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5221200000024

第24章 情感世界(2)

他后来官居枢密院副首相,后又加封男爵,被授予圣安德列勋章。他在自己的府邸过着帝王般的生活,5个女儿统统嫁给了国内第一流的贵族王公子弟。而且他同缅希科夫一样,在位居高职后,大量侵吞国家财产。但是好运并不总是朝着他,1723年他因贪污罪被撤职,在莫斯科受到高级法庭的审判。1723年2月12日被以贪污公款罪处以死刑。在行刑场上,当胖肥的沙菲罗夫的头放在木头上时,刽子手举起刀斧,重重地砍了下去,但是刀斧鬼使神差般落在头的一边,就在刽子手准备第二次挥起刀斧的时候,枢密院秘书快马来报,宣布了彼得大帝的赦免令,把死刑减为终身流放。彼得大帝去世后,叶卡特琳娜继承皇位,她召回前朝老臣以辅佐执政,沙菲罗夫从此得以重返政治舞台。

佐托夫原是杜马书记官,他是被索菲娅公主派来监视在皇村的彼得母子的,但名义上是彼得的教师。教彼得“书法艺术”,当宣布这一决定时,佐托夫放声大哭,他声称自己不配教如此一位贵人。佐托夫生性好酒,闲散懒惰。为了使自己能够有勇气来教这位威名赫赫的学生,他竟放开酒量,开怀畅饮。但不管怎样,他好歹教给彼得如何读圣经,教他不要拘泥于拼写方法来写字,还教会了彼得唱感恩歌。

彼得亲政之后,佐托夫一直跟随彼得南征北战。彼得任命他为枢密院元老。同时佐托夫还被彼得封为“公爵皇帝”,在“醉僧会堂”中“官职”最高,彼得甚至还带领众酒徒跪在地上,朝着座上的醉醺醺的“公爵皇帝”山呼:“沙皇万岁!”为了扮演这一角色,佐托夫每月可以领取2,000卢布的津贴。

伊凡诺维奇·戈洛夫金是纳塔莉娅家族的远房亲戚,出身大贵族。他的年龄比彼得大12岁。在彼得亲政之前,他已经在宫中担任一些比较重要的职务,起初是御膳房总管,后来当过御前侍卫长。在索菲娅和彼得相互争夺权力的日子里,他投靠了彼得一边,因此深得彼得的信任和重用。戈洛夫金在阿姆斯特丹工作也非常认真,他被委派学习航海技术。

彼得去世后,他与缅希科夫等人一同被任命为叶卡特琳娜一世的最高枢密会议的成员。在缅希科夫权倾一世之后,这一对老朋友开始反目,戈洛夫金联合从前的政敌多尔哥鲁基,将缅希科夫赶出彼得堡,将“老朋友”送上了流放的路途。但是很快,老朋友的命运就降临在他的头上,多尔哥鲁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彼得二世,把持了朝中大权,已成为皇亲国戚的多尔哥鲁基就毫不客气地将戈洛夫金赶出宫廷。

弗兰茨·勒福尔特是瑞士人,他是一个流浪成性的冒险家,在未到俄国出任瑞士驻俄国的武官前,他曾经先后在几个国家的军队中服役。他能够讲俄语、荷兰语、德语、意大利语、英语和法语。他精通骑术、枪法出众,又是射箭能手。他到过许多国家,有过无数次惊险的遭遇,熟悉欧洲各国的风土人情。动荡不定的生活使他原有的欢乐、充满生气和无所畏惧的性格以及他的穷奢极欲和放荡不羁的生活更进一步发展。彼得对他的一切都感到着迷,特别是对他所讲述的不凡的经历和各国的事情着迷。而且勒福尔嗜酒成性,每饮必到狂醉的地步,这又为彼得所钦佩。勒福尔特建议彼得出访欧洲,并为首席使团长。西欧国家都知道勒福尔特是彼得的亲信,因此他的家被称为“第二外务院”,勒福尔特经常在家里接待各国的使节。

