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5293400000018

第18章 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关羽形象(2)

众皆失色,绍(袁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绍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能,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叫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小马弓手的关羽,在两军阵前抖擞精神,显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将董卓手下的骁将华雄的人头置于惊措中的众诸侯帐前,建立了“威镇乾坤第一功”。这一行动的前前后后,关羽何其神勇!

其次是斩颜良,诛文丑。颜良和文丑都是河北军阀袁绍麾下心爱的战将。当华雄耀武扬威时,袁绍就曾感叹颜良、文丑不在身边,否则,华雄是不足惧怕的。这是袁绍明白的表示,他们这两员爱将更胜华雄一筹。作者罗贯中这样的描写,实际上,是为后来关羽的斩颜良、诛文丑埋下了伏笔。在曹操与袁绍两军于白马坡对垒时,那颜良果然厉害,连斩曹操二将,连曹操手下的骁将徐晃与之交战,也败下阵来。于是,曹操便请关羽助阵。关羽果然不负众望,一上阵就策马敌营,于万军中刺颜良于马下。

曹操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曹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未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张辽曰:“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刀落,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瑏瑢关羽在万军阵前刺颜良于马下,一举一动,十分自信、潇洒、勇武。后来,关羽刀劈文丑,又是一番景象。

操在土阜上指曰:“文丑为河北名将,谁可擒之?”张辽、徐晃飞马齐出,大叫:“文丑休走!”文丑回头,见二将赶上,遂按住铁枪,拈弓搭箭,正射张辽。徐晃大叫:“贼将休放箭!”张辽低头急躲,一箭射中头盔,将簪缨射去,辽奋力再赶,坐下战马,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颊,那马跪倒前蹄,张辽落地。文丑回马复来,徐晃急抡大斧,截住厮杀。只见文丑后面车马齐到,晃料敌不过,拨马而回。文丑沿河赶来。忽见十余骑马,旗号翩翩,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公云长也,大喝:“贼将休走!”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瑏琐这一仗,关羽又充分表现了他的神奇、英勇的大将风度。

随后,在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城外杀蔡阳等一系列场面中,又将关羽的英勇善战表现得淋漓尽致。关羽此行,匹马单枪,遇到了曹操各处扼守关隘战将的阻拦,而他毫不畏惧,一连闯过东岭、洛阳、汜水、荥阳、黄河渡口等关卡,刀劈孔秀、韩福等曹操六员战将。对此,曹操并不介意,还特地派了张辽远远赶来,传谕各处,放关羽行走,送了个人情给他。老蔡阳太不识相,硬是要赶来与关羽争锋,只落得在古城城前搭上自己一颗人头。千里单骑,五关斩将,这一路,关羽真是天马行空,挥洒自如,谁也奈何不得,落得个“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

关羽的英勇气概,还在“单刀赴会”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当东吴大将鲁肃使人来邀关羽陆口相会时,关平、马良等人都劝他不要前去赴会,关羽却不以为然,决心要独驾小舟,单刀赴会。

云长曰:“吾于千枪万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际,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岂忧江东群鼠乎!”马良亦谏曰:“鲁肃虽有长者之风,但今事急,不容不生疑心。将军不可轻往。”云长曰:“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既已许诺,不可失信。”……次日,肃令人于岸口遥望。辰时后,只江面上一只船来,艄公水手只数人,一面红旗,风中招展,显出一个大“关”字来。船渐岸,见云长青巾绿袍,坐于船上;傍边周仓捧着大刀;八九个关西大汉,各跨腰刀一口。鲁肃惊疑,接入庭内。叙礼毕,入席饮酒,举杯相劝,不敢仰视。云长谈笑自若。

关羽和鲁肃就荆州问题舌枪唇剑交锋之后,便趁机结束这场戏。

云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伤故旧之情。他日令人请公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到江边。吕蒙、甘宁各行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云长到船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肃如痴似呆,看关公船已乘风而去。这个故事里,关羽与鲁肃的形象成为显明的对照;鲁肃设下圈套,阴谋诱杀关羽,以夺回荆州。关羽光明磊落,单刀赴会,毫无畏惧之意;突出表现了关羽临危不惧,勇往直前,自信能制服对手,安全而归的英雄气概。而鲁肃见关羽便心怀疑忌,不敢正眼看他。鲁肃虽为主人,左右有千军万马,却吓得魂不附体。关羽仅有周仓和几个关西大汉跟随,却威风凛凛地来而复去,如入无人之境。显然,关羽内在的那种“神威”占据着上风。作者让读者看到的关羽,不但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是个叱咤风云的猛将;就是谈判桌上,他也是一个胆识过人,谋略超凡的英雄。

作者就是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情节,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把关羽刻画成一个勇武的英雄形象。

