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本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及质量管理技能,使员工充分了解质量管理作业的内容及方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并使质量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理论与实施技巧有良好认识,以发挥质量管理的最大成效,协助协作厂商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企业所有的员工及协作厂商。
(三)实施部门
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策划与执行,并由管理部负责协办。
(四)实施重点
(1)实施要点内容。
质量管理基本培训:参加对象为所有员工。
质量管理专门培训:参加对象为质量管理人员、检查站人员、生产部及技术部的各级工程师与单位主管。
协作厂商质量管理培训:参加对象为协作厂商。
(2)实施要点方式。
厂内培训:为本厂内部自行训练,由内有关人员讲授或外聘讲师至厂内讲授。
厂外培训:选派员工参加外界举办的质量管理讲座。
(3)由质量管理部先拟订“质量管理教育训练长期计划”,列出各类人员应接受的培训。经核准后,依据长期计划,拟订“质量管理教育训练年度计划”,列出各部门应接受培训的人数,经核准后实施并将计划送管理部转各单位。
(4)质量管理部应建立每位员工的《质量管理教育训练记录卡》,记录该员工已受训的课程名称、时数、日期等。
(五)实施与修订
本制度经质量管理委员会核定后实施,修正时也要执行同样的程序。
五、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构件规范
(一)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概述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79年成立了“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并着手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国际标准。
通常所说的“ISO9000系列标准”是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标准体系,它由5个标准构成(1SO9000系列标准的结构见图13-2)。它是由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总结工业发达国家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于1987年3月正式发布的一整套国际性质量标准系列。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这个标准,并相应制订了等效于ISO9000系列标准的国家标准,如美国的ANSI/ASQCQ90标准、英国的BS5750标准、我国的GB/T10300系列标准等。
因为ISO9000系列标准是通用的,并得到世界普遍承认的一种规范,所以这种规范是一种综合的、符合逻辑又注重实际,并被评估者唯一承认的质量保证体系。
如图13-2所示,ISO9000是采用和选择ISO9000系列标准的总指南,是指导性文件,它为ISO9001、ISO9002、ISO9003、ISO9004的应用建立了准则,并阐述了与质量有关的基本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和相互联系、特点、分类。从图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出ISO9000指导两种环境下的质量体系的运行,即外部质量保证(如合同环境)和内部质量管理(如非合同环境)。
在外部质量保证条件下,ISO9000系列标准提供了三种质量保证模式,即ISO9001、ISO9002和ISO9003,供合同双方选用。这三种模式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合同要求,从适用范围来看,ISO9001完全涵盖ISO9002,而ISO9002则完全涵盖了ISO9003。
ISO9001是开发、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包括了企业全部活动的总标准。
ISO9002是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
ISO9003是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用于供方仅在最终检验和试验阶段保证条例规定要求,也就是提供最终检验和试验阶段符合规定要求的依据。
ISO9004是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是非合同环境中用于指导企业管理的标准。对于企业内部质量管理来说,ISO9004是ISO9000系列中最适用的一个标准。
ISO9000系列标准的发布,令世界上主要生产发达国家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概念、原则、方法和程序统一在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它标志着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迈上了规范化、程序化的新台阶。质量管理也因而成为所有市场企业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
在ISO9000系列标准的基础上,企业质量管理已经发展出全面质量管理(TQM)模式,并且在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例如工序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等方面也发展出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进而从经济成本学的角度对质量管理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二)ISO9000的基本内容
“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系列”发布之后,得到广泛认可。目前,世界上许多生产国家(如美、日、西欧等国)都采用ISO9000产品认证体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1SO/TCl76)于1986年正式发布ISO8402《质量——术语》标准,1987年正式发布ISO9000~9004系列标准。1994年,ISO/TCl76在广泛征求对标准使用情况意见的基础上,发布了经全面修订后的ISO8402和ISO9000系列标准。其内容更丰富、全面,概念也更为准确。在ISO9000系列标准得到广泛使用的同时,随着质量管理在理论上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以及质量保证活动在实践上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已发布的标准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都还不能满足质量管理的需要,因此,ISO/TCl76组织国际知名的质量管理专家对有关标准今后的发展做了规划,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质量领域贯彻国际标准的战略设想》的报告(国际上将其通称为《2000年展望》),使之成为今后修订和补充ISO9000系列标准的战略性指导文件。
ISO9000系列的基本构成,如图13-2所示。
图13-2ISO9000系列的基本构成ISO9000系列包括质量术语、质量技术导则、质量保证要求和质量管理导则四类,现分别加以介绍。
(一)质量术语与定义
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标准于1994年修订颁布。该标准共规定了67个术语,分4个部分进行了阐述。它们是通用术语、与质量有关的术语、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术语、与工具和技术有关的术语。
(二)质量技术导则
质量技术导则包括ISO10011《质量体系审核指南》、ISO1001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和ISO10013《质量手册编写指南》,该导则是有关技术方面的标准。《质量体系审核指南》对审核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做法、审核员资格条件、审核工作的组织及管理等做了规定。《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规定了供方测量设备所使用确认体系的主要特性。确认体系是指包括测量标准的对测量设备进行管理、确认和使用的系统。《质量手册编写指南》提供了有关质量手册的编写和控制指南。
(三)质量保证要求
已经正式颁布的标准有以下几个。
(1)ISO9000-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这是整个ISO9000系列标准使用的指导性标准,提供了一个通用的质量体系标准的核心。它为质量管理提供指南并为质量保证提供了通用质量要求。它阐明了整个ISO9000系列涉及质量的主要概念和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及相互联系,为整个ISO9000系列标准的选择使用提供了指南。
