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永远的关公
5254800000025

第25章 文化的关公(4)

虽说只是单刀赴会一次事件,但通过剧中人物之口,观众几乎了解了关羽一生的英雄事迹。这是《单刀会》的艺术特色。胡适先生说过,《单刀会》虽是写赴会,但把关公一生都写出来了。

扮演关羽的演员一出场,关羽的英雄形象就出现在观众的眼前。靠着演员的扮演,观众亲眼看到了一位活生生的关羽活跃在舞台上:

雄赳赳九尺虎躯立,入面挣枣红脸儿,圆睁睁丹凤眼,左右紧横卧蚕眉,一绺美髯过玉带。

待剧中关羽唱出声,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英雄豪气就进入了观众的心里:

(正云)看了这大江,是一派好水也阿!(唱)【双调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烈,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云)好一派江景也阿!(唱)【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撸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云)这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单刀会》第四折

剧中关羽渡江唱的这一支曲子“驻马听”,被当代文化大家郑振铎誉为“元曲中最悲壮的曲子”。

在元朝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历史背景下,众多汉族人民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抚慰,民族感情得到了寄托。关羽忠于汉室江山的凛然大义,迎合了观众的民族意识和中原国土意识,娱乐形式上升为历史教育。关羽英雄形象的渲染和升华成了历史的必然。

不仅关汉卿这样的剧作家,众多演员们也是关羽形象的重要塑造者。从有了三国戏,就有了扮演关羽的演员,他们是剧本内容和思想的传达者,是直接面对观众的表演者。关羽形象的普及和深入人心,他们功不可没。明代以降,扮演关羽的着名艺术家层出不穷,扮演关羽也成为剧种里的一个重要行当——红生,也称红净。说小旦戏,小生戏,人物太多了,没法说出演的是哪个人物;说红生戏,那是固定的人物,只有一个配作红生的人物,那就是关羽。舞台上的关羽,不仅威猛刚强,而且稳健儒雅,形成了不同于一般武将的演出风格和程式。比如他总是眯缝着眼,表现他对汉贼奸佞的蔑视和对功名利禄的不屑;比如他不像一般武将在台上来来往往地打斗,而是只消把青龙刀一挥,就解决了战斗,表现他的武艺高强和绝伦逸群;扮相英武庄严,眼,眉,色,皆有特异之点,不比常人;动作肃穆镇定,一招一式,不能太猛失之粗野;举手投足,不能太瓤失之委靡。扮演关羽的演员,有许多规矩和讲究,演出前几天要斋戒沐浴,化好妆以后不能在后台随意走动说话,出台前要在关公像前焚香礼拜,等等。曾有一个姓关的演员,没有严格遵守这些规矩,结果演出时在台上跌了跤,赶紧去后台向关公像磕头请罪,才勉强演完。人们说,要不是姓关,当晚他就下不了台。现在我们所能知道的最早擅演关羽的人叫米喜子,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京剧演员,扮相逼真,作派惟妙惟肖。演关公时,他出场用水袖遮脸,侧身而出,观众只见其人不见其面。走到台子中央,猛然甩袖亮相,露出赤红脸膛,卧蚕眉,丹凤眼,五绺长髯,仿佛真的关羽现世,台下观众不约而同一齐离座起立,全场肃然,偌大剧场竟听得见台上的关羽气息微微。

后来关公戏传进皇宫,西太后和皇上也看。一旦关羽上场,这两位清廷最高的统治者也要起身离座,表示恭敬。其他嫔妃朝臣,当然更要毕恭毕敬了。

还有一位京剧演员于四胜,安徽人,初到北京,没有太大的艺术影响,演出效果也平平,班主就辞了他,炒了他的鱿鱼。于四胜是个有志气的人,毫不气馁,没有急于另找班社,也没有另谋出路,而是闭门谢客,苦练本领。忽一日又去了原来的班子,声称要再演一场戏,如果得不到观众的满堂彩,不等班主辞,就会自动离开,而且一生再也不会上台演戏了。班主见他态度恳切,勉强答应,约定的戏码,就是关公戏《战长沙》。当晚开演前,迟迟不见于四胜化妆,好心人催他,你好容易得到班主同意,演出一场,这是能不能继续你的演艺生涯的关键时刻,你还不认真准备?于四胜谢过提醒关照,说我背水一战,准备已久了。临出场时,于四胜取出早已预备好的酒,痛饮数十杯,了无醉意而精神倍增,紧接着挑开布帘,横刀而出,只见威严持重,神采奕奕,到台中憋气亮相,酒气上涌,面色自然赤红,胜过任何油彩涂面。台下掌声大起,喝彩连连,声震屋宇。从此于四胜专演关公戏。

