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借荆州”的问题上,也能看出鲁肃的长远目光和清醒的战略意识。孙权在庆贺吕蒙取得荆州的时候,对于东吴先后三任都督周瑜、鲁肃、吕蒙一一作了评价,对鲁肃的评价是:“子敬初见孤时,便及帝王大略,此一快也;曹操东下,诸人皆劝孤降,子敬独劝孤召公瑾逆而击之,此二快也;惟劝吾借荆州与刘备,是其一短。”(第七十七回)孙权对鲁肃的评价“一快”、“二快”确实是鲁肃能够胸怀广大,见识深远,具备战略眼光的明证,评价是正确的。而对于“借荆州”这“一短”,其实并不尽如孙权所言,当时的客观形势极其复杂,首先荆州本为刘表所有,在刘表临终之前,就曾有将荆州授予刘备之意;其次,曹操大举进攻江南,刘琮投降,荆州为曹操所有;再者,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对尚未有安身立命之根本的刘备一方尤为重要,无论如何刘备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汉中大战之前,孙刘两方不断地为荆州一事扯皮,但终究没有发生战急,这与鲁肃顾全大局,慎重处事的态度不无关系。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描写了鲁肃一再为诸葛亮捉弄,一要荆州时,刘备推之于刘琦,他退让了;二讨荆州时,刘备又推之于“借”,鲁肃也表现得无可奈何,只得退让;三讨荆州,刘备痛哭,鲁肃又只得回告吴侯再容刘备几时。这三次讨荆州似乎显得鲁肃过于愚钝了,其实不然。鲁肃固然有不懂玩弄权术、性格忠厚的一面,但三要荆州也充分体现了他坚持原则的一面,即维护孙刘联盟,不使双方起兵令曹操有机可乘,因此可以看出鲁肃是大智若愚,胸怀阔大,大事不糊涂之人。在鲁肃死后,孙刘联盟一度走向破裂,孙权不得不臣服于曹操,由此也证明了鲁肃的战略意识是清醒而又富有远见的。
(二)胸有大志,厚道一生
鲁肃胸怀大志,是具备战略意识的人才,但是在具体谋划计策方面稍欠不足。
周瑜在临终前遗书推荐鲁肃任东吴大都督,用了八个字的评语:“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这句评语主要还是从政治品质方面对鲁肃的认定,却无一字提及他的才干,表明了周瑜对鲁肃的认识还是较为中肯的。
鲁肃任大都督后,也没有建立什么大的功绩,即使出谋划策也往往不太高明,被人一眼识穿。如在荆州问题上,吴、蜀双方仍然为争夺荆州而不断起摩擦,甚至发展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由于荆州是鲁肃借出去的,所以他不得不为之动脑筋,出主意。第六十六回写到孙权派诸葛瑾索要荆州不果,大怒,召鲁肃责之日:“子敬者为刘备作保,借吾荆州;今刘备已得西川,不肯归还,子敬岂得坐视?”鲁肃回答说:“肃已思得一计,正欲告主公。……今屯兵于陆口,使人请关云长赴会。若云长肯来,以善言说之;如其不从,伏下刀斧手杀之。如彼不肯来,随即进兵,与决胜负,夺取荆州便了。”鲁肃这一计策实在有欠高明,当时谋士阚泽加以劝阻道:“不可。关云长乃世之虎将,非等闲可及。恐事不谐,反遭其害。”但孙权没有采纳,而让鲁肃依计行事。鲁肃这个计策,一眼就被关羽识穿了:关平日:“鲁肃相邀,必无好意;父亲何故许之?”云长笑日:“吾岂不知耶?此是诸葛瑾回报孙权,说吾不肯还三郡,故令鲁肃屯兵陆口,邀我赴会,便索荆州。吾若不往,道吾怯矣。吾来日独驾小舟,只有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关云长单刀赴会,鲁肃最终也对之无可奈何,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船乘风而去。
荆州之地,老早便在鲁肃的战略计划内。鲁肃初见孙权时,就向孙权献策:“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面临曹操大举进攻江南,他又提出“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士民殷富。吾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后来荆州为刘备所取,他也不是不要荆州,只是智不如诸葛亮,又怕两家伤了和气,兵戎相见为曹操造成各个击破之机,故而只得问而不问,拖之下去了。
鲁肃是位有战略远见的人才,但是平心而论,他在具体策略上还稍有不足。他不擅长利用刘、曹的矛盾来解决荆州问题。在鲁肃死后,吕蒙接替了他的位置,就是利用刘、曹相争、云长骄兵,而白衣渡江,轻松地取回了荆州。事实上,诸葛亮取荆州与吕蒙、陆逊取荆州都是利用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办法,而鲁肃在这一点上,只是尽量避免自己成为“鹬”或是“蚌”,而未积极争取为自己创造成为“渔翁”的有利时机,结果终其一生,都未能解决荆州问题。
(三)卒然不惊,无故不怒
