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5293400000016

第16章 关羽的着述和书画(3)

类似这样的经文,在许多地方都有刻印传世的。在国外,也有传刻的。笔者手中就搜集到厚厚的铅印本数册,字数相当多。编印者称作是“关帝御制文”;这种现象,与关羽的被“神化”有直接的关系。神化了关羽是无所不能的。

二 书法遗存

民间有一种说法:关羽能书,张飞善画。意思是说:关羽的字写得好,张飞会绘画;各有所长。

世间流传有关羽书写的12个篆字: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这12字书法是怎样来的呢?

在湖北当阳市民间传说:关羽在镇守荆州时,曾谆谆告诫儿子关平:“凡将者,只好武,不识文,愚者也!”所以,每日除教关平武之外,还教他读《春秋》,练习书法。在当阳市西南方50里处,有个黑土坡村。村里有个土坡,长约2里,由于土质肥沃,呈黑褐色,所以,便得了个名字叫黑土坡。民间传说是关平在这里练字学书法,坡上土原本不黑,因关平每日练字洗笔墨,水顺手从坡上往下泼,日久天长,山坡被染成了黑色。

关平按关羽教导,练武习文,进步很快。关羽见了,十分高兴,挥毫给关平写了12个篆字。当阳关陵里仍有一通碑镌刻此12字。

此字本是关羽教子家训,也是诫教世人的名言。所以,民间广泛地流传开来。笔者曾在众多的关帝庙中看到这12字的碑刻,在关羽的一些志书中也有版刻传世。看那些书法字体,差异很大,有篆书、行书、草书等。是否是关羽手迹,或者说哪一种是关羽的手迹——真迹?怕是很难辨识清楚了。

编辑《关圣帝君圣迹图志》的清人卢湛对这12个字有以下解释:

世传帝篆书十二字,宋朱文公(按:即南宋着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为之赞。然其书体凌杂不伦,或相传既久,竟失其真,及后人附会为之,皆不可知也。夫帝以精忠大义倾慕古今,凡片言只字,自宜奉诸拱壁,以昭后世。迨考正书法,颇复汉体。情雅君子辨之者,不病其妄也。

传说,当初关羽书写的12个字是篆书。关羽的12字篆书,笔者看到的有两种。

一种是卢湛编辑的《关圣帝君圣迹图志》里镂刻的。这篆书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卢湛得自何处?他都没有说明,只称其“凌杂不伦”,以为是“相传既久,竟失其真”,或者是“后人以附会为之”,是真是伪,“皆不可知也”。卢湛本人也拿它不准。

另一种是藏于山西省运城市博物馆的12字篆书,分别镌刻在4块石碑上。由于没有注明刻石年月,所以,具体年代不可考。极可能是明清时期的遗物,或者更早一些。石碑上的12个篆字与《关圣帝君圣迹图志》中的篆书不同。《图志》中的12个字,只有一种写法,而石碑上仅“好”字就有4种不同的写法。两者比较,石碑上的字均为阴刻,而且要比《图志》上的字生动、自然,古朴一些。在石刻12字的碑上,还镌刻有南宋着名学者朱熹的赞词,对关羽的四句话作了赞述。赞词为:

百圣在目,千古在心;妙者躬践,敫(音佼·歌也)者口吟。——读好书。莠言虚妄,兰言实杯;九兰一莠,驷追不回。——说好话。

圣径路口,义利关头;择言若游,急行若邮。——行好事。孔称成仁,孟戒非仁;小人穷冬,钜人盛春。——做好人。

《关圣帝君圣迹图志》里也辑录朱熹的这些赞词,题名为《圣迹赞》。明代绛州学者辛全也写有《关帝篆赞》,其赞词为:

志在春秋,岂但上口;游夏之徒,蹚乎其后。——读好书。侃侃谢曹,谆谆为汉;一话一言,日天共贯。——说好话。君臣友昆,一事不苟;取义成仁,古今谁偶。——行好事。生为烈臣,殇为明神;圣贤天地,诚哉绝伦。——做好人。

朱熹和辛全,从不同的角度,将关羽的12个字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赞颂。

从朱熹写《篆迹赞》来看,关羽的篆书12字,在宋代或宋代以前,就有流传,朱熹是接触过的。而且,他深信不疑,很为欣赏;退一步说,他起码对这四句话出自关羽之口深信不疑。否则,他就不会写出这样的赞词。到了明代,辛全看到宋代学问大家朱熹都首肯关羽的篆迹,他也就要附和赞颂了。

