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永远的关公
5254800000005

第5章 真实的关公(4)

终于,他们等到了一个机会。袁术称帝失败,要经过徐州去河北投奔袁绍。刘备在徐州很有民望,地理也熟悉,曹操便命刘备带兵截击。等曹操被谋士提醒认识到不可放纵刘备派兵追赶时,已经追不回来了。他们离开了许都,摆脱了曹操的控制,重新在徐州一带站稳了脚跟。但是他们在曹操的眼中,成为重大隐患:“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于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刘备。这时刘备屯小沛,关羽屯下邳,行太守事。下邳和小沛都是徐州周围的战略要地,由刘备和关羽分兵把守。但他们的力量与曹操比起来毕竟太悬殊了,很快就被曹兵攻克,军队溃败,兄弟失散,互相不知下落。关羽被曹操重兵包围,失去了抵抗能力。

关羽面临着有生以来一个重大难题:刘备的妻子,由他保护着;而刘备是死是活,没有一点消息。拼死突围吧,二夫人就会失去保护,就会遭到乱兵侵犯,这对于刘备的社会影响是非常不利的(二夫人即甘夫人和糜夫人,都是刘备在小沛时期娶纳的,史书有载,见《三国志》卷三十四,《蜀书》四,《二主妃子传》第四和卷三十八,《蜀书》八,《许糜孙简伊秦传》第八——也正是被曹操掳去后来又被关羽带回归于刘备的)。杀身成仁吧,刘备这时全无消息,倘若活着,他以后的扶汉大业还要自己冲锋陷阵,全力辅助,此时去死,就是背盟。战不能战,走不能走,死也不能死。历史上有多少英雄人物都会遇到这样的艰难选择:死,有时比活着更轻松和容易。为了刘备,为了他们共同的伟大事业,关羽只好选择更难一些的。为了保全二夫人并维护二夫人的供养和尊严,关羽同意暂时归属曹操。根据史书记载,关羽当时面临的情景是毋庸置疑的:

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

这又是关羽面对的一次重要选择,是一次生和死选择。“活着,还是死去”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早在一千多年之前就摆在关羽的面前。以关羽的气节和性格,比较容易的是选择死去,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活着。这是他艰难的选择,也是伟大的精神牺牲。这种牺牲,比肉体牺牲更为痛苦,但关羽承受了,担当了。为了事业的领袖,为了历史的责任,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说明白点,关羽是暂时归附了曹操。那时候天下群雄并起,归属不定,离附不定,大家都还是汉朝的臣属。各集团内部,并非君臣关系;各集团之间,也不是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每一个将领,今天追随这个,明天追随那个,都是正常的事,理论上算不得失节和叛变。何况,他的投曹是有条件的,是在刘备生死未卜的特定环境下的无奈之举。更何况,他在曹营里无时不在打听刘备的消息,准备随时投奔,已是历史证明了的。他在曹营,只是临时栖身。他的心,仍在追随着刘备。

“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为我们中国的政治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宝库中,增加了一句千古不朽的珍贵库藏。

曹操是一个深谙收拾英雄之法的政治家。对于关羽,曹操给予了一般部属根本不可能得到的礼遇和厚待:授予他偏将军之职,这是高级将领的级别,有了相当的社会地位——周瑜在取得赤壁之战胜利后才升任此职。而且“礼之甚厚”(《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三国演义》的描写和其他野史的记载,更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赠金,下马赠银”;“拨给宅府”;“送美女十人”;“以客礼待,延之上座”;后来又赠袍赠马……可谓极尽收买拉拢之能事。

高官厚禄,金钱美女,一般俗人,早已心满意足,早已喜出望外。何况曹操已经给予的,与刘备所能给予的,肯定是云泥之别。刘备一介寒士,已沦为“引车卖浆者流”,能给予关羽的,会有什么?奔波了十年,到头来脚下无寸土之地,行动无安身之所,前途很难预料,眼下还落个兵马溃逃,兄弟离散的结局,消息全无,生死两茫茫。要说物质享受,要说名誉地位,要说所受到的欣赏、器重和厚待,曹操已是无与伦比;在一般情况下,关羽终极一生也不过如此。你还要什么?你还能怎么?

