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桓楚、田荣率军随项梁大军仓惶撤退,蒙毅不费吹灰之力便趁势攻取了临淄,同时,他也不能让楚军毫无压力地逃跑不是,追击那是必须的。
铁壁军重器繁多,临淄城又需要大军留守,所以追击的重任便落在了雷骑肩上。
蒙毅、靳歙二人率领着一万五千双目放射着绿光的雷骑士紧紧地咬着二十多万齐楚联军的尾巴,你逃我追,你守我停,时而强攻,时而袭扰,时而俘杀一些掉队的伤员或脱力休息的楚军士卒……项梁不胜其烦,为了摆脱雷骑的追击,为了主力大军能尽快回援盱眙,不得不壮士断腕,留下将军伍徐率两万死士断后!
两万普通步卒硬撼雷骑,不用开打,结果已经可以预见,只得数个时辰后,就连主将伍徐也……唉……
不过,他们成功地阻住了雷骑的追击,用生命为项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待战斗结束,项梁大军已经退至齐长城下。
蒙毅满脸敬色地看着满地的楚军尸首,秦楚虽是死敌,楚军之勇却也值得钦佩!项梁大军已经去远,再追无益,遂命令部下停止追击,将这些忠勇楚卒的尸体收殓入土。
有句话说得好: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可惜这些华夏男儿竟是死于自相残杀,面对如此千古憾事,身为大秦重臣的蒙毅只得无言叹息……愿这乱世早早结束吧。
齐长城。
田横大军严阵以待,早已经恭候楚军多时。
不等楚军靠近城墙,万余支长箭便破空而去,瞬间就将准备顺势攻占齐长城的楚军射了个人仰马翻。这般声势,齐长城急切间显然不能下之,急于回援的项梁不得不放弃攻占齐长城,下令大军逆淄水而上,从淄水关原路返回。
可是,当楚军再于水路途径淄水关时,遭受了秦军器械营与砲兵营居高临下的热情招待。无数巨石与弩箭从天而降,给逐一从关下经过的楚军送以重礼,欢送楚军回家!田横表示,礼轻情谊重,不用客气……
在历尽艰辛,付出了万余人的代价后,项梁大军终于通过了淄水关!楚军进关时二十万人,出关时,却依旧是二十万人。不过……此行损失了宋义、项伯、伍徐等数员大将与无数精锐大军,齐地也完全丢失了。
张良此计,又一次……唉……又一次偷鸡不成,反丢了一巨把米,奈何,奈何……
之前说过,轻视韩信,后果是很严重的。好戏还没算完,真正的重戏在后头。
我们暂且放下项梁这路战局不表。与此同时,完全不知道梁项已经撤军的项羽、刘季率领的另一路楚军业已攻至齐长城西端,平**。
平**位于济水南滨的平阴地峡,是中原诸国进入齐国必经之路,乃齐国咽喉重地。
所以,此处城防那是不一般的相当坚固。
话说公元前555年十月,晋国率领鲁、宋、卫、郑等十二国联军围防门攻打齐国,齐灵公亲自坐镇平阴指挥拒敌,由于防门坚固,联军于防门之外久攻不下。直到十一月初晋军四处散布谎言、采取拽柴布疑阵的疑兵之计,吓得齐灵公连夜逃走,晋军方得破防门进入平阴。此战之后,原本只是“钜防”的平**经过数代齐王一次又一次的增高加固,一次又一次地精心改造。如今的平***防雄伟无比,固若金汤,比之大秦天险函谷关亦无不及,乃是天下有数的雄关之一。
平**上,无数黑白相间的大秦战旗高高飘扬,白虎军早得扶苏之令,占据平阴、东阿、濮阳等重地多时!
蒙恬用兵稳健,以蒲将军率陷阵军、器械营、砲兵营镇守濮阳;曹参、庞铁率长风与铁壁二军据守平阴;蒙恬亲率狼骑、雷骑居东阿策应。三路大军互为犄角,首尾相连,将黄河、济水一线守得死死的,防止楚军攻入齐地威胁玄武军,或趁虚突入河北作乱。
秦王扶苏的指令非常清楚,任何时候,都要将战火控制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尽量避免百姓遭受战火涂炭,最大可能地减少战争带来的损失与破坏!
楚军方面,尚未得到项梁撤军消息的项羽、刘季二人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取得渺无人烟的城池十余座后,又于定陶城会合项声、武臣大军,合共大军二十万向齐地挺进,陈兵于平**下。
武臣大军自圃田一战被李由袭击大败后,十数万大军仅收拢五万人,不得不与退守陈留一线的项声大军合军一处,共同抵御秦军。然而,当项羽大军到来,项声当即举军响应!顿时让张楚大将武臣的处境很尴尬,他不敢留在陈留单独面对秦军,不得不率军与项声一起,投了项羽!反正楚国势大,根基深厚,跟着项家军比在陈胜麾下那可是靠谱多了。
杀至平阴的项、刘大军已然是兵强马壮、人才济济。
文有张耳、陈余、武涉等名士;武有项羽、龙且、钟离昧、虞子期、项声、项冠、樊哙、夏侯婴、周勃、卢绾、武臣、邵骚、韩广、臧荼等猛将数十员,兵马二十余万,声势浩大得很!
项羽认为,只要攻下平**,便可与项梁率领的楚军主力夹击韩信,再加上临淄的十万齐军里应外合,韩信孤军悬于齐地被五十万联军围困,无粮无援,伸展不开,任他诡计百出也是插翅难逃,必败无疑!
