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细节全书
5296500000047

第47章 领导要善于用威信巩固权力(2)

唐代的大理寺少卿戴胄,堪称公平的典范。一次,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子、长孙皇后之兄长孙无忌带刀进入皇宫,在宫门口站岗的监门校尉未发现,按照唐律,长孙无忌和监门校尉都违犯了法律。可是,当朝宰相封德却说,无忌是一时疏忽,不能作为犯法,校尉麻痹大意,应该杀头。唐太宗居然点头同意这么办。这时,戴胄挺身而出,明确表示:这样量刑不公平。他说,无忌带刀入宫,校尉没有发现,这方面都是由于一时疏忽,如果量刑,应一视同仁,怎么能重此轻彼呢?戴胄说得理直气壮,有根有据,唐太宗只好答应重新商议。而再次商议时,封德仍是力主原判,戴胄便据理辩驳,寸步不让,指出:无忌和校尉,论其过误,情况相同,而校尉是由无忌带刀入宫的缘故而致罪的,“于法当轻”。现在,轻罪反而重判,重罪反而轻判,“生死顿殊”,很不合理,坚决要求据法重新判决。唐太宗觉得戴胄说得有理,终于接受了他的意见,把无忌和校尉都免罪了。

这里的几个人物,长孙无忌是“国舅”,又是有卓著功劳的开国元勋;封德是当朝宰相,大权在握,更有皇帝偏袒。监门校尉则不过是在宫门口站岗放哨的小官;戴胄自己也不过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法院院长。可是他居然禀公直理,坚持公平断案,这是很不容易的。然而,惟其公平合理,才得到了李世民的首肯。除了戴胄,像包拯、海瑞这些历史上有名的“清官”,都因秉公办事而深得人心。

可见,自古以来,公平一直是领导者处理与部下关系的原则。因为下属最忌领导偏心。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公平对待每个人的成绩,或不能公平地处理每个人的错误,这实际上起到的是一种离间的作用,孤立了被你偏袒的那一部分下属。因此会导致下属之间相互猜忌,矛盾重重。群体的凝聚力就会大大降低,这显然会给你的工作设下重重障碍。

历览古今多少事,公平之心不可缺,这不仅是处世、做人的起码道德,更是一个领导者搞好上下级关系、做好工作的一个起码的前提条件。

春秋战国时,燕昭王为报被齐国打败的仇恨,重振国威,便千方百计招揽人才。他找大臣郭隗商讨对策,郭隗向他说出了这样的道理:竭诚礼待他人,虚心求教,可聚集比自己强几百倍的人才;向人表示敬意,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可以聚集比自己强几十倍的人才;以平等方式待人,可以招来与自己能力差不多的人才;而如果自恃权势,对人呼来唤去,则只会有一些小人投奔自己;昏庸无道,随意骂人,则只能剩下身边的奴仆。

可见,做领导一定要公平、公正,只有以此为前提,才能得到下属的拥护。

做一个合群的领导

想要做个有效能的领导,又想让前程无忧,你就要在“备受瞩目”和“落后脱节”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重视独创力、多样性和变革求新的同时,应避免逾越了基本的管理规范。

葛良最近晋升为一家大银行的分行经理,他办事利落,有强烈的进取心,又受人敬重。因为公司还有很多其他的分行经理,葛良觉得在手段上就要更积极些,才可以被列为将来升迁的人选。

他着手让他的工作小组成为最好的分行:不但改变了每位职员对顾客的服务方式,包括要求职员们打电话给顾客,调查顾客的满意程度;还为排队等候的顾客准备了咖啡。这个有创意的点子,让葛良脱颖而出,他的前途看似一片光明。

但是,他却因此变得狂妄起来。在经理的行政会议中,他的言行举止在傲慢的边缘游走,有时极力吹捧他的成功,有时摆出一副轻佻无理的样子。最后,在一个分行主管会议中,一位副总经理实在忍无可忍了,便站起来说:“你是个好经理,葛良;你的想法用在你的分行里都没问题,但却不见得适用于每个人。我对你是否能和公司更大的计划配合,深感忧心,当心你会玩火自焚。”

这句真话动摇了葛良的基本原则,迫使他不得不好好反省一下——他必须面对以往逾越礼数的后果,即使他曾经缔造佳绩,在团队中还是有失去地位的危险。

当然,你还是适时地要让自己脱颖而出:只要合宜,就表示赞同,但是不要怕持反对意见。使用被认可的技术,但是不要怕试用别人建议的方法。将你的火力发挥至极限,开拓属于你的奇迹。这个策略不但在事业上用得着,更可以激励团队;员工们喜欢被别人当作赢家看待,他们要自己的领导者领先群雄。