1699年3月2日,43岁的陆军将军、海军元帅勒福尔特终于去世。彼得火速从外地赶回来。他向勒福尔特吻别,勒福尔特的葬礼排场大极了,3个王牌军团下了半旗,拖着炮车送殡。灵车那纵列的驾马(一溜儿套着16匹黑马)后面座垫上放着海军上将的帽子、宝剑和马刺。一个骑士穿着黑铠甲,插着黑羽毛,倒持着一个火把。大使和公使们穿着丧服走在送殡的行列中。他们后面是领主、朝臣、杜马贵族和莫斯科贵族。为数将近一千。军号吹着,战鼓缓慢地擂着,彼得带着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的第一连走在前面。

帕特里克·戈登是苏格兰人的后裔,他参加俄国军队之后,在瑞典、德国和波兰作过战,又在克里米亚参加了由索菲娅公主的情人瓦西里·哥里津指挥的2次一败涂地的战役。随后他被派到英国,顺利地完成了几次贸易方面的使命。后来,由于勒福尔特的介绍,他投靠了尚在皇村“受难”的彼得,他受命为彼得操练娃娃军团,为军团寻找合适的军事教官以及为军团购买武器。在反对索菲娅公主的政变中,他说服了外国军官到谢尔盖耶夫圣三一修道院投奔沙皇。从那天起,他成了彼得亲密的朋友,他的骑士风度,对西方习俗的了解、朴素无华和略带学究气的聪明才智,深得彼得的赞赏。他成为彼得帐下精锐力量的布特尔斯基团的上校,在两次远征亚速的战斗中,他指挥的布特尔斯基兵团作战有方,同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谢苗诺夫团合称俄国军队3个“王牌兵团”。在彼得带领俄国大使团西行之时,他带领布特斯基团数次镇压了射击军的叛乱。在勒福尔特去世几个月后,戈登去世。

亚伯拉罕·彼得罗维奇·汉尼拔是一个出生在非洲的喀麦隆的黑人。他曾是当地王太子,但在1703年7岁时被一伙人劫持,后来将他卖给奥斯曼土耳其人,他来到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由于他出身高贵,通晓文字和礼仪,因此被选送到苏丹艾哈迈德三世的宫廷。人们让他皈依了伊斯兰教,并给他取了一个穆斯林的名字:易卜拉欣。但在1704年夏天,他又被一名俄国富商秘密买走,与他同时被买走的还有另外两名黑人奴隶。在穿越了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经过两周的长途跋涉后,这3个孩子终于在11月抵达俄国的都城莫斯科。生性好奇的彼得沙皇听说这件事,就派人到富商手中将他们买了下来,送到克里姆林宫。在俄国宫中,彼得非常喜欢这个非洲来的小客人,并且担任了他的教父,让他皈依了东正教,并亲自负责对他教育。汉尼拔也视彼得一世为自己的父亲,将彼得的名字做为自己的父名。正是这种始终如一的恩宠改变了这个黑人的命运,并将成为他那非同寻常生涯的开始。

在12年的时间里,汉尼拔与他的保护人亲密相处。由于皈依了东正教,学会了俄语,因此沙皇的这位教子又成了沙皇最信任的秘书。他曾随彼得上过战场,第一次参加战斗,就表现得非常勇敢。1717年,他随同彼得对法国进行了正式访问。沙皇离开法国时把这位年轻人留在了巴黎,让他在那里完成自己的学业。他在法国一直呆到1722年,学习和生活费用全部由彼得负担。尽管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巴黎可以使他享受许多乐趣,尤其在奥尔良公爵菲利浦摄政时期更是如此,但他并未把这些列在他的旅法计划之内,列入计划之内的只有极严格的学习与研究工作,因为汉尼拔想成为一名军事工程师,成为炮兵和防御工事方面的专家,他在当时享有盛名的拉法耶特学校学习的就是这些课程。1923年1月,在法国旅居5年之久的汉尼拔回到了莫斯科,他带回了法国皇家工程师合格证书以及他在法国军校获得的上尉军衔任命书。

