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夏天,我依次出席了文联六个协会的换届会议,更清楚地掌握了文联的情况。
6月16日这天,市文联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我当选为副主席兼秘书长,但没有立即到任。当时在宣传部还有一些遗留的工作需要完成,重点是策划组织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的兰州庆祝活动,并替市委书记起草了在庆祝活动上的“致辞”文稿。
那天夜里,我奉命协调机关事务管理处布设了会场,在市委东楼门厅台阶上摆出一台大彩电,协调组织领导同志和机关干部们收看了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的投票场面电视实况。
7月13日夜里北京时间22:15分,萨马兰奇读出“北京”这个单词时,全场一片欢腾。
五彩缤纷的焰火在黄河岸边腾空而起。中国,终于迎来了这个扬眉吐气的精彩日子。
我也在这个五彩缤纷举国欢腾的历史背景中,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7月16日,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义科先生将我送到文联驻地,召开会议宣布了我的任职文件。
我想起了高尔基的外祖父说过的话:“阿列克赛,你不是我脖子上挂着的勋章,你到人间去吧。”我也不是一枚勋章,也不可能一直挂在市委宣传部的脖子上,于是,我正式到文联来上班了。
市文联的办公地址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五泉山下,办公楼是一座很有些年头的苏式的三层小楼。这里曾经是兰州警备司令部的办公地址,后来交给地方上使用。这座解放初期修建的小楼虽然历经沧桑,陈旧不堪,却也固若堡垒,风雨如磐。我的办公室被安排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老式的实木地板刷着紫红色的油漆,踩上去嘎吱嘎吱作响,很有点彼得堡唐宁街曼哈顿老宅子的风格和味道。在这间几近三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曾经坐过兰州警备区的司令员,教育局长,文联前任党组书记。
现在,我坐在了这里。宽敞明亮的房间和宽大的办公桌不免令人浮想联翩左顾右盼。
在这里,我该干点啥呢?想来想去,觉得适合我的事情莫过于写作,这就是本书《序言》所表达的意思。没有想到,到文联后的这些年来,我还是继续起草公文,但是在写公文的过程中,我萌发了撰写这部文稿的念头。闲一点的时候,每个星期都要写它几段。工作一忙起来,便一连好几个月都不动它一下。
就这样,这部书稿我搞了几乎五六年了。现在,终于搞得差不多了。
三
在这本书断断续续的写作过程中,我居然还随波逐流顺其自然不知不觉地演变成了兰州大型活动主持词和解说词写作的一个专业户了——在数十次大型活动中,我都是“总撰稿”。
这一切,似乎都开始于2003年的中华世纪坛活动。
2003年春节,市文化局接受了去中华世纪坛举行《中华故土地图落成交接仪式》活动的文艺演出任务。在这个活动中,需要一篇朗诵式的解说词,却没有人愿意接这个活儿,或者说,能够把握这种特殊文体风格的人,在当时屈指可数。文化局找了几位能写小说诗歌散文的作家,人家却很客气地婉言谢绝了。的确,这种东西虽然必登大雅之堂,却似乎被划在所谓“文学创作”的圈子之外。也许人家不屑于写这种东西,或者不客气地说,他们很少与官场往来,不见得就能写得了。而机关的秘书们,起草公文的笔杆子虽然硬,却从不接触大型文艺晚会主持词合辙押韵艺术渲染的语言风格,确实也不会写。不知何人举荐,局长就找到了我,请我帮这个忙。这时候,我已经在宣传部磨练多年,懂得市委市政府主办大型活动要突出主题的政治讲究和规矩惯例,而且又喜欢舞文弄墨多少还有点文才,写这种东西早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大概我是很合适的人选,于是,我全神贯注,完成了这篇文稿的写作。
《中华故土地图》落成交接仪式·甘肃省节目板块·主持及解说词
(公元2003年2月1日·北京·中华世纪坛)
公元2003年2月1日·农历羊年春节
中国首都北京·中华世纪坛《中华故土地图》落成交接仪式隆重举行。
甘肃省以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的资格而取得了在全国第一个安放“圣图”的殊荣。
甘肃人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派出政府代表团和规模宏大的艺术表演团参加圣典。
乃作赞歌,山呼万岁。
祝祖国国运昌盛,前程似锦!
