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6833000000022

第22章 《庄子》作品(11)

我尝试着议论一下:世俗所谓最有智慧的,能有不是替大盗准备的吗?所谓的最圣明,有不替大盗守卫的吗?如何能够知道这些情况呢?以前龙逢被斩,比干被挖心,苌弘被掏肠子,伍子胥的尸体被扔进江中任其腐烂,这样的四位贤能都没能免于惨遭杀戮。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盗有道吗?”盗跖说:“哪里能没有道呢?如果能够推测出屋内藏着什么东西,就是圣明的;带头先冲进屋里去的,是勇敢的;最后从屋里出来的,就是义;根据情况判断可不可以行动,是智慧的;能够分配公平的,是仁。这五个方面不能全具备但是却成了大盗的,在天下是绝没有的事。”由此看来,善人如果不懂圣人的道是不能够自立的,盗跖如果不懂圣人的道也就不能横行;天下的善人少且不善的人多,因此,圣人给天下带来的利益少,给天下带来的祸害却多。所以说嘴唇反着张开,牙齿就会感到寒冷,鲁侯进献的酒味淡,造成了赵国的邯郸被围困,圣人一出现,大盗也就兴起了。把圣人打倒,释放了盗贼,天下才会太平。

溪流空虚,川流就会枯竭,移平了丘陵,深渊就能被填平。圣人一旦死了,大盗就不会兴起,天下就会太平。圣人如果不死,大盗就不会停止。即使是重用圣人去治理天下,也是把巨大的利益给了盗跖。制造斗和斛计量,他们会连斗和斛一起偷去;给他们秤锤秤杆去称重,他们会连秤锤秤杆一起偷去;刻印章去取信,他们会印章一起偷走:倡导仁义来矫正他们的行为,他们连仁义一起盗窃走。怎么能知道这些情况呢?那些偷窃钩环之类东西的人会被诛杀,而把国家窃取走了的人却能够成为诸侯,诸侯的门里也就有仁义了。难道这不是盗窃了仁义和圣智吗?因此那些追随大盗,拥有诸侯之位,窃取了仁义和斗斛、秤锤秤杆和符玺的人,即使有华车高官的赏赐也不能够劝勉他们,有斧头的威刑也不能够禁止。这些非常有利于盗跖而又无法禁止的,都是圣人的过错。

【原文】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①不可以示②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③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④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⑤,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⑥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⑦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煸乱⑧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注释】

①利器:指权势、法令等。②示:显示。③弹残:全部毁坏。

④铄:销毁,毁掉。

⑤文章:即文采,花纹,图纹。

⑥攘:丢弃。

⑦玄:黑。

⑧焓乱:迷乱。

【译文】

因此说:“鱼不能够离开深渊,治国的利器不可以随意展示给别人看。”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不能够向天下明示。因此,抛弃聪明巧智,大盗才能够停止;毁弃玉器珠宝,小盗贼也就不会兴起;焚烧符玺,民众就会朴实淳厚;把斗秤击破,百姓就没有争斗了;毁尽天下所有圣人制定的法律,百姓才可以参与议论;扰乱六律,销毁竽瑟等乐器,堵住师旷的耳朵,天下的百姓才能有自己的听觉;消灭文采,散乱五色,用胶粘住离朱的眼睛,天下的百姓才能有自己明敏的视觉。毁坏钩绳丢掉规矩,把工倕的手指折断,天下的百姓才隐藏他的技术。消减曾参和史鱼的行为,钳住杨朱、墨翟的嘴巴,抛弃仁义,天下人的德行才能够达到玄同。人人都把明慧内藏,天下也就不会迷乱;人们都内敛聪敏,天下也就不会有祸患了;人人内含知巧,天下就不会惑乱了;人人都内敛自己的德行,天下就不会邪僻了。曾参、史鱼、杨朱、墨翟、师旷、工倕和离朱,都是对外炫耀自己的才能来扰乱天下,这是正法不能用的。

【原文】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①,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日“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则内弃其亲而外去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则是上②好知之过也。

【注释】

①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均为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②上:指统治者。

【译文】

你不知道德行最盛的时代吗?在以前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的时代,人民用结绳的方法记事。饮食是美味的,衣服是漂亮美观的,风俗习惯是快乐的,居住的条件舒适,相邻的国家互相可以看见,鸡和犬的叫声都能够听到,但是百姓直到老死都不互相来往。这样的时代,是真正的太平时代。现在的世上到了百姓仰着脖子踮着脚跟盼望有声音说:“某个地方有个贤人”,于是就带上粮食去依附他,对内抛弃亲人对外丢弃君主的政事,足迹陆续不断地出现在各诸侯国的边境,车辙来往纵横的痕迹在千里之外交错。这都是处于上位的君主喜好机智所犯的过错。

