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伟人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5310500000017

第17章 陈毅(1)

陈毅(1901~197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字仲弘,四川乐至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留法学生爱国运动,被驱逐回国。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历任山东、华东、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jiān)政委,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兼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xián)。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biāo)、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遭到严重迫害。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

寄人篱下(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的“小少爷"

陈毅于1901年8月26日出生在四川省乐至县复兴场。陈毅出生时,家道已经败落。陈毅童年时期,陈家经济状况还算可以,有房住,有衣穿,有钱供孩子们上学。

陈家有重教育的习惯。陈毅5岁时就开始了启蒙教育。父亲为他取名为“世俊”,意思是让他长大后成为经国济世的俊杰。童年的陈毅,从启蒙教育时起,就接受严格的教育。他每天天刚亮就要起床背书、练字。父亲规定,每天必须写大字50个、小字100个。童年时期,陈毅不仅早晨起得早,晚上睡得也很晚。晚上他就借着母亲做针线活的灯光,在一旁练字或读书。

陈毅性情活泼,爱好广泛。他不仅好学,而且对文艺和体育活动都感兴趣。当时农村的乐器只有二胡、笛子、箫(xiāo)这些乐器。陈毅样样都想学。他精力旺盛,此外,他还喜欢游泳、下棋。

陈毅的外公黄福钦(qīn)是个有钱的地主。花200两银子买到一个湖北省靠近四川的利川县建南司巡(xún)检职。这是一个比九品还低一些的小官,用术语称呼,叫“从九品”。利川县地处深山,黄福钦要去人地生疏的地方当官,有点孤单的感觉,也怕到外乡作官被人算计,于是,就想带一个有才能的亲戚当帮手。可是,他自己的儿子游手好闲(游手好闲:懒散放荡,贪图安逸。),不成器,一点正经事也干不了。无奈,他要求带上女婿(xù)陈昌礼,也就是陈毅的父亲。陈昌礼当时也没什么正当职业,就答应了岳父的要求。

1908年,陈昌礼要到湖北帮岳父做官了。临走时,他决定带聪明好学的陈毅一同去,这样,既可以随时教儿子学习,又可以解除一个人在外想念儿子的苦恼。

陈毅父子的到来,使害怕孤独的黄福钦很高兴。特别是陈毅,机灵活泼,聪明灵透,善解人意,很得长辈喜欢。所以,陈毅一到县衙(yá),黄福钦就让仆人教给他县衙的礼节,还让人们称呼陈毅为“少爷”,不准别人直呼陈毅的姓名。

黄福钦是个既要面子又想拉关系的人。为了广拉关系,他就利用外孙作引子。在不审(shěn)案时,就领着外孙到处走一走,拜访一下有钱有势的人。为了联络感情,他就给自己的外孙认干亲。见到年轻一点的有钱人,他就让自己的外孙认人家为干爹、干娘;见了年龄和黄福钦差不多的人,就叫外孙认人家为干爷等——以这种方式来获得当地土豪和大户人家的支持。

陈毅的父亲陈昌礼是个接受了新文化影响的人。他对封建官场的习俗很反感。在帮助岳父做官的过程中,他没有忘记抓紧时间教育儿子,让他继续读书、写字,尽量少接近官场那些腐朽(xiǔ)没落的东西。

陈昌礼的思想与岳父的意识越来越不相融。后来,两个人闹翻了,陈昌礼就离开了利川。把陈毅暂时留在了利川。父亲走了,陈毅没人照顾了。黄福钦本来就是到这里过官瘾(yǐn)和捞好处的,怎么可能亲自照顾孩子呢?他不管陈毅的生活,也没有仆人照顾陈毅。所以,陈毅经常打赤脚,衣服有时也不整洁。外公只有在把外孙当工具时才喜欢陈毅,而外孙需要照顾时,他就有怨言了。这个倔(jué)强的孩子和外公闹起了别扭。黄福钦的气量很小。他不喜欢陈毅了,经常咒骂(咒骂:用恶毒的话骂。)他。来客人时,他就让陈毅躲开。

有一次上司来检查黄福钦挪(nuó)用官仓稻谷的问题时,黄福钦让身穿破衣烂鞋的陈毅躲到一边去,陈毅就是不躲藏,而是故意站在门口挡道的地方。这使黄福钦大为恼火。检查人员走后,他甚至要动手打自己的小外孙。而陈毅也不买外公的账,大闹着要回家。

当外出办事的父亲路过利川前来看儿子时,陈毅坚决要求父亲带他回家。这样,陈毅才结束了痛苦的寄人篱下的生活。

为了读书吃墨

陈毅元帅少年时代就非常爱学习。入学前,他就学会了许多字,会背一些唐诗。5岁上学后,他学习更认真了。无论是背诵还是默写都名列前茅。有一次语文老师到陈毅家吃饭,看到一个很厚的本子,每张纸都很厚。