后来京剧泰斗程长庚在“三庆班”领衔主演,听说于四胜关公戏红遍京都,就不声张地去台下看戏,知道于四胜主要是扮相赢了人,唱做念打,算不得上乘。于是第二天也贴出戏报,戏码也是《战长沙》。程长庚的唱腔表演,早就炉火纯青,已入化境,这天晚上又精心化妆,研墨和朱,细心描画,重枣脸,丹凤眼,卧蚕眉,美轮美奂,出场后唱做俱佳,声遏行云,精彩卓绝。于四胜听说也去看了,自知不及,愧愤交加,终生不再登台,后来就不知所终。于四胜之前,关羽的扮相还未定型,虽然程长庚的扮相更让人称赞“开脸之美”,但追根溯源,于四胜也还是开了先河。其后还有一位着名演员叫王鸿寿,艺名“三麻子”,也最擅长演关公戏。他平生虔诚崇敬关羽,演出前都要焚香化表,顶礼膜拜,登台后全神贯注,毫不走神,一丝不苟,仿佛关羽神灵附体,心与古通,不武而威。特别是眼风有神,宛如关公再世,观众称之为“活关公”,有的观众托人拍成照片当神来敬。他曾应邀去台湾为日本人演戏,演关公戏时,一出场,台下的日本人就齐齐下跪。这当然是关公的威严形象使然,也是他的演技使然。其他剧种,如汉剧、川剧、豫剧、湘剧、昆曲、秦腔,等等,还有家乡剧种蒲剧,都有大量的关公戏,剧目从《关公出世》演到《麦城升天》,演尽了关羽一生的历史和传说,几乎近百回之多。而演出《走麦城》却是要格外小心的,相传在某地出演时,剧场失火,观众都说是关公神灵示警。

经过历代戏曲艺术家的努力探索和不断实践,关羽的舞台形象就这样定型了——以红生应工,或称红净:头戴绿色夫子盔,裰黄绒球,后兜,两侧白飘带,黄丝穗;身着绿蟒,掩甲;脸谱正红色,勾深黑色纹,描丹凤眼,卧蚕眉,鼻侧点一黑痣;五绺髯口,特长过腹(一般须生为三绺,五绺是关公专用),称关公髯;提红色马鞭;执青龙偃月刀,也是关公专用;出场一般配马童,大纛,大书斗大的一个“关”字;右有关平,为白面将军,佩剑;左有周仓,化妆为特殊怪异形貌,执铜锤,多数时间为关公扛刀。

人们心目中的关羽,其实是舞台上的关羽。

舞台上的关羽,得到大众的认可,成了关羽的经典形象。

关公戏常演不衰,源自远远,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流去长长,如东流大海不复回。戏剧宣扬了关公,关公丰富了戏剧。关公戏剧,成了关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公文化的经典。

我们真正全面感受历史风云和时代背景,了解关羽事迹,理解关羽精神,体验关羽内心世界,还是读了我国四大名着之一——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才实现的。

《三国演义》之前,在元代至治年间(1321年-1323年),已经有了《三国志平话》面世,三国故事和关羽故事已经开始了大面积的传播,但其思想性很平庸,多有迷信描写;艺术性也谈不上,描写很是粗俗;规模也小得多,只八万字左右。这当然就影响了它的流传。明代初年,太原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1315年-1385年),汲取前代丰富的三国故事传说(当然包括《三国志平话》的内容)为基础,进行再创作,写出了历史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他以“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文学手法,记叙了东汉末年魏、蜀、吴近百年的兴亡史,描写那个混乱年代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三国演义》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最着名的历史小说,是反映三国时代风云的一部活的历史,我国人民对三国历史和三国人物的了解,主要是通过这部小说。只要稍有一点文化阅读能力,几乎没有未读过这部小说的。即使完全没有文化,也不会没有听过《三国演义》的故事。在中国,《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