【原文】

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①笱②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置罘③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④颉滑⑤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冥⑥之虫,肖翘⑦之物,莫不失其性。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种种⑧之民而悦夫役役⑨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哼哼⑩之意,哼哼已乱天下矣。

【注释】

①罾:渔网。

②笱:捕鱼的器具。

③置罘:用于捕捉兔子的网。

④渐毒:欺诈,欺骗。

⑤颉滑:狡猾。

⑥惴奥:蠕动。这里指蠕动的小虫子。

⑦肖翘:小飞虫。

⑧种种:淳朴厚道的样子。

⑨役役:奔波的样子。

⑩啍啍:喋喋不休。

【译文】

处于上位的君王喜好运用机智无道,那么天下就要大乱了。怎么能知道是这个样子的呢?弓箭、鸟网、机关的巧智非常多,所以在空中飞翔的鸟就会被扰乱;鱼饵、渔网、鱼篓的巧智多,在水里游的鱼会被扰乱;木栅、兽栏、捕兔网的巧智多,山泽里的野兽会被扰乱;欺骗奸诈、狡猾、坚白诡异的争辩多了,天下的人就会被争辩所迷惑。因此天下经常发生大乱,罪过就在于喜好巧智。所以天下人只知道追求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而不去探索他所知道的东西,都知道非议自己认为不好的东西而不非议自己认为好的东西,所以天下才会大乱。因此向上遮挡了日月的光辉,向下毁坏了山川的精华,居中把四时的运行破坏了。蠕动的爬行小虫,细小的飞虫,没有不失去天性的。因为喜好智慧而扰乱天下居然到了这种地步!自夏、商、周以来,就是这个样子了!丢弃淳朴厚道的百姓去喜爱狡猾的小人:丢弃恬淡无为的教导,而去喜爱喋喋不休的多言教导,喋喋不休的多言教导已经把天下扰乱了。

在宥

【原文】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①其性也;宥②之也者,恐天下之迁③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④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⑤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

人大喜邪?毗⑥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使人喜怒失位,居处无常,思虑不自得,中道不成章,于是乎天下始乔诘⑦卓鸷⑧,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故举天下以赏其善者不足,举天下以罚其恶者不给,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赏罚,自三代以下者,匈匈⑨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

【注释】

①淫:超过。

②宥:宽容。

③迁:变迁,改变。

④恬:恬静。安静。

⑤瘁瘁:疲倦困苦的样子。

⑥毗:损伤。

⑦乔诘:思想不端正。

⑧卓鸷:行为不端正。

⑨匈匈:喧嚣吵闹的样子。

【译文】

只听说过要让天下自由自在,没有听说过要治理天下的。人人都自在,恐怕天下扰乱他的天性;宽容而安适,恐怕天下改变了他的常德。如果天下人不扰乱天性,不改变他们的常德,怎会需要治理天下呢!先前在尧治理天下的时候,使天下人都欣然为自己的天性而快乐,这是不会安静的,在桀治理天下的时候,使天下人都疲倦困顿为自己的天性而痛苦,这是因为不愉悦呀。如果不安静、不愉悦了,也就是违背了常德;违背了常德又能长久的,在天下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人过度喜悦,会把阳气损伤;过度愤怒,就会把阴气损伤。阴气和阳气一起损伤,四时就不能按时来到,寒暑就会出现不调和的现象,这反会伤害到人的身体!如果使人喜怒无常,任意妄为,思想不能独立自主,做起事情在中途就会缺乏条理性,天下也就狡诈悖戾,然后就产生了盗跖、曾参、史鱼的行为。所以用尽天下的力量也不足以赏赐行善的举动,用尽天下的力量来惩罚作恶的人也是不足的。因此天下如此大,仍是不足以去处理赏罚的事。自从夏、商、周三代以后,始终喧嚣把赏罚作为大事,他们怎么能有时间去安定人的天性呢!

【原文】

而且说①明邪?是淫②于色也;说聪邪?是淫于声也;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说礼邪?是相③于技也;说乐邪?是相于淫也;说圣邪?是相于艺也;说知邪?是相于疵也。天下将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脔卷④囊⑤而乱天下也。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之,甚矣天下之惑也!岂直过也而去之邪!乃齐戒以言之,跪坐以进之,鼓歌以儛之,吾若是何哉!

