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5293400000015

第15章 关羽的着述和书画(2)

在这一章里,关羽谈到人的婚配、生育问题。在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中,十分重视人伦,而在人伦中,尤重父子、夫妇关系。夫妇和谐,家室永宜,子孙繁衍,嗣续绵远,是人们的共同心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这一目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一些人违背了天理,事君不忠,事亲不孝;居不仁,行不义;于是就要受到冥冥之中的惩罚。因此,他告诫人们在婚配问题上,应当遵循正当的婚姻,不要苟且。要“善念天理”,积善修德,因为善可消灾,德可致福;还要“光明正大”,心地光明,立身正大,天理就会常存;就能“螽斯可赋,子孙振振,有庆无虞”。关羽的这一番说教,是要人们行善事,戒恶事;善恶有报,带有浓厚的因果报应迷信色彩。

修建章第七。关羽说:世人修建,不识阴阳。九垒七煞,犯之必伤。太岁将军,鹤神太白,金神剑锋,九良七煞,黄旛豹尾,飞廉刀砧,主家眷属,一切鬼神,若值兴工,有一不戒,病疚丧亡。官府横害。谛听吾言,修德作善,百神可护,永世昌大。

在这一章里,关羽认为,阴阳是有禁忌的。因此,在修建时,应该有择选,避犯就宜。世上有的人,由于不识阴阳,在动工修建时,冒犯了九垒七煞等星象,因此,就会遭到祸殃。但是,上天佑护修德作善之人,只要修德作善,得到百神的庇佑,就可“永世昌大”。关羽在这里把阴阳、风水那一套搬来,劝诫世人,和前一章一样,迷信色彩也是很浓的。

雨旸章第八。雨旸是讲天气变化的,雨以润物,旸(太阳出来)以干物。关羽对此写道:

天有雨旸(音阳。日出),时有丰荒。雨泽衍期,亢旱为殃。祝融煽祸,赤鼠游城。海若失经,鱼鳖不宁。天灾流行,世所常有。谛听吾言,修德以俟。

在这一章里,关羽指出:天气变化无常,有阴雨之时,也有日出之时。天雨适时,万物滋润,就会导致丰收;如果久旱无雨,旱魃为虐,就会遭到荒岁。雨水过多,也会成灾。阴雨和亢旱的灾害是世所常见的,只有修德可以应对,国家可以避免灾害侵扰,个人也可以不受饥馑的罪殃。

游行章第九。游行章是讲兵法的。关羽说:军戎游行,国之大事。出师对垒,须识风云。矢心忠义,鬼神呵卫,盗贼骋奸,风波系累;深山邃谷,虎狼出入;大海长江,蛟龙窟宅;幽枉有魂,劫数有会。谛听吾言,正直无悔。

在这一章里,关羽认为兵法是国家的大事,对此,他不讲具体的军事方术,而仅只是在宏观上强调两点:一是与敌军作战对垒中“须识迅云”。所谓识风云,就是要有谋略,能够识辨迅速变化的战争局势,而采取适当的对策;二是“矢心忠义”。所谓“矢心忠义”,就是以忠义为精神支柱,忠心为国,心存社稷,矢志不贰。以忠促其智,以义奋其勇;智勇兼备,各种困难都不足虑,必能克敌制胜。

符讼章第十。关羽说:人有符讼,亦命所值。天地年月,日主时刻。亦口白舌,皆有神司。出入举动,须知避忌。朝有击聒,夜有煎扭(音抽·褊狭)。面是背非,崔鼠生忧。怨詈(音利·责骂)诅咒,狱讼繁兴,谤渎(音毒·怨言)诋诟,刑宪具存。谛听吾言,自反其心,作好作恶,皆己不仁。

在这一章里,关羽表达了无讼之意。世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争讼不息,朝聒夜煎,面是背非,诅咒诽谤,公堂对簿;其原因在于俗众之间的遇事不能谦让。不谦让又是由于心之不仁,心不仁就不能以礼相待,宽厚对人,相亲相爱。所以,关羽强调以“仁”来遏制符讼之争。这个“仁”的蕴意是相当宽泛的。

疾病章第十一。关羽说:人有疾病,积久弗瘳(音抽·病愈);沉卧枕席,其故何由?一心不明,五神无主。三生有",四大不举。平日触犯,古圣先贤;庙社灵坛,井灶第宅;起居不净,供养不诚;冥魂冤枉,牵缠诅盟;前生结衅,怨毒交攻。谛听吾言,诚心忏悔;善气来迎,立超苦趣。

