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生产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5340700000039

第39章 打造完美,追求卓越——技术与工艺管理(1)

(第一节)技术与工艺管理工作要点

一、技术与工艺管理工作内容

为了实现技术管理的基本任务,生产车间要在有关部门的指挥和指导下,做好以下几项技术管理工作。

(1)生产车间工艺管理与生产工艺改革。

(2)产品质量的管理。

(3)设备与工具的管理。

(4)生产车间工艺图纸的管理。

(5)生产原材料、能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

(6)技术改进与合理化建议方面的工作。

(7)生产车间安全技术的教育与组织工作。

(8)生产车间员工技术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

(9)新产品的设计与试制管理。

(10)工艺施工与施工现场的管理。

(11)生产设备与工具的管理。

(12)生产车间现场的质量管理。

(13)生产的技术准备。

(14)文明生产与环境卫生的关系管理。

(15)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二、技术与工艺管理工作任务

技术管理是对生产车间中所有工程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管理与改革创新的活动。生产技术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良好的生产技术工作秩序,健全生产车间日常技术管理的各项制度,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2)培训员工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工艺规程、技术标准进行生产;积极开展技术比赛与员工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技术人员与工人的专业化素质。

(3)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充分开发生产车间的技术潜力,以提高效益。

(4)不断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研发新产品,不断提高生产车间的技术水平,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5)做好生产技术的各项准备工作,合理组织好生产车间的各项技术工作。

(6)在车间内建立良好的生产技术工作秩序,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为生产车间提供各种有效的技术文件,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严格规范工艺纪律,及时解决现场的技术问题,保证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为车间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切可靠的技术保证。

(7)做好生产车间的技术改造与更新工作,不断提高车间的技术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努力学习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展工艺革新活动,认真消化、吸收、改进、引进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物资的消耗。

(8)加强对员工的岗位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因为各种新设备的运用,高技术的掌握,都需要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设备与技术的生产潜力。

(9)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做到从技术上采取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制订具体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三、技术与工艺管理组织管理工作内容

建立合理的技术管理机构是有效地对生产车间的技术工作进行综合管理的组织保证,是使车间生产经营工作顺利进行,从而达到其预定目标的必要组织条件。

(一)技术管理机构的组建原则

1与实际情况相符

在组建技术管理机构时,要避免出现脱离实际的情况,应根据车间的生产规模、工艺流程的特点与产品的质量要求、设备状况以及本车间在生产中主要承担的任务等设置相应的技术管理机构。

2精简高效

生产车间的技术管理内容非常复杂,每项工作都与相应的主管业务部门有密切的联系,生产车间的管理又具有随机性、综合性、动态性等特征,所以一定要注重精简和综合利用原则,以提高工作效能,防止组织机构产生小而全、人浮于事等方面的弊病。

3全员参与技术管理

对生产车间的技术质量问题,一线员工最有发言权,因此车间的技术工作一定要通过分级管理和群管网来实现,使车间、工段、班组各负其责,尤其是班组要设立兼职的技术质量员,以动员和组织每个员工都参加车间的技术管理活动。

4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

很多车间的技术管理都处于一种有责无权的被动执行状态,随着生产制造型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也将会不同程度地下放一定的管理权限,有条件的生产车间将变成分厂并实行独立经济核算,以增强车间活力,使车间逐步做到有责有权地及时处理现场各种技术管理问题,这一形势必将对生产车间技术管理的体制提出新的要求。

(二)技术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

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在构建具体的组织机构时,可以依照上述原则,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来灵活确定。

目前,国内的生产制造企业一般实行的是主任负责制,即由一名车间副主任或分厂副厂长统一负责车间技术管理工作,并根据具体的需要下设若干名职能技术人员(施工、设备、质量等)或一定数量的技术组协助主任工作,车间技术人员行政上归车间领导,业务上同时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

四、技术与工艺培训管理工作内容

(一)员工技术培训的基本内容

(1)生产车间加工对象的详细性能用途、技术标准及有关基础知识与检测方法。

(2)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与相关的技术理论。

(3)生产车间内重要的工艺装备与工量具的调试、使用与维修方面的知识。

(4)各种生产设备的性能、安全操作及维修保养方面的知识。

(5)岗位操作技能知识。

(6)车间生产设备与生产质量事故的现场分析知识。

(二)员工技术培训的实施

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应该坚持以业余为主,形式多样的原则。比如除可以举办开班讲课、现场教学外,还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采用一些员工喜闻乐见的培训教育方式。

