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时,要运用多种科学方法促进现代化安全管理的推行。例如要想控制事故的发生,必须采用事件分析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等安全系统分析方法和PDCA循环、排列图、因果图和矩阵数据分析图等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确定影响安全的重点岗位、危险部位、关键因素、主要原因,然后依据测定、分析、归纳的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重点管理,以达到目标管理的最终目的。
(二)安全生产目标以及相关指标的确定
1.安全事故的数量与伤亡程度指标
安全事故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安全事故指标是安全目标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安全工作好坏的标志。应该根据其生产类型和规模大小等因素确定出各类安全事故应控制发生的次数和伤亡人数。
通过对以往安全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分析、处理,明确事故的各种分布情况。例如,按时间、地点、工种、工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季节、事故原因等的分布情况,找出事故发生的基本规律,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安全目标,为加强改善安全管理指明方向。
2.安全事故的经济损失指标
安全事故的经济损失指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休工工时的损失。
(2)停工工时的损失。
(3)设备、工具等物资的损失。
(4)工伤治疗费用。
(5)需要到外地治疗的费用(除床位费、医疗费、陪护费外,还有路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
(6)死亡抚恤费。
(7)配制假肢、义眼、假发和假牙等费用。
(8)其他费用,如轮椅、交通事故赔偿费等。
3.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数据指标
对于生产过程中的日常安全工作,依照安全教育、安全评比、不安全因素的检查及整改等方面,将其转化为数据目标,并根据工作的重要性和管理的难易程度人为地给定一个标准分数,按此指标进行管理。
4.安全部门的费用指标
这一指标包括防护用品费、安技措施费、清凉饮料费等。
(三)确定安全生产目标的要点
1.领导的大力支持
在深入了解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制订总体目标以及车间、班组基层单位直至个人的目标。领导要自始至终参与安全目标的制订工作,对整个目标进行计划、指挥、组织、监督和调节工作,从而保证目标的正确适用以及考核、评价的公正性。
2.对内部员工的教育
确保全体员工对安全目标管理有正确的统一认识,克服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不良倾向,不但要使全体员工完成自己的管理目标,还要对全体职工进行监督、教育,充分发挥他们在目标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安全目标的确立工作是一个政策性很强,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因此,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处理规定》及其相关的一系列法规、标准的要求。并按照法规、标准的要求,切实做好目标确立的各项工作,从而达到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目的。
3.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安全管理部门应该准确掌握历年来事故统计资料和对事故起因、事故类型、伤亡情况等各类分析结果的资料,将职工因工负伤概率指标和保证措施制定得既先进合理又切实可行。
4.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管理
通过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层层分解、措施的层层落实,责任的层层落实,达到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将全体员工都严密地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
5.安全目标管理要做到责、权、利相结合
使每个员工明确其在目标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以便他们根据实际需要和目标责任处理日常管理上的问题,同时根据工作成绩给予他们应得的奖励,从而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三、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工作实施标准
(一)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的基本要求
在研究和处理有害因素,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方面,可参照下列几项原则进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
1.重点做好预防工作
对生产过程中的某些一时无法彻底消除的危险因素,应在开始生产前实施预防措施,应给有危险的设备安装连锁装置,一旦操作者违章作业或机器设备处于危险状态时,连锁装置可以使机器立即停止运转。
2.及时隔离危险源
对那些既无法消除,也不能预防和减弱的情况,应使用安全罩、防护屏等设施将人与有害因素隔离开。
3.合理布局生产作业现场
科学地进行各种设备的布局设置,合理地安排多层次的作业场所,对安全关系重大的部件,设计时要加大安全系数。
4.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防护
如防爆膜、易熔塞、保险丝,以及易爆场所的轻质屋顶等。
5.尽量缩短工作时间
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代替人工操作。对从事严重有毒有害作业的工人或重体力劳动者,应适当减少工作时间,并让其提前办理退休手续。
