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6833100000054

第54章 符言(1)

【原文】

安徐正静①,其被节无不肉。善与而不静②,虚心平意③,以待倾损④。右主位。

【注释】

①安徐正静:安详、从容、正直、沉静。指人的修养而言。

②善与而不静:对臣民友善,但社会还是不平静。

③虚心平意:使心意平静下来。

④以待倾损:以防备倾覆和损害。倾损,败坏。

【译文】

君王如果能够达到安详、从容、正直、沉静的境界,那么他的道德就显得淳厚,具有君主的风度。如果他对臣民友善,但社会还是不平静,便要使心意平静下来,用此态度来防备倾覆和损害。以上所说是君王如何安于本位。

【原文】

目贵明。耳贵聪①,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②,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辐辏③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④。

【注释】

①明:明亮,视力好。聪:灵敏,听力好。

②以天下之目视者:以天下人的眼光去看。天下之目,意为君主眼光必须高远,如此方能洞察细微。

③辐辏:形容像辐条一样地向中心集聚。

④明:明察。

【译文】

眼睛最重要的是明亮,耳朵最重要的是敏锐,心智最重要的是聪明。君主用天下人的眼光去看,那么没有什么不能看见的;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听,那么没有什么不能听到的;用天下人的心思去思考,那么便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如果人心聚合,像辐条一样地向中心集聚,那么君主的眼睛就不会被蒙蔽。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保持明察。

【原文】

德之术①曰:勿坚而拒之②。许之则防守③,拒之则闭塞④。高山仰⑤之可极⑥,深渊度之可测⑦。神明之位术正静⑧,其莫之极欤⑨。右主德。

【注释】

①德之术:“德”为“听”之误。此句意为接受进言的方法。本文认同此说。

②勿坚而拒之:不要坚持己见,拒绝所进之言。

③许之则防守:接纳进言但也要有一定的防患。

④拒之则闭塞:拒绝进言就会堵塞耳目,阻碍君主视听。

⑤仰:仰望。

⑥可极:可看到顶点。

⑦可测:可以测量出深浅。

⑧神明之位术正静:圣明之人处事的方法是镇静不露。

⑨其莫之极欤(yú):使人无法捉摸。

【译文】

接受进言的方法是:不要坚持己见,拒绝所进之言。接纳别人的进言但也要有一定的防患,而拒绝进言就会堵塞耳目,阻碍视听。仰望高山是可以望见顶的;测量深渊是可以测到底的。而圣人处事镇静不露,让人无法捉摸。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采纳进言。

【原文】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耳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莫不暗化①矣。诚②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③君?右主赏。

【注释】

①暗化:潜移默化,谓在不知不觉中受影响而发生变化。

②诚:真诚、至诚。

③干:冒犯。

【译文】

使用奖赏最重要的是守信,使用惩罚最重要的是公正。赏赐讲信用,刑罚讲公正,都要从君主身边经常接触的人做起,这样对于那些没有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的人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主的诚信如果能畅达天下,那么连神明也会来保护,又何惧那些奸邪之徒的冒犯呢?以上讲的是君王要赏罚必信。

【原文】

一日天之,二日地之,三日人之①。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②之处安在?右主问。

【注释】

①此句指君主询问的范围,包括天上、地下、人间。

②荧惑:此处是被蒙蔽、迷惑的意义。

【译文】

君王一应知天时,二应知地利,三应知人事。对于四方上下、前后左右的事都要了解得清清楚楚,那么又怎么会有蒙蔽、迷惑的事情发生呢?以上讲的是君王要多方咨询发问。

【原文】

心为九窍①之治②。君为五官③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政之所以求,因与之,则不劳④。圣人用之,故能赏之。因之循理,故能长久。右主因⑤。