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

有不少有实力的人没能成就大事,他们很有能力,却没能在群众之中树立权威。别人可能会听你的,可并不情愿听从你的差遣。在这时,你会产生疑问,自己究竟有没有影响力。这是工作生涯中的一个尴尬时期,你应当学会如何面对。

罗迈在纽约一家小型投资公司任职。他年轻有为,富有才干。这家公司是个合伙企业,一位资深合伙人掌握大权。其他12位合伙人虽然精明活跃,却受制于这位资深前辈。罗迈不久就发现,虽然这位前辈表面的职位与他的合伙人相当,但聪明才智却比他们高出一筹。

这位前辈也认为罗迈的构想比别人来得胆大,关系也比别人处理得好,因此获利也比别人多得多。所以,这位资深合伙人就极力提拔他,并向有关人士大力举荐罗迈,甚至让他当上了一家著名博物馆的信托人,而且在合伙人的会议上,这位前辈也总听他的意见。罗迈还不明白,实际上自己已被视为同辈中坐第一把交椅的人。由于身份不明,罗迈十分苦恼。处在领导的位置上却没有实际的的名分,他希望有行动表明自己有高人一等的地位。

罗迈最终向资深前辈摊牌了,希望他召集所有的人宣布:“他是老大”。但是资深前辈却有自己的顾虑,怕如此一来会引起其他人的反对,因此并没有同意这么做。罗迈备感受挫,他不能容忍有实力却无权威的现实,最终离开了这家公司。实际上,要想获得实际的权威,是有章可循的。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你利用影响力树立你的名分和权威。

学会察言观色。因为你的影响力难以测量,上级可能会表现出对你不信任,必须运用你的眼光和头脑判断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

保持清醒。旁人昏头转向时,你若能保持清醒,就会拥有更大的权威。

显示大将风度。一般人不仅愿与智者接近,也愿和有大将之风度的人为伍。要能自我控制,并能左右全局,使所有在场的人不离主题。

主动提案,大胆尝试。不要消极等待,要主动出击,能率先提出或否定某种观念的人会在这方面有更大的权威。

不吝赞美。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时候称赞别人,能振奋士气,赢得好感。

善于掌握分寸,在影响力和工作权威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

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增进自己权威的过程可能是很缓慢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沉得住气,注意把握分寸。

当机立断。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是才智过人的人。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影响力,并且会毫不犹豫地加以利用。

八个重要的要求

一位领导要真正做到有权威、树立威望绝非易事,还需要掌握一些原则与技巧,这里讲八个最基本的要求:

1.保持健壮的体魄

谁都知道,身体条件是挑起现代领导重担的基本保证。在管理日趋现代化,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领导者要适应发展的潮流,除了博学多才,动作迅速敏捷以外还必须能够连续工作,在一场又一场战斗中,在一桩又一桩地处理工作之后,仍然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冷静的头脑。

2.不要等问题找到你头上

一位有进取心的领导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不断地发现并处理部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排除隐患,虽然这些问题在当时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很可能扩散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领导者应及时找到问题,探明原因,不要等问题扩大时再去设法解决。

3.善于化整为零

一个组织上上下下关系错综复杂,有时领导并不能方方面面都兼顾,但是精明的领导者应善于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处理,抓住问题的中心,“快刀斩乱麻”。一个领导者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眉毛胡子一把抓”,事无巨细,顾此失彼,就难孚众望了。

4.具有较准确的前瞻性

领导在作决策和决定时,要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到这项决策和决定执行的后果,并能准备好处理意外情况的设想。

5.讲信用,讲实效

好的领导绝不轻易许愿,更不会“封官许愿”,即使许愿,也要言出必信,即使作过暗示,也应信守诺言。这样做,虽然有些人因未得到许诺而失望,但大家知道这位领导者是“金口玉言”说话算数,必然会加以崇敬,领导者因而获得威望。

6.公正

这是针对领导者对下属的态度而言的。对待下属一定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这样既不会使任何部下产生莫名的优越感,又不会使一些部下产生消极的情绪。

7.防止嫉妒

任何优秀的领导者,总是爱才、惜才如命的人。一位领导者,如果自己不能胜任工作,又嫉妒他人的才干,其必然结果是优秀的人才被排挤殆尽,剩下的全是碌碌无为的庸才。

8.应当知道自己的竞争对象

一位领导者如果不知道外界环境的压力,不了解组织的竞争对象,不了解自己的对手,则必然固步自封,不知进取,使组织停滞不前,而这样的领导者是不可能有威望的。

以上的八点当然是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不同的组织,不同的领导环境,定会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