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5286300000050

第50章 大勇篇(3)

赵云追随刘备多年,总是克己奉公,不徇私情。赤壁之战前,刘备曾于博望坡打败曹操大将夏侯悖。在战斗中,赵云俘虏了其部将夏侯兰。他与夏侯兰本是同乡,“少小相知”。在这种情况下:“云白先主话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不是私自卖约,而是报告刘备,不是为个人增添帮手,而是为刘备推荐人才;公事公办,实堪称赞!赵云的这一优秀品质早为刘备所赏识,所以刘备曾任他为留营司马,“掌内事”,而他一直兢兢业业,秉公理事。赵云所处理之事,皆让人觉得不仅安心,而且舒心,并且让人无法产生嫉妒之心,此其善于自保的性格之一;其二,赵云不争功。在蜀汉集团中,赵云的官位一直不高。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拜张飞为右将军,拜马超为左将军,拜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这时,赵云仅为翊军将军。章武元年,刘备称帝,除关羽、黄忠已卒外,张飞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马超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嫠乡侯;魏延进拜镇北将军。这时,赵云的官爵却未升迁。建兴五年,诸葛亮驻汉中,准备大举北伐。这时,关、张、马、黄均已故;魏延以镇北将军、都亭侯的身份,担任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而赵云则以镇东将军、永昌亭侯的身份,跟在诸葛亮身边,地位仍然不及魏延。然而赵云并未抱怨什么,他的不争、不抢使得他在蜀汉集团中生存得毫无危险。

总之,由于赵云取势之奇、存念之坚,秉性之纯,使得他没有死于沙场的拼搏,没有死于谋略家的计策,没有死于政治家的倾轧,更没有死于下属的倒戈,而是寿终正寝,十分难得,与关羽和张飞死于小人之手相比,是十分耐人寻味的。这也是子龙精神高他们一筹的明证。

四、个性鲜明——魏延

(一)骁勇善战,不避艰险

魏延在战场上是一位爱打硬仗,爱出风头屡受挫而不气馁的战将。在加人刘备集团以后,经历过无数次战场上冲锋陷阵的磨练,由一位在襄阳时的“无名小卒”,发展成为诸葛亮帐前的首席大将军。

刚刚加入刘备集团的时候,魏延只是一名战场经验不足的年轻小将,但他勇于出战,而且作战时能够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刘备入川时,黄忠领了将令,攻打泠苞、邓贤两个大寨。但这时魏延忽然站了出来,争着要代替黄忠领兵破敌,并说:“老将军年纪已高,如何去得!小将不才愿往。”(第六十二回)这句话惹恼了黄忠,要与他比试武艺,后来多亏刘备劝阻。随军军师庞统就令二人各打一寨,黄忠攻泠苞,魏延攻邓贤,先夺得者为头功。魏延并不就此甘休,他暗中使人探听黄忠何时起兵。当探事人回报四更造饭,五更起兵时,魏延暗喜,吩咐军士二更造饭,三更起兵,天明要到邓贤寨边。三更前后,离寨前进。兵到半路魏延又寻思:“只去打邓贤寨,不显能处;不如先去打泠苞寨,却将得胜兵打邓贤寨。两处功劳,都是我的。”于是,传令先去打泠苞营寨。但泠苞探得消息,早做了准备,使魏延吃了大亏,幸得黄忠赶到,救了魏延。又一次,张鲁派马超兵犯葭萌关,诸葛亮派张飞迎敌,让魏延领五百哨马先行,但任侦探任务。可是魏延一到关下,就杀败敌兵先锋,不顾自己人少势孤,也不顾自己的任务并不是与对方主力作战,一味向前冲击,要夺主将张飞的头功,结果误将马岱当作马超,中了马岱的诈败计,被他回身一箭,射中左臂,多亏张飞赶到相救。这两次作战,虽然都由于莽撞,缺乏临敌经验而战败,但却从中可以看出魏延面对强敌毫无畏惧,勇猛顽强的精神以及愈挫愈勇,永不气馁的豪气。

