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连锁企业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5295800000055

第55章 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规范(1)

第一(节)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是同连锁经营的特点分不开的,它包括四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1)由连锁企业总部进行统一核算是连锁经营众多统一中的核心内容。区域性的连锁企业,由总部实行统一核算;跨区域且规模较大的连锁企业,可建立区域性的总部,负责对本区域内的店铺进行核算,再由总部对分部进行核算。

(2)连锁企业统一核算的主要内容是:对采购货款进行支付结算;对销售货款进行结算;进行连锁企业的资金筹集与调配等。

(3)企业管理在实行分工和分权的过程中形成一系列专业管理:有的侧重一系列专业管理,有的侧重于价值管理,有的侧重于对劳动要素的管理,有的侧重于信息管理。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财务管理主要运用价值形式的管理,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地加以规划和挂钩,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政不断增加的目的。

二、票流、物流分开的特点

由于连锁企业实行总部统一核算,由配送中心统一进货,统一对门店配送。从流程上看,票流和物流是分不开的,这与单店经营中现货同步运行差别很大,因此,连锁企业中财务部门必须同进货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财务部门在支付货款以前,要对进货部门转来的税票和签字凭证进行认真核对。同时,在企业制度中要对付款金额相对应的签字权限做出限制。

三、资产统一运作,资金统一使用,发挥规模效益的特点

连锁经营的关键是发挥企业的规模效益,主要体现为:

(1)连锁企业表面上看是多店铺的结合,但由于实行了统一的经营管理,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特别是统一进货、统一配送,使资本的规模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由总部统一核算,实行资金的统一管理,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减少费用、增加利润。

(3)实行资产和资金的统筹调配,统一调剂和融通。总部有权在企业内部对各店铺的商品、资金和固定资产等进行调动,以达到盘活资产、加快商品和资金周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四、地位平等,利益均衡的特点

财务管理能迅速反映企业现时的生产经营状况,在连锁企业中,决策是否得当,经营是否合理,技术是否先进,销售是否顺畅,都可以迅速地在企业财务指标中得到反映。例如,连锁企业购进的商品适销对路,质量优良可靠,则可使企业购销两旺,资金周转加快,赢利能力就增强,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各种财务指标反映出来。财务部门应通过自己的工作,向企业领导及时通报有关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便把各部门的工作都纳入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努力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第二(节)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连锁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利润管理、税金管理和商品的折扣折让管理等。

一、连锁企业的资金管理

1.资金管理原则

(1)总部统一使用与授权使用相结合的原则

连锁企业资金由总部统一筹措、集中管理、统一使用。店铺采购的产品和其他保管期短的商品,经请示总部同意后或在总部授权的范围内可动用银行存款,否则不能动用银行存款;店铺存入银行的销货款,未经总部批准不得自行动用。

(2)总部统一控制费用的原则

连锁企业总部、店铺及其他部门的费用由总部统一核定、统一支付。部门、店铺的工资等日常费用的支出,由总部统一开支。店长有(节)约费用开支的责任,总部有审查费用使用情况的权力。

(3)统一登记注册、统一缴纳税款的原则

连锁企业应是享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总部和所属店铺在同一区域内的,由总部向税务及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统一缴纳增值税、所得税及其他各种税赋,统一办理法人执照及营业执照,店铺只办理经营执照,国家对企业在税收上的优惠政策,也由税务部门直接对连锁总部。在特殊情况下,总部和所属店铺不在同一区域内,店铺一般处于委托法人的地位,实行本地纳税。

(4)统一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原则

店铺在总部指定的银行办理户头、账号,只存款不出款,店铺每日必须将销售货款全额存入指定银行,不得作为支销货款,同时,店铺应向总部报送销售日报具体体现,它的核心内容是发挥企业的规模效益,以低于社会的平均成本取得社会的平均利润。

2.资金管理办法

(1)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和效益,积极采取措施盘活资金存量,加快资金周转

财务部门要同信息、配送等部门密切合作,通过POS系统对企业的进、销、存实行单品管理,要从调整商品结构入手,分析哪些是畅销商品、平销商品、滞销商品,哪些是增值库存和不良库存,加强财务对企业经营的指导、监督和制约作用。