员工的培训工作应该由主管技术工作的副厂长负责,由技术组组织实施,并做到计划明确、实施规范、考核严明与奖惩分明。

五、计量管理工作内容

计量工作包括测试、化验分析和能源计量,是技术管理上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技术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计量工作的作业任务是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量值的传递,并保证量值的统一,使生产工艺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由于计量对生产车间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都有直接影响,所以生产车间必须对各种计量器具和试验分析仪器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具体来讲,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员工进行爱护计量器具和测试仪的教育。

(2)对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员工熟练掌握量具及仪器使用技能和先进的计量检测方法。

(3)严格贯彻并补充制定有关仪器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4)建立健全量具及仪器使用的质量责任制,要落实到具体的班组与个人。

(5)动员并鼓励员工,不断改进计量器具和检测方法,对作出贡献的员工,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六、技术信息管理工作内容

技术管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流动的过程。影响车间技术管理工作质量的因素非常多,而技术信息是技术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依据,是改进生产车间技术工作质量的原始凭证。因此,做好技术管理,首先要重点抓好对技术信息的管理,技术信息管理工作的重点包括以下几点。

(1)建立生产车间内的技术信息反馈系统,分车间和班组进行二级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反馈路线,使生产车间外部和内部的技术信息畅通无阻。

(2)加强对生产车间内的信息管理,仔细做好原始记录,发挥生产车间技术质量兼职人员的信息媒介作用。

(3)建立与生产车间技术信息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4)制订严格的奖惩措施。对生产车间内外技术质量突发信息要传递及时,措施得力,对于那些效果显着的要进行奖励。对于知情不报,弄虚作假,造成损失者,应按情节轻重给予适当的处罚。

(第二节)技术与工艺管理规范化制度

一、生产技术管理制度模板

总则

第一条为合理地组织一切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生产技术活动秩序,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采用新技术、发展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订本制度。

生产技术的改进、引进与转让

第二条技术改进。生产主管向厂长(总经理)提出改进生产技术的方案,由厂长(总经理)对此研究并做出决定。

第三条技术引进。当从外面引进技术时,生产科主管要研究引进合同的原文,并要求承担这项工作的部门说明引进外来技术后成本与成果之间的关系。

第四条技术转让。当向外部转让技术时,生产科主管要研究检查转让的内容,并与承担这项工作的部门讨论这一转让的结果。

第五条生产技术的公开。

(1)当需要向社会公开本厂的生产技术时,必须把要公开的原稿交生产部主管审阅,经生产部主管批准后方可对外公开。

(2)外来人员来参观学习时,必须征得生产部主管或厂长(总经理)的同意。

工艺管理

第六条新产品的投产或旧产品的复制,必须遵守先制订完整工艺、贯彻工艺,然后再投产的原则。

第七条技术部门应该根据原料的性质、新品种的试验、工艺设计和产量平衡的情况,提出各项工艺规程的初步意见,送交技术主管批准。

第八条工艺规程必须在投产前送交生产车间、车间主任,工艺规程必须详细复核,发现与实际不符或由于某些条件限制暂且不能执行的项目,应及时向技术科提出并协商解决。

第九条车间主任及车间工艺员复核工艺规程后,应在工艺通知单上签字承认,并且严格执行该项规程,并及时下达给有关生产人员。

第十条各生产车间、工序必须严格施行工艺,按工艺要求对产品进行检查,如不符合工艺要求,应及时向生产车间、工艺员反映,检查、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立案记录。

第十一条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工艺与实物不符,必须进行工艺调整时,应及时向技术科反映,而不准随意更改和调整工艺。技术科调整好的工艺需经技术主管签字后,才能作为正式生产的依据。

第十二条下达生产车间的已经确定的工艺,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执行。如有损坏和丢失,查明原因后由技术科补发,各部门必须有专人对工艺资料进行妥善保管,不准随意涂改。

第十三条对违反工艺生产或随意变更工艺造成责任事故的人员,应赔偿5%~10%的经济损失,对严重者应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工艺员将工艺下达后,必须经常检查工艺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因工艺不妥而造成大批严重事故者,工艺员应承担事故责任。

