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慧”字,佛家用得最多,诸如定慧、大慧、本慧、净慧、慧昭、戒定慧……从中文造字的含义看,“慧”可分成三个部分:
丰丰代表扫帚苗,即扫帚
彐代表手
心代表心
其含义是,手持扫帚在心上扫为“慧”,扫得愈干净,“慧”愈高,也就是灵性愈高。扫什么?扫一切思虑、念头,坏的念头要扫,好的念头也要扫,扫到不思善不思恶,就要见到心体的本来状态了。这个本来的状态,佛家称为真如、如来、佛性,本文称为灵性。王明阳的话则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心)之动”,“虚灵不昧”,所以,定(静)能生慧是思维的规律。另外一方面,动(实践)能长智也是思维的规律。静与动是阴阳两面,不能分离,静动和谐则思维最佳。
到这里,接触到了无善无恶与有善有恶的问题。无善无恶是无为的状态,这时灵性升高。智慧二字有两层含义,系一阴一阳,智为有为而达之结果,如观察、思虑、分析……,形成心计。总的说来,是使用眼、耳、鼻、舌、身、意六官,可称之为阳,佛家简为智门照有。慧是无为而达的结果,可称之为阴,佛家亦简为慧门鉴空。佛家有言,定为慧之体,慧为定之用。更加形象的说法是,定是灯,慧是光。一般的物理之光,遇障可遮,而这种光无境不照。言之为光,实则为场,为觉性之场。
在知识阶层里,许多人不知禅是什么,也不懂佛学、道学,但知道创造必须依靠智慧,至于智慧又是什么,常说不清楚,多凭经验而行。而在佛学、道学方面,虽以宗教面目出现,但对智慧问题涉猎广而且深,是人类精神方面至为珍贵的部分。比如佛家认为,“无禅不慧”,“定慧并生”,“智”为分别之产物,“慧”为无分别之产物,所见极是。
“慧”为信息之源,灵性愈高,感受的信息量愈大。把这些信息梳理、加工就是“智”。易经语言,从慧转化成智,是阴转化为阳,是自然的规律,因此,可以说,禅修、净心是致慧的方法,是通向智慧的路。
智与慧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笼统地说智慧,常常引起混淆,但不失为一种简法。大觉大悟、大智大慧,名为二辞,实为一事。大智大慧是指外与内的交感量大,或觉性与理性的交感量大。大与小是相比而言,在趋大的方向上没有止境。要得大智大慧,必须先得高觉性,而后转化,得高理性。什么是高觉性?现代科学语言,是取得信息,取得有用的信息,而且有用的信息量要大。《孙子兵法》有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知彼”就是取得信息,取得大量有用的信息,而后转化为理性的决策,取得战争胜利,这就是大智大慧。佛家也有句话“觉行圆满”,是指修行到高层,其觉性甚灵,可以获取足够的信息,且悟性极强,行动处事圆满无漏,即是大智大慧。
由此可见,觉性很重要。觉性、灵性、慧……均指直觉,直取信息,瞬间捕捉,好的信息坏的信息统统收之,而后再加分析、处理、判断、行动。这种从觉性转化为理性的过程快慢不一,需视事物的复杂与否。在一般生活中,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意味着转化的速度慢。而觉性高超者,则觉即真,行即正,觉行圆满,意味着转化速度快,俗话就是当机立断。这是就思维过程而言,不是指事物的实践过程,例如一个复杂的科学实验,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验证其理论认识是否正确。
摄像——人脑运行的方式
多少年来,语言(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的诞生、书籍的问世,为人类传播文明的薪火、为人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书籍成了一代代人学习的载体,上学读书,实际上是学习文字和数字符号,这成了代代相传的规矩。然而,人脑是如何感知和反映客观世界的呢?它是以文字、数字符号为主去认识未知的世界吗?
请看一下着名的实验——彭菲尔德的实验。
“啊,听到了。在某条河边,一男一女在互相呼唤。”
“看到那条河了。好像是我小时候常去的那条河。”
“又听到了先前那种听惯了的声音。好像还是那个女人在呼唤。地点好像是在堆料场。”
“眼前宛如出现了这种情景。”
这是发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医学系的事情。脑外科医生彭菲尔德博士方才以患者为对象,进行了一种探讨性的实验。
彭菲尔德为了解释“记忆的机制”,发明了一种奇妙的器械。他用电池将两根白金线连在一起,其两端放在手术前患者露出的脑部,用来观察其反应如何。
结果,彭菲尔德获得了惊人的发现。那就是我们在10年前、20年前看到或听到的事情,全部清楚地记忆在脑海里,绝对没有忘记,只要一碰到适当的机会,就会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所以,我们在散步或与人交谈时,会一下子想起往事和过去的朋友。如果采用彭菲尔德的方法,由外部向大脑输入电流的话,可以使你如身临其境,引起对往事清晰的回忆。
日本能力开发研究专家保坂荣之介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妈妈,我怕!狗在汪汪地叫,我怕!”
