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基本功:中小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规范大全
5325400000050

第50章 基本功十:法律常识基本功(7)

4.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的方案及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5.由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本人支付经济补偿金,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

三、被裁人员的优先权

如果原用人单位在裁员后6个月内又录用,同时规定劳动者被劳动教养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被劳教的事实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还规定劳动者涉嫌违法犯罪被有关机关收容审查、拘留或者逮捕的,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可与其暂时停止劳动合同的履行。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不承担劳动合同规定的相应义务。劳动者经证明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的,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劳动者的损失,可由其依据《国家赔偿法》要求有关部门赔偿。

298.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

一、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

《劳动法》所调整的是狭义的劳动报酬,专指劳动者因参加劳动关系而取得的报酬,尤其是职工的劳动报酬。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

职工加班加点有获得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的权利。根据《劳动法》规定,在发生法律规定的情况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定标准支付高于正常工资标准的工资: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二、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

休息休假权指劳动者在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工作之后所获得的休息休假权利。《劳动法》第四章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作了10条规定;第六章关于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对用人单位必须遵守的有关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标准、劳动者享有的休息休假权利作了规定并对延长工作时间作了限制性规定。同时,为了保证这些规定的实施,《劳动法》还对有关条款执行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也对工作时间、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延长工作时间作了规定。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关于劳动者享有每周公休假日、法定节假日、探亲假和年休假等权利的规定,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保证劳动者有一定时间的休息,保障劳动者实现休息权,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劳动者有充分的自由支配时间,便于参加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料理家务及教育子女,从而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他们从事生产建设的活力。

休假权的保障不仅体现在法律规定上,而且国家、用人单位还应从物质方面为劳动者更好地实现休假权提供条件,如:增设疗养院、休养所、文化宫、运动场、图书馆等设备供劳动者享用,这些物质设备的逐步增加,是我国劳动者实现休息权的充分保证。

根据劳动部1994年12月26日发布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

第一,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应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应给予通报批评。

第二,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应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按每名劳动者每延长工作时间一小时罚款100元以下的标准处罚。

第三,用人单位每日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超过3小时,或每月延长工作时间超过36小时的,应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按每个劳动者每超过工作时间1小时罚款100元以下的标准处罚。

第四,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之一的,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1至5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1.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4.解除劳动者合同后,未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三、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

它指劳动者有权在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下进行工作,用人单位有义务提供合乎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对劳动者的保护,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了一系列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了各项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劳动法》第六章规定了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规定了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即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确立劳动保护权,首先是劳动者生存权利的基本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和加强劳动保护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相关,它意味着要保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299.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要承担哪些责任

1.用人单位给劳动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根据其后果和责任的大小予以赔偿。

2.用人单位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应负责给予治疗,并向致残致伤者提供各项待遇。

3.用人单位严重违反劳动法规或劳动合同,造成事故,使劳动者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应追究用人单位的行政责任,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1.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录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

2.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

4.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有以上规定情形之一的,按下列标准赔偿:

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2.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付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3.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66%的赔偿费用;

4.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的25%的赔偿费用;

5.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300.如何处理合同纠纷

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时,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条款,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一、协商

所谓协商,指合同当事人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按照法律、政策的规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解决纠纷的一种办法。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合同纠纷应遵循两个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协商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分清责任是非,在互利、互谅、互让基础上解决纠纷,任何一方不得以威胁或行政命令等手段强迫对方进行协商,否则对方有权拒绝;

2.合法的原则,自行协商达成的协议要符合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和政策的原则精神及具体规定,也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采用自行协商方法一般限于解决案情简单、责任分歧不很大的合同纠纷。

二、调解

调解的方法,指第三人在合同当事人之间斡旋,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从而解决纠纷的方法。这里的调解一般是指诉讼外的调解。其优点是程序简便,当事人易于接受,解决纠纷迅速及时,不至于久拖不决,从而避免经济损失的扩大。并且调解协议是在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双方当事人共同自愿达成,能较彻底地解决纠纷。当事人既可以要求调解,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合同仲裁

合同仲裁,是由仲裁机关依据双方当事人自愿将其争议交付裁决的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判断和裁决的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仲裁方法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方法,其前提是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当事人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另外,仲裁地点、仲裁机构以及具体争议事项的提交,也都要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志在仲裁协议中自主选择决定。合同仲裁的优点是方便、简单、及时、节省金钱。合同仲裁实行一次裁决制度,即仲裁机构作出的一次性裁决,是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当事人既不能申请复裁也不能提起诉讼。合同纠纷经仲裁作出裁决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必须执行。

四、提起诉讼

合同纠纷的第四种解决方法是诉讼。所谓诉讼指合同纠纷的一方当事人诉诸国家审判机关,由人民法院对合同纠纷案件行使国家审判权,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审理,查清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认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解决纠纷。诉讼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诉讼方法的另一个特点是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比较耗费时间和金钱。一般来说,对一些较为复杂,涉及面广,对方当事人比较难对付、处理结果对其具有较大利害关系、标的较大以及结果较难执行的案件,宜选择诉讼方式解决。

采用诉讼方式解决合同纠纷,固然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最强硬手段,但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仍然可以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调解。该调解形成的结果,即调解书,具有与生效的判决书同样的法律效力,法院主持下的调解也是解决合同纠纷的一个可以选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