随着战场上对敌经验的不断丰富,魏延的高强武艺得到了更大限度的发挥,迅速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将领。

刘备争夺汉中的后期,魏延奉命出兵斜谷界口,迎战曹兵。曹操招降魏延,延大骂曹操拒绝,提刀与庞德交战,当看到自家军队劫了曹兵后方营寨时,他设计诈败而走,等曹操挥军回战马超,不备之际,魏延率军射中曹操。曹操翻身落马,碰掉门牙两个,幸得庞德及时赶来救走曹操。曹军大败,不得不放弃汉中,班师回京。

诸葛亮一出祁山时,派自幼熟读兵书的马谡镇守街亭,又派平生谨慎的王平协助,但恐二人有失,遂又唤高翔屯兵附近的柳城在关键时刻救应。之后,诸葛亮又思高翔非张邰对手,必得一员大将,屯兵于街亭之后方可防之,遂唤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扎。魏延问诸葛亮说:“某为前部,理合当先破敌,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第九十五回)孔明解释说:“前锋破敌,乃偏裨之事耳。今令汝接应街亭,总守汉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魏延听罢,才高兴地引兵而去。马谡失了街亭败逃后,魏延杀退魏军先锋张邰,驱兵去夺街亭,被魏军三面包围,他毫不怯敌,一被王平救出,立刻组织兵力去守街亭,但终因大势已去才未能成功。

诸葛亮二出祁山时,魏国派虎威将军王双任前部大先锋,把守隘口,此人使六十斤大刀,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蜀军数员大将皆丧命其手。诸葛亮由于粮草不济,只能暂时退兵,但又忧虑受王双阻挡不能脱身,因命魏延在陈仓道口拒住王双,撤离时他的军队打起魏延旗号在前,诱王双追赶,而伏于王双寨边的三十骑蜀兵乘机于魏营中放火,王双见后方营中火光冲天,慌令退军。行到山坡左侧,忽一骑马从林中骤出,大喝道:“魏延在此!”王双大惊,措手不及,被魏延一刀砍于马下。魏兵疑有埋伏,四散逃走。魏延遂率手下只三十骑人马,向汉中缓缓而行。

诸葛亮在五丈原前线病逝,临终前安排大军由杨仪率领撤退回国。魏延听闻此事,对尚书费袜说:“丞相虽云,吾今现在……我自率大兵攻司马懿,务要成功。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他认为丞相虽死,但蜀国的事业还要发展,所以毛遂自荐,情愿自掌兵权,继续伐魏。撇开魏延是否真如诸葛亮所言“素有反相”、“久后必反”一说,单就此时魏延的行为而言,他对蜀国是忠心耿耿的,体现了一名武将的直率与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品质。

(二)善于思考,文武兼备

魏延平时也爱动脑筋,能够对作战中的战斗计划乃至大的战略方针提出自己的见解,是文武兼备的优秀将领。

孟达起义失败后,诸葛亮的北征军决定撤销西线由秦岭进攻长安的计划。但是魏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如果策略运用正确,便可以直接突击长安,不必从凉州绕一个大圈。魏延建议说:“夏侯楙乃膏梁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桥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往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兵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矣。”(第九十二回)诸葛亮认为这个计划风险太大,如果有兵埋伏截杀,则五千人必定受害,所以拒绝采纳。魏延又说:“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诸葛亮仍然坚持从大路进兵的计划,没有接受魏延的从子午谷出兵攻魏的建议。魏延的这一建议,虽然风险很大,但并非没有一点可行性,甚至可能会成功,这说明魏延不同于一般武将,还是善于动脑思考的,因为这条计策是结合了敌人主帅的情况和地理的特殊形势,综合分析后提出来的,表明了魏延的智慧,只是没有诸葛亮考虑事情周全和谨慎。