【注释】

①九窍:窍是出入空气的小穴。人体上共有九个小穴,就是口、两耳、两眼、两鼻孔、二便孔,但是通常都去掉二便孔而称为“七窍”。

②治:统领。

③五官:古代五种重要官职,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冠。这里泛指百官。

④“君因其政之所以求”两句:意思是君主根据臣民的政绩来任用,斟酌实际情况给予赏赐,这样就不会觉得太劳心了。因,因循、顺着。求,心理需求。劳,劳神、困难。

⑤主因:指善于因循,尊重对方心理需要。

【译文】

心脏是九窍的统治者,君王是百官的首长。做好事的臣民,君主会给他们赏赐;做坏事的臣民,君主会给他们惩罚。君主根据臣民的政绩来任用,斟酌实际情况给予赏赐,这样就不会觉得太劳心了。高明的人使用赏罚来控制其他人,并且要遵循客观规律或者法则,所以才能维持长久的统治。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遵规循理、控制臣民的问题。

【原文】

人主不可不周①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寂乎其无常也②。内外不通,安知所开?开闭不善。不见原③也。右主周④。

【注释】

①周:周密,指考虑问题全面而不偏失。

②寂乎其无常也:一切事物都在悄悄地不断变化。

③不见原:不能通晓事理,发现根源。

④主周:意思是善作全方位思考,周全地了解一切。

【译文】

君主考虑事情不可以不周全,如果不周全,群臣就会发生动乱。一切事物都在悄悄地不断变化,如果内外不通,哪能知晓这些变化呢?开闭的节度掌握不好,就无法通晓事理,发现根源。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遍通事理、周密考虑。

【原文】

一曰长目①。二曰飞耳②,三曰树明③。明知千里之外,隐微④之中。是谓洞⑤。天下奸,莫不暗变更⑥。右主恭。

【注释】

①长目:眼睛看得远。

②飞耳:耳朵听得远。

③树明:能明察秋毫。

④隐微:似有似无的微小之事。

⑤洞:观察深入细致。

⑥莫不暗变更:没有不暗中变化的。

【译文】

君主一要眼睛看得远,二要耳朵听得远,三要能够明察秋毫。能够了解千里之外的情况,能够了解隐秘微小的事情,这就叫做观察细致入微。君主观察细致入微,天下的奸邪就没有不在暗中改变自己恶劣行径的。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收集信息、洞察奸邪。

【原文】

循名而为①。实安而完②。名实相生。反相为情③。故曰:名当④则生于实,实生于理⑤,理生于名实之德⑥。德生于和⑦,和生于当。右主名。

【注释】

①循名而为:遵循名分去做。

②实安而完:实际是安全而完好的。

③名实相生,反相为情:名与实相依托相生成,反过来又合情理。

④名当:名分恰当。

⑤理:道理。

⑥德:道德。

⑦和:和谐、谐调。

【译文】

遵循名分去做事,实际就安全而完好。名和实互相依托,反过来又合于情理。所以说,名分适当是从实在中产生出来的,而实在则是由事理中产生的,事理又产生于名实相符的道德之中,道德产生于协和,协和产生于适当。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把握住名分。

【历史典故】

汉昭帝明辨是非信霍光

不信谗言,不听诽谤之辞,是忍受住自己的猜疑之心,信任他人的表现。聪慧明智的汉昭帝能够精于分析,冷静思考,明辨是非,使诽谤霍光的人的阴谋没有得逞。

汉武帝去世的时候,汉昭帝才不过八岁,还是个孩童。汉武帝放心不下,把他托付给霍光和上官桀、桑弘羊等四位大臣。四人之中,霍光是大司马、大将军,地位最高,掌握着朝廷大权。

霍光忠心耿耿辅佐汉昭帝,把国家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因此威望日益增高。但是霍光为人耿直,做事不讲情面,得罪了上官桀、桑弘羊、盖长公主(汉昭帝的大姐)等一批人。这些人本来就妒忌霍光,这时因为自己的私欲没有得到满足,更是恨透了他。正好当时汉王刘旦(汉昭帝的哥哥)因为自己没有做成皇帝,也对霍光极为不满,上官桀等人就和刘旦勾结起来,想设计除掉心头患霍光。