这句话从一个已满21岁的大学生嘴里说出来,让人觉得他简直像个3岁的顽童。
这件事发生在保坂荣之介的学生时代。那时他掌握了催眠术,想用好朋友做实验,打算了解一下催眠术究竟可以再现几岁时的记忆。
他请低年级的A君做实验品,让他按“现在→高中时代→初中时代→小学时代→幼儿园……”的逆顺序,追溯过去的往事。
A君做了一个可怕的回忆,想起他在3岁时,曾被自己家门附近的一条大狗吓过。除A君之外,保坂荣之介还对其他几个低年级学生和同班同学做了实验。结果表明,他们都可以再现三四岁时的记忆,但比这再远的事情就记不清楚了。
另外,在睡梦中或是散步时,我们常常可以突然追忆起遥远的事情来。毫无疑问,这些往事确实铭刻在记忆装置中,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如同摄像机一样,是把注意力所及的事物全盘摄入了脑海之中,并保留了底片。这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运作方式,是认识的规律。
思像——学习的真正方式
人是怎样学习的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人最佳的学习方式呢?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有个不识字的年轻女仆,一天患了急性疟疾,在说呓语时她反复地讲些拉丁语的、希腊语的和法语的各种句子,同时在讲这些句子时还带有相应的情感,声调慷慨激昂。周围的人由于无知,认为这个姑娘被魔鬼迷住了。后来经过调查得知这个姑娘曾被一个精通希腊语、拉丁语和法语的老牧师教养过。这位老牧师在读自己所喜爱的书时,习惯于顺着通往厨房的走廊慢慢地走动。而这个姑娘大部分时间是在这个厨房里度过的。她虽不理解,却无意地记住了她不熟悉的外语句子。对神经系统相应部位的疼痛刺激促成了病人无意存储信息的再现,而这些信息的存在连她本人都不知道。
为什么一个从未学习拉丁语、希腊语、法语且目不识丁的女仆,大脑中竟储存了这三种语言知识呢?因为牧师朗诵、学习,已被她的大脑摄入了脑海。这个事例与彭菲尔德的实验相一致,进一步说明了学习的真正内涵,不是对文字符号的吸取、吞咽,而是对客观事物及蕴涵的真理的摄像,是对脑海中忆成之像的提取、再现,是人的自我发现。
摄像包括声像、影像、图像,当然,文字符号也作为一种像,被摄入其中,由此可以知道,为什么李阳的大喊大叫的疯狂英语那么神奇,因为声音被摄入了大脑中。
如果我们与传统教育教学相比较,就可以发现,传统教育教学是残缺不全的,正如教育心理学家珍·侯斯敦认为:“一个人需要根据形象和文字两者进行全面的思考,才能发挥整个身心系统,语言和分析是智慧范畴的一小部分,还有一种利用双眼的视觉、美学和造型的智慧。如果对于这两种智慧不是同样予以培养和磨炼,则显然不利于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
婴儿的直观记忆图像式学习
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发现,婴儿的学习方式与成人不同,如婴儿在听到外语时,能够制造出与这个发音相应的发声器。不过,这种能力在零岁至三岁时最为敏感,接着便逐渐衰退,到了六岁基本上就完全消失了。
婴儿认识事物,并不是条分缕析式的,而是原模原样地整体感觉出来,如对红、黄、绿等颜色的辨识以及对人脸的认识,都是整体式感知的。
如果婴儿是按照先学会认识红色、接着是黄色、然后是绿色这样的顺序来感知色彩的话,那么要辨别清楚人的脸,也许得花上几年的工夫。
婴儿(特别是零岁至一岁的婴儿)的这种对外界的认识模式,并不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而是与简单、复杂无关,只要这时给予刺激的对象,他就会原封不动地认知。
因此,在这一时期里,给予婴儿的感官刺激复杂一点也无妨。这时婴儿的摄取能力(接受能力)比其他任何时期都强,可以说是最强的。所以,我们必须给婴儿最好的东西。这时若给予复杂的刺激,婴儿的大脑里便会因此而形成复杂的回路。
但应该清楚的是:首先,刺激不能过于强烈;其次,没有反复的刺激,良好的回路是无法形成的。
这种成人所不具备的婴儿模式的学习能力,一般被认为具有以下的作用:
婴儿通过出色的图像学习能力,把接受到的刺激记忆在脑细胞中。这是凭着其不可思议的接受能力记录下来的,外部没有任何表现,婴儿自己也毫无意识,只是被固定在其潜意识之中,就像照片的底片一样巨细无遗地被记录了下来。
当这些东西作为才能、性格或者行为开始表现出来的时候,那已是在孩子过了三岁、进入了思考能力的发展期了。以语言为例,孩子在三岁过后,词汇量忽然增多,变得能够自由、正确地运用难度较大的词语说话了,这毫无疑问是源于孩子在无意识时期里由图像模式的学习所奠定的基础。
这种图像模式,不仅使孩子的言词具有特点,而且其发声也具有本国的特点。
惊人的思像学习法
一个人的心算速度能够胜过电子计算机吗?能。这个奇迹是由谁创造的?是日本的心算界名人波多野优香创造的。她的心算速度不仅胜过电子计算机,而且心算位数高达16位(一般人是以13位数为极限)。
波多野优香4岁时开始学习珠算,如今已拥冠“全日本珠算选手权大会”、“国民珠算竞技大会”、“珠算名人位决定战”、“计算技能世界第一决定战”等比赛,是珠算界四大天王之一。
波多野优香有什么秘诀吗?她自己说:“我一听到或看到数字,脑中便立刻浮现算盘,然后随着算盘珠的拨动,答案就出来了。”听来真是惊人啊!
