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哇!我最喜欢的寓言故事
5337500000005

第5章 哲思篇(1)

不皴手的药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结的果实很大,用来装水,却不够坚硬;想把它做成瓢,却又平又浅,盛不下东西。实在没有用,我干脆把它敲碎了。”

庄子说:“您真不会利用东西啊!我们宋国有户人家,会制作不皴手的冻疮药,靠了这药,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浣洗丝纱为业。有个外地人想用百两黄金的高价购买药方。这家人聚在一起商议说:‘咱们祖祖辈辈浣洗丝纱,收入不过区区几金,这次一下子就可以得到百金,还是卖给他吧。’外地人得到秘方后,去游说吴王。那时,越国出兵侵犯吴国,吴王就派他领兵迎战。当时正是冬天,双方展开了水战,因为吴国的将士有不皴手的秘方,手脚没有冻裂,所以士气大振,大败越国。战后,吴王封给他土地,让他做了大官。同样的药方,有的人用它得到封赏,有的人仅用它来维持浣洗的职业,原因就在于用法不同。您的葫芦那么大,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做成腰舟,飘游于江河湖泊之上呢?您只考虑用它来盛东西,真是不开窍啊!”

庖丁解牛

一个叫丁的厨师为梁惠王杀牛,他用手按着,用肩靠着,用脚踩着,用膝盖顶着牛,只见牛骨牛肉很快分离开来,回声清脆响亮。他姿势的优美,比得上《桑林》的舞蹈;那声音的动听,合乎《经首》的节奏。

梁惠王赞美道:“啊,妙极了!你的技艺怎么如此精妙呢?”

厨师放下刀子回答说:“我追求的是宰牛的规律,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当初我刚开始学宰牛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头完整的牛;三年之后,我就只注意牛的各个部分,再也看不到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已经不必用眼睛去看它,只用心神去体会它,我五官的作用停止了,精神的作用就自然施展开来。杀牛的时候,我劈开筋骨之间的空隙,把刀划入骨节间的通道,完全按照牛的生理结构操作运刀。那些支脉、经络、筋腱我从不去碰,更不用说大骨头了。技术高明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是因为用刀去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要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去砍骨头。这把刀我已经用了十九年了,宰了几千头牛,可是刀刃依旧像刚刚磨好的一样。牛骨之间是有空隙的,我的刀刃又薄,把薄薄的刀刃伸进骨缝中当然是绰绰有余,所以十九年过去了,我的刀还是锋利如初。即使这样,每次碰到筋骨交结的地方,觉得挺难解决的话,我还是小心谨慎,目光专注,动作放慢,用刀轻轻地移动,终于哗啦一声,牛体便分解开了。这时我提刀站立,环顾四周,心满意足,再把刀好好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妙啊!听了丁厨师的话,我懂得了养生的道理。”

画鬼最易

有个人为齐王画画,齐王问:“什么东西最难画?”

画家说:“画狗和马最难。”

“什么东西最容易画呢?”

画家说:“鬼怪最容易画。狗和马,是人们都熟悉的,画得稍有不像,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最难画。至于鬼怪,那是无形的东西,谁也没有见过,所以最容易画。”

胡编乱造,胡写乱画,这是最简单的事;但要真正认识客观事物,并恰如其分地表现它,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

井底之蛙

一只青蛙生活在一口废弃的浅井里,它对东海来的一只鳖夸耀说:“我真的很快乐!想外出的时候,一下子就能跳到井栏上;累了就回到井里,在残破的井壁边休息。我跳进井水中,水刚刚没过我的胳肢窝,托着我的下巴,我蹦啊跳啊,烂泥也只没过我的脚丫。看看周围那些虾蟹、蝌蚪之类的,没有谁能比我快乐。而且这是我的地盘,我跳跳停停,逍遥自在。你到了这里,怎么不进来看看呢?”

