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哇!我最喜欢的寓言故事
5337500000004

第4章 励志篇(3)

夏天的时候,寒号鸟全身长满了绚丽的羽毛,样子十分美丽。寒号鸟骄傲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鸟了,连凤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于是它整天摇晃着羽毛,到处走来走去,还洋洋得意地唱着:“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

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鸟们都各自忙开了,它们有的开始结伴飞到南边,准备在那里度过温暖的冬天;有的留下来,就整天辛勤忙碌,积聚食物啦,修理窝巢啦,做好过冬的准备工作。只有寒号鸟,既没有飞到南方去的本领,又不愿辛勤劳动,仍然是整日东游西荡的,还在一个劲地到处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

冬天终于来了,天气寒冷极了,鸟们都归到自己温暖的窝巢里。这时的寒号鸟,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脱落光了。夜间,它躲在石缝里,冻得浑身直哆嗦,它不停地叫着:“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个窝啊!”等到天亮后,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一照,寒号鸟又忘记了夜晚的寒冷,于是它又不停地唱着:“得过且过!得过且过!太阳下面暖和!太阳下面暖和!”

寒号鸟就这样一天天地混着,过一天是一天,一直没能给自己造个窝。最后,它没能混过寒冷的冬天,终于冻死在岩石缝里了。

蜀鄙二僧

四川偏远的地方,住着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朝佛。”富和尚说:“你怎么去呢?”穷和尚回答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够了。”富和尚说:“许多年前我就打算买一条船顺江而下去南海了,可是到现在也没有去成。南海那么远,你就别指望了!”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朝佛回来了,把自己云游的经历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面有愧色。

西蜀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穷和尚能到达那里,凭的就是一股志气。他矢志不渝、不畏艰险,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秀才的“大志”

两个穷酸秀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事稼穑,不学无术,一天到晚装模作样,摇头晃脑,自作清高。衣服又旧又破,常常连肚子都填不饱,可他们依旧鄙视劳动。

一个炎炎的夏日,这两个秀才聚到一起了。他们走到村边,坐在一个大树墩上,一人拿着一把破旧的大蒲扇,不停地摇着扇,驱赶着蚊虫。他们看着农人正在地头辛苦地干活,颗颗汗珠滴在土地上,两秀才大发感叹。

一个秀才说:“他们真苦啊!这么累死累活的,落得个什么呢?我这一辈子虽说也穷酸,可是我只要吃饱了饭、睡足了觉也就行了。我最讨厌的就是像他们这样下地去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们太胸无大志了。将来有朝一日我得志了,我就一定先把肚子填得饱饱的,吃饱了再睡;睡足以后再起来吃,那该是多有福气呀!有了这样的福气,就算是实现了我的大志了。老兄,你说不是这样吗?”

另一个秀才不同意前一个秀才说的话。这个秀才说:“哎呀老兄,我和你可不一样啊。我的原则是吃饱了还要再吃,哪来的工夫去睡大觉呢?我要不停地吃,这才是享受人世间最大的乐趣。依我看,这才是我的大志!”

两个人喋喋不休地谈着他们的“大志”,原来只不过是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所以到头来也只不过是画饼充饥。

偷鸡者

有个人每天偷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正人君子做的事。”偷鸡贼说:“好吧,我改。首先我要减少偷鸡的数量,以后每月偷一只,等到了明年,我就彻底不偷了。”

如果明知道这样做不对,就应该马上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万字难写

汝州农村有个老翁,家道殷实,十分富有。可是他祖祖辈辈都是文盲,连“之乎者也”等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不识字干很多事都极不方便,老翁尝够了苦头,决心让儿子念书识字。

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他儿子学得很认真,牢牢地记住了,回去后就写给老翁看:“我学了一个字——‘一’。”老翁见儿子学得用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第二天上学,老师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两笔,说:“这是个‘二’字。”这回,儿子不觉得有什么新鲜了,记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三笔,说:“这是个‘三’字。”儿子眼珠一转,仿佛悟到了什么,学也不上了,扔下笔就兴高采烈地奔回去找到父亲说:“认字实在简单,孩儿已经学成了。现在不用麻烦先生了,免得花费这么多的聘金请先生,请父亲把先生辞退了吧。”见到儿子这么聪明,老翁高兴地准备了酬金辞退了老师。