作为一个文学典型形象,罗贯中并没有一味描写关羽性格品质好的那一个方面,而且,也注意到批判地描写了关羽性格的缺陷方面,刚愎自用,骄傲自负等等。

关羽在荆州闻知西凉马超归顺刘备后,被刘备封为平西将军,心里很不受用,就差了儿子关平送书信给刘备,要与马超比武艺,一决高低。后来,是诸葛亮回复了他一封信,指出马超虽然勇武,但不过是黥南、彭越一流,称他“绝伦超群”,使他骄傲自负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便不再提入川比武的事了。

刘备进住汉中之后,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关羽为其首,而关羽却对老将黄忠的封将,与其平列,极为不满。

云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后来,还是很精明的费诗费了一番口舌,就亲疏关系、利利害害,进行陈说,才说服关羽接受了印绶。

在出征襄樊前,由于傅士仁、糜芳饮酒,帐后失火,关羽扑灭大火后,就要将傅、糜二人斩首。经费诗劝解,才予以免死,杖责四十大棍,罚他们分别去守南郡和公安,并留下话来:“吾若得胜回来之日,稍有差池,二罪俱罚!”瑏瑦由于关羽对此二人的处置不当,促使二人后来投降了东吴,是他后来走向失败的原因之一。

在处理与东吴孙权的关系上,关羽也显得粗糙、鲁莽、自负,而缺乏远虑。他视东吴众人为“群鼠”,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孙权差诸葛瑾过江来为他的儿子求亲,表示要“两家结好,并力破曹。”关羽听了:

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帝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遂唤左右逐出。瑾抱头鼠窜,回见吴侯,不敢隐匿,遂以实告。权大怒曰:“何太无礼耶!”便唤张昭等文武官员,商议取荆州之策。瑏瑧关羽傲慢、简单、粗暴的拒婚,使孙、刘可能缓和的矛盾加剧,影响到脆弱的孙、刘联盟关系;使关羽出兵北征之际,在他的后方出现了一个潜在的隐患。东吴孙权终于在关键时刻出兵袭取荆州,直接导致了关羽的失败,孙、刘联盟关系彻底破裂、解体。

对关羽这个典型人物,尽管罗贯中作了有限度的批判描写,但是,他的笔墨仍然是着力于他的“忠义”和“勇武”方面。而且,为了塑造这样一个理想的英雄形象,作者巧妙地依据历史的真实,又不拘泥于历史事实,按照人物性格发展的需要,虚构了一些生动、神奇的情节,如: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诛文丑、斩蔡阳、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使关羽这一文学典型形象,有血有肉,十分丰富饱满,从而产生了影响广泛、深远的艺术效应,如果说关羽这一历史人物能够成为“独为妇孺所称”的英雄,小说《三国演义》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小说中关羽文学形象的魅力感染了古今以来众多的读者,使一些仅读过小说而没有涉猎历史着作的读者——这是很多的——相信在小说里关羽的所作所为都是真实的,可信的;因此而津津乐道。不仅如此,就是后世一些编辑关羽志书的文人,也往往把《三国演义》里虚构的故事情节,作为关羽的亲身经历予以肯定。如清人卢湛编辑的《关圣帝君圣迹图志》就把温酒斩华雄、诛文丑、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杀蔡阳、华容道义释曹操、单刀赴会、华佗刮骨疗毒等正史没有记载,而《三国演义》详细描绘了的故事,绘制了图画,又加上文字说明,予以刊印,从而混淆了历史人物与文学典型形象的界线。

三 戏曲舞台上的红脸关羽

关羽这个历史人物,不仅进入了民间说唱艺人的口头文学以及说三国故事的话本《三分事略》、《三国志平话》和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而且,走上了戏曲舞台。

中国的戏曲是一个源远流长,色彩纷呈的艺术。在戏曲舞台上被塑造亮相的千百艺术形象,在古往今来无以数计的观众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记。许许多多的角色如包拯、曹操、诸葛亮、秦香莲、杨家将……家喻户晓,街谈巷议,有口皆碑。关羽也是其中之一。

关羽作为戏剧艺术形象最初出现在观众面前,当是在流传于晋南的一种“锣鼓杂戏”中。

锣鼓杂戏又名铙鼓杂戏,以其主导锣鼓而得名。这一剧种,长期活动于山西晋南的运城、临猗、新绛、万荣、稷山、闻喜、夏县、垣曲等地,至今民间仍保留着它的演出活动。

锣鼓杂戏当初是一种用于酬神的民间艺术。瑏瑨锣鼓杂戏是一种傩戏,表演时头戴假面,手执兵器,内容为表现驱鬼捉鬼、劳动生活和民间传说故事;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河东地方色彩。

