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文化建设管理
5325600000021

第21章 企业文化的管理作用不实的原因(4)

其实这种构成要素分析的是企业组织本身,并不是企业文化。理论界在讨论企业组织的构成时,也都把它作为一种有影响的观点。它所说的结构、人员和技能都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或形成原因,不是企业文化本身的构成部分,所以这一要素构成理论,对企业文化的自主构建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

4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要素构成说

他们把企业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把世界划分为物质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两大部分,而又认定精神的存在是由物质的存在决定的,所以这种划分很显然带有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痕迹。

后来有人在其中加入了一个行为文化,也叫做制度文化,算是一种补充。甚至后来还有再向其中加入新内容的,只不过说法有异,仅仅是把原来归在精神文化或物质文化中的要素挑出来,再冠上一个名称而已。下面就三部分构成说对每一个构成部分的定义作一介绍。

(1)物质文化。

他们定义说是由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强调它是一种以物质为形态的表层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的显现和外化结晶。其要素包括:

①企业环境,即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象征,它体现了企业文化的个性特点。

②企业器物,它包括企业产品、企业生产资料、文化实物等方面的内容,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产品。

③企业标识,它是企业文化的可视象征之一,是体现企业文化个性特征的标识,它主要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象征物等。

(2)行为文化。

他们定义说是企业人员在生产经营、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以动态形式存在的。其要素包括:

①企业目标。即以企业经营目标形式表达的一种企业观念形态的文化。

②企业制度。即企业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是为了达成特定目的,维护特定秩序而制定的程序、标准。

③企业民主。它是由员工的民主意识、民主权利、民主义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的。

④企业文化活动。即为了发挥德、智、体、美育教化功能而组织的各项活动。

⑤企业人际关系。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种种关系。

(3)精神文化。

他们定义说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企业意识和文化观念,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存在的企业文化。其要素包括:

①企业哲学。即企业的经营哲学,所解答的根本问题是企业中人与物、人与经济规律的关系问题。

②企业价值观。即指导企业组织成员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某种行为以实现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生产的思想体系。

③企业精神。即由现代社会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信念意识、效益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等汇集而成的一种综合意识。

④企业道德。即调整企业之间、员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这种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要素构成说,尽管从理论上分析存在很多逻辑混乱,但它的分析相对较细,所以对企业文化的自主构建实施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人们照葫芦画瓢式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方便。其所存在的问题是难以把企业文化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而这一问题的存在又会直接制约企业文化自身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从理论上分析,这种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要素构成说没有区分文化和文化载体,把二者混为一谈,就像说某人很聪明并且还有一颗长着头发的脑袋一样逻辑不清。

五、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偷工减料

1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四阶段划分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的工作。

(1)规划阶段:这是解决构建什么性质的企业文化的问题,其工作就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进行选择、设计、确定。

(2)备料阶段:这是按照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的内在构成所需,把原料、构件都生产备齐,其工作就是对企业文化构成要素进行集合构建,包括价值观念的归纳、整理、提炼,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流程标准、规章制度、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等刚性、弹性约束的分割和梳理及文本文案的拟订,给企业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要求增添感染力的艺术创作。

(3)施工阶段:这是按照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的内在结构把原料、备件组织到一起,进行融接,其工作就是对企业文化集合与企业组织构成的另外四个部分进行融合,把企业文化建设所拟订的文本文案所包括的要求,转换为企业组织运行实施和成员的思想行为。

(4)完善阶段:这是根据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的功能作用要求对工程进行修补、完善和改造,其工作就是把企业文化分为多个模块不断进行优化完善。

图1-22企业文化建设工程四个阶段的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完成了这四个阶段的工作,才可能把对企业持续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促进作用的企业文化构建出来,而任何形式的偷工减料都会降低企业文化对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促进作用。下面简要地分析一下这四个阶段工作偷工减料的问题。

2规划工作偷工减料

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进行选择和定位。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行为具有预见性,凡事都有一个事先的规划设计,把行为活动的目标物烂熟于心之后,再开始行动。企业文化建设虽然不像登月工程涉及那么广泛的专业、要求那么严密的组织、投入那么巨大的资源,但也是名副其实的系统工程,所以没有预先的全面规划设计,在蓝图绘制上充分完善,是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的。