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⑥,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曰:贵以身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⑦其聪明;尸⑧居而龙见⑨,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

【注释】

①说:通“悦”,喜悦、高兴的意思。

②淫:沉溺。

③相:辅助。

④脔卷:不舒展的样子。

⑤囊:纷扰繁乱。

⑥临莅天下:统治天下。

⑦擢:提拔。

⑧尸:尸体,这里指和尸体一样一动不动。

⑨见:通“现”。展现、显现。

【译文】

至于喜爱眼睛明亮吗?却是沉迷于彩色;喜爱耳朵聪敏吗?却是沉迷于音舞:喜爱仁爱吗?这是迷乱于人的常德;喜爱仁义吗?这是悖逆于常理;喜爱礼仪吗?这就是助长了技巧;喜爱音乐吗?这就是助长了淫声;喜爱圣智吗?这就助长了技术;爱好聪明机智吗?这就助长了吹毛求疵。天下人如果想要安定自己性命的真情,这八个方面是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的:天下人如果不想安定自己性命的真情,这八个方面就会纷乱使天下混乱。但天下人却反而开始尊崇它,爱惜它,天下人的迷惑已经达到这种地步了!难道只是在短暂的涉猎后就遗弃它们吗?还是斋戒去谈论它们,毕恭毕敬的尽礼去传授它们,唱歌跳舞供奉它们,真是没有办法呀!

因此,君子如果因为不得已而统治天下,不如无为而治,无为然后天下人才能安定自己的天性。所以说:“用尊重生命的态度去治理天下的人,才能把天下托付给他:用爱惜生命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因此假如君子能够不放纵自己的情欲,不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安坐不动但神采飞扬,沉静默默而又能震撼人心,思想意识都能合于自然,从容无为但是万物的生长像积累起来的炊烟一样上升。我又何必非要治理天下呢!

【原文】

崔瞿①问于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臧②人心?”

老聃曰:“女慎无撄③人心。人心排吓而进⑤上,上下⑥囚杀,淖约⑦柔乎刚强。廉刿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俯仰之间⑧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悬而天。偾⑨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

“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然犹有不胜也,尧于是放兜于崇山⑩,投三苗于三蟾,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于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锯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故贤者伏处大山由甚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傈乎庙堂之上。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形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跛攘臂乎桎梏之间。意,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接褶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注释】

①崔瞿:人名。

②臧:善良。

③撄:扰乱。

④排:抑制。

⑤进:上进。

⑥上下:向上和向下。

⑦淖约:轻柔美好的样子。

⑧俯仰之间:形容时间极其短暂。

⑨偾:通“愤”。

⑩崇山:山名,在今湖南大庸县西南。

三苗:古国名。

共工:人名,尧的水官。

烂漫:散漫错乱。

伏处:隐居。

乘:四匹马拉的车。

桁:一种刑具。

嚆矢:先驱。先导。

【译文】

崔瞿向老聃请教说:“不去治理天下,能用什么办法使人心向善呢?”

老聃回答说:“你要小心谨慎别把人心扰乱了。人心如果被压抑就会消沉,被推进就会上扬,心志的消沉和上扬之间,好像被拘禁,杀害,轻柔的心志能够化刚强。一个人在受到大的折磨后,心境会着急的好像烈火一样,忧愁恐惧的又好像寒冰。变化非常迅速眨眼间来往于四海之外,人心安定的时候沉稳静寂,活动的时候高悬冲天,强傲但不能被牵制,这就是人心。

以前黄帝用仁义来把人心扰乱了,尧和舜因为辛勤劳作过度以至大腿上没有肉,小腿上不长毛,从而来供养天下人的形体,花费心思去推行仁义道德,花费心血制定规章法度。仍旧不能够改变人的思想,于是尧把驩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投放到三峗,把共工流放到幽州,这样也没有能够把天下治理好。到三代帝王的时期,天下人已经被大扰乱了。向下有夏桀和盗跖,向上有曾参和史鱼。儒家和墨家的争论纷纷起来。因此,喜悦的和愤怒互相猜疑,愚蠢和智慧互相欺骗,善良和丑恶互相非议,荒诞和可信互相讽刺,所以天下的风气衰颓了;大德不统一,人民性命的情理是散漫错乱的;天下人都喜欢智慧,百姓却多纠葛。于是开始用斧锯来制约,使用礼法击杀,用刑罚来处决。于是天下纷乱,罪过就在于把人心扰乱。因此贤明的人在大山高岩之下隐居起来,万乘之君在朝堂之上感到担忧恐惧。

当今世上被处决的人残骸堆积,带枷锁脚镣的人接连不断,遭受刑戮的人满眼都是,儒家和墨家在枷锁之间奋臂呼喊。唉!过分啊!他们不知道羞愧和无耻已经到这种地步了!我不知道圣智不是枷锁的楔木,仁义不是坚固枷锁的孔枘,怎么能够知道曾参和史鱼不是夏桀和盗跖的先驱啊!因此说‘抛弃聪明巧智,天下就会太平了。’”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