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文化建设管理
5325600000022

第22章 强势企业文化的基本要求(1)

在第一篇中我们已作了分析,企业组织需要的仅仅是强势企业文化,只有强势企业文化才能推动和促进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保障企业基业长青。因为它不仅是建立在企业组织共同价值观念基础上的行事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总和,而且是必须通过不间断的努力,才能发展积累起来的一种不可让渡转手的特有资源。

一个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持续获得并经久维持市场竞争优势,不是靠它所拥有的某项特别技术、某位特别能人、某个社会力量、某种物质资源,而是不能出让、不能模仿、不能盗取、不能偶得,而又具有持续稳定作用的企业文化。一项特别技术、几位特别人才、一个社会权力、几种垄断资源,可能让企业在一定时期获得辉煌,但它们无法延续和维持这种辉煌。凡是依赖于可让渡转手的东西所获得的辉煌,当它们被让渡转手弃之而去时,辉煌也就终结了。而不可让渡转手的企业文化,却只要保证它与企业的内外部实际相吻合,也就可以通过它保证企业辉煌经久常在。

因此,文化建设管理规范化,绝不仅仅是对原已形成的企业文化进行一些梳理,让它统一化、形象化、制度化,而是要构建一种能推动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势企业文化,并且要保证所设计、构建的企业文化直接成为强势企业文化。何为强势企业文化?

从总体上分析,它必须满足性质上的先进性、特征上的实用性、体系上的完整性、发展上的自动性、理论上的严密性、形式上的简洁性、表现上的艺术性、作用上的广泛性等八个方面的要求。下面分别就其内容和具体要求进行讨论分析。

一、性质上的先进性的标准要求

1性质上的先进性的内容分析

所谓企业文化在性质上的先进性,也就是所设计、构建的企业文化,必须能够代表企业组织所在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广泛吸纳当代科学发展的成果,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成果,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稳定而长久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如果企业文化不具有先进性,是落后的,甚至是腐朽的,那么这种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只会带来阻碍作用,甚至直接分裂腐化企业组织。因为落后、腐朽的企业文化,即使创造出片刻的辉煌,也只能让企业的发展昙花一现,像流星一样,仅仅在夜空中留下短暂瞬间的光亮。文化建设管理规范化,首先必须清除这些对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有害的东西。比如,有些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不寻求科学的思路和方法,而迷信于风水先生,或者信奉有超人的神力,把企业的发展,寄托于虚幻无影的风水和神明,而不是求助于人和事。这种企业文化肯定不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任何帮助,最多能给企业经营领导人的投机取巧心理带来一种安慰。再如,在企业内部拉帮结派、行贿受贿、裙带网罗盛行等,这种企业文化只会腐蚀企业组织的肌体,把企业推向死亡的绝路。

企业文化作为建立在企业组织共有价值观念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和行事习惯的总和,必然体现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性质。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性质,本身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逻辑关系,可以通过逻辑推论予以证明,它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设定。其所认定的应该是什么和不应该是什么,属于一种由人自我作出的臆断。也就是说,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本身并不存在确定的内涵,而是企业组织的相关成员赋予了它以特定的内涵。这种内涵,一经被企业组织成员所赋予,并为企业组织成员所认同,即相信了这种内涵的真实性,也就必然把它当做客观的东西对待,不仅会依照其内涵进行行为选择,而且还会直接把它当做思考、认识外部世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这就使人们为自己所赋予的这种内涵所束缚,使它成为束缚自己行为的茧。在这一点,人是不折不扣地在行作茧自缚的蠢事。人作为一个有意识的存在,又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意识,不可能没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不可能不作茧自缚。

图2-1强势企业文化的八大特性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会设定自己的“应该”——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性质进行假定,并且还不自主地依照这种假定来行动。这里所设定的“应该”,也就是人的价值观念。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选择;有什么样的行为选择,就决定了会有什么样的作为;有什么样的作为,也就决定了他在社会中可取得什么样的地位,实现什么样的价值。

因此,设计、构建的企业文化,在性质上如果不具有先进性,不仅会使企业自主设计、构建企业文化的活动成为毫无价值的事,相反还可能误导员工的行为选择,扭曲他们的意志行为方向,就像“读书无用论”曾误掉了一代甚至几代中国人一样。

2性质上的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其要求的具体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

(1)必须充分体现人性化原则,尊重和维护每一个人的价值、尊严、地位和个性。

(2)必须崇尚科学、信科学、用科学,并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寻求企业发展,创造辉煌的途径。

(3)不允许存在伪科学的腐朽东西,包括敬神、看风水、算卦、抽签、许愿等,对伪科学的腐朽行为,必须彻底地进行清理、清除。

(4)不允许有与腐朽的社会关系形式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存在,包括任人唯亲、官本位制、裙带关系、家族意识、帮派行为,等等。

(5)必须坚守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行为准则,使企业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仅仅通过自己的价值贡献来谋取自己的价值需求满足。

(6)必须倡导社会公德、社会责任,保证企业合法经营,在经营中,不做任何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事。

(7)必须尊重客户,把为客户提供价值满足,作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和发展的唯一途径。