但曹操待人,用心奸诈,虽然大恩大惠(确实不是小恩小惠),却绝无真诚。而刘备待人,宽仁厚德,至情至义,其诚心可对天日。更重要的是,对汉室朝廷,对国家一统,对人间大义,对苍生百姓——谁公谁私?谁忠谁奸?谁心忧天下?谁居心篡逆?谁配是关羽的同志和兄弟?谁配为关羽的领袖与旗帜?

这是铁的原则,关羽的心坚如磐石。他不否认曹操对待自己的优厚待遇,也不否认曹操对待自己还是有着不同别人的一些诚意。但是,从刘从曹,是大是大非,是人生大义,关羽是不能被收买的,是不会被拉拢的。曹操是何等样人,对这一点,不会没有认识,就派关羽的同乡兼朋友张辽(曹操部属大将,山西马邑——今朔州人)去试探。关羽回答:

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大义要循,不留;小恩也要报,才走。这就是胸怀坦荡的关羽,这就是诚可对天的关羽,这就是来得明白去也明白的关羽。我们知道,关羽从小就喜读《春秋》,后来在行军打仗之暇也手不释卷。“羽好左氏传(左丘明据《春秋》而作的一种以事实解释《春秋》的着作,称《左氏春秋传》,亦作《左传》),讽诵略皆上口。”(《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第六,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这在古代名将中也是十分独特的,也正是他恪守信义始终不渝的精神来源。他扶汉兴刘的政治信念,是对春秋大义的自觉追求;他凛然不屈的高贵品质,是追求春秋大义的必然结果。张辽汇报了关羽的答复,“曹公义之”(同上)。连敌人也被折服,表示钦佩,这才是真正的人品,这才是真正的人格。

是去是留,又是一次人生的选择。无论何时何地,一般情况下,人们面临的重大选择,无非是“义”、“利”二字。选择“利”,当然会有优裕的物质生活,会有优越的名誉地位。选择“义”,更多的可能则是遭遇坎坷,艰难险阻,甚至牺牲生命。关羽没有犹豫,没有迟疑,没有患得患失,没有权衡再三。他的选择是明确的,他的态度是果决的。他的选择,很快就用自己的行动予以证明。

“立效以报曹公”,关羽还是等到了机会。袁绍侵犯东郡,兵围白马(今河南滑县),手下大将颜良,乃河北名将,曹营无人能敌。曹操要滞留关羽,本来不轻易给关羽立功机会,这时军情危急,只好请关羽迎战。“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同上)。于万众军中,取敌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关羽的神勇无敌,史册铭载。千古名将,身手果然不凡。班师回朝,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这当然是曹操举荐的,是更高级别的官职,就算有了爵位。那个时代,封侯拜将,是军人的最高追求了,就算是功成名就了。东汉王朝的爵位,依次为关内侯,亭侯、乡侯、县侯、都侯,仿佛现代的将军,依次是少将、中将、上将。关羽的亭侯,级别只是四等,但毕竟是朝廷的封赠。他心向朝廷,朝廷的任何封赠,不论大小,都是朝廷的知遇,关羽是很在意的。曹操亲眼看到关羽破敌斩将,对关羽更加敬重,更加礼遇和厚待。但是,什么金山银海,什么宝马香车,什么封官进爵,什么名利地位,都挡不住关羽早已飞走的心。在解白马之围的战斗中,他得知了刘备的消息,得知刘备流落在袁绍处。他当然知道自己斩了袁绍的得意爱将,袁绍及其部下,对自己恨之入骨,视为仇敌。在这种情况下,去袁绍处一定对自己不利,但他还是决定去袁绍处回归刘备。危险是一定的,但要去回归刘备,就顾不得这些。不知刘备在其处,便斩其将;得知刘备在其处,便奔其地。会不会受到报复?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在所不计。

