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数日后,项羽悠悠醒来,两位本可以大展前程的兄弟因为自己的错误决策葬送了性命,他没有脸再见对自己寄以厚望的叔父们!还有那三万弟兄,出征前,项羽答应过江东父老,要带他们回去的……项羽两眼呆滞地望着屋顶,形容憔悴,本是雄心万丈的他,随着这一次失利,变得有些心灰意冷!
秦军太强大了!强大到非人力所能敌!三万精锐啊!仅一次冲锋,连秦军的汗毛都没有摸着半根,便尽数死在秦弩下,竟然一个都没有能够活着回来……一个都没有回来啊……项羽心似刀绞!
卷缩着身体,项羽像孩子一样痛哭着。
一道俏丽的身影无声无息地飘了近来,美目含柔,一言不发,只是温婉的坐在床榻前轻轻地抚摸着项羽。这个时候,没有言语能抚慰项羽心中的创伤,要战胜这道心魔,只有靠他自己,旁人能做的,唯有无怨无悔的鼓励以及那份坚定的不离不弃。
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哭,被众口一辞地界定为懦弱。殊不知,哭,正是热血男儿激奋或极痛之后的情感宣泄!男儿泪,流得庄严而凝重,因此,男儿的眼泪,更加珍贵,更加感人肺腑!
丈夫涕纵横,是撕心裂肺!是眼中血,更是心内灰!
巾帼红泪须眉血,怎揾英雄泪?
虞姬静静地坐在项羽身旁,双眸温情似水,那双纤纤素手拭擦着项羽的眼泪,那颗温婉柔弱的心,温暖着项羽深沉的悲痛。
项羽的哭声更大了,嚎啕大哭,泣如婴孩。也许,真正的红颜知己,才能抚平一个男人心中的伤痛……也许这便是无数英雄豪杰宁要美人也不要江山的原因所在吧。
三日后,项羽的眼泪哭干,泣声不再。他眼瞳通红,面色如铁地直立而起,深深地看了默默安抚自己的虞姬一眼后,往中军大帐迈步而去!
看着项羽一往无前的背影,虞姬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他的爱郎都将一如擎天柱石,顶天立地,压不倒,击不跨!
肥城城守府响起了升帐议事的急促军鼓。楚军众将大喜,急忙齐聚肥城城守府。
“项兄弟,你醒来就好啦,兄弟我这几天可是急死了!”刘季拍了拍项羽肩膀大声道。
“劳烦诸位兄长担心了!项籍惭愧!”昏迷数日,将大军拖累在这肥城进退不得,项羽内心很是过意不去。
“我军在此迁延时日,想必叔父早已与韩信交战,我军再不破平阴入齐,将战机尽失。如何击破平阴,诸位可有见解?”致歉完毕,项羽话锋一转,朗声发问。
“秦弩强悍,依我看,这平阴城我军怕是强攻不下!可另寻他途入齐!”洧水之战、平阴之战皆败于秦弩下的陈余对秦弩忌惮万分,出言道。
“可蒙恬大军将济水一线守得如铜墙铁壁,我军要如何越过秦军进入齐境?莫非长翅膀飞过去不成!”猛将龙且百般无奈,抱怨道。
“肥城以北百里处,有一大石关,此处驻守秦军不多,我军可于此处攻入齐地!”张耳指着地图,沉吟道。
“可此关巍峨险峻,就算只有少量秦卒驻守,只怕也是急切间难以攻下!若此时蒙恬大军从后路杀来,我军危矣!”钟离昧神色凛然,插言道。
“……”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冥思苦想,大家对战力强悍并且防守得滴水不漏的秦军没有丝毫办法,人人愁容满面。
“报——!”突然,门外传来一道高喝声。
“上将军有令,秦军奔袭国都盱眙,大军火速回援,击韩信于淮北,不得有误!”
竟然是项梁的命令在此刻到来!
“什么?!”众将皆一头雾水,不明所以然,上将军主力不是正面进攻韩信么?怎么就让韩信奔袭盱眙了呢?这仗是怎么打的……
国都被袭,来不及多问。对于一名传令使也问不明白什么,上将军项梁既然如此传令,必有他的道理。项羽当下便欲依叔父之命,下令撤军。
“报——!”