没有这一步的工作,把企业文化的目标模式规划设计出来,绘制成框架清晰、细节明确、接口严密的蓝图,企业文化建设必然方向不明,行事盲目。

在现实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很少有人关注这一阶段的工作,不仅仅是偷工减料,而且是根本没有涉及。这正是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们是想重复蜂巢的奇迹,但又没有蜜蜂的基因赋予的本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如果没有规划设计好,那么怎能保证所建设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企业文化呢?怎么保证它一定能充分起到推动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作用呢?这很难想象。

3备料工作偷工减料

企业文化建设在进行了完整的规划设计后,接下来就是根据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进行生产、构制。这也就是在上一个阶段工作所选择确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基础上,按照企业文化构成的四个构成层次、九个构成要素,分别依照目标模式的要求进行原料、构件的生产、构制和筹集组织。

没有这一阶段的工作,企业老板所希望的企业文化就只能等到从天上掉下来,所以企业老板都明白,天上掉下来的不一定是他所希望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幸运到天上掉下一个馅儿饼不仅砸到他的嘴上,而且还符合他的口味一样。所以他们都会关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构成要素的构建,但很多老板和企业领导者,耐心太有限,老想能省则省,结果不能省的也省了。很多企业做了多年的企业文化建设,但仍然只有几句响亮的口号和漂亮的标志。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流程标准、规章制度、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等刚性、弹性约束的分割和梳理工作,都没有动工,这样怎能建成推动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企业文化大厦?

4施工工作偷工减料

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的基因密码,它无法独立于企业目标体系的血液养分、组织架构的骨骼骨架、岗位角色的组织细胞、运行流程的神经血管之外而存在,所以在企业文化构成要素集合构建工作完成后,必须把它融合到企业组织的另外四个构成部分——目标体系、组织架构、岗位角色和运行流程之中去,与其运行驱动信息统一起来,让目标体系、组织架构、岗位角色和运行流程成为企业文化这个基因密码的载体,并由它来决定它们总合后的形状、性质。否则企业文化仍然只能是在干细胞上发现的符号,活不起来,也决定不了其载体总合后的形状、性质。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的主体工程,原料和构件拉到了工地,堆放到规划设计的蓝图上,就是工程项目的完工?任何一个正常发育的三岁幼童也不会作出肯定的回答。

可是,现实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很少有人完成这一主体工程的施工工作,甚至连备料的工作都没有做到位,就定义为企业文化建设完工,不亦谬乎?这正是蒙牛归纳、整理、提炼有比较好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而其行为活动与之相违,其结果也与其期望相异的原因。如果蒙牛当初完成了它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构建设计之后,把施工这一阶段的工作做扎实了,现在的蒙牛可能不仅不会撞上三聚氰胺毒奶事件而触地没落,相反只会由明星发展为月亮,再发展为太阳,照遍大地,温暖太阳系里每一个行星和卫星。

5完善工作偷工减料

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也不能一成不变,所以必须保证企业文化在性质、形式上都能随着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变化而不断自我发展演化,否则企业文化就可能由推动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转向制约阻碍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第四个阶段的工作就是完善,是让企业文化能与时俱进,能随着企业存在和发展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调整优化。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而是与企业存在和发展全过程相伴的工作,如果希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话。

可是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都忽视了这一阶段的工作,结果是企业文化倒过来成了企业发展的障碍。这还不是偷工减料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有开启这一阶段的工作。最典型的是老沃森创构的IBM企业文化,在他之后没有人在发展完善上努力,因而老化过时的IBM企业文化倒过来制约了IBM的发展。这也就是IBM在20世纪80年代初深深陷困的原因之所在。

因此,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无论在企业发展中曾经起到过什么作用,都不能固守它,任何形式的固守都可能让企业陷困。因而必须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不断发展、更新、完善,因为世界在发展,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完善阶段的工作也是不能偷工减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