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推销员定律
5388000000073

第73章 酒逢知己与话不投机悖论

《增广贤文》中有这样两句话:“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要获得顾客的好感,使顾客喜欢你,就要投其所好,谈论顾客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这样才能引起顾客的谈兴,启开其话匣子,双方便会越谈越投机。由此,顾客会认为你和他有着同样的兴趣爱好,因而无形中就会对你产生好感,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你。于是,买卖成交就有了基础。

推销人员在访问顾客前,应搜集有关顾客所关心的事情的信息,然后在访问顾客时,把这些信息提供给顾客。例如,顾客是服装制造商,对有关服装方面的信息十分关心,如新的面料、新的款式、新的流行色等,推销人员事先就要收集这方面的信息,与顾客见面时就可以把这些信息告诉对方。如果顾客热衷于炒股票,推销人员就应收集有关股市行情、股市动态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顾客急于想知道的。对推销人员的好感也就油然而生,顾客自然会把推销人员视为自己的亲密朋友。只有推销人员不懈地在这方面努力,顾客对你的好感就会持续发展下去。

在和客户的交往过程中,由于彼此不熟悉,所以必须寻找共同话题,而且这个共同话题的主动权是应该掌握在推销员手中的。共同话题往往来源于客户和推销员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往往容易拉近客户和推销员的距离。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寻找共同话题:

一是从客户的口音找话题。客户的口音往往能够表明客户的身份和经历。推销员要大胆地猜客户的口音。猜对了,固然可喜,两个人有了共同的话题;猜错了,也很可喜,因为客户往往会告诉你他是什么地方的人,这样你们还是找到了共同的话题。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学习并能不断积累的推销员,仔细辨别对方的口音,按这条线索不断地挖掘学习,并积累知识。

二是从客户的穿戴来寻找共同话题。客户的衣着、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应出客户的身份和地位。这些都可以作为推销员判断并选择话题的依据。如果看到一个西装革履的人坐在较大的办公室内,推销员就可以判断其为主要负责人,即使是猜错了,也可以借这个错误的判断来恭维客户。只要客户和推销员接上了话,整个局面就可以很轻松地控制在推销员手中。

三是从与客户的家庭共同点找寻共同话题。推销员可以观察客户的家庭构成,如果发现是有孩子的家庭,可以先夸一夸客户的孩子,然后再适当谦虚地说说自己的孩子,以此来引起客户的关注。推销员要对客户的说法有所赞同,并鼓励客户说下去,因为客户说得越多,整个局面对于推销员来说越是有利,推销员越是掌握着主动。

四是从共同经历谈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般来说,经历相同或者近似的人容易形成共同话题。推销员可以通过共同的经历和客户寻求心灵上的共鸣。在我国历史上有些时期,很多人的经历都是相同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于这类的经历推销员可以和客户侃侃而谈,尽量让客户和推销员处在良好的交谈状态。

五是从共同物件谈起。如果推销员和客户有共同的物件,往往可以从共同物件谈起。比如客户有一个皮包和推销员的皮包是相同的式样和型号,推销员就可以从谈皮包出发,来引诱客户和自己交谈。

寻找共同话题进行交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拉近和客户的距离。但是在寻找共同话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因为共同话题谈得十分投机,而将交易谈判弃置不顾,毕竟推销员寻找共同话题的目的还是为了交易的达成。

定律释义:

要获得顾客的好感,使顾客喜欢你,就要投其所好,谈论顾客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这样才能引起顾客的谈兴,启开其话匣子,双方便会越谈越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