猛然间,门外又传来了高喝声。
“秦军已兵临城下,敌主将蒙恬遣人送来战书一封!”
“什么——?!”众将心头大震,今天的惊人消息真是一个接一个……先是项羽振作,再是上将军命令撤军回援,现又是秦军攻来……这蒙恬不是分兵扼守么?怎么才接到撤军的命令,秦军突然就兵临城下了呢?
毫无疑问,蒙恬定然已经知晓韩信奔袭盱眙的战略,必不能使项、刘大军回援盱眙,白虎军团反应何其神速也!
“有请来使!”项羽眼中厉芒闪烁,大声道。
一名威武秦将,黑袍黑甲,阔步走了进来,沉声道:“有请楚军主帅接我战书!”
项羽一声冷哼,接过战书,但见书信上龙飞凤舞七个大字:“明日一战!敢来否?”
“回去告诉你家将军,明日午时,城西二十里,生死一战!”
“少将军,不可呀!上将军命我军急速回军,不可在此与秦军决战,徒耗时日与军力,恐怕会误了大事!”钟离昧急忙出言谏道。
“蒙恬死守,我无丝毫办法,其率军邀战,正是我等大好时机!待我先击破蒙恬大军,再回军与叔父一同剿灭韩信,灭秦指日可待也!”项羽长吸一口气,豪壮道。实在是日前平阴失察,使项羽无颜见叔父,无颜见江东父老,希望此战能将功赎罪,大败秦军!这样,他才有脸面回去见人。
项羽还是太年轻了,看来,前一次的教训还不是很够,个人荣辱,有近二十万楚军将士的性命以及国家安危重要么……
“可秦军阵战天下无敌,正面交锋,我军如何是其敌手!”钟离昧焦急万分。
“钟将军何须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意已决,勿再多言!”项羽一挥手,面色不悦道。
钟离昧无奈,只得悻悻退下。
究其实,项羽的信心也是以楚军的实力为依据的。项羽统率的这支楚军,将军武勇,士卒精悍昂扬,如何不能战?!他若如历史般遇到的是秦将章邯,那么,这一战可能成就他的千古英名,可惜,他运气不太好,遇到了大秦帝国第一名将,蒙恬。
翌日,午时。
烈日骄阳,没有一丝凉风,盛夏的天空火辣辣地笼罩着肥城西边的大片原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土的味道,一黑一红两支大军衣甲鲜明,阵容齐整地对峙于空旷的原野上。
士卒们头顶烈阳,汗流浃背,手握着滚滚发烫的兵器与盾牌,却是纹丝不动地悍然屹立当地。面对即将到来的厮杀,烈日炙烤实在算不得什么。
没有喊话,没有斗将,两支军马默契的排兵布阵,军马相错间,激起阵阵高扬的尘土。
突然,一道激昂的琴声响彻于两军阵前。雄壮间,如金戈铁马,万流奔腾,一股萧杀之意直击心底,充斥于整片天地;低伏时,如柔情夜话,深涧细水,似身处娇妻怀抱,使人阵阵遐思。
一处绿意盎然的小丘上,一名黑袍黑甲、丰神俊逸的男子席地而坐,其面容古井无波,一具古朴的弦琴置于膝前,十指抚动间,散发出阵阵美妙的音律,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虚无飘渺,时而雄浑,时而柔美……起伏的音律缠绕着军阵变幻间铁甲的摩擦声,如亘古的战争乐章,肃杀,而又令人热血激昂!
当两军布置完毕,那美妙的音律亦随之而止。黑衣男子霍然起身,有些惋惜地看了看前方赤红如火焰的军阵,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是的,与秦军正面阵战,近百年来,还没有哪支军队做到过可以战胜秦军。而如今的秦军,战力倍增,今非昔比也!那么,眼前这支敌军的命运,仅仅只有被屠杀。
他蒙恬不想同族相煎,然而,为了大秦帝国,为了天下,他又不得不举起屠刀。只有杀尽了作乱者,天下,才能平靖,大秦,才能得以永存!