关羽脱离曹操,回归刘备,史书中记载简单:“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同上)但封其所赐,拜书告辞,已经把关羽大义昭然、光明磊落的行为写得很清楚了。关羽临行前,“挂印封金”,把曹操赠与的全部财物,包括曹操建议给予的将军印信,予以封存上缴。大义在胸,大志在胸,哪里还在乎这些身外之物?拜书告辞,则是理正而礼周,而且告知意图,是要投奔刘备,即投奔袁绍处,亦即曹操的敌对的一方。做事明白,心无私藏,事无不可对人言。致曹操的告别书,正史不载,《关圣帝君圣迹图志》记有全文:

羽闻主忧臣辱,主辱则臣死。曩所以不死者,欲得故主之音问耳。今故主已在河北,此心飞越,神已先驰。惟明公幸少矜之。千里追寻,当不计利害,谋生死也。子女玉帛之贶,勒之寸丹。他日幸以旗鼓相当,当退避三舍,意亦如重耳之报秦穆者乎。羽谢。

被俘之时,没有舍身赴死,只是没有得到刘备的生死消息。如果他死了,我当然要追随于地下。如果他没有死,我便不能独自死去,背了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盟约。今已知故主在河北,一颗心早已飞越到他的身边。身虽在此,心驰神往,精神早已去追随他了。虽然千里之遥,路途艰险,但我不会计较利害,不会考虑自己有没有生命危险。你赠与的金钱美女和优厚待遇,我都会记在心里。以后有机会作为敌我双方阵前相遇——一个要篡汉,一个要扶汉,当然最后必定要兵戎相见——我当先主动退却三舍(每舍为十里),表示谢意。

——义正而辞严。

一封辞曹书,百十个字,写尽了与刘备的兄弟之情,写明了对曹操的根本立场,写出了辞曹寻刘不避艰险的坚决态度。可能曹操故意不予回复,也不予放行,关羽又写了第二封信:

窃以日在天之上,心在人之内。日在天之上,普照万方;心在人之内,以表丹诚。丹诚者,信义也。羽昔受降之日,有言曰:主亡则死,主存则归。新受曹公之宠顾,久蒙刘主之恩光。丞相新恩,刘公旧义。恩有所报,义无所断。今主之耗,羽已知。望形立相,觅迹求功。刺颜良于白马,诛文丑(袁绍另一大将,为关羽斩杀,但正史无明确记载)于南陂,丞相之恩,满有所报。每留所赐之物,尽在府库封缄。伏望台慈附垂鉴照。

——《关帝圣君圣迹图志》

日在天上普照万方,心在人内以表丹诚。主亡则死主存则归,恩有所报义无所断。句句碧血,字字千钧。什么叫精忠贯日?什么叫大义参天?什么是富贵不能淫?什么是威武不能屈?且读这字字句句,直叫人五内沸腾,血脉贲张,热泪盈眶。关羽,你写的不是一封辞曹之书,而是一篇仰天俯地的内心独白!你披肝沥胆,剖腹推心,明扶汉之壮志,抒济世之正气,诉人间之真情,吐满腔之大义。读了它,叫人不能不联想到他的战友(诸葛亮)的《出师表》;读了它,叫人不能不高唱后世忠烈(文天祥)的《正气歌》。关羽辞曹书,就是万世出师表,就是人间正气歌!

面对人生的叉道口,面对义的召唤和利的诱惑,关羽又一次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又一次对这道人生难题作出了正确的解答。名山利海,他不屑一顾;高官厚禄,他视同敝履。行春秋大义,扶汉室将倾,是他的历史责任,是他的终生追求。曹操的那些花样手段和险恶用心,怎么能蒙蔽他的双眼,怎么能动摇他的意志?

