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生产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5340700000041

第41章 打造完美,追求卓越——技术与工艺管理(3)

第十二条在生产总监的领导下,由技术部门负责执行。技术部门通过工艺资料或试验,结合原材料、辅助原料设备等具体情况提出工艺规程草案。对草案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由技术部门汇总修正,制订工艺规程初稿。然后由有关生产车间的主任组织生产工人进行讨论补充,并将讲座意见通知技术部门,再由技术部门修订定稿。经分管工艺的副总经理报厂长(总经理)审定后,由厂长(总经理)批准颁布执行,技术部负责督促检查修订情况。

第十三条工艺规程的修订程序与制订程序基本相同。需要修订时,应向技术部门提出书面报告,技术部门综合各方面意见将修订方案报分管工艺的副总经理审核后,书面下达正式变更通知。一般性工艺规程的变更由技术部直接书面通知生产部。

七、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制订与修订

第一条制订技术标准要做到符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

第二条对同类产品,要进行规格优选和合理分档,形成标准条例。

第三条要尽量采用国际上的通用标准与国外相对较为的先进标准。

第四条内控标准要优于采用的国际标准或国内标准。

第五条技术标准每隔2~3年审核一次,并根据市场情况做出适当的修订。

第六条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物资及内部的中间产品,都有必要制订质量检验标准。

分级、审批与颁布

第七条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内控标准和协议产品标准。制订时一律以国家标准为准,其他标准不得与其相抵触,并且要满足用户要求。

第八条所采用的企业内控标准由技术部负责起草,经分管工艺副总审核后,送交厂长(总经理)批准颁布实施。

第九条内控标准的修改由技术部负责,修改前必须对市场需求有充分的了解,修改后经分管工艺的副总经理审核,再送交厂长(总经理)批准颁布实施,同时废除旧标准。

贯彻实施

第十条标准一经颁布,各部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任何部门不得擅自修改或降低标准,否则,引起质量事故将按质量管理中有关条款执行。

第十一条一切的检测、验收活动都必须按标准进行。符合标准的物资或产品由检验部门填发合格证,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不准出厂。

技术资料的管理

第十二条各部门办理完毕而需要保存的技术资料,应交档案室按卷宗分别立卷归档。

第十三条技术部门处理完毕的技术资料,应在第二年的第一季度内归档。

第十四条技术资料在处理完毕后,应立卷编号,以便于查找。

第十五条对于归档的技术资料按名称、特征编成卷册,按时间顺序或按重要程度排列,同时应编写“卷内目录”。卷内的技术资料也应逐章编号,并根据需要填写“备考录”。

第十六条对于归档的技术资料必须装订整齐,在装订时应去掉金属物,用线绳装订,并在卷角编号。

第十七条技术资料在保管时,应注意防火、防潮、防虫、防盗。对长期和永久保存的技术资料,或者有破损或字迹模糊者,应及时修补或复制。

八、技术设计管理制度

第一条技术设计的任务,就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性能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第二条在技术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试验研究,并编制试验研究大纲和报告。试验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原理的结构试验。

(2)材料试验。

(3)元件试验。

(4)工艺试验。

(5)模具试验。

(6)系统试验。

(7)综合试验。

第三条做出新产品设计计算书,对所设计产品的运动、刚度、强度、平衡、热稳定、电路、液路、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进行计算、核对。

第四条绘制产品的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经过核准。

第五条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对产品中造价高、结构复杂、体积笨重、数量多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材质、精度等进行成本与功能关系的分析,并编制相应的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第六条绘出各种系统原理图,如传动、电气、液路、气路、连锁保护等系统。

第七条提出特殊的元件、外购件、物资清单。

第八条对产品技术任务书的某些内容进行审查和修正。

第九条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可维修性分析。

九、技术任务书设计制度

第一条本技术任务书是指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就计划任务书提出的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和推荐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人员负责编写。

第二条技术任务书的设计依据。

(1)国内外技术信息:在产品的性能方面要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在产品的品种方面填补市场的空白。

(2)市场经济信息:在产品的形态、样式等方面满足用户的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市场竞争能力。

(3)产品开发长远规划和年度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说明现在进行设计的必要性。

第三条技术任务说明书应包括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第四条相关部门须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改进意见。

第五条技术任务书应该说明产品的基本技术参数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第六条技术任务书应该说明总体布局及主要部件结构。用简略画法勾画出产品基本外形、轮廓尺寸及主要部件的布局位置,并叙述主要部件的结构。

第七条技术任务书应该说明产品的工作原理与系统。用简略画法勾画出产品的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

第八条技术任务书应该说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分析比较结果,并列出国内外同类型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规格、结构、特征一览表,并做出详细的比较说明。

第九条技术任务书的标准化要求。

(1)符合产品系列标准与其他现行技术标准,列出应执行标准的目标与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

(2)新产品预期应该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件、通用件系数指标。

(3)对原料与零部件的标准化要求。列出推荐选用标准材料及外购元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原料标准化系数与外购件系数的标准。

(4)与国内外的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进行对比,提出新产品的标准化要求。

(5)预测标准化的经济效果:分析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外购件及贯彻材料标准和选用标准材料后的经济效果。

第十条研究关键技术的解决办法并对关键零部件、特殊原料资源做出分析。

第十一条对设计方案做出比较分析,运用价值工程着重研究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第十二条组织有关部门对新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共同商定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发展的需要。

第十三条进行产品设计试验及使用周期和经费估算。

(第三节)技术与工艺管理实用表单

一、图纸管理表

图纸管理表如表11-1所示。

表11-1图纸管理表

编号:日期:

号图纸

编号发行

日期发行部门修订情况技术生产物料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主管①②③④

二、原图管理表

原图管理表如表11-2所示。

表11-2原图管理表

编号:日期:

产品名称蓝图张数类别图号完成日期机密等级复本张数使用部门

三、产品设计登记表

产品设计登记表如表11-3所示。

表11-3产品设计登记表

编号:日期:

品名型号客户设计者图号完成日期模具设计者完成日期模具制作者日期产品设计变更情况符号变更日期变更者变更内容产品生产情况序号日期生产数生产部门使用工时不良率(%)异常品质状况处理对策决策者记录

四、车间模具管理表

车间模具管理表如表11-4所示。

表11-4车间模具管理表

编号:日期:

提出日期申请部门申请人项目材料编号名称规格材质机种个/台新设追加变更废止数量变更变更要点:图:研发部意见:

五、车间样品制作登记表

车间样品制作登记表如表11-5所示。

表11-5车间样品制作登记表

编号:日期:

样品名称数量需要日期客户目的确认开发试作制作方法:参考资料:审核填单

六、样品追踪登记表

样品追踪登记表如表11-6所示。

表11-6样品追踪登记表

编号:日期:

制造单

号码客户产品

名称数量预定

完成预定

交货制作状况及日期记录原料模子物资形成加工试用完成七、年度生产工艺管理计划表

年度生产工艺管理计划表如表11-7所示。

表11-7年度生产工艺管理计划表

编号:日期:

产品名称工作项目执行单位月工作进度123456789101112产品一产品二产品三

八、产品生产技术管理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