过了几天,老翁想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就吩咐儿子一大早起来写个请帖。儿子满口答应了:“行,这还不容易吗?看我的吧。”

老翁看儿子很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时间慢慢地过去,眼看太阳都快偏西了,还不见儿子写好,老翁不禁有些急了:“儿子这是怎么了?”等了又等,老翁终于不耐烦了,亲自到儿子房里去催促。

进得门来,老翁见儿子愁眉苦脸地坐在桌边,纸在地上拖得老长,上面尽是黑道道。儿子正拿着一把沾满墨的木梳在纸上画着,一见父亲进来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么多,他为什么偏偏姓万呢?我借来了母亲的木梳,一次可以写20多划,从一大早写到现在,手都酸了,也才写了不到3000划!万字真难写呀!”

棘端刻猴

燕王喜欢精微细巧的东西,有个卫国人说:“我能在枣树刺的尖上刻出一只母猴。”燕王听了很高兴,把他养在宫里,给他很高的待遇。

燕王对他说:“我想看看您在枣树刺上雕刻的母猴。”

这人回答说:“如果想看,请您半年内不要去后宫,不能喝酒吃肉,而且只有在雨住天晴、光线半明半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枣树刺尖上的猴子。”

燕王只好继续养着他,却看不到母猴。

郑国的一位铁匠对燕王说:“我有做刻刀的经验,不管多么细小的东西都得用更小的刻刀来雕,所以雕刻的东西一定得比刻刀大才行。枣树刺的尖小得容不下刻刀啊,根本就无法雕刻。您试试能不能看看那个人的刻刀,就知道他能不能雕刻了。”

燕王说:“好法子。”就对卫国人说:“你用什么工具在枣树刺的尖上刻母猴呢?”卫国人回答说:“用刻刀啊。”

燕王说:“我想看看你的刻刀。”

卫国人说:“那我回住处给您取来吧。”便趁机逃走了。

螳臂当车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庄公有一次乘马车进山打猎,车轮正在滚滚前进时,庄公突然看见车道当中立着一只绿色的小昆虫,正怒气冲冲地举起两只前足,朝着巨大的车轮扑来,摆出准备同车轮搏斗的架势。

齐庄公十分好奇地问车夫:“这是什么虫子?”

车夫瞥了一眼回答:“这就是螳螂。这种小虫只知进,不知退,它不知道自己的力量,却敢轻视它的敌人。”

庄公长叹道:“这种昆虫要是人的话,一定会成为天下无敌的勇士啊!”然后他命令车夫倒转过来,绕道行驰,不要碾伤螳螂。

齐国的勇士们听说了这件事情,知道齐庄公崇尚勇敢精神,更加懂得自己应该怎样为国家出力。他们个个效仿螳螂,在和敌人对战时,只进不退,因此打了几场大胜仗。

蒙人叱虎

蒙这个地方有一个人,穿上狮子皮走到野外,老虎看见他就跑开了。这个人认为老虎害怕自己,回到家里,越想越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第二天,他穿上狐皮到野外去,又碰上了老虎。老虎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他,他见老虎不害怕自己,很生气,就大声叱骂,结果惹得老虎发怒,把他吃掉了。

八哥噪虎

喜鹊在树枝上筑了巢,有一只老虎从树丛中钻出来,喜鹊见了老虎大叫起来,八哥听到喜鹊叫,也跟着乱叫起来。

一只雅鸟闻声赶来,问喜鹊:“老虎在地上走,和你有什么关系啊,你叫什么呢?”喜鹊说:“老虎一叫就会生风,我怕大风把我的窝掀翻呢,所以大叫想把老虎赶跑。”

雅鸟又问八哥为什么叫,八哥回答不出来。雅鸟笑着说:“喜鹊的窝在树枝上,怕被风掀翻,所以害怕虎啸;你的窝在土洞里,跟着喜鹊乱叫什么呢?”

荆人畏鬼

楚地有一个人非常怕鬼,他听到树叶声和老鼠爬行的声音,都认为是鬼来了。一个小偷知道了他这一点,就在夜晚爬上他家的墙头学鬼叫。这个人听了吓得要死,连眼睛都不敢瞟一下。小偷这样吓了他五六次,就进入他的房子,席卷了所有的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