6.尽量消除危险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一切有害因素。可能的话,彻底消除危害源,对无法消除和预防的情况,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危害。
(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的基本步骤
1.制订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计划
在编制下一年度生产财务计划的同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2.向各生产车间布置任务
由领导向各车间布置任务,提出具体要求。
3.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由各生产车间领导会同有关科室人员订出本车间的具体措施计划,经员工讨论,送安全技术部门审查汇总。
4.汇总、综合
将审查汇总后的计划送交技术科进行编辑、计划,进行综合整理。
5.修订、编制并确定最终的实施方案
安全技术部门根据财务部门核定的下年度可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和各生产车间所报项目,核实、平衡,提出下年年度项目草案,并根据分管领导意见及与有关部门的协商,修订方案,编制正式方案。召开有关科室、生产车间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会议,由领导主持确定项目,明确设计施工负责人,规定完成日期。
6.贯彻实施
领导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报上级管理部门核准,与生产计划同时逐级下达贯彻执行。
制订安全措施计划时,应区别轻重缓急,先解决重要的急需项目,从计划上、制度上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得以实现,以便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中应包括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部门与工作场所。
(2)相关措施的名称。
(3)措施的内容和目的。
(4)实施经费的预算及其来源。
(5)负责设计、施工的单位及负责人。
(6)开工及竣工的日期。
(7)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及其效果。
四、安全检查工作实施标准
(一)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
安全生产检查对象的确定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对于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加强检查。一般应重点检查:易造成重大损失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剧毒品、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运输、冶炼设备、电气设备、冲压机械、高处作业和本企业易发生工伤、火灾、爆炸等事故的设备、工种、场所及其作业人员;造成职业中毒或职业病的尘毒点及其作业人员;直接管理重要危险点和有害点的部门及其负责人。
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具体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对非矿山类生产制造企业,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高压医用氧舱、起重机、电梯、自动扶梯、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防爆电器、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等;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有毒物质的浓度等。
矿山企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矿井风量、风质、风速及井下温度、湿度、噪声;瓦斯、粉尘;矿山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露天矿山边坡;尾矿坝;提升、运输、装载、通风、排水、瓦斯抽放、压缩空气和超重设备;各种防爆电器、电器安全保护装置、矿灯、钢丝绳等;瓦斯、粉尘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仪器、仪表;自救器;救护设备;安全帽;防尘口罩或面罩;防护服、防护鞋;防噪声耳塞、耳罩。
(二)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1.专项安全检查
专项安全检查是对某个专项问题或在施工(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问题进行的单项定性检查。
对危险较大的在用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环境条件,管理性或监督性定量检测检验,则属专业性安全检查。专项检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要求,用于检查难度较大的项目。通过检查,发现潜在问题,研究整改对策,进行技术改造,及时消除隐患。
2.综合性检查
一般是由主管部门对下属或各生产单位进行的全面综合性检查,必要时可组织进行系统的安全性评价。
3.定期安全检查
定期检查一般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的。如年度、季度、月度或每周安全检查等。检查周期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定期检查的面广,有深度,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经常性安全检查
经常性检查则是采取个别的、日常的巡视方式来实现的。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预防检查,能及时发现、及时消除隐患,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5.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