鲁肃为人宽厚,胸襟阔大,顾全大局,能够忍辱负重,表现出了“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政治品格。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统领八十三万大军,诈称一百万浩浩荡荡向江南进逼。孙吴集团闻讯后,立即召集众谋士商议御守之策。在关键时刻鲁肃沉着、冷静,向孙权建议道:“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士民殷富。吾若据而守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刘备新败,肃请奉命往江夏吊丧,因说刘备使抚刘表众将,同心一意,共破曹操,备若喜而从命,则大事可定矣。”(第四十二回)鲁肃主动请命,与刘备集团结盟以抗曹操,在面对众谋士主降派占上风的形势下,依然坚决要求绝不投降曹操,表现了他的政治气节以及遇事冷静、清醒的政治家风度。在赤壁之战的整个过程中,他往来于蜀吴两地,周旋于诸葛亮与周瑜之间,始终体现了他坚持原则,卒然临之而不惊的风格。
在几次索要荆州的过程中,他倍受诸葛亮的捉弄,但他始终保持着宽仁笃厚的长者风范。一方面是出于维护孙刘联盟的战略目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具有忍辱负重、胸怀阔大的政治胸襟,在刘备取西川之后,孙权急切地索要荆州,鲁肃宴请关羽准备以计取荆州,虽然计谋并不高明,也未成功,但却使鲁肃“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长者形象矗立于眼前。
三、义胆忠魂——赵云
(一)勇武绝伦,智谋深远
前面提过,三国里武将中最完美的当推赵子龙。在他的一生中几乎可以说没打过败仗;每一次交待给他的使命,他都能够无任何差错地完成,有时甚至是创造出出人意料的奇迹,就像跳杆运动员最后表示结束的那个动作一样完美。赵云这种完美形象的塑造,最主要的得益于他的勇武绝伦,智谋深远。
提起赵云的勇,不能不提长坂坡一战。赵云两次冲进曹军阵中,救出甘夫人和糜竺、阿斗。赵云怀抱幼主,单枪匹马,所向披靡,“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好一场舍生忘死的厮杀!这一番惊天动地的拼杀,使赵云的形象犹如一尊大理石雕像,巍然屹立于众人中。“常山赵子龙”,从此成了勇敢坚贞的化身,英武超群的代名词,不仅在当时威震天下,而且在后世也名垂千古!
赵云的勇武还表现在“截江夺阿斗”、“力斩五将”等事件中,不仅青壮年的赵子龙骁勇无比,及至晚年他威武仍不减当年。虽然他是一员武将,却不像张飞那般有勇无谋,浑身一股蛮劲。赵云的勇,是智谋之上的勇。
赵云在计取桂阳时,赵范要将他的嫂嫂嫁给他,他却以结义兄弟的嫂子就是自己的嫂子,不能乱伦为理由推掉了,而且还和赵范翻了脸。他在城取之后,回答诸葛亮的问话,“此亦亲事,公何如此?”时,我们了解到遵守封建伦理并不是他不娶赵范嫂子的主要原因,主要的还是从政治上来考虑的。他所遵循的三点是:“赵范与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其失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我们可以说,赵云的思维是缜密的,他的做法也是谨慎的。赵云用他的智慧破了赵范的诈降计、美人计、兄弟情义计,并且不费一兵一卒夺取了桂阳,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赵云的才智。
而最能体现赵云智谋的要数“空城计”了。在《三国演义》中,孔明的“空城计”既精彩又有趣,因此孔明的神化形象更加鲜明,可惜这段故事在正史中却查无实据,《三国志》中明确提到,“空城计”的主角乃是赵云。曹操派兵在北山下运米数千万袋,刘备手下的老将黄忠见有机可乘,决意劫粮,然而过了好一段时间,黄忠还未回营,赵云力图镇定,奋力冲散敌阵后,因兵力不足,且战且退。赵云逃回营区后,他的部将见曹军来势汹汹,准备关闭营门拒守。不料,赵云下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大门一开,曹操反而不敢追杀进去。他怀疑内有伏兵,急忙退去。赵云见曹军一退,立刻转守为攻,命军士擂鼓,霎时鼓声震天,非常吓人。赵云领兵从营内杀出,却不接战,只以劲弩从后面猛射。曹军惊骇,自相蹂躏,许多人坠人河中淹死。看似极冒险的举动,其实却隐含着赵云“智”的一面。曹操是个极聪明的人,在他的头脑中,赵云这般做事谨慎的人绝不会冒这个“敞开城门”的危险,即便曹操的一员大将已提到此举可能是虚设的骗人之计,曹操仍未相信,于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失去了一个好机会。赵云正是抓住了曹操的这种心态,寓智于勇中,反败为胜,不愧后来刘备深有感慨的赞叹:“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二)目光超前,感恩知遇
虽说赵云为武将,但他并没有某些武将身上常有的蛮劲和愚忠。吕布勇武可谓无人不服,但他为何没有得到公众对赵云那般的敬佩,并且最后没有一个好下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算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因素。赵云则不然。赵云的内心有一个很强烈的做人准则,而这个准则又是受他个人的远大志向主宰的。这个志向使他在为人处事中目光放得比较长远,不仅如此,赵云为人“德好”,懂得感恩知遇,因此他在众人心目中,是一个完美的武将形象。