放眼望去,楚军将大军分做五部。一为前军,三万步卒;一为左军,三万步卒;一为右军,三万步卒;后军,复为三万步卒;中军则三万步卒与两万骑军,合五万军马。平阴战后的十七万楚军,尽数被项羽领至此地,布成了一个规规矩矩的作战阵形。
项羽呀项羽,上次的教训还不够么,你是凭什么敢与秦军决战呢?凭只比精壮农夫强点的军队?凭江东子弟的勇武?凭自己的盖世神力?还是凭楚军手中那从肥城百姓手中抢得的厚实门板呢……
项羽脚跨乌骓马,手持盘龙戟,稳稳地立于尽由江东子弟组成的两万精锐骑军大阵前,威风凛凛,战意昂然。有龙且领前军、钟离昧领左军、虞子期领右军、刘季领后军、自己亲率中军。这支以项家军为基础的大军齐集了楚军勇猛战将,阵容之鼎盛,士卒之悍勇,战力已经超过了项梁率领的楚军主力!这要再战而不胜,那楚国破秦的希望可就飘渺如烟了。
再观秦军战阵,没有任何花巧:一支巨盾大军分做数排组成一字长蛇阵列于战阵最前方,左右两侧为轻、重骑兵。巨盾后方,是三个巨大的方阵,中间为重步兵,两侧为弩军,数千辆战车置于弩军两侧与前方,保护着弩军方阵。
“秦弩,哼!这次我军有上万扇厚实木门,看你能奈我何?!”几乎拆尽了肥城百姓房屋的项羽咬牙冷哼。
项羽看来,秦军摆出的阵势看似毫无破绽,实则不难破之。他早已经构思好了决战决术:先以前军、左军、右军二军逐一攻上,混战疲敌,吸引秦军主力。待战场形势混乱后,他自己再亲领中军铁骑越过战场直击蒙恬帅旗!不知是敌主将蒙恬大意还是托大,其竟然置身于弩军方阵中间,身后仅有两千余人的亲卫保护,弩军无甚防御能力,在自己与两万精骑的冲击下,定然一触即溃!如此,秦军主将蒙恬可手到擒来也!
项羽看了看身后虎狼般的精锐骑士,战胜的信心更加充分了。
在蒙恬心目中,这一战是白虎军团练兵的绝佳机会。自帝国大军改编后,白虎军团还一直没有与敌军展开过真正的正面搏杀,仅有的一次洧水之战,两军几乎还没正式交锋,张楚军便溃败得不成样子了……令蒙恬大感可惜。如今的秦军,整体作战能力虽然是毫无挑剔,可却似乎丢失了老秦军的最佳传统——正面搏杀败敌!每每大战,总是先行一通弩箭,往往敌军还未接战先折兵一半,然后就是铁骑飓风般的肆虐,待摩拳擦掌的步卒最后压上时,只是打扫打扫战场罢了……
蒙恬作为当代名将,深深地知道基本步卒战力的重要性,是故,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给步卒多一些磨练的机会。此战,楚军人数与秦军相差仿佛,按道理讲,以秦军之战力,白虎军团根本无须全军尽出。但岂不闻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战略上可以轻视敌人,战术上则是万万不能也!
不得不替信心满满的项羽感到颓丧,他心中决定成败的生死之战竟被蒙恬当成练兵之战……何其悲哀也。
按常理说来,侧翼的骑军是保护中军不受侧面攻击的,然而,秦军有铁壁军在,根本不在乎什么侧翼的防守,蒙恬真正的杀招就在于布置在侧翼的雷骑与狼骑,待敌陷入铁壁与陷阵军的绞杀后,狼骑机动游击,雷骑冲阵,这一奇一正,正反相辅下,楚军能不能顶得住,也许天知道……更何况,铁壁军后方,还有一军,此军乃是轻装轻甲之楚军的克星,正乃是日前平阴城下令楚军尸横遍野的长风军!
寻常百姓家的木门能挡住秦军利箭重弩么?项羽未免有些天真……
呜呼,哀哉,这一战,又将是无比惨烈的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