第十四条进行工艺试验的备案手续。

(1)由提出部门填写工艺规程,一份送交技术科备案以便配合工作,其余部分送交与试验有关的部门或生产车间。

(2)对产品的质量影响较大,以及影响上下工序质量的工艺项目的变更,须填写申请书,提交技术科审核,经主管批准后,才可以进行变更。

第十五条工艺规程变更的审批。

(1)在技术主管的领导下,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与管理,并负责下达工艺要求。

(2)生产车间工艺员在车间主任领导下,负责贯彻工艺和技术服务,业务上受技术部指导。

(3)未经工艺性审查的产品设计图样,不予编制工艺文件,不能投入生产。

(4)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产品的设计修改涉及工艺、材料变动时,都应该由有关工艺员会签。

(5)生产车间的工艺路线(工艺流程)是产品从投料到产出成品的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工艺路线由技术科提出。

(6)产品工艺文件由技术科提出,并包含工艺卡、工艺守则和材料工艺定额资料。工艺文件要保证先进合理、正确无误、齐全成套、符合标准。

(7)产品的工艺文件由工艺员编制,技术主管审核,成套工艺由技术部主管会同有关部门批准。

第十六条违反工艺规程事故的登记。

(1)严格工艺纪律,发动员工对违反工艺规程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追查,并提出防范措施,防止再次违反。

(2)对于不遵守工艺规程,并造成差错事故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否造成了实际的损失,一经发现,主管部门负责人应该及时到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分析,并找出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以减少下道工序的损失,并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理,最后还要填写工艺规程事故报告单,送交技术科。

(3)对于影响车间生产质量的事故,应由技术科、生产科、质量科及有关部门、生产车间协商解决。

(4)下列情况应该作为违反工艺规程的事故来对待。

不按规定的工艺规程进行生产,生产车间或科室擅自变更。

技术科抄错工艺单、开错通知单。

工艺未经审定、制订不合理、造成批量损失。

原料、涂染料、浆料的成分搭配错误。

化验室化验结果不准确,配料单开错。

对上述各项事故,应该由技术科及时向个人、车间、部门提出,应追究责任并采取措施,按情节轻重记事故一次。如果本人及部门隐瞒,经其他部门提出时,应按情节轻重记违反工艺规程一次,并取消本人或部门当月奖金。

样品管理

第十七条领取样品。

(1)需要取样品的人员,必须持有生产科的通知单,才能到生产车间领取。

(2)对于送往省市、内外贸、商业部门的样品,应该到技术部门办理领取单,由技术科负责发放。

第十八条样品管理。

(1)应设立样品室,设专(兼)职人员负责,并建立样品专账,每月盘点一次,应做到账物相符。

(2)对于本厂生产的新花色、新品种、新工艺,必须留存两套存档。

(3)本厂样品和外来样品应分别保管。

(4)每件样品必须有:来源、生产日期、类型名称、厂号、品名及新花色、新工艺等简单情况。

(5)本厂各部门需要样品时,必须履行相应的借用手续,并定出归还日期。发生丢失、污染的情况应照价赔偿,不允许自行处理。

(6)保证样品室干燥、卫生、防霉、防鼠、遮光。

(7)除技术科的样品室外,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无权保管样品或向车间索取样品。

技术资料的管理

第十九条内部所有中外文技术图书、期刊、杂志、工艺资料、设计底样都要及时登记、编号、分类整理和保管。在未登记前,不得借出使用。

第二十条所有读者都应爱护技术图书,不准有污损、涂改、剪裁、损毁、卷折等情况。还书时,应当面检查,如有损坏应照价赔偿或加倍罚款。

第二十一条当外单位索取技术工艺资料时,应经技术主管同意,并报请厂长(总经理)批准。

第二十二条产品的工艺资料,除保留样品外,应把经鉴定合格的工艺处方及技术工艺文件一起归档整理,登记造册。

第二十三条存档资料应建账,保持账物相符、完整准确。如发现破损,应及时修补复制。

技术管理组织

第二十四条职责。生产技术研究会的工作职责是对下列工作进行研究、协调。

(1)不断提高、改进生产技术。

(2)研究新产品与新的生产技术。

(3)工程、质量、试验、管理上的各种问题。

(4)生产技术的引进、技术研究成果的对外公布。

第二十五条技术管理组织的构成。生产技术研究会的成员有生产部经理、副经理、生产主任、总经理和有关部门的经理。

第二十六条组织的运行。对于定期的技术研究会,由生产部经理组织;临时的技术研究会,由提出议题的部门负责人组织;事务性检查,由生产主任担任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