(2)引进现代化预算等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投资回报率

在财务管理上要积极引进现代化的预算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和投入产出分析制度,要加强投资决策和投资项目的经营管理,建立投资责任制,提高投资回报率。财务部门要同规划开发部门紧密合作,在确定建立店铺、配送中心、计算机系统的规模、投入等问题上要力求取得一致意见,使投资更加合理化、制度化、科学化。

(3)完善内部的审计监督机制

由于连锁企业在资金上采取统一与授权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在内部资金运转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各项结算制度,同时,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4)从实用出发,勤俭办企业

树立勤俭办企业的精神,开源(节)流,在店铺的装修、计算机设备的投入及其他方面的投资上切忌相互攀比,华而不实,脱离实际。

二、连锁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

连锁企业的流动资产主要指存货部分(即由总部配送和店铺自采的商品)和低值易耗部分。

1.流动资产的管理原则

(1)总部和店铺分级负责的原则

连锁企业应实行总部与店铺分级管理的办法。总部配送到各店铺的商品由总部设置总账控制管理,在进入店铺以前,一切损失由总部负责;店铺自采的商品,由店铺自行管理,商品在店内被盗、短缺由店铺负责。

(2)合理设置库存的原则

对进入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的商品加强管理,加快对各店铺的配送,减少装卸损失,降低商品损耗率;对进入各店铺的商品加强管理,一要统一管理店堂和后场的商品,二要按照“二八”比例原则对商品结构进行调整,对骨干商品的经营要形成系列化保证不缺货。

(3)分类指导的原则

总部对各店铺的流动资产进行分类指导,例如,总部要对各店铺的订货数量、品种进行监测审核;总部要定期督促各店铺及时根据销售情况调整商品结构;总部有责任督促各店铺对超过保质期的商品进行清理,并在规定的商品范围和期限内由总部负责退货处理。

2.流动资产管理的具体内容

(1)加强存货管理

企业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较大,一般约为40%~60%,而对于商业企业这个比例可高达80%。存货利用程度的好坏,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极大,因此加强存货的规划与控制,使存货保持在最优水平上,已成为财务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要想保持一定量的存货必定有一定的成本支出,而备存货的有关成本主要包括:

第一,采购成本,指从供应商那里获得商品而支出的成本。包括订货成本和购置成本。订货成本主要是信息收集、交流的成本。先进的连锁企业一般都采取EOS系统,大大降低了订货成本,提高了效率,当然还有一个与供应商谈判的成本。而购置成本则是购入商品本身的价值,同时要注重商品品质的保证。

第二,储存成本,指为对存货保存、加工等的成本,还包括存货占用资金所应计的利息、仓库费用、保险费用、存货破损等。

第三,缺货成本,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当不确定的因素发生后,供应之间的某些环(节)出现问题,缺货造成货商和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还包括需要主观估计的商业损失)。

为了降低存货成本,必须根据企业实际做出最优的存货决策,存货的决策涉及四项内容:决定进货的项目、选择供应商、决定进货时间和进货批量。前两项内容是产品部的职责,而财务部门要决定进货时间和进货批量,按照存货管理的目的需要通过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使存货的总成本降为最低,这个批量叫做经济订货量。有了经济订货量,就可以很容易找出最适宜的进货时间。对保管期长、销售量大且长期稳定的商品由总部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到各店铺;对一部分保管期较短的商品和一部分产品由总部配送不合算时,可委托社会化配送中心或其他供应商供应,本企业的配送中心直接向各店铺配送并由总部统一进行结算。店铺也可以在总部授权的商品品种及数量金额范围内自行采购。无论是总部和店铺在结算时都应严格根据结算规定,将购销合同、采购单、仓库验收单进行核对,相符合后再结算付款。各店铺要根据商品销售情况及时调整商品结构,对接近保质期的商品要积极开展促销,对超过保质期的商品要及时进行清理。

(2)加强商品销售管理

总部对配送中心及店铺的全部商品要设置商品管理总账,对店铺自采的商品一般实行按商品种类管理,有条件的要逐步过渡到实行单品管理,并建立实物负责制,以保证账实相符。各店铺要定期对商品进行盘点,由总部核定商品损耗率,超过部分由总部从店铺的工资总额中作相应扣除。

三、连锁企业的成本管理

连锁企业的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商品毛利率、费用开支标准及范围、销售费用率三大指标进行控制。由总部统一进行成本核算,统一管理。

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