(8)倡导创新,通过创新谋求企业发展,通过创新为企业发展作贡献,通过创新保障企业发展的价值增值和积累。

(9)倡导效益,不允许做任何无效益的事,把效益作为评价企业组织所有活动的标准。

二、特征上的实用性的标准要求

1特征上的实用性的内容分析

所谓特征上的实用性,也就是要求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的内外部实际相适应,不能追求超越企业实际的“高大全”。这不仅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来界定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性质,而且只能从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上去界定,以保证企业文化能充分起到企业发展的稳定器和发动机的作用。

任何一个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目的,都是直接服务于其发展战略的实施,并通过对它的设计、构建来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企业文化如果不能与企业的实际相吻合,这种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发展就是两张皮,它无论有多么高的艺术性,无论多么令人眼花缭乱或让人激动,都不会有任何价值,在它的建设上进行的任何投入也都是浪费。企业要存在,要发展,必须通过价值创造和价值交换获得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企业不是社会公益组织,它的发展不可能靠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不断捐助来维持。这也就决定了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必然具有完全的功利主义性质,在文化建设上的投入,仅仅服务于企业发展的目的,保证企业文化能在企业发展中充分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这就是企业文化在特征上的实用性要求。

2特征上的实用性的具体要求

其具体要求,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文化的性质选择,必须与企业发展的阶段及发展战略实施的要求相吻合。文化建设不仅不能寻求纯粹的艺术形式,而且连娱乐性的艺术形式创造也不是文化建设的目的,除非它是一个娱乐服务企业。

(2)对企业文化的内容和性质要求的界定,必须充分考虑到企业组织构成人员的素质,以及他们对一定价值观念的认同能力和接收程度,不能做过于曲高和寡的事。

(3)企业文化的内容和性质要求必须与企业所存在于其中的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相统一,以避免因为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相冲突而被限制,影响企业的发展。

(4)企业文化的内容和性质要求必须超越企业所存在于其中的社会的腐朽落后社会文化,以使这种超越成为整合社会资源的引力源。

(5)文化建设,必须起到优化企业的经营宗旨和经营方针的作用,以使企业文化核心层的价值观念的内容和性质要求与企业的经营宗旨和经营方针实现统一。

(6)企业文化的内容和性质要求,必须与企业的行业特征相适应。发生不相适应的问题时,只能调整企业文化以适应企业的行业特征,而不能相反。

三、体系上的完整性的标准要求

1体系上的完整性的内容分析

要让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保证这种企业文化在体系上系统完整。如果企业文化仅仅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意识和想法,不系统、不完整,也就无法对员工的意志行为的选择起到引导、规范作用。不系统、不完整的意识和想法,本身还只能是一种软弱无力的思想观念,既无法让人认同,更不可能让人把它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行为准则。企业文化也只有在体系上完整,使其本身成为一个具有渗透力、影响力的思想理论体系,使接触到它的人,无法忽视它的存在,无法不被它吸引,无法不关注它,进而由关注到认同、接受,到最后自觉地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选择。

体系上完整,也就意味着它在理论体系上已经完备,已具有了逻辑的力量。价值观念本身不能进行是非、对错的客观检验论证,但其内涵的构成和相互关系,却可以进行逻辑论证。内在结构是否恰当,内在关系是否融合,这种结构和关系能否经得住逻辑的批判,会直接制约这种企业文化的生命力。不成体系,不合逻辑,也就不会有感染力,不能让人信服。这样的企业文化是很难传播出去的,也是不可能征服企业组织成员的心的,所以也就很难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力量。

图2-2人之所助者,信也体系上完整的企业文化,在其构成上必须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九个构成要素。尽管在不同的企业中,不同的构成要素会因为其价值和作用,受到自主认识程度的限制,而在被重视程度上存在差异。但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缺失,缺失任何一个方面,这个企业文化在体系上也就是不完整的。这四个层次、九个要素的构成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这种体系上的完整性要求,不仅必须根据其相互关系全部设计、构建出来,而且在构成企业文化核心层的价值观念的内容上也必须完整,它包括三组九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组是内部管理关系。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的关系,即:

(1)投资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2)劳动者与企业劳动设施之间的关系。

(3)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4)员工与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

(5)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与员工个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组是外部营销关系。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关系,即:

(1)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

(2)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3)员工个体与企业客户之间的关系。

第三组是商务伙伴关系。其内容主要是企业与供货商、经销商、银行等商务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

这三组关系,直接对应企业文化发展管理的三个构成模块——内部管理模块、外部营销模块和商务合作模块。

在体系上完整的企业文化,必须包含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是体系不完整的企业文化,其作用也就必然会受到限制。完整地把握这四个层次、九个要素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三个构成模块的内容和性质要求,是自主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不了解企业文化内在结构的完整内涵和要素,就不可能自主地对企业文化进行选择、设计、构建和发展。

2体系上的完整性的具体要求

其要求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企业文化的九个构成要素,必须分别作出分析和界定,以保证能真正自主地设计、构建出企业发展所需的强势企业文化。

(2)对企业文化的每一个构成要素,都必须完整地进行设计、构建,不仅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内容,而且必须根据各自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实现其相互协调和整合。

(3)对企业文化核心构成要素——价值观念所必须界定的九个方面的关系,必须在性质上都作出明确的界定,以保证企业文化所涵盖内容体系的完整性。

(4)对于企业文化中的三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构成模块,也必须分别界定,以为文化建设的发展管理提供操作上的方便。

四、发展上的自动性的标准要求

1发展上的自动性的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