赵云初投奔于公孙瓒时,公孙瓒不无嘲讽地认为赵云一州的人皆是喜欢袁绍的,为何要来投奔他?此时的赵云则说了一通极能反映他人品与志向的话:“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危,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在云的心中,“仁政”的主子才是他心目中要投靠的人,他似乎已看到袁绍之政不会久远。然而随着公孙瓒多年的转战生涯,他发现公孙瓒远非一个志向宏远、足智多谋、目光长远之人,也远非一个能担得起重任之人,于是心生离意。与刘备相识,是赵云一生戎马生涯的一个契机。在瓒军中,赵云即与刘备关系甚厚,而刘备为人,正是赵云所寻的“志同道合”之人。于是最终赵云归属了刘备,并且于此后忠心耿耿于刘备,为其出生人死,在所不辞。历史也证明了,赵云最后的选择应算是很正确的。不仅在大的方向上赵云的目光深远,在战争中,在具体问题中,赵云同样有着长远的目光。《云别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日:‘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赵云的头脑比同时的许多人清醒,他不仅能从刘备集团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而且注意争取民心。无怪乎刘备马上采纳了他的建议。
赵云的目光长远,还在于他的感恩知遇。仅仅选对了主子是不够的,在刘备集团中他需要用自己的才能和忠诚支撑他的地位,支撑他的选择。赵云归属刘备后,一心护国,一心护主,在长坂坡一战中可见一斑。赵云自四更时分与曹军厮杀,往来冲突,杀至天亮,寻不见玄德,又失了玄德老小。此时赵云思忖道:“主公将甘、糜二夫人与小主人阿斗托付在我身上;今日军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见主人?不如去决一死战,好歹要寻主母与小主人下落!”救起简雍后,又托雍带话给刘备:“云上天入地,好歹寻主母与小主人来。如寻不见,死在沙场上也!”赵云的一番忠心,表白得淋漓尽致;赵云不仅如此想,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云插剑提枪,复杀人复围;回顾手下从骑,已没一人,只剩得孤身。云并无半点退心,只顾往来寻觅;但逢百姓,便问糜夫人消息。”在赵云的思维中,救主是他第一目标,别无杂念,因此他能在万马丛中从容应战,威风不减。
赵云在做事上,能够深思熟虑,从长远角度选择;并且他能从“德”的角度出发,感恩知遇,不背信弃义,忠而不愚。因此,不仅在三国时期,即使在今日,赵云总是能够赢得众人发自内心的敬重与佩服。
(三)谦虚恭谨,善于自保
如赵云这般完美的人才没有人桃园结义之盟,后人不禁觉得遗憾。刘备、关羽、张飞结义形成的封建小集团,占据着蜀汉的统治地位。而始终处于外围地位的赵云,却能在这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一直处于一个显要的位置,并且善始善终,正是由于他具备谦虚恭谨、善于自保的个性。
刘备长坂坡兵败时,糜芳踉跄奔回,报告说:“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张飞气愤地说;“他今见我等势穷力尽,具备反投曹操,以图富贵耳!”而刘备却能肯定地认为:“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刘备托孤一事,更是值得反复玩味的。先主刘备对众官说,“负朕望。”又嘱托赵云说:“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可以说刘备最后的托孤之言是说赵子龙的,这已不是政治上的遗憾,而是地道的兄弟生离死别之言,其意义是不亚于桃园之盟誓的。为何刘备如此器重和信任赵云呢?即使是诸葛亮,内心也是十分看重这员虎将的,每到关键时刻,总是,“非子龙不可行也”,乃是极高的赞誉。这些最终归结于赵云平时处理人际关系的谦虚恭谨和处理上下属关系的善于自保。
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对后来居上者也能友好相处。这一点是“刚而自矜”的关羽、“胜矜高”的魏延等人所不及的。建兴六年,诸葛亮一出祁山,遭到街亭之败,赵云与邓芝率领的疑兵也在箕谷失利。在撤退时,由于赵云亲自断后,部队不乱,“军资计物,略无所弃。”诸葛亮对此十分赞赏,要赏赐赵云所部将士。这时赵云毫无沾沾自喜之态,而是诚恳地说:“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人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透过这番真挚感人的话语,其律己之严格,胸襟之开阔,均可洞然如见。那些浅薄自负、自吹自擂之徒,岂能望其项背!赵云的恭谨、顾全大局使得诸葛亮愈发器重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