鳖的左脚还没有踏进浅井,右膝已经被卡住了。于是,它慢慢地退了回去,告诉青蛙关于海的事情:“即使用千里来计算,也说不出它的广阔;即使用千丈来测量,也算不出它的深度。大禹治水的时候,十年九涝,海水也没看出增多;商汤的时代,八年中倒有七年是干旱的,海水也没见减少。大海啊,时间长短对它的容量没有什么影响,旱涝也不能使海水涨落,这是我居住在东海里的最大快乐!”

青蛙听得惊呆了,觉得若有所失。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一个人,想买一双鞋。他事先量了一下脚的尺寸,把尺码放在座位上了。到集市上买鞋子时,才发现没带尺码,他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回家取尺码。等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没有买到。

有人问他:“你怎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呢?”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已经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最后还不思悔改。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刻舟求剑

楚国有个人乘舟渡江,一不小心,他的剑从船上滑落到江中。这个人急急忙忙在船边上刻了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船停了以后,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丢失的剑。

船已经行走了,可剑掉下去不会和船一起走。如果这样去找剑,不是很荒唐吗?

画蛇添足

楚国有个贵族祭祀祖宗,祭祀完毕后赏给门客们一壶酒。众门客商量:“咱们这么多人,一壶酒也不够喝啊,咱们就在地上画蛇吧,谁先画完谁先喝。”

一个人先画完了,拿起酒来想要喝,又想:他们画得真慢,我还能给蛇添上脚呢。于是,他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完了,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说完就把酒喝了。

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他应该得到的那壶酒。

惊弓之鸟

射箭能手更赢陪着魏王站在高台下面。更赢抬头看见飞鸟在天空飞翔,就对魏王说:“我只要一拉弓,飞鸟就会落下来。”魏王疑惑道:“你射箭的本领有那么高吗?”更赢说:“可以。”

过了一会儿,有只大雁从东边飞过来,更赢虚发一弓,大雁应声落地。魏王十分惊奇:“想不到你的技术竟然达到如此神奇的地步!”更赢说:“这是一只受伤未愈的失群孤雁。”魏王问:“你怎么知道的?”更赢回答说:“它飞得很慢,叫声也很悲伤。飞得慢是因为身上有旧伤,叫得悲伤是因为它离群已经很久了。它旧伤没好,惊心未定,一听见弓响,就拼命振翅高飞,以致旧伤破裂,这才跌落下来。”

南辕北辙

魏王想要攻打赵国的邯郸,季梁听说此事后,从办差事的半路上急急忙忙赶回来,衣服来不及整理,头发来不及梳洗,就去拜见魏王,说:“我从外面回来,在大路上见到一个人正驾着车往北走,他告诉我说他要到楚国去。我说:‘你到楚国去,怎么向北边走呢?’他回答说:‘我的马好啊。’我说:‘就是马再好,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也多着呢。’我说:‘路费即使再多,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驾车的技术高超。’其实这些条件越好,他离楚国就越远了。大王您一直想称霸天下,得到天下人的拥护,现在却仗着国家强大、军队精锐去攻打邯郸,以便扩大疆土成就功名。您越是这样做,就离称霸天下的愿望越远,这正像要到楚国去反而向北边走一样。

太阳的比喻

有一个天生的瞎子,从来没有见过太阳。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就像一只铜盘。”他摸到一个铜盘,敲了敲,听到当当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就以为是太阳出来了。

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亮像蜡烛。”他摸了摸蜡烛,觉得蜡烛光滑笔直。过了几天,他摸到了一支竹管,便以为这就是太阳。

太阳和钟、竹管的差别是很大的,可是瞎子却不知道它们有什么不同。这是因为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太阳,只是听别人说太阳如何如何。

乌贼求全

乌贼能吐出墨汁让海水变黑。一天,一只乌贼在海面上玩耍,担心别的动物看到它,就吐出墨汁把自己隐藏起来。一只海鸟看到海水变黑,起了疑心,知道下面有鱼,于是俯冲下去把它捉住了。

乌贼只知道墨汁能隐藏自己,却不知道墨汁也能暴露自己。

威无所施

一个妇女把两个小孩放在沙滩上,自己在水边洗衣服。这时,一只老虎从山上下来,妇人见了,急忙沉到水里躲起来。两个小孩照样在沙滩上玩耍,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老虎注视了孩子很久,甚至用脑袋去碰碰他们,希望孩子能害怕它,可是孩子对它的举动一点儿也不感到奇怪。老虎怏怏地走开了。