在这一章里,关羽认为:人之所以患染疾病,是由于心不安,神不清所致。造成这种心神不安、不清的原有“天”的因素,也有“人”的因素。阴阳失正,五行失宜,感染成疾病,这是“天”所造成的,经过医药治疗,是可以痊愈的。但是,如果获罪于天地鬼神,或者前世结怨,今世又供养不敬,从而导致疾病缠身,这是“人”自引发,虽医药、祷祀也不会有效用。在此,关羽又陷入因果、迷信的漩涡,作出了对疾病的唯心的认识。对减少疾病方面,关羽依然强调谨身修行、作善积德,达到减病消灾的目的。

命运章第十二。关羽说:人之命运,万有不齐。富贵贫贱,各安其分。五行奇蹇,九曜更变,年逢刑冲,运或克战,孤辰寡宿,羊及剑锋,禄逢于败,马落于空。动用凶危,行藏坎(音览·坎不得志),何以禳御?自省其身。谛听吾言,顺守不忒(音特·差误)。

在这一章里,关羽谈到了命运。与第三章“气数”命题相同,而议论的侧重点却又不同。在“气数”第三章里,他强调人后天的努力可以改变先天的气数,人有变化的主观能动功能。而在此,他却又认为人的命运本不一样,不齐不整,有差有别,这是天意。他强调:“富贵贫贱,各安其分”,要求人们顺守天命,自省其身,不要与命运进行抗争。

摄生章第十三。关羽说:人之摄生,顺明道要。能屏众欲,永除祸害。外想不入,内想不出;五脏清凉,六腑调泰。引炁(音气·与气同)大和,注润丹元。仍节饮食,法药保延。谛听吾言,以永无愆。

在这一章里,关羽就养生之道发表了意见。由于人生理的本能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会萌生出各种情欲,即通常所说的七情六欲。当人一旦沉溺于贪求声色、货利……种种情欲之中,就要耗费精神,消磨体力,甚至影响、危及到生命,这种人是不懂得养生之道的。养生之道最要紧的是屏息自己的各种非分欲念,即存理遏欲。不为外部的诱惑所感染,不让内心的欲念萌动爆发。非分的欲念平息了,阴阳之气调和,五脏六腑安顺,淡泊宁静,心地泰然,再在饮食上节制,药物上调理,就可以永远消除病害,延年益寿,得到长生。

瘟瘵章第十四。关羽说:天地瘟疫,二十有五。天地蛊(音古·寄生虫)毒,二十有四。痨瘵(音债·即肺结核)之疾,三十有六。遭此大患,厥有其故。其故伊何?伏尸故气,感召传梁,冢讼墓注。谛听吾言,清心告天。上通三界,下彻九泉,追荐魂爽,超度祖先,药饵期效,治在心田。

在这一章里,关羽又谈到了疾病。与疾病章节第十一所不同的是,他特别指出瘟疫,蛊毒、痨瘵在疾病中是对人危害最大的恶疾。患这些病的人是有原因的,或由于传染得病,或由于神鬼作祟。对此,只有追荐亡灵,超度祖先,祭祷消灾,药铒治疗。在这里,关羽又对这些恶疾的产生与治疗之法,作出了迷信鬼神、禳灾免祸的错误解释。

太朴章第十五。关羽说:太朴既散,仁义乃兴。礼乐爰作,奸邪斯行。六义既失,四民有争。上不宽恕,下不忠贞,全家疾病,死亡横生。消耗财物,累罹官刑。性命枉逝,灾害相仍。秽杂交染,骨肉伶仃。如此世人,焉致和平。谛听吾言,敦叙五伦。从谦从厚,必信必诚。守法守分,勿贪勿竟,灾消祸灭,百福骈臻。

在这一章里,关羽意欲劝诫世人返朴归真。由于人心不古,礼乐崩,仁义失,纯朴的风俗散佚不存,孝友、睦姻、任恤六义(六行)不能遵循;在上的对下不能宽恕仁爱;在下的也对上不能忠贞输诚,以至于奸邪横行,灾祸频繁,疾病侵袭,死亡威胁,争讼不已……凡此种种,世人怎能友好和平相处?对这种社会积习的扭转,关羽认为顺从谦厚、信诚方面做文章,导引世人循分遵法,不贪不竟,同归礼让,则能和气致祥,世道也就会日隆,从而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