关羽在锣鼓杂戏中充当角色,是在两个戏中,一是《白猿开路》,一是《关公战蚩尤》。《白猿开路》取材于目莲救母故事。是连台本戏,要演五、六天。

此剧的结尾,白猿保着罗卜去西天参佛求经,中途战不过鱼精,最后张天师请来关羽降了鱼精。这正是由于关羽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英雄,又是河东解州人,河东又是锣鼓杂戏的发祥地,所以当地人一定要搬出他来降妖。莹《白猿开路》是一个神话故事剧,关羽也是以神——火德星君的面目出场的,是一位具有神的法力和人的品格的人格神的形象,代表着一种正义的力量,体现着人民群众向往正义战胜邪恶的良好愿望。

锣鼓杂戏《关公占蚩尤》取材于出现在宋代的一个神话故事。

古记云: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解州奏解盐出于池,岁收课利以佐国用。近水减盐少,亏失常课,此系灾异,不可不察。奏入上,遣使往视。使还报曰:“臣见一父老,自称城隍神,令臣奏云:‘为盐池之患者,蚩尤也。’忽不见。”上怪而疑之,顾问左右,左右皆以灾害之生,有神主之为言。上乃召近臣吕夷简至解池致祭。事讫之夕,夷简梦神人戎衣怒而言曰:“吾蚩尤也。上帝命我主此盐池。今者,天子立轩辕祠,轩辕吾仇也。吾为此不平,故绝池水耳。若急毁之则已,不然,祸无穷矣。”夷简还白其事。侍臣王钦若曰:“蚩尤,邪神也。臣知信州龙虎山张天师者,能使鬼神,若令治之,蚩尤不足虑也。”于是,召天师赴阙上,与之论蚩尤事。对曰:“此必无可忧。自古忠烈之士,设而为神。蜀将军关某忠而勇,陛下祷而召之,以讨蚩尤,必有阴助。”上问:“今何神也?”对曰“庙食荆门之玉泉。”上从其言。天师乃即禁中书符焚之。移时,一美髯人擐甲佩剑浮空而下,拜于殿庭。天师宣谕上旨曰:“蚩尤为妖,如此,今天子欲命将军为民除害,如何?”答曰:“臣敢不奉诏?容臣会狱渎阴兵至彼,并力为陛下清荡之。”俄失所在。上与天师肃然起敬,左右从官莫不赞叹。忽一日,黑云起于池上,大风暴至,雷电晦冥,居人震恐;但闻空中金戈铁马之声,久之,云雾收敛,天日晴朗,池水如故,周匝百里。守臣王忠具表以闻。上大悦,遣使致祭,仍命有司修葺祠宇,岁时奉祭。瑐瑠曾与轩辕黄帝交战,而被杀死的蚩尤,因为宋天子为轩辕黄帝立祠而大为不满,在解池作恶,影响盐产及课利。经张天师建议,召关羽带阴兵征伐蚩尤,取得胜利,恢复了解池的正常生产秩序。因此,关羽受到特别的崇敬。这个神话故事的另一说法是发生在宋徽宗崇宁或政和年间关羽因此功绩被封为“崇宁真君”。

在《关公战蚩尤》剧中,他是正义之神,而蚩尤则是邪恶之神。剧情表现了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的较量,以正义战胜邪恶而结束。

傩戏是源起于民间的一种艺术,是傩舞的继承与发展。关羽在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出现,与三国故事,包含关羽本人的传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有着直接的关系。

关羽形象的大量出现在戏剧舞台上,是在宋、元时期,中国戏曲艺术逐渐形成之际;到明、清时期就更多了。这些戏的剧情一部分取自民间传说,大部分则取自于《三国志》或《三国演义》。在中国戏剧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三国戏”热,其标志是出现了大量“三国戏”,这无疑是由于三国故事经过口头与话本的广泛传播,为群众所喜闻乐道,从而引起戏剧界的重视,将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编成剧本,搬上舞台。许多着名的剧种,都有相当数量的“三国戏”,其中包括“关公戏”。

以关羽家乡的蒲州梆子为例,“三国戏”有记载的就有88出,其中,“关公戏”有18出。着名的剧目有《出五关》、《古城会》、《出许昌》、《挑袍》、《水淹七军》、《单刀会》、《斩貂蝉》、《走麦城》等。

京剧里的“三国戏”和“关公戏”就更多了。据陶君起先生编着的《京剧剧目初探》中列出的“三国戏”剧目有154出,其中,由关羽担任主角或配角的戏则有23出。作为历史人物,在戏剧舞台上能够有这么多的机会与众多的观众见面,是不多的。与关羽同时代的诸葛亮、曹操在戏剧舞台上也属于热门人物,但是,从数量上说也不能与关羽相抗衡。他们的戏都少于关羽。

李希凡先生曾评说“关公戏”,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