陈毅父亲说这个本子是陈毅的。老师十分惊奇:“是练习本,怎么没见上面有字呀?”原来,陈毅家里穷,买不起笔和纸,为了节省开支,陈毅就用毛笔蘸(zhàn)米汤在草纸上练字。写得时间久了,草纸就被米汤浆成了一张张坚硬的纸块。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感动,为陈毅买来了笔和纸。

还有一次,陈毅到一个亲戚家过端午节。进门后,看到桌子上有一本自己找了很久都没找到的书,于是忘记了疲劳,钻到书房里专心地读起来了。到了吃饭的时候,亲戚叫他好几次,他都舍不得放下书。亲戚见他这样用功,就没再打扰他,只是把糖和粽子给他端了过去。陈毅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书本上,他竟然把粽子伸到书桌上的墨砚里蘸着墨汁往嘴里送,一连吃了两个,都没品出味来。

又过了一会,亲戚又端来一碗面条,见他满嘴是墨,忍不住大笑起来。陈毅开始还不知道亲戚在笑什么,他用手抹嘴巴,见手上沾(zhān)了许多墨汁,才知道自己误吃了墨汁。他笑着说:“吃了墨没啥关系,我正觉着肚里墨水少呢?”

他刻苦认真,孜孜不倦(孜孜不倦:勤勉的工作或学习,不知道疲倦。)的学习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在家道败落中刻苦学习

陈毅结束在外公那儿的生活后,回到家乡,进了当地的书馆读书。开书馆的先生是当地很有学问的人,对学生要求特别严。

陈毅思想活跃,聪明好动,上学很认真。高深的课堂教学,为少年的陈毅培养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在当时的学生中,很少有人像陈毅那样常常向先生提问。陈毅的勤学好问,给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毅自己也学到了许多别人学不到的知识。在同龄的孩子中,陈毅成了既勤奋学习又遵守纪律的学生。

陈毅的父辈缺乏精明的谋生致富之道。可是,陈毅的大伯长期在外面跑,见识广了,眼光也高了。他觉得在老家种那几顷(qǐnɡ)地发不了财,不如到成都经商。他就与弟弟们商量,把老家的土地和房屋全卖了,换了3900吊钱。全家人迁居到成都东门外租房居住。

陈家来到成都后,在郊区租了5顷多土地雇(ɡù)工耕种。陈毅考入了华阳县德胜乡一名姓冯的举人办的高等小学。冯校长虽然是个清朝举子,但是,学识渊博,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也懂得教学。所以,他的学校办得很好。陈毅进校后,学习刻苦,不管是背诵诗词,还是书写毛笔字。样样都好。那高深严谨(jǐn)的古代散文,陈毅读起来觉得津津有味(津津有味:形容有味道。)。用毛笔抄写课文在许多学生看来是令人头痛的枯燥活儿,而陈毅却抄得认认真真。他常常把先生在课堂上讲的课文,背得滚瓜烂熟,课外还自己主动找书来读。在期末考试时,陈毅获得了名列前茅的成绩。这都是他平时刻苦学习换来的,一个从乡下来的学生,用了半年时间,就得到城里师生的喜爱和赞扬。

来到成都后,陈家的家境并没有改变。陈毅的大伯想经商,可是,既没有雄厚的资本,又缺少经商的才能,所以,经商常常是赔多赚(zhuàn)少。而租种人家的土地,兄弟几人又没人会种田,只好雇佣别人种。陈家租种土地不仅赚不到钱,往往还要往里搭钱。在这种情况下,陈家生活一天比一天困难。

家境的衰落并没有影响陈毅的学习,反而使他读书更加刻苦。在阅读古典文学的过程中,他喜欢上了宋代苏老泉的作品。苏老泉出身贫寒,少年时代不肯用功,长大后才知后悔。他发奋学习,连续应试,都落榜而归。他毫不气馁(něi),继续努力,写出了让士大夫们传阅、学者们效仿的好文章。陈毅不仅喜欢苏老泉的文章,也敬佩他的发奋精神。

陈毅知道自己家里生活的困难,所以,在发奋读书的同时,也干一些力所能及(力所能及:自己的能力所能够做到的。)的劳动。在上课之余,他总是到田野里参加劳动。

专心读书的陈毅不是个书呆子。他在刻苦读书的同时,也关心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在他读高小期间,爆发了辛亥革命。他接受了新思想的影响,并积极进行宣传,成了自发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宣传者。自己剪去了辫子,还说服母亲,让妹妹不要缠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