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名画(学无涯丛书)
5407000000020

第20章 花影蝌蚪图

现代篆刻家、书画家齐白石作。

在绘画史上,蝌蚪是少有人画的,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却常常将这稚气而可爱的小生物引入画面,创造了许多不朽的名作。

画家将笔蘸墨后,选落笔成一圆点,顺势一拖,再转折几下而将笔提起,那摇头摆尾、活灵活现的小蝌蚪便诞生了。然后将笔在水盂里洗淡,划出几根略分粗细的淡墨曲线,水又流动起来。小蝌蚪头部含水量较多,落纸会产生一种晕化的效果,尾部水分减少,又产生一种微妙的变化,富于游动不定的真实感。在齐白石的传世作品中,以蝌蚪为题材的,要算这幅《花影蝌蚪图》的构思最具匠心。画面的右上方,一支荷花斜出,以鲜红的点垛而成,焦墨点蕊、画梗。下方是涟漪的水波,水中倒映花影,墨、色均比较轻淡,一群小蝌蚪便围着这花影追逐嬉戏,极为可爱有趣。事实上,水中的倒影,是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景象,同在水中游泳的小蝌蚪,又怎么会看得到倒影呢?然而,画家却以其农村少年时独有的生活体验,将之摄于笔下,形诸纸上,虽然不合理,却合于情。

类似的蝌蚪画名作,还有《蛙声十四出山泉》,画为应老舍之请而作。这是一个难题,因绘声绘色画只能画形而无法画声,但如果画上了青蛙的形象,便显得平庸无奇;而不画青蛙,又怎能将“蛙声”的蛙字体现出来?于是,画家又从小蝌蚪的身上打主意:在狭长的画面上,一道山涧从两岸崖谷间激湍而出,涧中数十尾小蝌蚪亦随之奔涌而来。结果,这幅画令老舍拍案叫绝!他的绘画,早年学工细的一路,后来又转向写意,但由于没有个人的面貌,始终不受欢迎。70岁前后,决心大变,从吴昌硕的画法受到启发,创为墨叶红花一派,声名大振。而与吴昌硕所不同的是,他特别喜欢在花卉中加添一两只小动物,如蝴蝶、蜻蜓、蜜蜂、纺织娘、蟑、蚱蜢、天牛等等,都是农村乡间所常见的,从而丰富了作品的生活情趣。

齐白石的绘画,经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反复揣摩,尤其是善于运用农村儿童的纯真眼光去发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灵境,以高度的概括力予以“不似之似”的表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作品,不仅为知识阶层所欣赏,也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如这幅《花影蝌蚪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此外,他画的虾、蟹、青菜、萝卜等题材,也都是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精湛形式美感的优秀作品。他曾在一幅《白菜红椒图》上自题:“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可见他以朴实的劳动人民的感情倾注于绘画创作之中。他还曾说过:“我所画的对象,都是少年时在农村所亲身经历过的东西,我都没有办法把它们画出。”因此,当有人要他画和平鸽衔橄榄枝,和平鸽他看到过,当然能画;橄榄枝却没见过,所以也就无法遵命。

齐白石(1863—1957年)

齐白石,名璜,号频生、阿芝、借山吟馆主、寄萍堂老人等,湖南湘潭人。出身贫苦,少年时曾为木工,后结交当地文人界。齐白石工诗文,善书法、学习诗、书、画、印,中年多次出游南北,开拓了眼篆刻,尤精绘画。他的画承继徐渭、朱耷诸家及吴昌硕等人的革新精神,又吸取民间艺术的丰富营养,博采众长,转益多师,融为一体,创作上融诗、书、画、印于一炉,终成一代大师。擅长人物山水,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人物造型简洁生动。山水画以寻常景物入画,意境新奇,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