欲界章第十六。关羽说:吾观欲界,群生无情。作多恶业,全无悔心。纲维圮裂,大数自倾。兵火四起,玉石俱焚。凶荒洪水,苛政烦刑。生意灭绝,人道将穷。极诸苦恼,何由离脱?谛听吾言,毋自放逸。忠孝仁义,服膺弗失。一切善恶,皆由心造。为善福生,为恶祸报。

在这一章里,关羽继续依照上一章的意旨,针砭了“群生无情,作多恶业……人道将穷”的社会现象。认为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是欲念炽烈,失去本性,三纲四维,不能承守,为医不忠,为子不孝,抛弃仁义,肆意而为。而矫治这种贪欲的方法,在于医“心”,就是要人们速生悔悟之心,存理遏欲,牢记“为善福生,为恶祸报”的戒语,不要继续沉溺于贪欲的无底深渊之中不能自我解脱。

人生章第十七。关羽说:人之始生,受命于天。东斗主算,西斗记名;北斗落死,南斗上生;中斗大魁,总鉴众灵。青帝护魂,白帝持魄;赤帝养气,黑帝通血,黄帝中主,万神无越。亿"混沌,幽冥形影,玉帝摄气,灵风聚烟。千和万合,自然成真。真中有神,长生大君。谛听吾言,珍爱汝生。

在这一章里,关羽认为人生受命于天赋,冥冥之中,有众神灵护持,天地颐育,因此,人应该珍爱生命。如果自己不珍爱生命,败坏五常,毁灭道德极情纵欲,就会得到罪罚。即使上天爱你,亦不能护佑你于永远。

业报章第十八。关羽说:世之业报,因何而成?刻薄一心,杂乱五情;更生疑惑,所为昏昧。倚持邪行,背真就伪。不义不仁,不忠不孝。违逆天地,欺君伐国,奸妄肆侵,残虐百姓。杀戮群生,戕贼物命,造诸罪恶。冤对无边。动见患难,灾祸横集。人之行事,鬼神鉴临。因汝罪衅,加汝阴刑。愚蠢不知,犹是妄行。谛听吾言,安分养生。无贪无诈,无盗无淫,存心修己,夙夜以宁。念念弗失,福汝终身。

在这一章里,关羽认为:人自身的所作所为,或作善行,或为恶行,都必然要得到报应。心存忠厚,笃行正直,忠孝仁义,爱民惜物;可以上不愧天,下不怍民;就可以获得祥福好报。而“刻薄一心,杂乱五情”、“不义不仁,不忠不孝”、“残虐百姓,杀戮群生”……恶行种种的,就会得到恶报;“灾祸横集”,“加汝阴刑”。因此,他谆谆告诫世人:“安分养生,无贪无诈,无淫无盗,存心修己”,以求得到好的报应。

从关羽的《忠义经十八章》可以看出,这无疑是他的“劝世篇”。他以“忠义”为核心,通过对人生的各种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既有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方面的阐述,又有从因果报应、封建迷信方面的挥发;极力劝诫世人以忠义孝悌修身立命,为善去恶、返朴归真。对此,我们应该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扬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圣帝君圣迹图》还载有《圣签诗》共一百零一首,每签由七言诗四句组成。据卢湛说:此《圣签诗》也是关羽“自制”,并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传授给浙江宁波府延庆寺僧人善知识。这个僧人修行有方,悟彻因果,能够与关羽的神灵会面、交谈。关羽将《圣签诗》面授给他,让他传行于世。这个传说当然是很荒唐的。明显是僧人做假,伪托关羽,欺骗世人。一些做学问的人竟也信以为真,抄刻流传,毒害于人;大概也是对关羽的神灵执信不疑!

此外,据1961年香港刊行的《关圣帝君圣迹图志》增集中,还收集了关羽的几篇经文,题目为:

(一)关圣帝君觉世真文。

(二)关圣帝君降笔救"永命经。(三)关圣帝君降笔真经。

(四)关圣帝君应验桃园明圣经。(上、中、下三卷)在《明圣经》中,有这样的偈(音寄·佛门颂词)语:

我本天枢第六星,临凡欲使万方宁。形容虽去神犹在,留得精英震百灵。

这四篇经文的思想内容与文字语气,宗教气息十分浓重。总体来说,是劝世人多做善行,少做恶事;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经文,显然不是关羽其人能够做出来的,又要称它们是“关圣帝君圣灵降笔”,那就尤为荒唐可笑了。如果说这些经文出自宗教界的一些好事弟子之手,倒是完全可信的。而录于《明圣经》中的这个偈语,说自己是“天枢第六星”下凡,目的在于使万方安宁,“形容虽去神犹在”等等,纯属“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