从那时起,汉尼拔的人生轨迹就与他军界地位的迅速上升连在一起了,彼得不断提拔他,最后他担任了地方行政和军事最高的职位总督将军。他得到过俄国最负盛名的勋章:圣安娜勋章,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他还获得了大量的领地和数百名奴隶,他还被封为贵族,被授予骑士称号。他大概是整个俄罗斯以至欧洲历史上仅有的一位职位如此之高,获得的荣誉如此之多的黑人。在彼得的撮合下,他娶了瑞典的一位贵族小姐克里斯蒂娜——雷吉娜·舍贝里,前后共生了7个孩子。他的儿子们在军事生涯中也都功成名就。当然,对这个曾经是奴隶的黑人来说,一切并不都那么美好。由于彼得去世之后,他曾经失宠,甚至被流放。但是这个正直善良的人一生基本上还是顺利的。在他去世时,他获得了一大笔地产,而且声名显赫。

在汉尼拔的几个儿子中,有一个叫奥西普的,他是几兄弟中最调皮的一个,他娶了俄国贵族小姐普希金。他们的孙子就是俄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最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亚历山大·普希金。普希金对自己的血管里流动着来自非洲原始部落的血液始终感到自豪,他在长诗《彼得大帝的黑人》中抒发了对彼得大帝和曾祖父的热爱。普希金这段神秘的家族史在西方以至俄罗斯知道或是清楚的人并不多。直到1996年,汉尼拔的家乡喀麦隆的贝宁大学的一个历史学家迪厄多尔·尼芒库教授通过长期的调查和挖掘,写出了《普希金的黑人曾祖父亚伯拉罕·汉尼拔》,才全面揭开俄国历史上汉尼拔家族的秘密。

彼得说过:“国王造就不出伟大的大臣,但群臣却能造就出来伟大的国王”。彼得对于这些或是出身显贵,或是出身贫寒的人,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态度。他选才任用,主要是看每个人的才能和忠实。亨利·特罗亚说:“但是不论他们出身的如何,彼得对他们都一视同仁,既友好又粗暴,既开诚布公,又猜忌多疑。”

彼得破格任用人才的集中表现是于1722年颁布了“职官秩序表”。根据规定,俄国的官级分成14个等级,每一等级的文武官员都要反映官吏本身的才能、学识和品德。凡是在文职机关中任职的人,只要官级升到八品,就可以成为世袭贵族,而不管其原来的出身贵贱。在军队中服役的军官,不论是陆军还是海军服役,只要官级升到第一等军官,就可以成为世袭贵族,而不论其原来的出身。“秩序表”还规定:无论文官或是武官,无论出身贵族还是平民,都必须从最低一级做起,王公和贵族世家出身的青年,必须要在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军团或谢苗诺夫军团当士兵,然后才能提升为军官。文官也必须从低级官员做起,否则不能升为高级官员。

“职官秩序表”的目的在于打破门阀和出身的限制,把一些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从中下级官员中选拔出来,充实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中高级领导阶层。不搞任人唯亲,而要搞任人唯贤。缅希科夫、亚古尔任斯基、沙菲罗夫等人正是得益于这一决定,才能以平民出身跻身于贵族显贵的行列。

二、爱情

“安娜”、“叶夫朵基娅”、“叶卡特琳娜”这些名字在彼得大帝那里不过是一个阴性的符号,他的名言是:“为了女人而忘记公务是不可饶恕的。当情妇的俘虏比当战争中的俘虏更坏。当敌人的俘虏还可能很快就得到自由,当女人的俘虏可就被长期给钉住了”。

彼得在情欲方面是一个放纵的人,彼得一生曾与3个女人保持了长期的爱情或婚姻关系。她们就是日耳曼姑娘安娜·蒙斯、俄国贵族的女儿叶夫朵基娅、奴隶和战俘身分的立陶宛姑娘叶卡特琳娜。

安娜是威斯特发利亚移居俄国的侨民的女儿。法国历史传记作家享利·特罗亚说她曾经是勒福尔特的情妇,而由勒福尔特介绍给彼得的,目的为的是借以接近沙皇彼得。她几乎是彼得接触的第一个异性朋友,使彼得懂得了爱情,初识了男女之事。