入川时,因与黄忠争功,擅自行动,违犯了军纪,他为了立功赎罪,料定泠苞逃跑的路线,就在狭路埋伏俘获了泠苞。当刘备要放泠苞回去,魏延马上提醒:“此人不可放回,若脱身一去,不复来矣。”(第六十二回)后来,泠苞果然背叛刘备,但在作战中又被魏延活捉。

在南擒孟获的战役中,诸葛亮以赵云和魏延不识地理为理由,故意不交给他们任务,实则是想逼二人自己想办法,结果魏延想出了办法:“吾二人只今就上马,亲去探之;捉住土人,便教引进,以敌蛮兵,大事可成。”(第八十七回)赵云觉得有理,于是二人依计而行,最后深入蛮兵重地,大胜而归。

一出祁山时,诸葛亮骂死王朗,遂命令赵云、魏延去乘丧劫寨,魏延马上想到了劫寨的危险性,急忙向诸葛亮反映说:“曹直深知兵法,必料我乘丧劫寨,他岂不提防?”(第九十三回)魏延称曹直深知兵法,表明魏延也深知兵法。虽然诸葛亮是考虑将计就计,魏延没有诸葛亮考虑得深远,但是他作为武将在接受命令时,遇到疑问不仅能够提出,并且能对敌方的形势状况作出正确的估计,这说明魏延是善于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分析的。

这两次与赵云共同执行任务,相比之下赵云并没有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反倒是魏延都能对敌情提出自己正确的估计,并制定出计策,最终取得成功。可见,魏延在谋略方面确实是略高一筹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有独立见解,有战略头脑的将领。

作为武将来讲,能够运用智慧去解决问题,不光靠蛮力,才能成为指挥千军万马攻城掠地的出色将领。

(三)直率开朗,敢作敢为

魏延个性直率开朗,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毫无顾忌,是一位想到做到,敢作敢为具有反叛精神的战将。

在襄阳,听闻刘备自远而来,蔡瑁阻挡不让刘备进城,他就领了百来人造蔡瑁的反,杀死守门将士,开门招呼刘备人城,并且大骂蔡瑁是“卖国之贼”,称刘备为“仁德之人”、“为救民而来投”。(第四十一回)这是魏延第一次准备投奔刘备,但结果因为文聘阻挡而没成功。

在长沙,他敢于杀死太守韩玄,带领百姓出城投拜关羽,并称“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说:“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骂韩玄“轻贤慢士”,并号召“当众共殛之,愿随我者便来。”(第五十三回)这是魏延第二次投奔刘备,得尝所愿。

魏延两次投奔刘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流露出无所顾忌,率直利落的豪放之情。

跟随刘备以后,他依然是我行我素,直言快语。人川时,他争着代替黄忠攻打敌方营寨,声称:“老将军年纪已高,如何去得!小将不才愿往。”(第六十二回)直言快语,虽有体恤长者的好意,但丝毫不顾忌老将黄忠是否会对自己有意见,造成两个人差点当着刘备的面打起来。

北伐中原时,他献经子午谷偷袭长安的计策,当面指出:“丞相兵从大路出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可得中原?”(第九十二回)坦诚地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见。

守护街亭时,他当面责问孔明:“某为前部,理合当先破敌,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第九十五回)

劫曹真之寨时,孔明吩咐他与赵云二人乘丧劫寨,他急切地反映:“曹直深明兵法,必料我乘丧劫寨,他岂不提防?”(第九十三回)

在每次接受任务时,魏延都能将自己与诸葛亮不一致的想法直率地提出来,当孔明能够给予合理地解释时,他才高兴地去执行任务。

作为一个普通人,直率的性格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军事将领就必须受纪律约束,所谓“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魏延的矛盾就在于他混淆了普通人与军事将领之间的界限,不能以高级将领的身份和地位去约束自己,只将自己看成是一个普通的人,所以总是任由自己的性子去做事,毫无顾虑,敢说敢干。这种性格是他违反军纪的原因之一。