汉昭帝十四岁那年,上官桀一伙趁着朝廷让霍光休假,伪造了一封刘旦的书信,派人冒充刘旦的使者,把信送到汉昭帝手里。汉昭帝接到信一看,上面说:“大将军霍光出去检阅羽林军,居然擅自摆上皇上专用的仪仗,吃皇上才能享用的饭菜,不守法度,耀武扬威。他还不经皇上批准,擅自往大将军府增调武官,这简直是独断专行,没把皇上放在眼里!我担心他有阴谋,对皇上不利。我愿辞去王位,到宫里保卫皇上,提防奸臣作乱。”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做好一切准备,只等汉昭帝一声令下,就把霍光逮起来。谁知昭帝却没有动静。

第二天清早,霍光去上朝,听说了这件事,就待在偏殿中等候发落。汉昭帝不见霍光,问道:“大将军在哪儿?”上官桀回答:“大将军因为被燕王告发,所以不敢进来。”霍光进去,自己摘掉帽子,跪下磕头请罪。汉昭帝说:“大将军只管戴上帽子。我知道那封信是假的,你没有罪。”霍光又高兴又纳闷,问:“皇上怎么知道的?”汉昭帝说:“大将军检阅羽林军就是最近的事,增调校尉到现在也不到十天,燕王远在北方,他怎能这么快就知道?再说,将军如果要作乱,也不必依靠校尉呀?”上官桀一伙和文武百官听了都大吃一惊,觉得这小皇帝年纪不大,却真不简单。

汉昭帝又说:“这事只问送信人就可以弄明白,不过要是其中有鬼,他肯定逃跑了。”左右连忙去找送信人,果然跑了。汉昭帝马上下令捉拿,还连连催问捉到了没有。上官桀他们吓得要死,就劝汉昭帝:“这小事一桩,皇上就不必追究了。”汉昭帝说:“这事还小吗?”从此他就更加信任霍光,怀疑起上官桀一伙来了。

后来上官桀他们又在汉昭帝面前说霍光的坏话,汉昭帝发火了,说:“大将军是位忠臣,先帝嘱咐他辅佐我,谁敢再诬蔑大将军,我就办谁的罪!”上官桀他们看这办法行不通,就商量着让盖长公主出面请霍光喝酒,埋伏下士兵把霍光杀了,然后废掉汉昭帝,立燕王刘旦为帝。这阴谋还没来得及施行,就被汉昭帝和霍光发觉了。上官桀一伙全被杀了,燕王刘旦和盖长公主也只好自杀了。

作为君王,要善于视、听、思。“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用“天下”的目、耳、心去视、听、思,才能做到明察一切,不会让人蒙蔽。汉昭帝能够明辨是非,也算是一位英明君主了。

赵匡胤集中军权用软招

能够谨守本位的君王,无论处理任何问题都不会以残暴的手段解决,而是在稳重安详、和缓从容、沉静平和中将问题化解。“狡兔死,走狗烹”的例子在历史中绝不鲜见,而真正能以“柔”的方式解决“功高震主”的问题,以保持王位的人却真是不多。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才真的具有王者风范。宋太祖赵匡胤就是这样的君王。

如何使新建的宋王朝不重蹈覆辙,不成为继后周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如何革除藩镇专横骄恣的习性?如何实现宋王朝的长治久安?这些问题时刻萦绕在宋太祖的心头,使他食不甘味,睡不安枕。节度使李筠和李重进的相继叛乱,进一步证实了危及宋王朝及皇位安稳的危险因素——藩镇势力必须及时清除。

怎样清除呢?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之后不久,宋太祖召来赵普商议此事。赵普听到太祖提出这个问题,显得十分高兴,他说:“陛下考虑到这个问题,真是国家和人民的福气。那些战争和动乱的发生没有其他原因,主要是由于藩镇权势太重,君弱臣强造成的。今天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奇巧之谋,只需要削夺他们拥有的权力,控制他们拥有的钱粮,收夺他们拥有的精兵。做到了这几点,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还没有等赵普把话说完,宋太祖就连忙接过话茬,说:“你不必再往下讲了,我完全明白了。”