平阴城下,楚军阵容鼎盛,火赤赤的军阵像极了即将吞噬平阴的冲天火焰。
项羽手持虎头盘龙戟,身掼霸王乌金铠,跨骑踏云乌骓马,虎皮赤红袍无风自扬,重瞳圆瞪,单骑出阵叱咤道:“城上秦将听好了,速速开城投降,可免一死!”
但见项羽威风凛凛,城头两员大将不由得暗暗称赞。庞铁、曹参二将奉蒙恬之令坚守此处。敌将虽然威武不凡,却言出不逊,庞铁忿然怒喝:“城下敌将何需废话!你要战,便来攻!若不战,可速退!”
“哼!不识好歹!项声、项冠!领兵三万为前锋,先登破城!”项羽长戟一抖,冷冷出声道。
随着项羽的一声令下,大将项声、项冠手提大戟,列于队伍的最前方,三万轻兵于二人身后背负着攻城长梯,有序地朝平阴城墙踏步前进。伴随着整齐的呼喝声,这城攻得也像那么一回事儿。
不过,等待他们的,将会是炼狱一般的遭遇。
相比起秦军,楚军的防护实在是太弱,攻城器械也实在是太简陋了些!除却原始的攀城长梯外,楚军几乎没有其他有效的攻城手段,这种攻城战法,在铁壁军与长风军面前,实在太寒碜了,简直与送死无异。
扶苏精心打造的铁壁军,坚如磐石,守如山岳。
可以这么说:在冷兵器时代,能攻下铁壁军全力防守之城池的军队,根本就不存在!
如果平阴仅仅只有铁壁军防守,那么楚军还只是攻不破平阴,不会败得太惨。
可项羽却不走运得很,平**上还有一只令人闻风丧胆的军队:长风军!
既便是放到现代,长风军的远程打击能力也是毁灭性的,秦军的三棱利箭无坚不摧,根本就不是轻甲轻盾的楚军能防御得了的!四万长风军战士、数万具强劲重弩,难以想象,楚军攻下平阴将要付出何等惨重的代价……这种代价,只怕举楚国之力,也是承受不起。
项羽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下了他人生中第一道错误的将令,虽然,这种错误在他日后与秦军作战中还有很多,也不算是损失最严重的一次,不过,这次经历,却给他留下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惨痛教训!
此战之后,项羽才认识到匹夫之勇难成大事,才真正重视计略与战术的应用,才吸取教训创造出战力强悍的楚军重装步卒与重装骑兵。日后随他征战天下的朱雀军团,自此之后,雏形方真正的出现!
这个神魔一般的男人,经此一战才瓜熟蒂落,才真正有资格位列大秦四英之一,傲视天下!
宽阔的城墙上,长风军士卒满背黑羽,手持重弩分作六排静静地伫立,第一排将士手中的重弩已经端起,寒芒闪烁的三棱箭头对准蜂拥而来的楚军,只等他们近一点,再近一点。
弩手后方,是一排排巨大而厚重的铁盾,铁盾后,一道道壮硕的身形似钢浇铁铸,冷漠的面孔上满含煞气,如果楚军能攻上城来,他们负责送楚军入地狱。
楚军士卒不知道,他们每往前一步,生还的几率便越小一分!
楚军进入长风军射程,距城墙四百步!
楚军不断地前进着,距城墙二百步!!
距城墙一百步!!!
距城墙五十步!!!!
三万敌军已经全部进入射程!
“风——!”时机已到,曹参长剑指天,一声大吼。
“嗡!嗡!嗡!嗡……”随着一阵阵催魂的弦响,第一排数千支长箭应声而出!发射完毕后,第一排士卒立即有序地退到最后一排,蹬弩上弦,准备下一轮的射击。与此同时,第二排上前,射击!退后,上弦!第三排,射击!退后,上弦!第四排……第一排第二轮……长风军士卒们如精密的机械有序地运行着,进退间有条不紊,依次轮射。
遮天蔽日!比暴雨还要密集的利箭一波又一波地激射进了距城墙五十步的楚军中!
烈日照耀下的平阴城,天空被乌黑的羽箭掩盖,箭羽犹如黑压压的乌云,一重重接着一重重,层层叠叠,竟使烈日为之失明!
城下黑压压的,完全成为了死神的地带!面对漫天的秦箭,楚军挡无可挡,躲无可躲,逃无可逃……此战之惨烈程度,实为秦末战乱以来最为凄惨之战!仅得片刻,地上已经不见任何可以蠕动的活物,数百步内,密密麻麻地尽是黑色的箭翎!
三万楚军,包括项声与项冠两位项家大将,无一人存活!
仲夏的平阴,骄阳似火。项羽的心却如堕冰窟,面色苍白,握戟的手颤抖着,钢牙几乎咬成了碎末,怒睁的重瞳已经撑出血来,浑然不觉地顺着眼角流下。
可怜项声、项冠,项家的两员大将之才!可怜三万大好儿郎!就这么因为自己的失察而惨死在乱箭之中!项羽恨!早闻秦军箭阵举世无双,他恨自己为什么如此草率行事!他恨自己为什么如此轻视秦军!
他恨死的为什么不是他自己!
如果可以,他愿意替这数万人去死!他没有脸回江东见父老乡亲!
“啊——!”项羽极怒攻心,摔落马下,一头倒栽在地!刘季、龙且、虞子期等人大惊,急忙团团围了过来,抬起项羽,龙且大呼撤军!
十数万楚军在刘季、龙且等将指挥下,暂且退去了数十里外的肥城。
一路攻来,项羽实在太顺利了,顿时自大自满,起了轻敌之心,以至甫一遇到大秦精锐白虎军团,便自食恶果,犯下不可弥补的大错!与秦军主力首战,项羽以惨烈失败收场,大损军威。
接下来,这位一代霸男会如何呢?
他能重振信心,再展军威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