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文化建设管理
5325600000035

第35章 文化的分类分析方法(1)

对文化分类问题的探索,作者1997年在其《管理学新原理——卓越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一书中,紧紧扣住对人的价值的认定假设和判定这一点,对文化进行了分类,其分析思路和方法至今仍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在这本书的分析中,笔者把文化分成了四种,即无为出世型文化、物本交易型文化、权本等级型文化和人本人性化文化。下面展开进行分析。

一、无为出世型文化

1无为出世型文化的特点

这种文化完全否定人生的价值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定人生只不过是孽海受苦或者负罪受罚,视人生为一种不得已的负担。并且自己也无法摆脱这种处境,什么都是天意,是上帝、先天早已事先安排好的。其特征如下:

(1)否定人生的价值。

认为人在造物主和上帝面前是无所作为的,谁也无法抗拒上帝和先天的安排,个人所能作的选择只能是驯服地听任造物主和上帝的摆布。人本身的存在除了体现造物主和上帝的旨意之外,没有任何价值,也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人不能自主,只能顺应外部力量完全无所作为,人生的价值也就没有了。一个人能做什么、能做成什么,并不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造物主和上帝的安排。他能做什么、做成了什么并不能体现他个人的什么价值,而是造物主和上帝的奇迹。人在这种情况下所能做的就是顺应造物主和上帝的安排,或者虔诚地敬奉上帝,通过这种虔诚地敬奉上帝——贿赂上帝而获得上帝的眷顾,重新给予安排。

(2)否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意义。

因为已认定人生没有价值,所以任何主观能动作用都不会有任何结果,坚信“命中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除了安分守己、乐天安命之外,其他都是多余的。不要有自己的企求,也不要有自己的奢望,一切都由造物主和上帝安排,任何努力和追求都是枉然。在这种情况下,人不再是自己存在的原因,而仅仅是造物主和上帝的意志对象。是上帝安排让你做人,如果你不顺从上帝,上帝甚至会惩罚你让你来生做牛做马。富贵和贫贱也都没有差别,富贵是上帝的意志,贫贱也是上帝的意志,与自我努力没有任何关系,有成就者不要志高气昂,受挫者也不必自艾自怨。

(3)否定人生的目标。

人生没有价值,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多余的,不会有结果的,所以人生的目标也就是多余的。因而认定人不过是徒具人形的一种过渡性存在物,与山水草木、牛马虫豸没有什么区别。人的一生和它们的存在也没有区别。人若要给自己设定目标,不仅毫无意义,而且还会让人生感到痛苦。

(4)其行为特征是无所谓的。

因为人生没有价值,人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不存在,人也就不具有主体性,也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寻求,所以干什么都是无所谓,能否干成什么也是无所谓的。人的意志行为是有目的的,若没有了目的,行为当然也就无所谓了。人是无能为力的,如何干也就无所谓了,因为能力都是造物主和上帝所拥有,有谁还会关心如何干呢。加之人生没有价值和意义,因而干与不干也就无所谓了。人生本身就没有意义和价值,人自身的存在也就是多余的,还有什么必要去努力呢?人的存在本身,也只不过是因为造物主和上帝要人存在这一旨意不好违抗才存在,所以什么也就都是无所谓,生无所谓,死也无所谓,贫穷无所谓,富贵也无所谓。

(5)其心理特征是不争。

人没有自己的追求,也无法有自己的追求,所以人们在心理上就感觉到任何一种形式抗争都是多余的。因而处事待人都以一种不争的态度来对待,把一团和气看得高于一切。甚至认为同船渡也是五百年所修成的缘分,能在一起共事、能有机会相互交往,这都是多年修成的缘分,每个人都必须珍惜。没有必要仅仅是为并不是自己所能够争来的东西而伤了这个缘分。

图3-1企业文化的四类十一种分类法通过以上五个特征的分析,或许人们已经感觉到这种文化已经远离现实,是天方夜谭,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其实不然,我们如果用心观察,在南亚和东南半岛的一些国家仍可以找到这种文化的痕迹。在这些地方的企业中,从老板到员工、从管理者到被管理者,都认定天命高于一切。让你做下属并忍辱负重,你就不要有抱怨,这是天命。下属看上司也是如此,你来管理我们,有权向我们发号施令,你也不要神气,这是天命。下辈子倒个位,也许就是我来管你们了。人们普遍有这样一种意识,所以这种无为出世型文化也就仍然在现实中存在着。不过,在激烈的大市场中,任何一个企业面对的环境就是一个动物世界,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是通行的规则,因而使这种无为出世型文化,无法在这种动物世界中延续和发展。

2无为出世型文化的优点

这种文化的优点是人与人之间没有矛盾,相互之间也可以做到关爱,但每个人似乎都是在为不可抗拒的上帝出差、效劳。因而彼此之间还会感到有一种团队精神,每个人也会感到有一种归属感。在这里的人没有心理压力和负担,尽管没有什么令人兴奋的愉快事,但也没有人感觉到有什么不快。这对于以求安定为主旨的社会的确是一种比较好的文化。