这次选择影响了历史,因而它就是历史性的。

为了人间大道和春秋大义,在需要牺牲的关头,历史选择了关羽。

而关羽选择了自己。

他决然离开了曹操,离开了许都,走上了回归刘备的千里路程,走上了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三国演义》里详细描写了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曲折故事,把关羽千里迢迢河北寻兄,一路上过关斩将千难万险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我们又不得不说,这一段在中国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动人故事,历史上并没有正式记载。从许都到河北,常规的路线沿途应是尉氏、开封、封丘、长垣、滑县,而不是《演义》里描写的那样忽东忽西,曲折迂回,关羽也不会那样在五关之间折来返去无谓地奔波。“出五关斩六将,古城壕里斩蔡阳。”那六将是虚构人名还是真有其人,是否为关羽斩杀,也无确载。能肯定的是:蔡阳不是来追关羽的,而是后来刘备离开袁绍暂据汝南以扰曹操后方时,奉命征讨刘备的。他也不是关羽杀的,倒是刘备杀的(见《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然而,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相信这是真实的,相信这是那个风雨飘摇的动荡岁月里发生的毋庸置疑的事件。

毫无疑义的事实是,关羽走了,扔下高官厚禄,扔下名爵地位,扔下金钱美女,义无反顾地走了。

栉风沐雨,历艰履险,关羽终于到达河北。离散经年,兄弟相聚,定然百感交集,定然相拥而泣,定然是一个令人鼻酸、感人肺腑的场面,史书没有记载,我们可以想见,不必再诉诸笔墨。

历史没留下细节,历史也不计较细节。

历史重视的是——大节。

3、雄踞荆州,担当历史的重任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时期,论地盘和势力,当属袁绍最大。而他们袁家又是“四世五公”,一门四代就有五个人担任过宰相级官员,可说是世代受朝廷厚恩和重任。刘备曾把匡扶汉朝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归属袁绍以后,刘备看到袁绍并没有扶汉之志,也是一个拥兵自重的野心家,并不以朝廷天下为念。同时刘备又看到,袁绍又是一个颟顸昏庸的人,根本没有争夺天下的政治远见和团结同志选贤任能的胸怀和智慧——当年征调董卓进京的馊主意就是他为大将军何进出的。因为关羽杀了颜良,刘备在袁绍军中受到猜忌,就再一次使用自己的政治智慧,脱离了袁绍,同关羽、张飞和赵云一起带领本部人马投奔刘表——这个赵云原是公孙瓒的部下,武艺高强,深明大义,因家兄逝世脱离了部队,由于对刘备非常崇拜,公孙瓒死后就投奔了刘备。当时关、张与刘备兄弟失散,是赵云与刘备一起在袁绍处患难与共,也是志同道合、亲若兄弟的战友。他们要投奔的刘表,时为荆州牧,就是荆州的最高军政首长,也是汉室宗亲,在当时政治社会很有影响。他拥有荆州的广大地盘,也是当时一股重要政治力量。当时曹操攻击的重点在北方,荆州没有受到侵犯,北方的一些智能之士为避战乱纷纷投到他的部下,一时也很强盛。刘备又只好把匡扶汉室的希望寄托在刘表身上。刘表和刘备同是宗室,对待刘备也还优待礼遇,互相称兄道弟。荆州的首府在襄阳,所属的南阳郡(宛城)已被曹操势力占据,中间已没有战略缓冲地带。刘表拨给刘备一定的兵力和粮草,让他们驻扎在新野。新野即今河南新野县,在襄阳的北部,就是荆州的北方前线了。把刘备安置在新野,用意当然就是利用刘备的军事影响和实力,来预备抗拒曹操。

从此,刘备集团成为荆州地面一支重要军事力量,成为荆州抵制曹操进犯的国防部队和前线兵团。虽然仍旧是依附别人,但刘备集团毕竟有了一个立足之地,有了一个休养生息发展自己的机会。

而关羽,从此也与荆州结下了不解之缘。相对于刘备集团所有的领导成员来说,只有他,再没有离开过荆州。他在荆州书写了自己的人生辉煌,也书写了自己的历史悲剧。

驻扎新野,一驻就是七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