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名画(学无涯丛书)
5407000000033

第33章 岩间圣母

《岩间圣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画家达·芬奇的代表性的油画作品,这幅画是达·芬奇应一宗教团体之请而为米兰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间礼拜堂作的祭坛画。

《岩间圣母》的构图以4人组成三角形,右边是圣约翰,中间是圣母,她左手下坐婴孩耶稣,耶稣身后坐一天使,并以手势彼此呼应。背景是在一个岩窟内,花草充盈其间,洞窟微露光亮。这幅画虽属传统题材,人物和背景的描绘却为前所未见。达·芬奇在这里第一次把人物安置在特定的风景中间,让人物的境遇与阴暗的古老岩洞融成一个整体,这是大画家在构思上寻求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的一个独创。岩窟的幽暗色调和人物形象的微妙刻画,都杰出地运用了达·芬奇偏爱的烟雾状笔法,山岩花草的极其认真的描绘还反映了达·芬奇对地质、植物等科学知识的掌握。圣母和天使的面部表情优雅含蓄,圣母左手前伸的透视缩形表现尤为杰出。全景既显得庄重,又很自然,它具有古典美的造型特色。这幅画在处理逼真写实和艺术加工的辩证关系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它的艺术手法特点在达·芬奇日后的创作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因此,这幅画是他盛期创作开始的标志。

在这幅祭台画的绘画技法上,达·芬奇也运用了新从威尼斯画派学到的油画技巧,对绘画材料不断作新的探求,这也是他科学研究精神的一大反映。此画原来仍按蛋彩画法处理,所以仍用木板做成画屏并铺以石膏麻布细面,但胶质中已渗有油彩,是一种早期的油画技法。达·芬奇在此画中把新的技法用得相当精妙,色彩效果尤为杰出。

此外,从他勇于接受新事物看,他也可能从丝绸和瓷器上看到某些中国山水画的图样(这些器物当时已传人意大利是有实例可证的),所以才有图左上部那一片桂林山水似的烟岚风景。

这种山水景致和中国画的水墨渲染都非常符合他独创的烟雾法和明暗法的理想,他即使没有见过真正的中国山水精品,也会触类旁通地领会到它的神韵,从而运用到这幅画中。总之,这幅画在处理科学写实与艺术加工、典型塑造与含蓄表现的辩证关系方面完全达到了盛期文艺复兴的水平,也是达·芬奇艺术完全成熟之作,虽然它完成时与16世纪还有15年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