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小学校园安全常识教育
5245300000029

第29章 学生突发疾病的处理(1)

一、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如何防范与处理

学生在校期间保持身体健康是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党和政府都十分关心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定期为学生打疫苗,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但是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疾病的预防和处理,需要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

1.有哪些隐患

学生患有严重疾病隐患,可能从前一直没有发作过,家长也确实不知道自己孩子有病,在学校如果突然发作,情况就很难预料。

学生患有已知的先天或后天严重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哮喘、癫痫等病,家长早就知道,但害怕学生以后升学就业受影响,未向学校反映。如某生有心脏病没有向学校反映,在上体育课时由于体力不支突然倒地身亡。

家长已经告知学生已有的疾病学校也已掌握情况,但因学校管理脱节,没有给予适当照顾,导致疾病加重。如某生有肾脏病在入学体检时已有记载,学校打预防针时没有注意该生不宜,结果打针后并发尿毒症。

一些季节性、传染性疾病,如伤风、流感、肝炎、麻疹等,预防控制工作做的不到位,往往会诱发大面积传播。

普通的偶尔发作的一般个体性常见疾病。

2.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如何预防

2.1家长要及时和学校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疾病预防和控制

2.1.1家长要如实反映学生的健康状况,不要隐瞒病情。家长在填写学生的健康登记表时,一定要如实注明学生的隐疾或特殊过敏体质,尤其是一些可能会危及生命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先天性心脏疾病等,如果事先不知道,很可能发病时学校措手不及,造成严重的后果。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起案例:某中学上语文课时,讲课教师发现一个学生透不过气来、两眼往上直翻,于是马上叫来卫生教师将这个学生送到医院,经抢救才脱离了危险。事后才知道这种情况早在家里就已发生过两次。如果不是任课教师心细,及时发现了他的病情,结果将是很可怕的。

还有一起寄宿制小学发生过一起因学生患蚕豆过敏症,送医院抢救的案例。该案学生家长早就知道自己孩子患有蚕豆过敏症,但因为粗心忘记把病情告诉学校。在以往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家长没将孩子的特殊体质或隐疾告知学校是由于大意,但也有个别家长是出于侥幸心理或有意不让学校知道。家长考虑到如果将孩子的病情告知学校,一方面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歧视,另一方面孩子将来升学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知情不报,这样做对孩子十分危险。如果家长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孩子的病情,可以要求学校做好一定的保密工作。

2.1.2家长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如果学生患有传染性疾病如肝炎、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家长应及时通知学校,并迅速将孩子送往医院治疗,病愈后方可回学校学习。学校是青少年儿童聚集的地方,最容易成为传染病的媒介场所,使传染病很快得以蔓延。有个别家长,孩子得了传染性疾病以后,就隐瞒了病情,继续让孩子到学校上学,结果不但延长了自己孩子病愈的时间,又传染给了其他孩子使其也受疾病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2.1.3家长也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特殊病期的防治工作。学生患支气管哮喘、癫痫等病在发作期时,或有发作迹象时家长应及时向学校请假,带孩子到医院治疗,或将实际情况告知学校,让学校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经医院诊断后能够上学的,要将病情及应对措施及时详尽地告诉学校,以便做好其他预案工作。

2.1.4家长也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常规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如果遇有学生身体不适或已患伤风、感冒等病情但仍可以到校读书的,家长也应该将学生的病情如实告诉学校,以便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他给予特别照顾。尤其是在身体不适或生病时,有些体育活动或重体力劳动就不宜参加,学生得病后家长应及时写假条交给学校或有关教师,以免发生误会,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2.1.5家长要与学校经常相互沟通。遇有学生体制特异或学生处于非常时期而家长又不在家,应事先让学校知道家长不在家,告诉学校外出期间联系人员和联系方式还有其他应注意事项,使学校工作不至于太被动。

2.2学校也要积极做好每个学生的健康保健工作

2.2.1学校应当配备有医务室。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都应该设有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医务人员。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也应该配备医务人员。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可以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保健老师,开展学生卫生工作。卫生保健教师应具备相应的资格。

2.2.2学校应当配备能够处理一般伤病事故的医疗用品。学校应当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规模的大小,配备一些常用医疗药品如绷带、纱布、棉花球、碘酒、消毒水、素药水、消炎药、眼药水等,尤其是外伤性消毒、清洁、止血及食物中毒性消炎药品应配齐。

2.2.3学校应当给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学校应当根据当地条件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学生健康档案登记内容包括:预防接种情况、健康情况、以往病史、父母工作单位地址和电话号码、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或作为联系人的某一亲戚朋友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家庭和工作单位)。个别学生的特殊病例要做到班主任、卫生保健老师和任课教师都知道。

2.2.4学校应当积极做好学生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和防治工作。青少年学生的常见疾病有: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学校应当配合防疫站做好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事先应以书面形式将实施预防接种的情况通知家长,并请家长在回执上写明学生能够接受预防接种或不能接受预防接种,写明具体原因。预防接种时负责学校卫生保健的教师和班主任都应当在场,以防发生不测。

2.2.5学校应当关心特殊体质学生的保健工作。对患有传染病或得过严重疾病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予特殊照顾,制作应急处理预案。如病愈后要求到校继续上课,需要到防疫站证明其不具有传染性时方可恢复上课。卫生保健教师对患过病的学生,必须有书面记录,学校应负责保存这些学生疾病的记录,以备查看。

2.2.6学校应当做好学生疾病的防治工作。学校的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如果发现学生患病(或有发病迹象)应立即与卫生保健教师联系,并通知家长把孩子带到医院治病,如病情比较严重,就马上将学生送医院治疗(以防延误治疗时间),然后再通知家长。

2.2.7学校应当做好学生在校突发疾病或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紧急处理预案。学校应当明确责任,当学生在校内突发疾病或突发意外伤害事故时,学校教师、职员、卫生保健教师和领导应及时作出处理方法。第一发现人(学生、学校职工或教师)应马上通知卫生保健教师,由卫生保健教师对伤害情况作出初步包扎处理,如果是病情较重疾病的性质,作出简单处置后再送到大医院,并马上通知学校领导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尤其对头部、腹部受到撞击,从高处摔下等情况,往往内伤有时无法看清,应尽快送医院检治为宜。

如:某校学生连续几天肚子疼痛,一天午餐后更是疼痛难忍,急送医院诊断为盲肠炎且已穿孔,医生立即开刀治疗才使这位学生脱离危险,如果通知父母后再送医院治疗,后果将非常严重。

再举一例:有一个学生在一次篮球比赛中,来不及躲闪被绊倒,造成左手臂骨折,当场就被送往医院接骨治疗,学校的做法比较妥善。

3.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