(2)ISO9001-9003,提供了可由供需双方选择的三种质量保证模式。其中,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阐述了从产品设计/开发直至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保证要求,从而保证了在包括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各个阶段符合规定的要求,防止从设计到服务的任一阶段出现不合格。ISO9001适用于顾客要求供方企业提供质量体系从合同评审、设计,直至售后服务都具有进行严格控制能力足够证据。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阐述了从采购开始,直至产品交付的生产运作过程质量保证要求,以保证在生产运作、安装阶段符合规定的要求,预防并查明生产运作和安装过程中的任何不合格,采取措施避免其重复出现。它适用于顾客要求供方企业提供质量体系具有对生产运作过程进行严格控制能力足够证据的情况。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主要包括从产品最终检验至成品交付的成品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要求,以保证在最终检验和试验阶段符合规定的要求,查出和控制产品不合格项目并加以处理。ISO9000适用于顾客要求供方企业提供质量体系具有对产品最终检验和试验进行严格控制能力足够证据的情况。
(3)ISO900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ISO9001、ISO9002和ISO9003实施细则》,是有关ISO9001-9003的使用指南,主要包括对标准的含义、要求等所做的说明和解释。
(4)ISO9000-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软件质量保证要求》,主要是针对信息技术中的计算机软件、程序等软件产品,为承担软件开发、供应和维修的组织在软件生存周期中的各项活动提出质量要求。
(5)ISO90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可靠性管理的实施》,是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可信性技术委员会(IEC/TC56)共同提出的,针对复杂系统的可靠性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
(四)质量管理导则
已经正式颁布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
(1)ISO9004-1《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这是质量管理基础标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ISO9004-1对企业如何健全质量体系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是质量管理导则的基础性标准。该标准针对质量体系的组织、程序、过程和资源等方面的内容,对产品质量形式各阶段影响质量的技术、管理和人等因素的控制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它从企业质量管理的需要出发,阐述了企业建立质量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标准对各基本要素的含义、目标、要素间的衔接,以及各项活动的内容、要求、方法、人员和相关的文件、记录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2)ISO9004-2《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服务指南》,这是对ISO9004-1在服务类产品方面的补充,详细指明了与服务有关的概念、原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是指导服务性行业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标准。
(3)ISO9004-3《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流程性材料生产质量管理指南》,这是指导生产流程性材料产品(如石油、化工、塑料、造纸企业等)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标准。
(4)ISO9004-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质量改进指南》,质量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所在。该标准阐述了质量改进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六、质量检验标准制定办法
(一)目的
为使检验人员有所依据,了解如何进行检验工作,以确保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二)制定与修正部门
由生产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订。
(三)内容与简介
(1)适用范围:应该列明适用于何种物资或成品的检验。
(2)检验项目:将实际检验时应检验的项目逐项列出。
(3)质量标准:明确规定各检验项目的质量标准,作为检验时判定的依据,如果无法以文字说明,则用限度样本来表示。
(4)检验方法:说明在检验各检验项目时,分别使用何种检验仪器量规。如某些检验项目需委托其他机构代为检验,亦应注明。
(5)抽样计划:要说明采用何种抽样计划表。
(6)取样方法:抽取样本,可以随机抽取,也可以平均抽取样本。
(7)产品检验后的处置:
属来料(含加工品)者,则应该依进料检验规定有关要点办理。
属成品者,则依成品质量管理作业办法的有关要点办理。
(8)注意事项。
如果检验时必须按特定的检验顺序来检验各项目,则必须将检验顺序列明。
在必要的时候,可将制品的蓝图或略图加入检验标准中。
对检验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检验时于样本中发现的不良品,以及于群体批次中偶然发现的不良品均应与良品交换。
(四)实施与修订
本办法经质量管理部核定后实施,修改时也要执行同样的程序。
七、制程质量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确保制程质量的稳定,力求质量的改善,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二)适用范围
原材料投入经加工至装配成品。
(三)实施部门
生产部检查站、质量管理部制程科及有关部门。
(四)实施重点
(1)生产操作人员应该根据既定的操作标准进行操作,而且应该在每一批的第一件产品加工完成后,必须经有关人员实施首件检查,等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加工。各生产班组长应实施随机检查。
(2)检查人员应该根据既定的检查标准实施检查工作,不合格品在检修后需要经过再次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才能重新加工。
(3)质量管理部制程科派员巡回抽验,做好制程管理与分析,并将资料回馈有关单位。
(4)发现质量异常应立即处理,追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纠正并做好相关记录。
(五)附则
本管理办法经质量管理委员会核定后实施,修正时也要执行同样的程序。
八、质量异常应对办法
(一)要求
要规定发现质量异常时应该采取的措施,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并防止同类质量问题的再次发生,以保持质量的稳定。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异常时。
(三)生产过程出现质量异常
(1)不良品率较高或发现大量的质量问题与质量隐患。
(2)管理图有超连串、连续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3)进料质量不合格,前一道工序的不良品流入到了本工序中。
(四)实施重点
(1)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异常,立即采取临时措施并填写《异常处理单》通知质量管理部门。
(2)填写《异常处理单》需注意以下几点。
应该由生产人员负责填写。
同一异常填单后,在24小时内不得再次填写。
详细填写异常内容以及临时措施。
如本部门就是责任部门,应先进行确认。
(3)质量管理部门设立管理簿进行登记,判定责任部门并通知其妥善处理。质量管理部门无法判定时,则会同有关部门判定。
(4)责任部门确认后立即调查原因(如无法查明原因则会同有关部门研商),并拟定改善对策,经部门主管领导核准后实施。
(5)质量管理部门对改善对策的实施进行检查,了解情况。如果再次发现异常,应该让责任部门再次进行调查,并重新拟定相应的改善对策。
(五)附则
本办法经质量管理部核定后实施,修正时也要执行同样的程序。
九、不合格产品的审查办法
(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