彼得亲政后为安娜在外侨区建了一座荷兰式的砖瓦房,由财政院支付费用。配备一个大管家和数十名穿制服的仆役,马厩里还有两套波兰的名种骏马,每套6匹,以及各种场合乘用的马车。在外侨区里只有那些受人尊敬的商人和企业家才有资格到安娜家做客。安娜跟她的母亲和弟弟威廉住在这里,莫斯科人都将这所房子称为皇后的宫殿。领地政厅还封给安娜几个村子和数以百计的农奴。

安娜园子的住宅修建在一座白桦树林里,从后院的门开始,经过外侨区的小溪,一直伸到雅乌扎河。天蒙蒙亮,安娜总是披着一条苇毛围巾,穿着一件皮袄。她监督农奴挤牛奶,喂家禽,数鸡蛋,还亲自摘一些青菜供早餐时食用。她对下人很严厉,看到粗疏的行为尤其要追究处罚。

由于地位的上升,安娜变得更加漂亮了:步态端庄,眉宇间流露出宁静、娴雅和忧愁。不管她的玻璃马车经过那里,人们都要躬身下拜。参加舞会时,安娜胸前还挂上一个跟小碟子一般大的、镶着钻石的彼得的肖像。她经常随着彼得公开出席一些社交场合,人们都知道她的身份,因此非常敬重她。

彼得经常在沃罗涅什住,安娜就给他写信,而且每一次总是附去半打的柠檬和桔子,加小豆蔻的香肠和浸药草的露酒,这是母亲告诉她的迷惑男人的春药秘方。这一办法不适用,她又按照别人的办法,把一块浸透了自己血水的布缝在彼得的坎肩的衣边里,可是他到沃罗涅什去了,却把那件坎肩留在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皇村。

彼得曾经答应让她成为俄国的皇后,可是这个空头支票总是难以兑现。在她对彼得极度失望的时候,一个男人——萨克森大使柯尼泽克凯泽林出现了。柯尼泽克凯泽林说:“您所需要的是一个忠实的朋友,我可爱的孩子。您没有一个人可以信任,能把您的秘密告诉他,我很高兴听候您使唤。欧洲都在瞩望着您。我仁慈的国王每一封信上都问起您‘库奎河畔的仙女’。”

柯尼泽克凯泽林曾当面请求彼得同意他娶安娜为妻,彼得的回答是将安娜软禁起来,不许她与柯尼泽克觊泽林见面。彼得对公使说:“我为自己培养了这个女孩子安娜,我本来是真心真意地要立她为俄国皇后的,但是因为她受了你的诱惑,变得淫荡了,所以无论是她的事,还是她的亲属的事,我既不愿意听,也不想知道,更不想管了。”一旁的缅希科夫趁机补充说:“安娜这个娘们是个货真价实的破烂货,臭婊子。当年我和她胡搞的时候,一定同她现在同你胡搞一样。”彼得不愿意自己的第一个恋人被缅希科夫说的这样的难听,他挥手打了身为大元帅的缅希科夫一个耳光。恼羞成怒的缅希科夫又将这股火气发在了可怜的柯尼泽克凯泽林的身上,事后命令手下的人把凯泽林狠狠地打了一顿,把他轰出宫门。

1711年柯泽尼克凯泽林终于迎娶了安娜·蒙斯,彼得派人前去祝贺。半年后柯泽尼克凯泽林克得了肺结核,不久就死去了。过了半年后,彼得大帝的第一个情人安娜·蒙斯也死于肺结核。

叶夫朵基娅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宫廷政治的殉葬品。因为伴随新婚生活的开始,她得到的不是甜蜜,而是无尽的苦涩。

1689年,身处险境的皇太后娜塔利娅决定给已经成年的彼得成亲,因为彼得成亲之后,也可以无须再受索菲娅公主的控制了,而且彼得可以以成年人的身份要求亲政。