甘肃省节目·串联板块之四·上接串联板块之三
甘肃省领导同志讲话音落;
兰州太平鼓大旗挥动,扮演伏羲的男演员擂响巨型陶鼓,锣镲声起,鼓声大作;由101位农民组成的鼓队依次表演“三阳开泰”、“天圆地方”、“五福临门”、“黄河激浪”、“国泰民安”五个阵法。
主持词
男:鼓舞飞扬,
女:飞扬的鼓舞!
男:世纪的辉煌!
女:盛世的华章!
男:辽阔的中国西部,苍茫大地孕育出这陶彩斑斓的“天下第一鼓”!
女:人杰地灵的甘肃故土,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在这“羲皇故里”!
男:这鼓声,饱含着五十六个民族对华夏故土诚挚的依恋和崇尚!
女:这鼓声,蕴藏着华夏儿女对中华大地的无限热爱和颂扬!
男:即使以万分的虔诚三拜九叩,也不足以表达我们对中华大地的热爱和颂扬!
女:即使以无限的深情亲吻这片热土,也难以表明儿女们对祖国的依恋和崇尚!
男:捧起一把故土,这里有伏羲留下的足迹和先民们劳作的汗浆,
女:捧起一把故土,女娲补天的五色彩石还涌动着亿万斯年的滚滚热浪,
男:结绳记事,结网捕渔——伏羲开创中华文明崭新的历史篇章;
女:炼石补天,子孙繁衍——女娲描绘华夏大地一统的天圆地方;
男:望——“羲皇故里”,这参天的古柏和苍翠的青松、演奏着中华儿女繁衍生息、万代千秋的壮丽交响!
女:看——黄河九曲,那滚滚的波涛和奔腾的激浪、翻卷着五十六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华采乐章。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啊回荡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世纪合唱!
男:以华夏儿女的名义,
女:以中华民族的名义,
男:以共和国的名义,
女: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十三亿人民大众的名义,
合:我们擂响这撼天震地的太平大鼓,
男:我们描绘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世纪宏图!
合:我们欢呼——
男:欢呼这世纪新春的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合:我们祝福——
女:祝福这盛世新年的“三阳开泰”,大地安康!
合:我们礼赞——
合:礼赞这“中华故土地图”落成的盛大庆典,举国欢庆,神圣庄严!
男:维
人文始祖,思我羲皇,龙之渊源,民族发祥;
上古久远,宇宙洪荒,燧人有巢,继之羲皇;
功莫大焉兮,万代仰望,厚德载物兮,大地苍茫;
江山壮丽,神州兴旺,扬尘舞蹈兮,拜我羲皇;
政通人和兮,盛世华章,山呼万岁兮,国运盛昌;
钻木以取火兮,华夏辉煌,结网以捕鱼兮,人民安康;
结绳以记事兮,文明开创,结偶以婚配兮,伉俪欢畅;
作甲历兮以定四时,造琴瑟兮始创乐章,
演八卦兮思辨天地,观河图兮慧悟阴阳;
抟黄土兮族祚绵长,出成纪兮民归众望!
(注:成纪:古地名,今甘肃省天水地区,伏羲诞生地)
龙之源兮华夏根,人之祖兮文之初;
华夏图前忆羲皇,千秋万代恋故乡;
世纪坛映神州旺,万代千秋颂羲皇;
我谨高歌歌一曲,盛世百合鼎辉煌!
(注:兰州盛土容器为“百合鼎”造型)
解说词
女:朋友们,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由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一百零一位农民兄弟组成的“中国兰州太平鼓艺术团”,表演的具有浓郁中国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兰州太平鼓”;在表演场地中央摆放的这面巨型大鼓,是根据在当地出土的被称中华鼓之“鼻祖”的史前彩陶鼓放大后制作而成的;扮演人文始祖伏羲的表演者身着想象中的上古先民部落首领的服装,演绎着五千多年前的历史场景;上下翻飞的大鼓就是名扬天下的“兰州太平鼓”;“兰州太平鼓”从诞生迄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今天,农民兄弟们擂响这震天动地的大鼓,为《中华故土地图》落成交接仪式喝彩助兴,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眷恋热爱之情,表达亿万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壮志雄心。
男:甘肃,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的故乡,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一九九二年,江泽民同志视察甘肃大地,在甘肃天水市欣然命笔题词:“羲皇故里”。今天,在《中华故土地图》的落成交接仪式上,甘肃得到了第一个安放“圣图”的殊荣,让我们为地处祖国西部的甘肃人民祝福,让我们为全中国的老百姓祝福。
合:让我们为中华神州大地祝福;让我们为伟大的祖国母亲祝福。
舞蹈《敦煌飞天妙音》 表演:兰州歌舞剧院
主持词
女:五千年的灿烂,
男:八千年的文明,
合:汇成了一条辉煌的中华历史长河!