3无为出世型文化的缺点

这种文化的缺点是效率太低。没有人寻求效率,也没有人认为效率会是一个问题。在这种文化中,要引进一种新思想,新观念是很困难的,没有人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人们对什么事都无所谓,所以任何激励措施也都是无效的,就像一个泥青池,扔进一个石头也难以产生一点涟漪一样。他们都没有追求,也无法用所追求的目标物进行激励。即使对他给予关怀,他也不会感激,他感到什么都是天意,你关怀我也是天意安排。你对他施以惩罚,他也不会有多少抱怨,他也认定是应当如此。所以在有这种文化的企业中,不可能谋求什么管理效益,也无法谋求管理效益。

我国沿海省份的一些民营企业,为了获得更低的劳动成本优势,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缅甸、老挝等地,就遭遇了这种文化的困扰。在当地聘用的员工受小乘佛教的影响,无为出世文化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生产效率低下、需要赶订单时,没有人愿意加班,即使是增加加班工资提高奖励幅度,也没有用。最后,有的企业不得不再转移回国内。

二、物本交易型文化

1物本交易型文化的特点

物本交易型文化,相对于无为出世型文化,在人的价值观念上是一种进步。它不再否定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认定人生就应该有自己的追求。但是它把人生的这种价值和意义,仅仅定义在人的生理感官的刺激和满足上,认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吃好、穿好、玩好。它所倡导的人生价值观念是“人生短暂,需及时寻乐”。所以“得行乐时且行乐”,“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叫花落空折枝”。

这种文化强调人生的物质享受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让人们为了实现这种物质享受而去努力。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化为一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都是为了金钱和财富而相互利用对方进行的交换,并最大限度地获得金线和财富。金钱和财富的积累也就成了人生的价值,因而谁的钱越多,谁的人生价值也就越大。在人与人之间,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争斗。

这种文化相比无为出世型文化的一个最大特征是,它可以通过人们对金钱财富的追逐而激励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提高企业管理效益成为可能。当人到了无所求的地步,也就无法使其为之所动,人也就变成了一个个不怕水烫的死猪了。人只要有所求,就能够用他所求来诱导他,这就使管理成为了可能。

这种文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1)金钱、物质利益是唯一能够打动人心的诱惑。

用于激励人行动的措施成了唯一的金钱、物质利益。在这里,人们谈论的都是钱,“干这件事可以赚多少钱”,“干好了这件活儿给多少钱”。钱成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媒介,人与人之间都是为了钱而交往和合作。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任何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与不快都跟钱相关,也都可以用钱来抹平。

(2)人们高度重视金钱物质利益。

在人与人相交的过程中,总是锱铢必较。因为金钱、财富是人生价值的唯一体现。人生是短暂的,因而使之对金钱、财富的积聚和物质享乐总是没有终极的满足。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更多的财富,实现更多的满足。所以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谁都不会放弃任何一点应该属于自己的金钱财富和物质享乐。

(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简单。

需要他人为你提供什么帮助时,首先就应该想到能给他人支付多少金钱作为代价。若没有想到这一点,无论对方如何承诺,最后都会成为空谈。

(4)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被彻底拉掉。

在这里,感情和情义也到了论斤论两出卖的地步。给钱给物就有感情,有情义,不给就是无情无义。所以管理者要被管理者做好工作,就必须细心地核算他做好工作必须付出的努力有多大,给多少金钱回报才能让他动心,才会使他严格要求自己,付出真心和努力把工作做好。也只有这种管理才能成为这种文化中的有效管理。

(4)金钱具有无限的力量。

资本在这种企业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资本的所有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工人呼来喝去。工人也认同这一点,他们即使感到内心不平,也能够容忍。“谁让自己没有钱呢?”“有一天我赚够了钱也会像他们一样。”有人把这种意识称为货币拜物教,道理就在此。

2物本交易型文化的优点

这种文化的优点,是可以通过金钱、财富的激励而创造比较高的企业组织运行效率。因为人们都向往钱,也都在乎钱,所以钱就对他们具有十分大的吸引力。运用钱就可以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掘出来,变成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管理操作上也比较简单,干得好就发奖金、加工资,干事的人就会很有积极性。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私营企业的发展之所以能取得比较好的效益,直接与这一点相关。人们普遍贫穷,金钱物质利益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吃饱穿暖是加在每个人身上的一种重负。谁能给较多的钱,他就给谁多干活,从而使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在设备、技术都比国有企业落后很多的情况下,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在国有企业,工人有一个虚浮不实的主人翁地位,但在工作的经济回报上不直接、不对等,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在工资收入上没有体现出来,所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总是高不起来,因而使设备和技术都领先的国有大厂,却败给了手工操作、敲敲打打的小作坊。其原因就在于此。

3物本交易型文化的缺点

这种文化的缺点是难以形成企业的凝聚力,人们都从金钱的角度考虑问题,从没有人真正关心对方。做企业的老板、管理者的,今天有活儿就给钱让你干,明天没了订单就让你走人,等有了订单再招人。做工人的,也只是考虑我所付出的劳动,是不是即刻得到了应该有的经济回报,如果有另外一家企业能够多给三块五块,他会毫不犹豫地辞职,转投于他人门下。人们都从金钱的角度考虑问题,两眼都只是盯着现利、现得。员工如此,老板也如此。没有人从长远的角度来思考企业发展问题,也没有人想到要从企业的长远规划着想,稳定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甚至对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和投入。老板和员工仅仅是一种一手交货一手交钱的买卖。甚至老板还会欺骗员工,克扣员工应该得到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