然而,要成为如此高手究竟有何秘诀呢?据说,心算并非一种计算,而是要把它想象成绘画一样。画家在调配颜色时,能瞬间想象出配色的结果;同样的,心算时,哪一个数字与哪一个数字组合就会变成怎样的数,也是能于瞬间想象出来的。
此外,据日本品川喜也先生测试心算名人的脑波,结果是这样的。他说:“普通人都是用左脑来心算,但那些心算名人则是利用右脑的活动。”换言之,这些心算名人并非依循计算的脉络,而是以“心像”的方式来处理数字。
的确,那些心算名人在校时的数学成绩并不见得个个都很出色。甚至,由于记忆的关系,反倒偏好国文或英文。
因此,右脑的想象力超越左脑的记忆力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仅用100个小时,就能将收录一万多单字、600多页的《新华字典》背下来,韩升君的背功的确了得。他曾在中央电视台现场表演,主持人手拿一本字典,随便说出一个字,他都能当即准确地答出字在哪一页,并能说出这一页的全部内容,许多人称他为“天才”、“奇人”。他有什么秘诀呢?
秘诀与波多野优香的思像学习法大致相同。他每天拿出两个小时背《新华字典》。方法是将字、词、语言转化成画面,再进一步转化成活的故事,摄入脑中。这本字典共收有一万多个汉字,仅正文就有666页,拿在手里,足有半块砖头重。观、思、诵,记忆、感受、储存……在普通人看来,字典是一堆枯燥的汉字的组合、繁杂的字义解释,但在他的意识里,666个页码就是666幅画面,画面里蕴藏着666个奇妙的故事。大脑所要做的,是像摄像机一样拍摄并储存下这些画面和故事,今后需要的时候复制出来就行。50多天后,韩升君自信地放下了字典。此时,字典里的所有内容,都完整地“存”入了他的大脑内。
消息传出,几乎所有听到的人都大吃一惊。不相信的朋友要“考”他,专门拣出生僻字发问。结果,他不但马上报出字在哪一页,还能说出这一页码上的所有文字。
韩升君说:“‘超级全脑潜能学习法’就是研究探索如何‘科学’和‘艺术’地用脑,如何‘过目不忘’、‘化烦恼为智慧’,并且能够速成、实效、做得到,我本来也是凡夫俗子,今天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明天就会发生在您的身上,只要您激发心灵的潜能,唤醒心中的‘巨人’!”
顿悟——学习的飞跃
人是如何认识真理的呢?我们今天的认识过程是,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生,逐渐积累知识,直到积累了十几年、二十几年后,才开始去真正认识和发现真理,这实在是绕了一个大大的圈子,太慢。
而实际上,人的悟性不仅有渐悟,而且有顿悟。
惠能在中国的思想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是富于创造的思想家、勇于探索的宗教家,他提倡和阐发“自性是佛”和“顿悟成佛”的学说,把佛教改造得符合中国人特别是封建士大夫的口味,在中印文化的融合上有重要贡献。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智者竟目不识丁,也并未接受五祖弘忍的格外教诲,为什么他能超越众人、独得佛法深义呢?他作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此偈针对神秀的说法,用“无极”破“有极”,以“顿悟”破“渐悟”,宣扬单刀直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不识字的惠能智慧从哪里来的?是从他的顿悟里来的。
顿悟是强调要在个体亲身体验中去领悟佛性整体,把握本体全貌,顿然觉悟成佛。这就是主张在顿然间把握整体,以获得全面性的认识,达到豁然贯通的境地。
惠能的成才以及他创立的禅宗,对于今人的学习、开发智力很有启示作用,其实,佛仍然是人,不过是实现了自我超越的人,类似马斯洛说的人的自我实现。佛法、禅宗是人的学问,是人的觉悟、开智的学问,这与我们克服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充分、全面的发展不是毫无二致吗?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而行住坐卧皆是禅。
我们今天提出的人人是人才、人人能成功、人生而平等、人生而成功,提出的打破传统中以语言、数理逻辑为主的学习方式,而倡导大脑摄像等顿悟式的学习方式,不是与惠能的禅宗教义异曲同工吗?
遗觉像——思像的重要方式
人是以思像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这在儿童中表现为广泛存在的遗觉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