那么,究竟如何认识关羽的12字篆书?笔者思考再三,认为:这四句话12个字,有可能是关羽讲过的。因为他的主旨精神与《忠义经十八章》所宣扬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至于书法,则极有可能如清人卢湛所说是“后人以傅会为之”,不是关羽的手笔传世。笔者对此也只能存疑,以求教于方家。

除这12字篆书之外,《关圣帝君圣迹图志》还刊印有“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12个篆字。卢湛解释说:

世亦传为帝语。此虽无所考据,然即云傅会,亦可谓言圣志哉!

卢湛更是拿它不准,也只认为符合“关圣帝君”的意志。我们也就把它视为后人“傅会”之作吧。

关羽的书法,据说在荆州也曾有遗存:

荆州府有帝亲书“三秦雄镇”四大字。匾题曰:郡主关某书。明万历初,有人易去其匾,地震三日,阖郡骇异。于是,百姓相率白郡守,仍悬之,遂止。

易匾引起地震的说法,只能说是演绎故事,不能为信的。

现在,其匾已不存在。荆州为楚地。关羽长期镇守荆州,为其书匾亦是可能的。但是,为什么书写的“三秦雄镇”,令人不解。

按中国社会的传统习惯来看,关羽生前是颇有地位之人,而且能书,因此,他有一些书法墨迹流传于世,也是可能的,很正常的。但是,三国时期的东西要传留至今,确属不易,即使传到明、清时期,也很困难。不过,我们从流传下来的两个12字篆书,且不去说它墨迹的真伪,就其思想内涵,对后人来说,还是颇有教益的。这也就是着名学者朱熹等赞颂它,而且,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了,它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同。

三 画竹第一人

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它们都是经得住风霜、严寒考验的。

爱松、爱竹、爱梅,是中国古代尚雅文士的风尚。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就有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竹子,历来被人们视为情操高尚的代表、象征。

据上海复旦大学伍蠡甫教授说:相传我国最早画竹的人是三国时期的关羽。他的这一说法是有据的。

俞剑华先生编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称: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封汉寿亭侯,谥壮缪侯,有石刻画竹,凛凛刚正。按《解州志》谓有石刻画竹干霄。凡言画竹者始自五代李夫人,不知实轫自羽也。

北京中国书店1982年版《中国画家大辞典》也将关羽作为画家录入,条目文字与此大致相同。

台湾的何恭上先生在他主编的《中国美术史》中,以“画竹之祖的关羽”为题,写道:

三国时代的绘画也和汉代的绘画一样,对于重要的史实也仅仅是散见于各史书的记载。三国时代虽然又短又乱,可是留名后世的知名画家却不少。例如魏的曹髦、杨修、桓范、徐邈,蜀的关羽、诸葛亮,吴的曹伟兴、赵夫人等,都是名列经传的画家。其中关羽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关公,他最擅长画竹,一时被称为“画竹之祖”。关公所画的竹据说留有石刻。由此可见他的画艺是如何的高超了。谈到画竹,大家都认为始于五代的李夫人,其实是由关公开其先河。

由此可见,关羽的画竹传说不是无稽之谈,由来已久。说关羽的善画竹,也是推崇他的精神情操的反映。

世间尚未闻有关羽竹画的真品遗存,关羽的石刻竹画则是散见于各处。关羽的石刻竹画,是风雨竹诗画,即风竹诗画和雨竹诗画。除碑刻外还见于书籍。《关圣帝看圣迹图志》镂刻有此诗画。风竹诗画和雨竹诗画均各为两幅。每幅画面都是一枝竹子,由竹叶错综组成一首五言诗。而《关帝志》仅刻风竹诗画两幅,而未刻雨竹诗画。

风竹画诗为: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雨竹画诗为:

大业修不然,鼎足势如许。英雄泪难禁,点点枝头雨。

关于风雨竹诗画的来历,上述两志都有记载。《关圣帝君圣迹图志》说:

考竹诗石刻,宣德(明宣宗)间,徐州创铁佛寺,劚(音柱·掘地)地得之。

在徐州得到的是石刻,而且是两组4幅,即完整的风竹诗画和雨竹诗画。《关帝志》说:

相传竹叶错综成文为五言一绝。诗曰: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或曰:此关帝降鸾笔也。今刻于肥城(在山东)李中丞所修庙中。在肥城发现的竹诗画是一组二幅,即风竹诗画,没有雨竹诗画。说这诗画是“关帝降鸾笔”,那是无稽之谈,没有道理。正是这一句“关帝降鸾笔”,使一些论者认为它是伪作。

画是清代画法,和宋人文与可、苏东坡所画不同,何况汉朝无写竹出名的历史人物。所题五绝也是“扶鸾笔也”。绝句一体,唐后才定格,南北朝诗人作品中仅个别人如庾信的个别小诗在格律上有偶合,绝非自觉运用平仄声韵的产物。瑢断言风雨竹画是“清代画法”,从而否定它,缺乏说服力。而且,显然与《关圣帝君圣迹图志》中的发现竹诗石刻是在明代宣德年间不符。再说“汉朝无写竹出名的历史人物”,从而否定关羽写竹,也欠妥。笔者认为:认可关羽是“画竹第一人”与他是否称得上是“写竹名家”那是两码事,不能等同。由于他是“画竹第一人”,而称之为“画竹名家”,历史地认定,也未尝不可。

民间对于关羽画风雨竹诗画有两个传说。

一说是,此诗画是关羽羁留许都时画就的,画竹言志,志存尚洁。当他离开许都时,将诗画送给曹操,以表明心迹。据说曹操见了风雨竹诗画很高兴,更加敬慕他的人品,便珍藏起来。

另一说是,当年关羽在原籍杀人逃亡后,他的夫人胡氏带着儿子关平隐居在中条山下,胡氏每天教儿子关平习文练武。后来,关平长大后,关羽已经很有名望了。胡氏就让关平去投奔他的父亲。临行时,胡氏采了些杏梅,又摘了两枝竹枝,让关平带给关羽。胡氏的寓意是明白的,她和关羽青梅竹马,爱情忠贞不渝。关羽看到杏梅和竹枝后,很动情,便绘出了风雨竹画,并赋诗寄情,而将诗用竹叶绘写在竹枝上。

不同的传说,则意味着对风雨竹诗画决然不同的认识和解释。

在全国不少关庙中都陈列有风雨竹诗画碑刻。西安碑林、河南少林寺里也有。不久前,笔者还在《北京晚报》上看到一篇文章,介绍在北京一处关庙中的风雨竹诗画碑刻。还有文章介绍上海市松江县文化馆珍藏的清代镌刻的风雨竹诗画碑。在关羽故里山西省运城市博物馆,现在也保存有两种刻于不同年代的风雨竹诗画石碑。碑上都未注明镌刻时间,所以,年代都不能确定。一种年代显然早一些,刻在两块正方形石上,长、宽都是0.47米;书有“汉夫子风雨竹”。另一种年代就要晚一些,碑为长方形,高0.79米,宽0.37米,一块上旁书有“汉夫子风竹”,另一块上旁书“汉夫子雨竹”。但是,诗句组合起来却是风竹画诗句。这两通碑为什么会把风雨竹诗画混到一起?就无法说清了。

上述这些关羽风雨竹诗画,都是一枝成画,而由两枝分别独立组成风竹诗画和雨竹诗画。但是,笔者1993年去洛阳、荆州等地关庙实地考察时发现,关羽的风雨竹诗画还有另一种形式,即由直立的两枝竹子交错组成诗画;这种画法就另具一格了,不同于一般。而且,这些碑刻大都是新镌刻的,原本为何?初刻于何年?当地人也说不大清楚。

笔者认为:关羽画风雨竹,是可能的。因此,历史地称他为“画竹第一人”,也是可以的。因为,在他之前,尚未听说谁画过竹。但是,关羽毕竟不是专攻丹青的妙手,对他的画竹不能以书画家的标准去要求他、衡量他。他毕竟只是一位战将,像他的书法一样,画竹也只是偶尔为之。誉之过高,或是要求太高,都是不适当的。至于,对现今传世的各种不同的关羽风雨竹诗画作出“是”与“非”的判断,那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关羽的风雨竹诗画也是留给我们的一个难以破译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