的命运。但李时珍不喜欢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每次父亲将他关在书房里,逼着他读书,他却偷偷地翻窗而出,躲进药房里,不是辨认草药,就是苦读医书,浓浓的草药香味激起他胸中强烈的从医愿望。当父亲揪着他的耳朵,骂他不思长进时,他写诗向父亲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父亲被他的执着所打动,遂全心全意教授他医药知识。

李时珍不仅注重读万卷书,更注重实地考察。从二十岁起,他便脚穿草鞋,身背竹筐,走南闯北,遍访名医,将所见所闻如实记载下来。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积累,终于完成了我国药物学上的一部巨著——《本草纲目》。

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注释】

望:临近。弥:更加。

【译文】

蒲柳的枝叶,临近秋天就凋零了;松柏的枝叶,经历风霜雨雪却更加茂密。

【道理】

经历风霜雨雪意更强,磨过艰难困苦志益坚。

虚云禅师朝拜五台山

虚云禅师,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他十九岁出家,此后一生,一杖一笠行遍天下。

虚云为报父母深恩,于光绪八年(1882),由普陀寺起香,朝拜五台山。一路上,经受严寒酷热、饥饿疾病侵袭,九死一生,备尝艰辛,但恒心如一。光绪九年的寒冬腊月,虚云礼拜到黄河的铁谢渡,渡过河来,已是夜半时分,无处投宿,便在路边的一个茅棚里过夜。哪知后半夜,大雪纷飞,到黎明时分,积雪已没过膝盖。方圆十里,阒寂无人,礼拜无法继续,他便在茅棚中打坐念佛。不知过了几日,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虚云微微睁开眼,见几只小鸟在自己身旁觅食,猛地想起口袋里还有几粒花生米,于是,嚼烂花生,吐在地上,任鸟儿抢食,自己却终因体力不支,昏倒在雪地里。后多亏一乞丐相助,才得以继续礼拜前行。他足足跪拜了两年多,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终于到达了五台山的显通寺。

虚云禅师的一生,历尽苦难,道业日隆。正如他自己撰写的一副对联所言:“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林无静树,川无停流。

【注释】

略。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