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增强孩子思维能力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5310800000221

第221章 新型耕作机

8月的一天,四川省汶川县白岩村的农村青年姚岩松在田里劳动之余,坐在地上休息,意外发现脚下有一只屎壳郎正推着一团比它自身重几十倍的泥土向前爬行。这一现象引起了细心的姚岩松的兴趣,他蹲在地上仔细观察了很久,似乎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他在山坡上找到一只屎壳郎,用白线拴了一小块泥土套在这只屎壳郎的身上,让它拉着走。奇怪的是,这一小块泥土比昨天的那块要轻,而这只屎壳郎却怎么也拉不动。姚岩松接着又找了好几只更强壮的屎壳郎来作同样的试验,情况都一样。由此姚岩松悟出一个道理:拉比推要更费劲,能够推得动的东西可能拉不动。

姚岩松曾开过几年拖拉机。他早就为各种各样的耕作机无法在又小又窄、又高又陡的家乡山地上行驶而深感遗憾了。这时他联想到:能不能学一学"屎壳郎"推土的功能,将拖拉机的犁放在耕作机机身动力的前面呢他很快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他把从山上采摘来的茅花秆,一节一节地切断,用茅花秆和小铁丝制作出了一台耕作机模型。三个月过后,姚岩松耗费数千元制作的耕作机开进了田里,但它却不听使唤。姚岩松为此冥思苦想,寝食不安。

有一天。他在岷江河畔被一台推土机所吸引,他看出推土机主要是由于机下有履带,因此稳定性强、附着性好。这时他又联想到:耕作机能否也像推土机一样装上履带呢几个月过后。姚岩松的第一台"履带式耕作机"终于问世了,但这还不是最后的成功。又经过上百次试验、改进,直到1992年2月,他才成功拿出了第十台"屎壳郎耕作机"的样机。为此,他耗去了全部积蓄,并负债数万元。令他欣喜的是,他的成果获得来自全国各地20多位专家的肯定,他们一致认为这种"犁耕工作部件前置、单履带行走的微型耕作机",以推动力代替牵引力,突破了耕作机传统的结构模式。具有实用性、创造性和新颖性,属于国内首创。

教子建议:姚岩松由屎壳郎推土块的力量比拉土块的力量大,联想到可以将拖拉机的犁放在耕作机机身动力的前面,这是因为他想到了: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推比拉的力量更大"这一点。他由履带式的推土机,联想到可以将耕作机也设计为履带式,这又是因为他想到了:二者的相似之处还在于工作过程中"需要稳定性强、附着性好"这一点。着眼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是姚岩松以上联想所具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