老虎袭击人的时候,一定是先拿威风吓人。面对无所畏惧的人,它的威力就无从施展了。

赵人患鼠

赵国有一户人家被老鼠害苦了,就到中山国去借猫,中山人给了他一只。这只猫很会捉老鼠,但是也喜欢捉鸡吃。一个月之后,他家的老鼠被捉干净了,而鸡也被吃光了。他的儿子认为这只猫是个祸害,对父亲说:“为什么不把它除掉呢?”

父亲说:“我们的祸患在于家里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老鼠偷吃粮食,咬烂衣物,钻穿墙壁,啃坏家具,这样下去我们就要挨饿受冻,这比没有鸡更糟!没有鸡,我们只不过不吃鸡肉罢了,离挨饿受冻还差得远呢!为什么要把猫除掉呢?”

师旷调琴

晋平公让人制作了一张琴,琴上的弦大小粗细都一样,没有大弦和小弦之分。他让师旷来调琴,师旷调了一整天,也调不出个曲调来。晋平公很不满意,埋怨师旷。师旷说:“一张琴,大弦为主,小弦为辅,大小相和,才能有音律。可是您的琴所有的弦都一样,失去了它原有的和谐,这样的琴让人怎么调呢?”

有一条龙从天上落下来,坠入村子里。它十分笨拙地爬进一个绅士家里,绅士家的大门刚好能容下它庞大的身躯,它只好硬挤进去。这家人吓得四处逃窜,有些人爬上高处,又是放爆竹,又是大喊大叫,一时间轰轰隆隆,惊天动地,龙这才离开绅士家,爬进门外的一个水坑里。可是这潭水还没有一尺深,龙在里面滚了一身泥,用尽力气向空中跳跃,飞不过一尺多高,就掉下来。龙只好蜷在泥水里整整三天,无数的苍蝇落在它的鳞甲上。忽然,雷声大作,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龙抖擞精神,腾空而去。

狮猫与大鼠

明朝万历年间,皇宫里出现一只特别大的老鼠,个头赶得上猫。大老鼠毁衣盗食,造成很大危害。宫里派人到民间寻找好猫来捕鼠,可是寻来的猫总是被大老鼠吃掉。

这时,恰好外国进贡了一只毛色如雪的狮猫。宫人大喜,把狮猫抱到大老鼠出没的屋子里,然后关门闭窗,在门外看它的动静。狮猫伏在那里一动不动。过了好久,老鼠出来了,它一发现猫,就凶狠地向猫猛扑过去,猫避开它,跳上桌子,老鼠也跟着跳上去,猫又一跳而下,老鼠穷追不舍,也跳下。这样跳上跳下,不下百次。宫人们大失所望,以为狮猫害怕大老鼠,只会躲避。不久,老鼠的行动渐渐迟缓下来,大肚子一起一伏,喘着粗气,不得不蹲在地上休息片刻。狮猫忽然冲过去,利爪揪住了老鼠的脑袋,利齿咬住了老鼠的脖子,与老鼠翻滚撕咬起来。狮猫呜呜地叫着,老鼠发出啾啾的哀鸣。大家急忙打开门,进去一看,老鼠已经被咬死了。

狮猫当初躲开老鼠,并不是因为胆怯,而是在等待老鼠疲惫懈怠的时机。

楚王好细腰

楚灵王喜欢细细的腰身。灵王的臣子们为了使腰身合乎国君的喜好,一天只吃一顿饭,而且每次扎腰时先屏住呼吸,勒了再勒,把腰带系好。这样时间长了,个个饿得头昏眼花,扶着墙才能站起来。

一年以后,满朝的臣子都面黄肌瘦了。

扁鹊论疾

扁鹊去拜见蔡桓公,站了不多时,说:“您皮肤上有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加重的。”

蔡桓公说:“我可没有什么病。”

扁鹊告辞了。蔡桓公对旁边的人说道:“医生啊,就是喜欢治疗没病的人,好让人家觉得他有多了不起。”

