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打理公司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
652100000163

第163章 关爱让员工因满足而产生报恩的心

全球著名的500强企业之一,美国天然气与电力公司的创建者、前首席执行官丹尼斯·巴奇,通过自己写的《快乐地工作》一书,阐述了个人独到的见解。尼斯·巴奇认为,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对为自己服务的员工满怀爱心,要善于鼓舞员工的士气,适时给员工以赞扬,在员工做出成绩后向员工公开地、及时地表示感谢,也要定期组织一些联欢活动,使员工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在关爱员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放弃自己的个人休息时间,所以对管理者本人,这可能是一种牺牲,但这也是上司的责任之一。

法国企业界有句名言:“爱你的员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也说:“一个日本公司最主要的使命是培养它同雇员之间的关系,在公司创造一种家庭式情感,即经理人员和所有雇员同甘苦、共命运的情感。”日本著名企业家岛川三部曾自豪地说:“我经营管理的最大本领就是把工作家庭化和娱乐化。”《日本工业的秘密》一书中,作者在总结日本企业高效益的原因时也指出:“日本的企业仿佛就是一个大家庭,甚至是一个娱乐场所。日企业所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神激励法,是让员工有一种生死相许的“软投资”,管理者要在一点一滴中体现关爱,让员工因为满足而产生报恩的心。

人不是仅仅围绕物质利益生活,每个人都有精神需求,有互相交流感情的需要。精神激励是从员工的精神需要出发,通过关心、尊重、信任、树立目标感等手段去满足员工各种精神上的需求,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达到激励的效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投桃报李是人之常情,管理者用感情来打动员工,得到的回报就更强烈、更深沉、更长久,往往能得到金钱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有位老板接到一单任务相当重的业务,客户要求必须在半天内把一批货搬到码头上去,而老板手下只有十几个伙计,半天之内很难完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板苦思冥想一夜,第二天一早,他亲自下厨做饭。饭做好了,老板把饭给伙计盛好,而且还亲手捧到他们每人的手里,把饭给每个伙计时,老板脸上都摆出一副极有深意的表情。

一个姓刘的伙计率先接过饭碗,拿起筷子正要往嘴里扒时,一股诱人的香味儿扑鼻而来。他急忙用筷子戳开一个小眼儿,发现竟然有三块油光发亮的红烧肉躺在米饭下面。他终于明白了老板看自己时那意味深长的表情,于是立即转过身,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边吃他一边想:“老板真是看得起我,今天我一定要多出点力!”于是那天干活的时候,他一改往日懒散,把货装得满满的,一趟又一趟来回飞奔,汗如雨下也不顾得擦。整个上午,其他伙计也都和他一样卖力,所以一天的活,只一个上午就干完了。老板在旁边偷偷乐了起来。

老板为什么要单独在每个人碗底放红烧肉,而不是端在桌子上大家共分享呢?红烧肉单独放在每个人碗里产生的激励作用,与放在桌上共享的激励作用,究竟哪个会更大一些呢?很显然,故事中的老板这么做,意在激励每一个人,而那位老板的做法妙处在于,他让每个员工都感到这份激励只是针对自己如果这碗红烧肉放在桌子上让大家去夹着吃,那大家就不会如此感激老板了。正面想一想,老板的这种精明其实也是一种很用心的精神激励手法。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怎样让大家吃红烧肉而且吃得有劲头,是个永恒的且常新的话题。

作为员工,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精神激励,在获得有效激励的时候,他们都会因为这种激励而产生自豪感、成就感。从表面上看,老板给了所有员工三块儿红烧肉作为物质激励,但是事实上,老板给予员工的是精神上激励,这种激励使员工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为了感激老板的高看,他们自然会认真卖命、愿意“士为知己者死”了。

作为一位总经理,就要用良好的工作环境传达关爱之情,有亲自为员工端茶倒水的思想,抓住给员工雪中送炭的时机,了解员工的真正生活。要知道,无薪的精神激励更能体现出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

【经验锦囊】

关爱是激发员工积极工作的一种形式,比起物质激励,这种精神激励更能满足员工高层的需求,可以使员工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