作为宋太祖的股肱大臣,赵普思考问题更深入更透彻。宋太祖之所以转瞬之间夺取了政权,靠的正是自己一帮亲信兄弟的拥戴。登上皇帝宝座的宋太祖一方面不能亏待了这帮兄弟,另一方面也不能不时刻提防着他们。怎样安排,才能既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拥护太祖加强集权,又不至于引起怀疑而发生意外和变乱呢?赵普曾一再就这些问题提醒宋太祖,建议采取必要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免重蹈前代“兴亡以兵”的覆辙。

一开始,颇重义气的宋太祖一直认为掌管禁军的功臣夙将如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不会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赵普多次建议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调离禁军,改授其他官职,宋太祖始终没有同意。他向赵普解释说:“石守信、王审琦这些人一定不会背叛我!”

这次,赵普再也沉不住气了,他就此话题开导宋太祖说:“我的意思并不是害怕他们本人会背叛你。然而,我仔细观察过,这几个人都缺乏统御部下的才能,恐怕不能有力地制服所率军队,万一他们手下的士兵作乱生事,率意拥立,那时候就由不得他们自己了。”经赵普这样直接的点拨和提醒,宋太祖终于联想起五代以来以兵权夺取天下的事例,尤其是不久前自己亲身经历的那场陈桥兵变,从而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解除禁军统帅的兵权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这年七月初的一天,宋太祖如同往常一样,召来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聚会饮酒。酒酣耳热之际,宋太祖打发走侍从人员,无限深情地对功臣夙将们说:“我如果没有诸位的竭力拥戴,绝不会有今天。对于你们的功德,我一辈子也不能忘记。”说到这儿,宋太祖口气一转,感慨万端,说:“然而做天子也太艰难了,真不如做个节度使快乐,我长年累月夜里都不能安安稳稳睡觉啊!”

众将领不知宋太祖的意图,就问:“陛下遇到什么难事睡不好觉呢?”宋太祖平静地回答说:“其实个中缘由不难知晓,你们想想看,天子这个宝位,谁不想坐一坐呢?”

石守信等人听到这番话来,不禁惶恐万分,冒出一身冷汗,宴会的气氛立即紧张起来,他们赶紧叩头说:“陛下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呢?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再有异心!”

宋太祖接过话头,笑着说:“不能这样看,诸位虽然没有异心,然而你们的部下如果出现一些贪图富贵的人,一旦把黄袍加盖在你们身上,你们虽然不想做皇帝,办得到吗?”

石守信等人这才转过弯来,终于明白了宋太祖的真实意图,于是一边涕泣大哭,一边叩头跪拜,说:“我们大家愚笨,没有想到这一层上来,请陛下可怜我们,给我们指出一条生路。”

宋太祖见状,知道时机成熟,趁势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又笑曰:“人生短暂,转瞬即逝,诸位何不放弃兵权,到地方上去当个大官,挑选好的田地和房屋买下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永远不可动摇的基业,再多多置弄一些歌儿舞女,天天饮酒欢乐,与之一起愉快地欢度晚年。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听太祖这样一说,惊慌恐惧之态逐渐消失,感恩戴德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再次叩头拜谢说:“陛下为我们考虑得如此周全,真可谓生死之情,骨肉之亲啊!”

第二天,石守信等功臣夙将,纷纷上书称身体患病,不适宜领兵作战,请求解除军权。宋太祖十分高兴,立即同意他们的请求,解除了他们统率禁军的权力,同时赏赐给他们大量金银财宝。

宋太祖在赵普的谋划下实施的这一成功解除功臣夙将统率禁军权力的事件,史家称之为“杯酒释兵权”。宋太祖没有沿用历史上一些君主惯用的屠杀功臣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是因为他对那些同自己一道出生人死、患难与共的兄弟们的友情尚未泯灭,不好遽然对他们大开杀戒。采取这种和平方式让他们交出兵权,是各位将领在感情上愿意接受的,既有利于安定人心,巩固统治秩序,又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军权的集中,推进军事改革的深入。否则,这些将领就不会轻而易举交出兵权,那样可能导致流血冲突。

从成功学角度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软招可谓四两拨千斤,不见刀剑,却比刀剑更厉害!

康熙虑事顺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