由各级生产单位根据季节变化,按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易发的潜在危险,突出重点进行季节检查。如冬季防冻保温、防火、防煤气中毒;夏季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检查。
由于节假日(特别是重大节日,如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前后容易发生事故,因而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
6.员工自查
每天上岗前,全体员工应对作业环境、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信号、润滑系统、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开始工作。
7.节日前后安全检查
主要保证节日期间的安全,检查作业人员的劳动纪律,检查重点防火部位,检查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隐患。
(三)安全生产检查的实施步骤
1.安全检查准备工作
(1)确定要检查的对象、目的、任务。
(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3)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危险危害的情况。
(4)制订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
(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
(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
(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
2.安全检查的实施
实施安全检查就是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检查、仪器测量的方式获取信息。
(1)访谈。通过与有关人员的谈话来了解相关部门、岗位执行的规章制度情况。
(2)查阅文件和记录。检查设计文件、作业规程、安全措施、责任制度、操作规程等是否齐全,是否有效;查阅相应记录,判断上述文件是否被执行。
(3)现场观察。到作业现场寻找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事故征兆等。
(4)仪器测量。利用一定的检测检验仪器设备,对在用的设施、设备、器材状况及作业环境条件等进行测量,以发现隐患。
3.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掌握情况(获得信息)之后,就要进行分析、判断和检验。可凭经验、技能进行分析、判断,必要时可以通过仪器检验得出正确结论。
4.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处理
做出判断后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采取措施的决定,即通过下达隐患整改意见和要求,包括要求进行信息的反馈。
(四)安全生产检查的实施要点
通常情况下,进行安全生产检查,要成立检查组,配备人力、物力。大范围的全面检查,应在领导的带领下组成一个由专业技术人员、安全员、工会干部和有经验的老师傅参加的检查组,并根据生产车间的实际情况和季节特点,明确检查要求。做好思想和业务准备,将基层自检和互检结合起来,发动职工边查边改,尽快解决事故隐患。在检查内容上应有所侧重,突出重点,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全厂性的检查次数每年不少于4次,车间安全检查至少每月一次,工段(班组)检查至少每周一次,岗位每天班前至少检查一次。
1.安全生产检查的总体要求
1)设置要求
(1)是否按工业企业卫生标准、防火标准进行设计。
(2)遭受天灾(如暴风雨、落雷、地震)时有什么措施。
(3)近处有无发生火灾、爆炸、噪声、大气污染或水质污染的可能性。
(4)公路铁路等交通情况,交叉路口有无专人看守。
(5)发生事故时急救单位如汽车站、急救站、医院、消防队的联系方便否,及其运作效率情况。
(6)“三废”对环境的影响情况。
2)建筑规划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1)从单元装置到厂界的安全距离是否足够,重要装置是否设置了橱栅,装置和生产车间所占位置离开公用工程、仓库、办公室、实验室是否有隔离区或处于火源的下风位置。
(2)车间的内部空间是否按下述事项进行了考虑;物质的危险性、数量、运转条件,机器安全性等;危险车间和装置是否与控制室、变电室隔开。
(3)储藏间距离是否符合防火规定,是否具备防液堤和地下储罐;废弃物处理是否会散出污染物,是否在居民区的下风侧。
3)建筑标准
(1)对于有助于火焰传播和蔓延部分,如地板和墙壁开口、通风和空调管道、电梯竖井、楼梯通路等的防火情况,凡是开孔部分其孔口面积及个数是否限制在最低限度。
(2)有爆炸危险的工艺是否采用了防火墙,其顶层材料,防爆排气孔口是否够用,台阶、地面、梯子、通路等是否按人机工程要求设计,窗扇和窗子对道路出、入口是否会造成影响。
(3)为排除有毒物质和可烯物质的通风换气状况如何(包括换气风扇、通风机、空气调节、有毒气体捕集、空气入口位置、排热风用风门等)。
(4)出、入口和紧急通道设计数量是否够用,是否阻塞,有无明显标志或警告装置,各种建筑物路、门等出入口的照明是否符合标准等。
4)生产车间环境
(1)生产车间中有毒气体浓度是否经常检测,是否超过最大允许浓度,生产车间中是否备有紧急淋浴、冲眼等卫生设施;对有害气体、蒸气、粉尘和热气的通风换气情况是否良好。
(2)对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作是否采取隔离操作,隔离墙是否加强,窗户是否做得最小,玻璃是否采用不碎玻璃或内嵌铁丝网,屋顶或必要地点是否准备了爆炸压力排放口。
(3)用人力操作的阀门、开关或手柄,在操纵机器时是否安全;车间通道是否畅通,避难通路是否通和安全地点,原材料的临时堆放场所及产品和半产品的堆放是否超过规定的要求。
(4)各种管线(蒸气、水、空气、电线)及其支架等,是否妨碍工作地点的通路。
(5)进行设备维修时,是否准备有必要的地面和工作空间,在容器内部进行清扫和检修时,遇到危险情况,检修人员是否能从出入孔逃出。
(6)热辐射表面以及传动装置是否装设有安全防护罩或其他防护措施。
(7)是否采用了机械代替人力搬运。
(8)危险性的工作场所是否保证至少有两个出口。
(9)为切断电源是否装有电源切断开关。
(10)噪声大的操作是否有防止噪声措施。
2.生产工艺的安全检查要点
1)原料、材料、燃料安全检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