过了十天,扁鹊又去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不治疗的话会更严重的。”蔡桓公没理他。扁鹊告辞后,蔡桓公又为此事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次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深入肠胃,不治疗的话会很危险的。”蔡桓公又没理他。扁鹊走后,蔡桓公又生了一阵子气。

十天后,扁鹊看见了蔡桓公转身就跑。蔡桓公打发人去问为什么。扁鹊说:“疾病在表皮的时候,用药汤洗浴或者热敷就可以治愈了;在肌肉上,用针灸可以治疗;在肠胃里,服用汤药也还可以治疗;在骨髓里的话,生命就归老天管了,人力已经无可奈何。现在大王的病深入骨髓之中,我没有办法为他医治了。”过了五天,蔡桓公身体疼痛,急忙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往秦国了。蔡桓公不久就病死了。

昭支显买牛

古时候,南海边上一个山区里不出产牛,这里的人也都没见过牛。山区里有个年轻的小伙子叫昭支显。

有一天,一个人牵来一头幢牛,体格像獒犬那么大,牛角像蚕茧和栗子那么大。昭支显惊恐地问:“这是什么东西?那人说:“这叫幢牛。”昭支显只见过一种叫牦牛的木雕,有八寸多高,一尺长,比牛小多了。于是,他就把这头幢牛买了下来,逢人便夸这头牛多么大,是天下无双的。

他喜欢买牛的名声越传越广,不断有人到他家登门拜访,先后有人向他推荐了三头牛,一头三百斤,一头六百斤,一头一千斤,他都一一买下了,心里十分得意,认为自己的牛是天底下最大的牛。

又过了些天,有个叫梁都之舟的人来拜访他。他牵出体重一千斤的那头牛,向梁都之舟夸耀说:“你见过这么大的牛吗?”

梁都之舟说:“这还不算大。合浦一带有一种犁牛,颈项上的肌肉隆起,颔肉下垂,体重有三千斤。你何不把它买来呢?”

昭支显一听,连忙派人赶到合浦,又把犁牛买回来了。见了犁牛,他惊叹不已,连连说:“像这样的大牛,难道还有比过它的吗?”他高兴得手舞足蹈。

有一天,公孙伯光来拜访昭支显,昭支显牵出犁牛来,让他判断一下这头牛是否是最大的牛。

公孙伯光对他说:“这还不算天下最大的牛。我听说岷山和峨眉山的山谷里有一种擎牛,它的体重有七千斤,你何不把它买来呢?”

昭支显听到公孙伯光的话,半信半疑,不相信吧,别人推荐的几头牛从三百斤到三千斤,确实头比一头大;相信吧,三千斤的犁牛已经够大了,怎么验证一下呢?

于是昭支显告别家乡,从南海边长途跋涉,走了好长时间才来到岷山和峨眉山的山谷里。到那里一看,擎牛果然像公孙伯光所说的那么大。

昭支显深有感触地说:“假如不是别人告诉我,我始终认为幢牛是天下最大的牛,还为此而骄傲自大呢!”

不死之药

有人向楚王献长生不老的药,守门的官员连忙把药送进王宫。一个卫士问:“是吃的东西吗?”那人回答:“是可以吃的。”卫士就一把抢过来吃了。

楚王大怒,要杀掉这个卫士。

卫士求人对楚王说:“客人献给您的是不死之药,我吃了,大王却把我杀了,这不就成了送死的药了吗?您杀死了我,就等于是在告诉人们您受了献药人的欺骗。权衡利弊,您倒不如饶了我。”

楚王就没有杀他。

凿井得一人

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需要到外边打水。因此,家里必须有个人经常外出去干这个活。家里打了一口井以后,他告诉别人说:“家里打了一口井,就等于多了一个人啊。”

有人听说了就传开了:“老丁家打井挖出一个人来。”

宋国人都在传扬这件事,后来连国君也听说了。国君派人问这户人家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解释说:“我们的意思是:凿了井以后,家里省出人手,便多了一个劳力,并不是打井的时候挖出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