魏延这种愤怨不平的情绪,是随着对诸葛亮军事任务安排的不满而逐渐加深的。

魏延初投刘备时,是救了黄忠,杀了韩玄之后打开城门迎接刘备的,诸葛亮不但不论他的功劳,反而却要将他推出问斩,这是不公正的,而此时魏延却“喏喏连声而退”,事后也没有什么对此事不满的表现。之后,在诸葛亮的指派下,魏延多次承担各种军事任务,他都能完成得很好。

诈败诱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却是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高强武艺的军事行动,而且诱敌成功之后,论功行赏也不占重要位置。魏延是一个爱打硬仗、争强好胜。竞争心很强的人,担任这种诈败诱敌的任务是很不服气的。火烧藤甲兵时,诸葛亮为了诱敌,对魏延下令:“限半个月内须要连输十五阵,弃七个寨栅。若输十四阵,也休来见我。”(第九十回)当时魏延虽然领命,却心中不乐,怏怏而去。街亭之役,诸葛亮派魏延引本部兵马去街亭之后屯扎,魏延也不愿接受任务,并当面表示诸葛亮对他不够重视。

三出祁以后,魏延的愤怨情绪更加突出。第九十九回描写了一个情节:

“是夜,孔明唤众将商议日:‘今魏兵来追,必然死战,汝等须以一当十,吾以伏兵截其后,非智勇之将,不可当此任。’言毕,以目视魏延。延低头不语。”

这次,诸葛亮讲完了选将的条件,须是智勇双全之将,才能当此大任,然后便以目视魏延,大概是希望魏延能挺身而出,但魏延这次却低头不语,与以往主动争取任务的爱出风头的魏延判若两人。这里是明摆了魏延不买诸葛亮的账,并非他贪生怕死,而实是希望军师能够当面点名要他魏延去,让大家承认这个能担此重任的智勇之将就是魏延。但是,魏延此举更造成了诸葛亮对他忠诚之心的怀疑。

魏延对顶头上司诸葛亮的消极对抗的情绪愈演愈烈。一次,诸葛亮派魏延、张嶷、陈式、杜琼四将从箕谷进发,后为又考虑到魏兵可能有埋伏,就差邓芝前去叮嘱魏延等小心提防,不可轻进。这引起了陈式的牢骚:“丞相用兵何多疑耶?吾料魏兵连遭大雨,衣甲皆毁,必然急归;安得又有埋伏?今吾兵倍道而进,可获大胜,如何教休耶?”(第一百回)陈式坚持要继续进兵,并嘲笑孔明失街亭之误,这时,魏延也想起诸葛亮否定自己兵出子午谷的方案,就也发牢骚说:“丞相若听吾言,经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皆得矣!今执定要出祁山,有何益耶?”并对陈式火上浇油道:“既令进兵,今又教休进,何其号令不明!”魏延的这番话,份量是很重的,既批评了诸葛亮的过去,又批评了他的现在,结论是“何其号令不明”,简直带了轻视的味道。由于魏延的鼓动,陈式领兵前行,结果中了埋伏。

后来,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计大破司马懿时,魏延、姜维、张嶷、廖化等都立了功,而廖化因为追杀司马懿,拾得头盔一顶(原本是司马懿故意将金盔弃于林东,骗廖化上当,自己却反向西边去了),却被录为头功。魏延对此大为不满,“心中不悦”,“口出怨言”。(第一百三回)魏延与顶头上司诸葛亮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源于魏延的反叛性格。在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礼义制度构成了对人性、对自由的束缚,循规蹈矩,合乎规范,才会被世人承认和接受的,若想凭着自己的思想去行动,那必然构成对传统规范体系的挑战,是对固有秩序的破坏,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很难生存的。而魏延做起事来,毫无顾忌,想到做到,敢作敢为,自然会引起周围人的防备和攻击。诸葛亮与他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对这种不太守本分的下级,诸葛亮还能够一直加以使用,甚至重用,直至自己逝世,这也说明诸葛亮是重视人才,亦有容人之量。

五、多谋善断——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