男:在这条流光溢彩的历史大河之中,盛开着色彩斑斓的文明之花,
女:在这条璀璨夺目的大河文明里,涌动着中国风格的优秀文化;
男:这块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
女:这块土地,孕育出辉煌灿烂、福泽天下的华夏文明!
男:敦煌,横空出世;
女;敦煌,飞天降临!
男:敦者,大也!
女:煌者,辉也!
男:敦煌,以她辉煌盛大的文明记载,举世瞩目、万众仰望!
女:敦煌,以她独具特色的千古绝唱,为我们铸造了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宝藏!
男:鸣沙山起舞!
女:月牙泉吟唱!
男:飞天妙音在首都世纪坛奏响,
女:西部开发的旋律在全中国传唱,
男:让我们以虔诚的心,触摸这梦里的记忆!
女:让我们以崇敬的情,体会这梦里的憧憬!
解说词:
女:朋友们,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组美妙绝伦的舞蹈,叫做《飞天妙音》,取材于甘肃敦煌飞天壁画,由兰州歌舞剧院舞蹈团青年演员表演,飞天神女婀娜多姿的仪态,将我们带入那神话般的梦里境界,的确是《大梦敦煌》啊!
男:甘肃,这片神奇的高原大地,曾经诞生了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奏响了中华民族由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个音符;
女:甘肃,这片神奇的西部热土,女娲的传说也在这里诞生。辉煌盛大的敦煌宝藏与神奇动人的伏羲女娲传说相映成辉,述说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男:今天,中华民族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阔步迈进;
女:今天,华夏儿女万众一心,群情振奋,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崭新的人间奇迹;
男:今天,华夏儿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与全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共同创造和平繁荣的美好未来;
女:嘹亮的钟声,激荡着亿万华夏儿女胜利的喜悦和奋进的豪情;
男:隆隆的鼓声,催动着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伟大进军;
女:千帆竞发,万舸争流;
男:政通人和,人和政通;
女: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啊,激励勤劳勇敢的甘肃人民创造西部大开发更加辉煌的业绩;
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啊,激发兰州儿女全力打造更加灿烂的“文化兰州”;
女: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光辉灿烂的前景;
男:今天,我们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历史使命;——让我们:
合: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合:让我们再一次祝福甘肃父老乡亲;祝福甘肃大地!
让我们再一次祝福兰州兄弟姐妹:祝福兰州热土!
[甘肃节目板块结束;下接串联板块之五——
2003年2月1日,活动举行时,我随演出团去了北京。这天正好是羊年的大年初一。
当我国著名朗诵家瞿弦和先生和央视的一位女主持人共同放声朗诵我这篇稿子时,我正坐在活动现场嘉宾席的一把椅子上。那一刻,我恍兮乎兮不知身在何处,百思而不得其解,怎么会有这么多波澜壮阔神采飞扬的词汇出现在我的笔下呢。写这篇主持词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打开笔记本电脑之后,却文思泉涌,一泻千里地出现了这些大气磅礴充满激情的语汇词句。写完之后加以调整润色,似乎并没有费多大气力,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一向作风严谨,不苟言笑,不轻易夸奖表扬人的文化局长非常满意这篇稿子,指示将全文编辑在设计制作都非常精美的节目单里带到北京广为散发,用来营造氛围,扩大影响。
北京方面主办这次活动的“中华纽带工程”和“歌华传媒集团”有关人士对这篇主持词评价也很高,赞不绝口地说,写得太好了。在酒席宴上,他们还特意与我碰杯表示敬意。
表面上,我谦逊之极地说,不行不行,差远了。心底里却自得其乐。甚至不无得意。进而得意洋洋地在想象中给自己做了个鬼脸翘起了大拇指。
我清楚地知道:做人,要谦虚,要谨慎,要低调;作文,却要有些大气、骨气、霸气和灵气。老要张狂少要稳,这是在论的。
作为一个写作者,写下的语言能够在中华世纪坛上空回旋激荡,传播张扬,这就足够了。
作为一个人,一生有这样多的故事可以讲述,居然还能写成一本书,也应该满足了。
那么,就结束这部书稿吧。
文字静止了,生活还在继续,遐想依然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